國內(nei) 高考卷到飛起
國際學校成為(wei) 越來越多家長的新選擇
然而這條路真的適合所有孩子嗎
相信不少家長朋友
心頭也有這樣一個(ge) 問號
通過研究專(zhuan) 注於(yu) 普高轉賽道的
機構學員案例
總結了這三大類學生
非常適合通過轉軌到國際賽道
逆襲世界名校
一起來看看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Tip01
有弱項的偏科生
- 語數外必須120+?
- 物理30分直接宣判“死刑”?
被倫(lun) 敦大學學院錄取的劉同學,用A-Level數學 A*、化學A*、經濟A的成績,繞過物理短板直通QS世界第九名校。
劍橋大學官網明確標注,「不要求全科均衡發展」;英國UCAS年度報告稱,「60%的學生通過揚長避短進入到全球Top50大學」。
所以偏科的你
機會(hui) 在國際賽道!
Tip02
很自律的中等生
985的錄取率不到2%,而機構的學生通過A-Level課程90.2%去到了世界前100大學。
是因為(wei) 來讀國際課程的學生更聰明嗎?還是課程更簡單?其實都不是。
究其根本原因在於(yu) :高考是用超綱題篩掉中等生,目的是選拔;而國際課程是用過程性評估,成就所有認真的孩子。
這種情況下
有良好學習(xi) 功底和學習(xi) 習(xi) 慣的體(ti) 製內(nei) 中等生
換個(ge) 賽道就能付出與(yu) 獲得成正比
很大機會(hui) 圓夢世界前100甚至前50名校
Tip03
天才型的藝術生
國內(nei) 的藝考,學生要經曆畫200個(ge) 石膏像;而倫(lun) 敦藝術大學的學生在用VR做畢設。
國內(nei) 的央美,擠破腦袋進不去;而國際賽道的學生中考未過線,卻錄取全球數一數二的藝術學院。
藝術基本功固然重要,但在AI時代,靈感和創意更顯珍貴。國內(nei) 高考的選拔模式比較傳(chuan) 統和陳舊,可能讓一些極具創造力和天賦的學生,因難以適應考試模式而被埋沒。
天賦異稟卻不善應試
藝術留學更注重創新與(yu) 實踐
拓寬視野,激發創意,助力職業(ye) 發展
11年級/12年級轉軌A-Level如何規劃
1)如果你現在正處高二,可以選擇1.5年製A-Level課程,25年10月遞交申請,等待26年8月考試出分後即可9月入讀大一;如果考不出成績也可以延遲一年,英本三年製相比國內(nei) 普高本科生也可以實現同時畢業(ye) !
這個(ge) 階段轉軌無論是費用成本還是學習(xi) 時間成本都是更合適的。
2)如果你現在正處於(yu) 高三,可以選擇1年製的A-Level課程,相比高二轉軌的難度較高,所以對學生的成績要求更高,才能確保26年9月入讀名校。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