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vel物理 U1與數學 M1之間的區別

對於(yu) 剛接觸 Alevel課程的學員和家長,AS階段的力學 M1(Mechanics 1-力學 1)與(yu) 物理 U1均為(wei) 入門級別的課程,是眾(zhong) 多學員會(hui) 選擇的熱門課程,而兩(liang) 者之間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或會(hui) 產(chan) 生混淆,其實各自的區別和特點還是比較明顯的。

考點占比

如前文所述, 在學習(xi)  M1模塊初期,不少學員會(hui) 提出以下疑問:力學不是物理的內(nei) 容嗎?為(wei) 什麽(me) 會(hui) 被歸在數學的科目下麵?而學了 M1再學物理 U1的學員同樣會(hui) 提出類似疑問:這兩(liang) 門的交叉內(nei) 容也太多了吧?有必要兩(liang) 門都修嗎?不學應該也考得出來吧?

確實,M1如果放到體(ti) 製內(nei) 的分類中,是屬於(yu) 物理學科下的分支,諸如勻加速運動、動量、力這些概念,全部都是物理內(nei) 容的重點,數學課本上幾乎不會(hui) 出現這方麵的內(nei) 容;同時如果完整學習(xi) 過 M1的內(nei) 容,不難發現,M1對於(yu) 數學的要求並不是很高,除了向量和三角函數,其他應用到的數學知識基本都是相對基礎的難度。所以,比起數學,把 M1當作物理的分支似乎確實更合理。

Alevel物理 U1與(yu) 數學 M1之間的藕斷絲(si) 連

物理 U1目錄-與(yu) 數學 M1交叉部分內(nei) 容

而如果翻開 M1和物理 U1的教科書(shu) 對目錄進行簡單的比對,很容易發現物理 U1中 Topic 1裏 85%以上的內(nei) 容和 M1是重疊的;甚至很多已經學完 M1或者物理 U1再來學另一門的學員經常也會(hui) 發出同樣的疑問。

對於(yu) 上述問題,解答其實很簡單。理綜教研部一般都會(hui) 給學員嚐試完成這兩(liang) 門科目對應的真題卷,兩(liang) 者在出題方式以及考察側(ce) 重上各自的獨特性立刻就能體(ti) 現出來。

差異對比

題型比重

翻開 M1和物理 U1的真題卷,首先能感受到的不同是題型設置上的區別:M1隻有計算題,共 8道,滿分是 75分;而物理 U1則設置了 10道選擇題以及 9道問答題,問答題部分,除了計算題,還設置了大量的解釋、論述題,其滿分為(wei)  80分。

Alevel物理 U1與(yu) 數學 M1之間的藕斷絲(si) 連

來源:物理 U1 Specification介紹

從(cong) 題型設置上,根據曆年真題以及出題趨勢,理綜教研部發現兩(liang) 者的差異體(ti) 現在科目本身的定位上,其中 M1重計算,而物理 U1則重理解

M1重計算這一點符合其作為(wei) 數學分支課程的定位,同時比起考察高深的數學知識點,M1更加著重於(yu) 考察學員將力學概念與(yu) 題幹信息轉化為(wei) 數學公式進行運算的能力,也就是數學應用的能力。所以 M1的作答卷上基本是以公式和算式為(wei) 主,偶爾會(hui) 有 1-2分要求對數學模型進行解釋的題目,在清晰踩分技巧後,正確解答也相對簡單,對語言組織能力的要求相對不高。

盡管有重合的知識點,物理 U1的考察方向則完全不同。比起要求學員能夠進行有難度的運算,其更關(guan) 注學員對於(yu) 各個(ge) 物理概念的實際理解情況。一個(ge) 非常清晰的例子就是:在 U1中會(hui) 設置畫圖題 (比例圖),比起要求學員利用三角函數計算出分解力與(yu) 合力,隻要求能夠通過尺子畫圖量出相應的結果即可。

Alevel物理 U1與(yu) 數學 M1之間的藕斷絲(si) 連

來源:19年 1月物理 U1-Q15-畫圖題

因為(wei) 重理解,所以在題型設置上安排大量解釋、論述題,甚至會(hui) 安排實驗類的題目,要求學員設計實驗對物理概念進行證明或者對題幹中描述的實驗過程進行評價(jia) 。所以相比之下,物理 U1的作答卷上的文字占比就非常大,也因此,對學員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的要求會(hui) 更高。

同時由於(yu) 考察點的不同,兩(liang) 門學科的分數線劃分也非常不同。參考 23年 1月的數據,物理 U1的 A檔分數線是 43分,而 M1的 A檔分數線是 52分;可見,對於(yu) 大部分國際考生來說,物理 U1確實有一定的入門難度,但搭配內(nei) 部真題集訓以及學術定理的多輪次篩查鞏固,做好紮實準備,物理 U1是一門很適合衝(chong) 擊 A*甚至滿分的科目。

Alevel物理 U1與(yu) 數學 M1之間的藕斷絲(si) 連2023年一月物理 U1與(yu) 數學 M1分數線

交叉學習(xi)

同步進行

在了解了兩(liang) 門學科的獨立性之後,再回到開頭的問題:有必要兩(liang) 門學科都修嗎?答案是肯定的,相當必要。而這份“必要”,不僅(jin) 僅(jin) 是因為(wei) 兩(liang) 者的不同,更是因為(wei) 其相同之處。

正是因為(wei) 兩(liang) 門科目的交叉內(nei) 容,使得對其中任何一門的學習(xi) 都能為(wei) 另一門學科打好基礎,做好輔助。比如「勻加速運動的運算公式」這一塊的知識點,如果先前在 M1進行過學習(xi) ,在物理 U1的學習(xi) 過程中就會(hui) 變得比較輕鬆;再比如物理 U1中的「牛頓三大定律」,對於(yu) 理解 M1中運動和力的關(guan) 係會(hui) 有非常大的幫助。

Alevel物理 U1與(yu) 數學 M1之間的藕斷絲(si) 連

來源:M1 Specification介紹

同時如果預先已在其中一門科目獲得了比較滿意的成績,也可為(wei) 另一門的學習(xi) 奠定良好的信心,從(cong) 而獲得一個(ge) 良好的學習(xi) 心態;而相對應的,如果在其中一門沒有獲得滿意的成績,也許轉換一下方向,也是一個(ge) 不錯的選擇;學員的情況各不相同,有擅長計算的,自然也有擅長語言的,並且這個(ge) “轉換”並不是 180度的 U-turn,隻是換個(ge) 路口轉彎而已。也許,下個(ge) 路口就是屬於(yu) 自己的道路。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加拿大藝術、冰球、軍事等各類特色高中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