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P考試哪些複習重點需要關注?

考前兩(liang) 個(ge) 月,對每個(ge) 備考AP的同學來說,好像都有大把事情來不及做: 每個(ge) 科目有上百個(ge) 知識點,而且要同時考好幾科;練習(xi) 材料、真題、模擬題一大堆,不知道從(cong) 哪個(ge) 做起;每個(ge) 科目都要抓,但是又找不到重點;……

每個(ge) 同學的學習(xi) 進度不同、報考的科目也各有特點,好像很難用一篇文章解決(jue) 所有問題。但我們(men) 今天仍然想聊一聊,在剩下的70天裏,有哪些核心的備考策略能幫大家在優(you) 先的時間裏拿到最理想的分數。

01、衝(chong) 刺之前,先做模考

雖然AP的整體(ti) 備考規劃是從(cong) 前一年的秋季學期開始,但是據我們(men) 的觀察,同學們(men) 之間的進度差異是非常大的。這意味著大家的備考重點、練習(xi) 策略和目標也不同。 因此備考時間越緊張,越要先了解自己的進度和水平。利用真題進行模考就是一個(ge) 非常直觀的方式。關(guan) 於(yu) 模考,機構給大家兩(liang) 個(ge) 小提醒:

1.模考次數不用太頻繁,建議每完成一輪複習(xi) 後,做一次模考。

2.模考的目的是找到問題,不要過度關(guan) 注分數。

同學們(men) 在模考的過程中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知識掌握是否熟練、做題速度能否達到考試要求以及答題思路是否準確。這些都會(hui) 成為(wei) 接下來備考的重點。 同時,真題模考也能幫助大家及時了解考試難度,調整日常備考的難度和強度。 有模考需求的同學,歡迎聯係我們(men) 預約免費的AP診斷測試。

02、用對真題

真題是非常好的複習(xi) 備考材料,但是真正用對的同學並不多。比如有的同學隻做非官方的習(xi) 題,也有同學不分時間、難度,大量機械刷真題,缺少思考總結。究竟怎麽(me) 用真題,才能對備考的幫助最大?

1)每個(ge) 備考階段,真題的用法都不一樣

對於(yu) 一輪學習(xi) 的同學,真題並不是合適的練習(xi) 材料。因為(wei) 真題綜合性很強,一道題目會(hui) 考察多個(ge) 知識點,因此在學習(xi) 基礎的過程中,更適合做單項練習(xi) ,而不是真題。 但是在學完全部知識點之後,我們(men) 推薦同學們(men) 用真題做一次模考,檢測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找到漏洞,為(wei) 第二輪複習(xi) 做準備。

在模考結束後,二輪複習(xi) 的重點就應該放在自己的薄弱知識點上。這時候應該放棄套題,做真題的分類題型,查漏補缺,保證全麵地掌握知識。 完成這兩(liang) 輪複習(xi) 之後,留出考前1個(ge) 月左右的時間,做套題練習(xi) 。這時候要關(guan) 注真題的答題思路要求名同事適應考試的題量、時間節奏。為(wei) 衝(chong) 擊高分做準備。

2)練習(xi) 質量大於(yu) 數量

我們(men) 反複提到,做真題是一種檢測方式,但比檢測更重要的是解決(jue) 問題。 做題超時,要確定是讀題太慢還是解題太慢。如果是讀題問題,那麽(me) 除了提升語言能力之外,可以總結一些題目常見的關(guan) 鍵詞,提高自己的讀題速度。如果是解題遇到困難,那麽(me) 要找到相應的知識點再做強化。

如果簡答題的答題思路和步驟補全導致扣分,要對照答案解析做總結。把固定的答題思路背下來,在練習(xi) 中反複強化。

每一個(ge) 練習(xi) 的障礙,背後都有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也隻有解決(jue) 問題,練習(xi) 才有意義(yi) 。

CB官網已經放出了近20年的簡答題真題,睿途也收集了曆年的客觀題題目整合成真題集。歡迎需要AP真題合集的同學聯係我們(men) 獲取真題。

03、針對學科特點確定備考策略

AP涉及的學科門類範圍非常廣,每個(ge) 科目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我們(men) 的考前複習(xi) 也要“區別對待”。以幾類常見重點學科為(wei) 例:

1)對知識點記憶要求高

大部分偏文科的課程屬於(yu) 這一類,比如世界史、藝術史。雖然這些科目是需要我們(men) 去分析文獻,但前提是要對史料非常熟悉,比如藝術史的年份、作品、特點,世界史的時間線。 另外心理學、環境科學,因為(wei) 涉及的知識點非常多和雜,因此也需要同學們(men) 在考前花時間背誦。

2)需要大量練習(xi)

大部分理科科目對練習(xi) 量的要求都不低,其中最典型的科目就是微積分AB和BC。這兩(liang) 門課程的特點就是需要多刷題,而且涉及很多公式識別和計算,都是隻要大量練習(xi) 就能提高熟練度的。 同時CSA也屬於(yu) 這一類,尤其是其中的編程部分。

3)重視知識理解

AP有很多學科本質上考察的是知識點之間的內(nei) 在邏輯,以及學生的總結能力。 比如物理的不同運動模型,宏觀的各類圖像和經濟模型。越是看上去複雜和抽象的內(nei) 容,越需要學生準確理解,總結出其中的關(guan) 聯。

2023年,考生數量增加、人均報考科次增加,AP考試的內(nei) 容和考察方式也更加深入和靈活。這些無疑都為(wei) 大家衝(chong) 擊5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最後的兩(liang) 個(ge) 多月裏,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合適的備考節奏,考取高分!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加拿大InnovOak School英諾沃克學院(高中)介紹

下一篇

牛津大學林肯學院線下學術夏校項目報名開啟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