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微觀經濟、宏觀經濟是最受歡迎AP人文社科類學科,參加人數逐年上漲。同時它們(men) 也是近年來五分率最高的AP考試之一,微觀由14.7%上漲到16%,宏觀由14.6%上漲到15.3%。
擁有如此熱度,就是因為(wei) AP經濟深入淺出,零基礎也能輕鬆拿5分,但真的是這樣嗎?
2022年AP經濟考試複盤
根據CB官方2022年成績報告,微觀和宏觀經濟學都比上年成績有進步,考試的人數增多但獲得5分的人數都增加更多,五分率都有所上漲。但是有一些知識點對於(yu) 考生來說,仍然頗具挑戰性,一些題目獲得滿分的人數並不多。
微觀經濟成績報告
AP微觀經濟一共6個(ge) 單元,學生最擅長的是第1&2單元,得分最少的是3&4單元。其中第1&2單元內(nei) 容比較直白,考點也相對簡單所以基本上考生都能得分。但是第3-5單元有邏輯關(guan) 係相連,考試也會(hui) 把知識點都串聯起來出題,所以比較難。
難點、第3-5單元
第3單元:生產(chan) 和成本
因為(wei) 多數學生的生活經曆中很少接觸到生產(chan) 的角色,所以概念相對抽象不易理解。而且後麵的知識都需要這部分的基礎,一旦生產(chan) 和成本的知識不紮實,很多題都容易出錯。
學習(xi) 方法是多畫圖,找關(guan) 係,從(cong) 題目情景中正確分辨。
第3單元:完全競爭(zheng)
試卷中FRQ有50%的幾率會(hui) 考到這個(ge) 知識點,又是以生產(chan) 和成本為(wei) 基礎的連續知識點,更是重中之重。題目通常要求考生比較短期和長期的變化,通過分析模型特征配置資源。
這時候就需要生產(chan) 和成本中畫圖的技巧,還要理解完全競爭(zheng) 的概念,才可以拿到全部分數。
第4單元:壟斷
這部分知識點很有可能在第一大題出現,需要畫圖,需要生產(chan) 和成本的基礎理論,從(cong) 效率方麵分析。
第4單元:寡頭型企業(ye)
題目考到寡頭型企業(ye) 的決(jue) 策方式,涉及到博弈論的知識。難點在於(yu) 正確畫出博弈論表格並且辯論。CB對於(yu) 這方麵考點出題換湯不換藥,同學們(men) 對付這類題的解法也比較單一,類似第1單元的消費者理論。隻要多做真題,見過練過就都能做對。
第5單元:資源市場
勞動力市場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套用不同模型,如完全競爭(zheng) 或買(mai) 方壟斷等,考察的也是生產(chan) 和成本的基礎。但是,考生一定要注意,在勞動力市場中,角色是可以互換的,認真讀題分清供給方和需求方,需要轉換理解。
宏觀經濟成績報告
分單元來看,得分最多的是第1&2單元,第3、5、6單元表現還算不錯,失分最多的是第4單元金融市場。這也符合出題人的預期,在考察基本的模型和定義(yi) 時,考生全部都能拿分,而麵對需要推導、綜合理解應用的問題時麵露難色。
難點、第4-6單元
第4單元:可貸資金市場和貨幣市場
繪製可貸資金市場和貨幣市場當中圖像的變化一直是很多考生的痛點,這兩(liang) 個(ge) 金融市場模型容易混淆。這個(ge) 知識點一定要讀清題目,分辨借方貸方和供給需求方到底是誰,他們(men) 之間有什麽(me) 對應關(guan) 係。
第5單元:經濟增長的因素
經濟增長的問題很多同學非常模糊,因為(wei) 涉及多個(ge) 單元的概念和聯係,所以在複習(xi) 的時候沒有把它看成一個(ge) 知識模塊進行整理,落下一些知識點。
第6單元: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
題目考到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比如外匯價(jia) 值、物價(jia) 水平、相對利率)對金融資本流動、貿易賬戶和匯率市場的影響。本來這個(ge) 單元的內(nei) 容就比較零散繁雜,學習(xi) 的時候要及時梳理每個(ge) 知識點之間邏輯關(guan) 係,組成容易記憶的框架體(ti) 係。
⚠️ 那麽(me) ——隨著AP經濟學越來越熱門,考試會(hui) 越來越難麽(me) ?
