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門AP文科最新考綱來了!心理改革考試“元年”千萬要注意

截止2025年1月為(wei) 止的【最新AP科目考綱匯總——文科篇】來了!

最新AP科目考綱匯總(文科)

經濟學科

AP微觀經濟

AP微觀經濟課程涵蓋6個(ge) 單元。

單元劃分

單元 名稱 重點
1 基本經濟概念 理解基本的經濟學概念,如稀缺性、機會成本、選擇、供需等基本經濟原理。掌握市場經濟如何運作,生產可能性曲線的應用。
2 供求關係 分析供給與需求如何影響市場價格與數量。理解市場均衡、價格機製、供需曲線的移動與彈性概念。
3 生產、成本和完全競爭模式 理解生產的成本結構、短期和長期成本的變化,掌握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征及其效率。學習如何評估生產活動的收益和成本,分析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價格形成過程。
4 不完全競爭 探討不完全競爭市場中的經濟行為,包括壟斷、寡頭、壟斷競爭等市場類型的特征,了解這些市場結構對價格、生產量、效率和福利的影響。
5 要素市場 分析生產要素(如勞動、資本、土地等)如何在市場中定價,理解收入分配與要素市場的運作機製。
6 市場失靈和政府作用 討論市場失靈的原因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分析政府在解決市場失靈中的角色和政策工具,包括稅收、補貼、公共品的提供等。

AP宏觀經濟

AP宏觀經濟課程也分為(wei) 6個(ge) 單元。

單元劃分

單元 名稱 重點
1 基本經濟概念 理解市場機製如何運作,資源的分配與效率等基本經濟原理。
2 經濟指標和商業周期 理解經濟增長、失業、通貨膨脹等經濟指標,分析商業周期的階段(擴張、收縮、衰退、複蘇),掌握GDP、CPI、失業率等關鍵經濟指標的計算與分析。
3 國民收入和價格歧視 理解國民收入的測量方法,收入分配與消費行為,價格如何在市場中決定。掌握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分析價格水平和產出之間的關係。
4 金融行業市場的運作和影響 理解金融市場的基本概念,如貨幣供給、貨幣需求、利率的形成。掌握銀行係統的運作以及貨幣政策如何影響經濟,中央銀行的職能及其對經濟的調節作用。
5 穩定政策的長期後果 理解政府如何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調節經濟,分析這些政策的長期影響。掌握政府債務、稅收和支出政策,探討如何影響經濟增長、就業與物價水平。
6 開放型經濟—國際貿易和金融 理解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比較優勢),貿易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的爭議。掌握匯率、國際資本流動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

AP宏觀經濟學主要圍繞4大問題、2個(ge) 模型、政府2種政策來講解:

  • 4大問題:產出(主要用GDP表示)和經濟增長(Economic growth)、失業(unemployment)、通貨膨脹(inflation)和通貨緊縮(disinflation)以及國際收支平衡(balance of payment);
  • 2個模型:總支出模型(aggregate expenditure)和總需求和總供給(Aggregate Demand/Aggregate Supply)模型;
  • 2個政策: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和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在研究貨幣政策時還要學習美國的銀行體係(Banking system)。

考試形式及分數占比

AP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考試形式一致,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主要部分:選擇題和簡答題。

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60道題,考試時長為(wei) 70分鍾,占總成績的66.65%;

AP微觀經濟學更多的分值放在考查學生對經濟原理或模型定義(yi) 的掌握、解釋給定經濟結果以及判定特定經濟情況的能力上,大約四分之一的多項將包括數學分析或計算;

而AP宏觀經濟學將更多的分值放在概念的定義(yi) 以及在特定情況下經濟學概念對於(yu) 經濟事件的影響。

第二部分:簡答題

共3道題,考試時長1小時,占總成績的33.35%。

AP微觀經濟學以及AP宏觀經濟學對於(yu) 學生畫圖的考核占比十分高,約為(wei) 30-50%。

這需要學生除了熟悉知識點以外,還要通過圖像把對知識點的理解表達出來;

