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環境科學
01、AP環境科學課程概述
AP環境科學課程相當於(yu) 大學一個(ge) 學期的環境科學入門課程,通過該課程,學生學會(hui) 理解自然界內(nei) 部相互關(guan) 聯所需的原理,概念和方法。本課程要求學生識別和分析自然和人為(wei) 環境問題,評估與(yu) 這些問題相關(guan) 的相對風險,並研究解決(jue) 或預防這些問題的替代方案。環境科學是跨學科的,包括地質學、生物學、環境研究、化學和地理。
02、建議學習(xi) 先決(jue) 條件
學生應該完成兩(liang) 年的含有實驗的高中科學課程,一年生命科學和一年物理科學(例如,一年生物學和一年化學)。由於(yu) 該課程需要進行定量分析,學生還應至少學習(xi) 一年的代數。最好是也學過(但不是必需)地球科學。
03、實驗室學習(xi) 要求
雖然本課程沒有特定的AP環境科學實驗室或實地考察要求,但要求學生必須要有機會(hui) 至少25%的教學時間用於(yu) 實驗室操作和/或實地調查。
04、AP環境科學課程內(nei) 容
課程內(nei) 容分為(wei) 九個(ge) 常規的教學單元,建議按以下邏輯順序開展教學:
第1單元:生活世界:生態係統
第2單元: 生物世界:生物多樣性
第3單元: 人口
第4單元:地球係統與(yu) 資源
第5單元:土地和水的使用
第6單元:能源資源與(yu) 消耗
第7單元:大氣汙染
第8單元:水生和陸地汙染
第9單元:全球變化
以下幾個(ge) 宏觀概念是本課程的學習(xi) 基礎,幫助學生在概念之間建立有意義(yi) 的聯係,並培養(yang) 更深的概念理解能力:
能量轉移:能量轉換是所有生態過程的基礎。能量不能被創造;它一定是從(cong) 其他地方轉移來的。隨著能量在不同係統中流動,每一步都會(hui) 失去部分能量無法使用。
地球係統間的相互作用:地球是一個(ge) 相互聯係的係統。自然係統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生物地球化學係統從(cong) 幹擾中恢複的能力各不相同。
不同物種與(yu) 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數百萬(wan) 年來,人類改變了自然係統,並對環境產(chan) 生了影響。科技發展和人口增長使得人類對環境的影響速度和規模都在增加。
可持續性:人類的生存取決(jue) 於(yu) 實現可持續係統的實踐。必須把保護和發展適當結合起來。資源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理解文化、社會(hui) 和經濟因素的作用對製定解決(jue) 方案至關(guan) 重要。
05、AP環境科學實踐
-
概念解釋:以書(shu) 麵形式解釋環境概念、過程和模型。
-
視覺表現:分析環境概念和過程的視覺表現。
-
文字分析:分析環境問題的信息來源。
-
科學實驗:分析測試環境原則的研究。
-
數據分析:分析和解釋以表格、圖表和圖形表示的定量數據。
-
數學例程:應用定量方法解釋環境概念。
-
環境解決(jue) 方案:提出並證明環境問題的解決(jue) 方案。
06、AP環境科學考試形式
考試時長 :2小時40分鍾
考試概述 :
AP環境科學考試評估學生對課程框架中概述的科學實踐和學習(xi) 目標的理解。考試時長2小時40分鍾,包括80道多項選擇題和3道自由問答題。考試全程允許使用四功能計算器、科學計算器、或圖形計算器。
考試形式 :
第一部分:多項選擇| 80題| 90分鍾|占考試成績的60%
-
多項選擇部分包括單獨的和成組的問題,所有成組的問題都基於(yu) 題幹所提供的資料。
-
所有9個(ge) AP環境科學的學習(xi) 單元都以多項選擇題形式進行考核。
第二部分:自由問答| 3題| 70分鍾|占考試成績的40%
-
問題1:設計調查。
-
問題2:分析一個(ge) 環境問題並給出一個(ge) 解決(jue) 方案。
-
問題3:分析一個(ge) 環境問題並通過計算提出解決(jue) 方案。
考試樣題 :
AP計算機科學適合的專(zhuan) 業(ye)
Aerospace Engineeri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imal Sciences
Applied Mathematics
Applied Physic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Meteorology
Botany
Chemic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City, Commun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
Civil Engineering
Ecolog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vironmental Studies
Forestry
Geolog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rine Biology
Materials Engineer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Conservation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Policy
Nuclear Engineer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Wildlife,Fish,and Wildlands Science and Management
Zoology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