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A-Level正式大考最終成績一般都會(hui) 晚於(yu) 大學申請節點出來,此時就需要用預估分去申請,因此除了正式的A-Level成績,預估分對升學結果的影響也至關(guan) 重要,是申請季熱度最高的討論話題之一。
那麽(me) 什麽(me) 是預估分?如何計算預估分?為(wei) 何預估和實際分數存在較大差異?A-level預估成績是不是越高越好?今天這篇文章就為(wei) 你詳細介紹!
什麽(me) 是預估分
預估分(Predicted grade)是提前預估的分數。
由於(yu) A-Level的正式成績公布時間晚於(yu) 學生的申請截止日期,為(wei) 方便學生的申請和學校對申請者進行全麵評估,在A2年級的9-11月,學校教師會(hui) 根據學生AS階段的IGCSE成績、平時作業(ye) 成績、日常表現和模擬考試成績綜合計算出一個(ge) A-Level的估分。
(圖源於(yu) 網絡)
英國的本科申請采用預錄取製度,學生需要向學校提交預估分以獲得有條件錄取的資格。預估分是申請人在積極條件下可能達到的最優(you) 成績,有助於(yu) 大學招生官了解學生的潛力。
由此可見,A-Level預估成績的重要性一點都不比最終成績低,甚至還要更加重要。
如何計算預估分
一般情況下,預估分會(hui) 主要參考以下方麵:AS成績、IGCSE成績、課程作業(ye) 、日常模考或課堂測試等; 比如領科,網上公布的相關(guan) 信息顯示,領科(上海校區)預估分有兩(liang) 個(ge) 參考標準,一個(ge) 是CAIE考試成績,另一個(ge) 是校內(nei) 評估成績,校內(nei) 評估成績是第一和第二學期總評的平均成績。
(圖源於(yu) 網絡)
影響預估成績與(yu) 實際成績的因素
根據UCAS的分析,能影響預估成績與(yu) 實際成績的因素包括:
從(cong) A-Level科目選擇來看
對常選的9門A-Level科目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預估成績往往會(hui) 高於(yu) 實際考試分數。其中差異最為(wei) 顯著的科目依次是物理、生物、心理和化學,而曆史、數學、地理、社會(hui) 學和英國文學這幾門科目的實際考試分數相對較低。
也就是說,A-level的科目的選擇也會(hui) 影響最終的實際成績。
(圖源UCAS)
從(cong) IGCSE成績來看 IGCSE成績越低,達到預估分數的機會(hui) 就越小。
(圖源UCAS)
其他因素
男女生沒達到預估成績的比例相差不大,不過整體(ti) 都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黑人學生沒達到預估成績比例是最大的,其次是亞(ya) 裔學生,白人學生的比例最低。
不過,學生能否達到預估成績,最重要的因素還是IGCSE成績和A-Level所選科目。 IGCSE平均分若是比較低,並且學習(xi) 生物、化學和數學的學生,容易與(yu) 預估的A-Level成績失之交臂。
A-level預估成績是不是越高越好?
許多同學經常會(hui) 有的一個(ge) 誤區,認為(wei) 預估成績越高越好~
其實預估成績並不是越高越好,合適的預估成績,才能真實反映出大家的學習(xi) 水平。
首先,有不少英本院校尤其是G5可能會(hui) 要求申請人上傳(chuan) AS成績,以確保預估成績跟實際成績相符合。
而且每年英國大學申請委員會(hui) 都會(hui) 對國內(nei) 各個(ge) 國際學校進行抽查,抽查學校給出的預估成績和學生的真實成績是否相符,如果相差過大,就會(hui) 影響學校聲譽;
(圖源於(yu) 網絡)
再加上第二年A2大考過con,如果院校憑借你所上傳(chuan) 的預估成績給出了con要求,若AS都很難達到預估的高分成績,學科學習(xi) 沒有結實基礎,A2想要逆轉局勢,難度會(hui) 非常大。
所以還是建議大家腳踏實地認真學習(xi) ,以最接近個(ge) 人能力的成績去遞交申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