AP微觀經濟學涉及圖像的知識點大概有20個(ge) 左右,AP宏觀經濟學隻有6個(ge) 。

曆史學科

AP美國曆史

AP美國曆史的課程內(nei) 容分為(wei) 9個(ge) 單元。

該科目是美國通識教育的關(guan) 鍵組成部分,專(zhuan) 注於(yu) 美國曆史,不涉及其他國家。

要求學生對美國曆史事件有深入了解和深刻觀念,閱讀和寫(xie) 作能力要求高。

單元劃分

單元 名稱 重點
1 第一時期

1491-1607年

哥倫(lun) 布的發現及其影響,西班牙、法國、荷蘭(lan) 和英國在美洲的殖民活動及其後果。
2 第二時期

1607-1754年

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建立與(yu) 發展,殖民地經濟、社會(hui) 結構與(yu) 文化特征,殖民地與(yu) 母國的關(guan) 係,尤其是英國對殖民地的管理和控製。
3 第三時期

1754-1800年

法國與(yu) 印第安戰爭(zheng) ,殖民地對英國的反抗,獨立戰爭(zheng) 的爆發與(yu) 過程,美國獨立的原因與(yu) 後果,憲法的製定與(yu) 批準,美國政府的初期建設。
4 第四時期

1800-1848年

傑斐遜與(yu) 孟菲斯的政權交替,路易斯安那購地,探索與(yu) 擴張,工業(ye) 化與(yu) 城市化,政治黨(dang) 派的變化,奴隸製度的擴展和國內(nei) 改革運動。
5 第五時期

1844-1877年

西部擴展與(yu) 與(yu) 美墨戰爭(zheng) 的結果,南北戰爭(zheng) 的根本原因與(yu) 進程,奴隸製與(yu) 廢奴運動,戰後重建時期,黑人自由與(yu) 平等的進展。
6 第六時期

1865-1898年

戰後重建的挑戰與(yu) 失敗,西部擴展、原住民政策,工業(ye) 化、移民潮、勞工運動與(yu) 城市化,政府與(yu) 大企業(ye) 的關(guan) 係,社會(hui) 改革運動。
7 第七時期

1890-1945年

美國的全球影響力擴張,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參與(yu) 與(yu) 後果,經濟大蕭條,羅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與(yu) 美國的角色。
8 第八時期

1945-1980年

冷戰的開始與(yu) 發展(如馬歇爾計劃、朝鮮戰爭(zheng) 、越南戰爭(zheng) ),民權運動與(yu) 社會(hui) 改革,戰後經濟繁榮與(yu) 郊區化,1960年代的政治與(yu) 文化變革。
9 第九時期

1980年至今

裏根政府的政策,冷戰結束,全球化與(yu) 美國的經濟變革,社會(hui) 變遷,科技革命,現代美國的政治與(yu) 文化變革。

🌟AP美國史的特點之一是知識比較瑣碎,考察的點非常具體(ti) 。

每個(ge) 重點總統,內(nei) 政外交都可能會(hui) 考到,所以重在理解,而非背誦。

AP歐洲曆史

AP歐洲曆史的課程內(nei) 容同樣分為(wei) 9個(ge) 單元。

注重學生對歐洲地區曆史進展的學習(xi) ,同樣需要通過閱讀和寫(xie) 作練習(xi) 來提高對曆史材料的理解與(yu) 論證能力。

單元劃分

單元 名稱 重點
1 文藝複興與探索 文藝複興的起源、發展與主要人物,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歐洲的地理大發現,以及探索如何促進了全球聯係的形成。
2 宗教改革時代 馬丁·路德與95條論綱的發布,宗教改革的原因與結果,改革的主要思想家,天主教反改革運動,以及宗教改革如何改變歐洲的政治和社會結構。
3 專製主義與憲政主義 歐洲的專製君主與他們的政治改革,君主專製與憲政的對立,英國內戰及其對英國憲政的影響以及現代民主和法治國家的起源。
4 科學、哲學和政治發展 科學革命的主要人物與發現(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頓),啟蒙時代思想家(如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的影響,理性主義和自然法的概念,及其如何促成現代政治體製的形成。
5 18世紀後期的衝突、危機與反應 法國大革命的原因、過程與影響,拿破侖的崛起與帝國建設,工業革命的開始及其帶來的社會與經濟變革,啟蒙思想對政治革命的影響。
6 工業化及其影響 工業革命的起源與擴展,工業化對勞動者、城市化、社會結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技術革新(如蒸汽機)如何推動生產力的提高,以及反應工業化的社會和政治運動。
7 19世紀的視角和政治發展 民族主義的興起與各國的統一,歐洲列強的帝國主義與殖民擴張,19世紀的民主改革與社會變革,革命浪潮(如1848年歐洲革命)。
8 20世紀全球衝突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過程與後果,二戰的爆發與全球衝突,冷戰的開始與其對歐洲的深遠影響,世界大戰對政治、經濟與社會的影響。
9 冷戰與當代歐洲 冷戰時期的歐洲(如鐵幕、北約與華約),蘇聯解體與東歐劇變,歐洲一體化的進程與挑戰(如歐盟的形成),當代歐洲麵臨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

