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概況
選擇題:總共45道選擇題中,求導的題量(Calculate Derivative和Application of Derivative)占到了三分之一,積分(Integral和Application of Integral)內(nei) 容也基本相當,級數占20%,剩下極限和微分方程均不足5道。
簡答題:FRQ1是經典的表格/黎曼和(Table/Riemann Sum)組成的應用題;FRQ2是意料之內(nei) 的Motion along the curve;FRQ3是一道Slope Field的題目;FRQ4是看起來和2023 AP Practice Session的圖十分相似的圖像題;FRQ5是Area/Volume/Arc Length三位一體(ti) 的幾何題;FRQ6是標準的級數題。
AB的簡答題與(yu) 往常一樣:有三道和BC相同,另外將Motion along the curve改為(wei) 了Motion along the line,新增了包括二階導的微分方程和麵積/體(ti) 積的幾何題。
總而言之,這次的題目非常標準,各個(ge) 題型均有涉及,沒有太偏太怪讓大量學生摸不著頭腦的難題,計算器部分的選擇題反而出奇的簡單,甚至有學生表示:即使沒有計算器也能做對一半多的題目。最大的障礙反而出現在最後四道簡答題的計算量上,有個(ge) 學生寫(xie) 斷了所有帶的的鉛筆!
二.重點複盤
我們(men) 的考生一出考場就反映了幾個(ge) 不同尋常的選擇題:
1.Arctan的反導
▲ 大概長這樣
習(xi) 慣於(yu) 做U-substitution,Integral by part和Partial Fraction的同學可能會(hui) 突然發現三種方法都失靈了,而這其實是arctan(x+2)的導數。
2.Slope Field的靈活應用
很多學生看到微分方程會(hui) 本能地使用分離變量進行積分,用原函數的表達式求出某點的值。可這道題反其道而行之,給了一個(ge) 斜率場,並提示經過已知點的是一條直線,讓學生沿著斜率場延伸從(cong) 而直接找到未知點的函數值。
3.沒有x的麥克勞林級數
麥克勞林級數通常是含有x的展開式,而這次的有一道題隻給了1/eˣ,讓很多學生一時間忘記了這是當x=-1時,eˣ的展開式。
4.沒有x和y的切線斜率
極坐標的導數通常是利用x=r·cosθ和y=r·sinθ求出來的,當題幹直接給出了f′(π)和f(π)的時候,讓不少同學吃了一驚,可是對於(yu) 熟記極坐標導數公式的同學來說,反而省去了麻煩。
FRQ1:
▲ 與(yu) 2021年FRQ1類似
前兩(liang) 問考察的主要是對於(yu) 求導和平均值結合上下文的解釋,以及正確使用左黎曼和與(yu) 積分中值定理。後兩(liang) 問結合了用定積分求某時間點的值以及Optimization的既定套路。相信隻要是牢記定積分求的是上下限之間的累積變化量,求某個(ge) 點的值用積分+初始值就不難做對。
FRQ2:
▲ 與(yu) 2021年FRQ2類似
考察的知識點包括Parametric Equation求Speed,Distance,Equation of tangent line以及Position。值得學生留意的是:Total Distance千萬(wan) 不要與(yu) Displacement搞混(我們(men) 在上課時已經強調了很多遍)。
FRQ3:
▲ 與(yu) 2019年AB的FRQ6類似
除了一如既往地沿著已知點描圖和解微分方程,這次的第二問還結合了切線的高估/低估,學生隻要記住了:f(x)concave up, Linear Approximation is underestimate;f(x)concave down, Linear Approximation is overestimated難度就不大。最大的難點反而是解微分方程的計算量上(數太複雜,太難算了)。
FRQ4:
用學生的話來說:要不是題目中有兩(liang) 條線段的位置不一樣,我還真以為(wei) 自己做到原題了。這樣的評價(jia) 毫無疑問是對我們(men) 微積分團隊的崇高讚美,是我們(men) 第一時間拿到官方發布的題目並迅速做出參考答案,及時在課堂上和朋友圈同學生們(men) 分享,才換來了學生在考場上的安心。
FRQ5:
一道結合了麵積,體(ti) 積和弧長的幾何題。在秋季和寒假班期間我們(men) 曾在講義(yi) 和課後作業(ye) 中見過,題目和做題方法極其顯而易見,最難的部分仍然是計算。
FRQ6:
幾乎是每一年考試都會(hui) 出現的級數大題,考察的知識點卻始終在我們(men) 的掌控之中,Ratio Test的收斂判定,泰勒級數的展開以及Lagrange Error Bound,我們(men) 的學生已經在衝(chong) 刺班身經百戰了。
三.教師總結
隨著學生們(men) 7:30左右一個(ge) 個(ge) 失去了聯係,老師們(men) 的懸著的心與(yu) 學生們(men) 一起焦慮地度過了4個(ge) 多小時。當一條條“5了”“感覺還好”“選擇爆簡單”“非常常規”“大題長得很像我做過的”等等信息開始密集地傳(chuan) 來,我大概知道:“這次學生們(men) 穩了”。回首過去的一年,兩(liang) 條經驗讓學生們(men) 受益匪淺:
1.未雨綢繆,早做準備
在明確了AP考試的重要性並確立好目標之後,就要及早地規劃課程學習(xi) 。大多數學生們(men) 從(cong) 秋季班開始就強化基礎概念,在寒假班夯實了知識點,在春季班係統性地刷題和模考,在頂住了來自外界不利因素的幹擾和內(nei) 心的強大壓力下交出了最好的答卷。
有部分學生起步慢了,後麵的學習(xi) 一步落下,步步落下,導致最後幾天狼狽不堪。也有的學生雖然早早開始了準備,但是因為(wei) 被其他的事情打亂(luan) 了學習(xi) 節奏,沒能按照原本的計劃一步一個(ge) 腳印,最後臨(lin) 時抱佛腳的效果難以令自己滿意。
2.兩(liang) 手都要抓,兩(liang) 手都要硬
微積分學的比較好的同學身上往往有兩(liang) 個(ge) 共性:熟練掌握知識點和大量的練習(xi) 。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知識點大綱上的公式和老師講解的做題方法沒有背紮實,做再多的題目也是一遍遍重複著自己的錯誤。
如果僅(jin) 僅(jin) 把知識點背的滾瓜爛熟,卻沒有足夠的練習(xi) 和模考,那隻能算是紙上談兵,一旦遇到實際的題目總覺得和自己以為(wei) 的大相徑庭。實際上是因為(wei) 缺乏真題訓練導致的陌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雖然成績還有兩(liang) 個(ge) 月左右才會(hui) 出來,但是現在的你們(men) 總算可以從(cong) AP微積分中解放出來了,感謝你們(men) 自己努力了這麽(me) 久!感謝你們(men) 完成了自己幾個(ge) 月前無法想象的壯舉(ju)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