2023年AP經濟考試變化
CB官方已經公布將對2023年AP經濟考試進行改革,其中考試規則和考試大綱都會(hui) 進行以下3個(ge) 改變:
變化1:計算器可用
在2023年的AP經濟學考試中,不管是微觀還是宏觀,考生都可以使用four-function calculator,也就是隻有加減乘除簡單運算的計算器。在數學考試中可能會(hui) 用到的科學計算器、圖形計算器或任何帶有儲(chu) 存功能的計算器都仍然不可進入考場。
雖然允許考生在考試中使用計算器,但是考試題型和答題要求不變。FRQ的計算題依然要求考生寫(xie) 出完整的計算過程。不過這個(ge) 規則變化發出一個(ge) 未來考試趨勢的信號,就是計算的數目可能變得更複雜,需要考生更加細心。
變化2:M1/M2定義(yi) 更新
由於(yu) 美聯儲(chu) 對於(yu) 兩(liang) 種Monetary Aggregate的衡量方式做出新的定義(yi) ,CB的考綱也及時根據官方定義(yi) 做出調整,M1和M2的定義(yi) 變化如下:
儲(chu) 蓄賬戶Saving Account
在2022年之前的Course and Exam Description中,Saving Account屬於(yu) M2。在2023年之後的考試中,它被調整為(wei) 屬於(yu) M1,顛覆了過去的定義(yi) 。相對應的題目也會(hui) 發生反轉變化,考生需要特別注意。
非銀行機構所發行的旅行支票
因為(wei) 當下實際生活中已經幾乎沒有人在用這種支票了,美聯儲(chu) 則把它直接從(cong) M1中刪除了。其實,AP宏觀經濟考試中,這個(ge) 概念考到的也很少,所以對於(yu) 平時學習(xi) 影響不大。
變化3:貨幣政策考綱改革
本次考試改革中,Monetary Policy貨幣政策這部分變化最大,又有新增的重要概念,又有新概念與(yu) 原有知識的聯係和融合,對於(yu) 考生來說是新的難點。共有以下6個(ge) 知識點有所變化:
新增概念 - Policy Rate
" The policy rate is the interest rate that a central bank uses to signal its monetary policy stance."
其實這相當於(yu) 以前考綱中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也就是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名字換為(wei) Policy Rate。
Monetary Policy導致影響順序修正
新增工具 - Administered Interest Rate
在AP宏觀經濟學中,Administered Interest Rate其實就是Interest on Excess Reserves, 是美聯儲(chu) 對銀行賬戶中的超額準備金所支付的利率。
Limited Reserves and Ample Reserves
之前的考綱中,我們(men) 把所有的銀行係統全都假設為(wei) Limited Reserves,但是美國當前的係統是Ample Reserves,解題時選用的貨幣基金工具就不同了。
新增圖像 - Reserve Market Model
在這個(ge) 模型中,X軸是準備金的數量,Y軸是Policy Rate,也就是銀行借來準備金需要支付的利率。央行控製準備金供給,銀行控製準備金的需求。
不同類型銀行應用的不同貨幣工具
在Limited reserves banking system 中,央行可以通過貨幣工具:required reserve ratio、open market operating、discount rate 等,來調節 the supply of reserve。
在 Ample reserves banking system 中,由於(yu) demand curve 是水平線,此時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增加或減少 supply of reserve 不會(hui) 改變 policy rate,此時 money supply 的變化也不會(hui) 對 nominal interest rate 產(chan) 生有效影響。
此次AP經濟學考試改革,不僅(jin) 更新了一些概念,還增加了更複雜也更貼近當下經濟問題的現實工具和理論分析。新的Reserve Market Model會(hui) 有很大概率在FRQ中考到,讓原本就具有挑戰的貨幣政策單元難上加難。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