🌟AP歐洲曆史強調對於(yu) 曆史事件發生的具體(ti) 過程以及事件本身的重要細節,相較於(yu) 世界史,歐洲史更加注重細節,寫(xie) 作占比高。

AP世界曆史

AP世界曆史的課程內(nei) 容分為(wei) 9個(ge) 單元。

要注意的是偶數單元通常比奇數單元更重要,特別是第4、第6和第8單元。

單元劃分

單元 名稱 重點
1 全球概況 全球早期曆史背景的概覽,包括不同地區的文化、宗教和政治結構。
2 交流網絡 各種跨文化的交流和貿易網絡,如絲綢之路、印度洋貿易網、撒哈拉沙漠貿易等。
3 陸地帝國 帝國的興起與擴展,分析這些帝國如何通過軍事征服、治理和文化交流影響全球曆史。
4 跨洋互聯 歐洲大航海時代的推動力與後果,特別是跨大西洋的航行,影響了全球經濟、文化和社會的互動。
5 革命 重要的社會、政治和經濟革命,探討這些革命如何改變全球政治格局、人民的權利以及社會結構。
6 工業化的後果 工業革命的起源與擴展,及其對全球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影響。包括生產技術的革新、城市化、勞工運動、社會階層的變化以及環境與人口的影響。
7 全球衝突 兩次世界大戰及其對全球政治格局的深遠影響,戰爭中的技術創新、全球大國的軍事戰略與政治關係,以及戰爭對殖民地和全球社會經濟的影響。
8 冷戰與非殖民化 冷戰時期的全球衝突與對抗,重點是東西方陣營的分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重大事件。還要討論非殖民化過程,特別是亞洲和非洲國家如何獲得獨立,以及新的政治和社會問題的出現。
9 全球化 全球化的過程及其對全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在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革命、國際貿易與文化交流等的加速發展,以及全球化帶來的挑戰與爭議。

🌟AP世界曆史考察範圍聚焦於(yu) 1200年以後,進一步強調了考生知識廣度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考試形式及分數占比

AP三門曆史考試時長為(wei) 3小時15分鍾,考試形式分為(wei) 四個(ge) 主要部分:選擇題、短答題(SAQ)、文獻閱讀寫(xie) 作(DBQ)、長論文(LEQ)。

第一部分:選擇題

選擇題55題,考試時長55分鍾,占考試成績的40%;

第二部分:短答題

共3題,考試時長40分鍾,占考試成績的20%;

第三部分:文獻閱讀寫(xie) 作

●基於(yu) 史料和客觀知識點撰寫(xie) 文章,考試時長60分鍾,占考試成績的25%;

第四部分:長論文

考試時長60分鍾,占考試成績的15%;

心理學科

AP心理

AP心理課程涵蓋5個(ge) 單元。

單元劃分

單元 名稱 重點
1 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理解神經係統如何影響行為,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大腦各部分的功能,神經遞質的作用。
2 認知 學習記憶、感知、思維、決策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信息處理模型,探討人類如何獲取、存儲、提取和使用信息,特別是短期和長期記憶的機製。
3 發展與學習 研究從嬰兒期到老年期的心理發展,了解各個發展階段的主要特征。學習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等學習理論,以及社會學習理論對行為的影響。
4 社會心理學與個性 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如態度的形成與變化、群體行為、從眾與服從、偏見與歧視等。探討人格的理論,如何通過不同的心理學理論(如精神分析、行為主義、社會認知理論等)理解個性。
5 心理與身體健康 理解心理與身體健康之間的關係,探討壓力、情緒、健康行為以及心理障礙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研究如何通過心理學方法促進健康,如心理幹預、認知行為療法等。

考試形式及分數占比

2025年AP心理學考試將全麵轉為(wei) 線上機考形式。

AP心理學考試考試時長為(wei) 160分鍾,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主要部分:選擇題和簡答題。

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75道題,考試時長為(wei) 90分鍾,占總成績的66.7%;

選擇題將要求學生完成以下任務:定義(yi) 並解釋一係列課程主題的內(nei) 容、應用概念應用、數據分析和科學調查的技能。

第二部分:簡答題

共2道題,考試時長70分鍾,占總成績的33.3%。

  • 自由回答題1 文章分析題(AAQ):要求學生分析摘要的同行評議研究,重點在於研究方法的應用、數據解釋和結果推導;
  • 自由回答題2 基於證據的問題(EBQ):要求學生綜合多個信息來源來支持一個論點,強調概念理解和邏輯論證。

政治學科

AP美國政府與(yu) 政治

AP美國政府與(yu) 政治課程涵蓋5個(ge) 單元。

單元劃分

單元 名稱 重點
1 美國民主的基礎 理解美國政府的基本原則和結構,特別是憲法的起源、條文和修正案。重點關注聯邦主義、三權分立(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的作用與平衡,以及對個人自由與集體利益之間關係的探討。
2 政府部門之間的互動 分析美國政府三個分支之間的互動與權力分配,包括總統、國會和最高法院的職能與製約關係。研究行政權力、立法過程、法院的司法審查以及這些分支之間如何合作或衝突。
3 公民自由和公民權利 掌握美國憲法中的公民自由。重點討論最高法院的判例,如布朗訴教育委員會案、米蘭達訴阿利桑那州案,以及憲法如何保障公民權利的演變。
4 美國政治意識形態和信仰 了解美國的主要政治意識形態及其對政策的影響。探討選民的政治信仰、黨派劃分、政治社交化的過程以及意識形態如何塑造選舉和政府決策。
5 政治參與 分析選民參與政治的方式,包括選舉投票、政治活動、遊說和參與政黨。重點關注選舉過程,影響投票行為的因素,以及公民參與的變化與趨勢。

考試形式及分數占比

AP美國政府與(yu) 政治考試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主要部分:選擇題和簡答題。

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55道題,考試時長為(wei) 80分鍾,占總成績的50%;

學生需要對美國政府和政治體(ti) 係、憲法、三權分立、政府機構、選舉(ju) 過程、公民權利等方麵的知識進行理解和分析。

第二部分:簡答題

共4道題,考試時長100分鍾,占總成績的50%。

題型

  • 概念分析:學生需要描述和解釋一個政治機構、行為或過程的影響,並將相關概念應用於一個新的情境中進行分析。學生需要展示對概念的理解,並能夠將其應用到不同的背景中;
  • 圖表分析:以數據表格、圖表、地圖或信息圖形式向學生提供數據。評估學生描述所提供的數據、描述某種模式/趨勢/相似性或差異、根據數據得出結論等的能力;
  • 論文題:評估學生能否闡明一個可辯護的主張、以課程概念知識支持主張、用推理來解釋及支持證據等的能力;
  • 美國最高法院比較題:學生需要在一個非必要製(nonrequired SupremeCourt case)的最高法院案例和一個必要的最高法院案例(required Supreme Court case)中做比較。

AP比較政府與(yu) 政治

AP比較政府與(yu) 政治課程涵蓋6個(ge) 單元。

單元劃分

單元 名稱 重點
1 主權、權力和政府 理解國家的主權、權力和合法性。分析政治權力如何在不同政府體製中分配,研究政府的合法性來源及其行使權力的方式,特別是在不同政治體製下(如民主、專製、君主製等)權力的集中與分散。
2 政治製度 分析不同國家的政治機構,如立法機構、行政機構、司法機構和選舉製度。重點探討這些機構如何運作,如何製約彼此以及它們如何代表公民和執行政策。對比不同國家的政治製度,如議會製與總統製、聯邦製與單一製等。
3 公民、社會和國家 探討公民、社會和國家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公民權利與社會組織的作用。分析社會運動、政黨、利益集團和選民如何參與政治過程,國家如何與社會互動以維護秩序、製定政策和促進公共福利。
4 政治與經濟變化 分析政治體製如何在曆史過程中經曆變革(如革命、改革或政變)。重點探討經濟變化如何影響政治體製的穩定性與發展,如市場經濟、計劃經濟與混合經濟體製對國家治理的影響。
5 公共政策 研究政府製定公共政策的過程及其影響,分析政策如何應對社會問題,如教育、醫療、環境保護、經濟增長等。探討公共政策的目標、實施與評估,並比較不同國家在社會福利、稅收政策等方麵的政策差異。
6 全球化與國際組織 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對國家主權、經濟、文化和政策的影響。分析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如何在全球治理中發揮作用,探討全球合作與衝突的政治背景,及其對國家內政和外交政策的影響。

考試形式及分數占比

AP比較政府與(yu) 政治考試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主要部分:選擇題和簡答題,總時長150分鍾。

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55道題,考試時長為(wei) 60分鍾,占總成績的50%;

學生需要針對不同國家的政府和政治體(ti) 係,對政治概念、政治製度、政治參與(yu) 、政治文化等方麵的知識進行理解和分析。

第二部分:簡答題

共4道題,考試時長90分鍾,占總成績的50%。

PS:題型與(yu) AP美國政府與(yu) 政治一致。

寫(xie) 作學科

AP語言與(yu) 寫(xie) 作

AP語言與(yu) 寫(xie) 作課程涵蓋9個(ge) 單元,逐步提升學生的批判性分析和寫(xie) 作能力。

單元劃分

單元 名稱 重點
1 識別和分析文本中的主張 理解並識別作者在文本中提出的主要主張或論點。分析作者如何通過不同的論證方式支持其主張,並了解主張在文本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組織信息和證據 理解並分析文本中的信息組織結構。重點關注作者如何有效地組織證據來支持其主張,包括通過邏輯順序、對比、因果關係等方式進行組織。
3 探討多元視角和關聯論點 分析作者如何呈現多元視角,並探討這些視角如何與主要論點相互關聯。重點考察作者如何處理不同觀點,確保論點的廣泛性和說服力。
4 分析作者在論證中的方法選擇 分析作者選擇的論證方法和策略,如情感訴求、理性論證、倫理訴求等。考察這些方法在增強論點效果方麵的作用。
5 精細化論證各部分的選擇 分析並評估文本中每一部分的選擇和設計,包括論點的展開、證據的運用、反駁的呈現等。理解各部分如何有助於整體論證的建設。
6 處理立場、視角和偏見 分析作者的立場、視角和潛在偏見,評估它們如何影響論證的效果和說服力。考察作者是否能夠客觀展示不同的立場,並有效處理自己的偏見。
7 探討論點的複雜性與有效性 分析作者如何探討論點的複雜性,並評估其論證的深度和有效性。考察論點是否足夠全麵、複雜,能夠涵蓋相關因素和多樣的視角。
8 風格選擇與論點效果 理解並分析作者在論證中所使用的風格,包括語言風格、修辭技巧、句子結構等。考察這些風格如何增強或削弱論點的效果和說服力。
9 發展複雜的論點 理解如何發展和深化複雜的論點,尤其是在文本中展現邏輯性和連貫性。考察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如何運用細致的證據和理性推理來支持複雜的論點。

考試形式及分數占比

AP語言與(yu) 寫(xie) 作考試時長為(wei) 3小時15分鍾,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主要部分:選擇題和簡答題。

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45道題,考試時長為(wei) 60分鍾,占總成績的45%;

本部分包括5組問題,其中25道閱讀問題要求學生閱讀和分析非虛構文本。

另外20道要求學生“像作家一樣閱讀”並考慮修改刺激文本的寫(xie) 作問題。

第二部分:簡答題

共3道題,考試時長135分鍾,占總成績的55%。

題型

  • 綜合議論文寫作:閱讀6-7篇關於一個主題的文章,組成一個論點,結合並引用至少3個來源來支持論文;
  • 修辭分析性寫作:閱讀非虛構文本,並分析作者的語言選擇如何有助於文本的預期意和目的;
  • 哲理議論文寫作:創建一個基於證據的論點來回應給定的主題。

AP文學與(yu) 寫(xie) 作

AP英語文學與(yu) 寫(xie) 作科目考點:

_ 知識內容 包含單元
1 短篇小說 單元1、4、7
2 詩歌 單元2、5、8
3 長篇小說或戲劇 單元3、6、9

考試形式及分數占比

AP文學與(yu) 寫(xie) 作考試時長為(wei) 3個(ge) 小時,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主要部分:選擇題和簡答題。

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55道題,考試時長為(wei) 60分鍾,占總成績的45%;

考察解釋人物的功能,背景的功能,情節和結構的功能,敘述者或說話者的功能;

解釋措辭、意象和象征的功能,比較的功能,發展關(guan) 於(yu) 文本部分或全部的文本支持的論證。

第二部分:簡答題

共3道題,考試時長2小時,占總成績的55%。

題目類型包括詩歌分析、散文小說分析、文學論證。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公立大學轉學錄取率竟是新生錄取的好幾倍!難道轉學比直申更簡單?

下一篇

CCC加拿大化學競賽到底值不值得參加?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