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ti) 難度與(yu) 曆年對比
2023年歐洲史的考試已經告一段落,根據目前路透的題目來看,今年AP歐洲史亞(ya) 洲卷的整體(ti) 難度不高,這是因為(wei) 今年考察的知識點幾乎都是考綱重點,還出現了前幾年模擬試卷的相關(guan) 內(nei) 容。
對手握考試大綱和曆年模擬試卷複習(xi) 的同學可以說是相當友好 文章最後有考試大綱和模擬試卷獲取方式 一定要看到最後哦!
FRQ 題目分析
SAQ
SAQ 1 文字信息題
文獻內(nei) 容是一位曆史學家對歐洲人權發展曆史的評論,涉及到《人權宣言》以及民權運動等內(nei) 容。
a) 描述這位曆史學家的主要觀點
b) 使用一個(ge) 額外證據支撐作者的觀點
c) 詢問二戰後的發展如何影響到了作者的觀點
教師解讀
a) 這一題比較簡單
作者認為(wei) 盡管歐洲的人權發展有著長期的曆史,甚至法國大革命期間出現了《人權宣言》,但當時侵犯人權的行為(wei) 依然廣泛存在。學生隻需要根據文獻內(nei) 容將作者的觀點概括出來即可。
b) 這一題難度中等
學生需要舉(ju) 例說明《人權宣言》發表之後,歐洲國家仍然存在侵犯人權的現象。
相應的知識點包括法國大革命的恐怖統治、拿破侖(lun) 時代對女性和公民自由的限製、以及維也納體(ti) 係建立之後法國對公民自由的限製等。
c) 這一題相對較難
學生需要思考二戰以後哪些發展影響到了作者的觀點。
學生可以從(cong) 兩(liang) 個(ge) 方麵作答:
第一,因為(wei) 二戰之後仍然存在壓迫人權的現象,作者回顧歐洲人權發展史並批評之,是要以史為(wei) 鑒,可以借用冷戰時期蘇聯與(yu) 東(dong) 歐國家的人權發展來回答;
第二,由於(yu) 二戰之後人權發展有了比較大的進步,作者在回溯人權發展史時有了更高的要求,是一種跨越不同語境的比較,可以借用二戰以後民權運動的相關(guan) 知識點作答。
SAQ 2 文字信息題
文獻內(nei) 容是一位曆史學家對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海外貿易政策的研究,涉及了腓力二世對西班牙海外貿易進行限製的政策。
a) 描述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海外貿易政策的主要特點
b) 詢問西班牙海外貿易的具體(ti) 背景
c) 解釋18世紀以後西班牙出現的政治變化
教師解讀
a) 這一題比較簡單
文獻中提到了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限製海外貿易的內(nei) 容,學生隻需將腓力二世的政策概括出來即可。
b) 這一題也比較簡單
學生可以使用大航海時代的相關(guan) 知識點進行作答,諸如大航海的貿易動因、大航海在海外獲取財富的方式等。
c) 這一題難度較大
西班牙政治在十八世紀的變化在CB官方給的考試大綱中並沒有直接要求,但在講述十八世紀大陸均勢的課程中應當會(hui) 提到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zheng) ,可能會(hui) 涉及到西班牙波旁改革的相關(guan) 知識點,這一改革一直持續到拿破侖(lun) 入侵。
當然,學生也有可能在世界史關(guan) 於(yu) 拉丁美洲革命的內(nei) 容中學習(xi) 到波旁改革壓縮克裏奧爾人的生存空間,導致拉丁美洲革命的知識點。
SAQ 3 無材料選做題
a) 詢問文藝複興(xing) &宗教改革時期與(yu) 啟蒙運動時期在對待女性的看法上有何共同點
b) 詢問文藝複興(xing) &宗教改革時期的女性與(yu) 啟蒙運動在對待女性的看法上有何不同點
c) 解釋啟蒙運動是如何推動1800s的女權主義(yi) 運動的
教師解讀
a) 這一題難度中等
涉及“女性問題”這一個(ge) 比較重要的考點,需要學生回答文藝複興(xing) &宗教改革時期與(yu) 啟蒙運動時期社會(hui) 對女性看法的相似性。
學生需要回憶啟蒙運動時期,諸如盧梭等思想家認為(wei) 女性應當承擔家庭職能並被排除出公共生活之外的知識點進行作答。
b) 這一題難度中等
同樣涉及到了“女性問題”這個(ge) 比較重要的考點。總體(ti) 來看,盡管存在一定的例外,在文藝複興(xing) &宗教改革時期,大多數人都認為(wei) 女性在身體(ti) 和智力上都不如男性,因此無法勝任男性的工作,應當更多承擔家庭職能,這一點在路德等人的著作中都有所體(ti) 現。
不同的是,到了啟蒙運動時期,更多的思想家認識到女性和男性同樣擁有理性,同樣可以勝任公共生活,學生可以舉(ju) 例Wollstonecraft、De Gouge等人進行作答。
c) 這一題難度中等
詢問“啟蒙運動時期的女權主義(yi) 是如何影響到十九世紀的女權運動的”,學生需要回想起啟蒙運動時期的女權主義(yi) 者如Wollstonecraft、De Gouge等,普遍號召女性應當獲得投票權,這影響到了十九世紀諸如Tristan、Bodichon等女權主義(yi) 者繼續為(wei) 女性投票權而鬥爭(zheng) 。
DBQ
DBQ
意大利統一是主要由自由主義(yi) 還是保守主義(yi) 所推動的?
教師解讀
由於(yu) 缺乏路透材料,這裏簡要解答一下Context的部分。
總體(ti) 來看,學生可以使用維也納體(ti) 係、克裏米亞(ya) 戰爭(zheng) 、民族主義(yi) 的興(xing) 起等知識點為(wei) 意大利統一提供相關(guan) 背景。
LEQ
LEQ 1
評估文藝複興(xing) 導致了什麽(me) 最重要的文化影響?
教師解讀
這一題較為(wei) 簡單。
文藝複興(xing) 的文化影響,總體(ti) 可以切分為(wei) 教育、藝術、文學和科學四個(ge) 層麵。
在教育上,文藝複興(xing) 時期提出了liberal & art 的教育理念,增加了諸如philosophy、history、rhetoric等新學科,以humanism為(wei) 核心,著力實現人的潛能,破除教會(hui) 對知識的壟斷;
在藝術上,文藝複興(xing) 時期有著naturalism/secularism的特點,開始描繪宗教故事發生的自然背景,以及平信徒的日常生活,並且發展出了透視法等技法;
在文學上,文藝複興(xing) 時期出現了大量的vernacular literature,豐(feng) 富了不懂拉丁文的歐洲人的文化生活;
在科學上,則著力研究hermeticism,出現了獲得知識的新方法——實驗和觀察。綜合中世紀晚期的文化狀況(如經院哲學的統治、教會(hui) 壟斷知識生活)為(wei) 背景,學生可以選擇上述知識進行作答。
LEQ 2
評估1600-1700農(nong) 業(ye) 革命導致了什麽(me) 最重要的影響。
教師解讀
這一題同樣難度不大。
農(nong) 業(ye) 革命的影響,按照邏輯來說,依次是農(nong) 業(ye) 產(chan) 量的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的商業(ye) 化——資本的原始積累&人口向城市流動——工業(ye) 革命。
學生需要聯係到農(nong) 業(ye) 革命時期的技術,如mix farming、farm machinery,以及農(nong) 業(ye) 革命時期的政策如enclosure movement等。結合1700年之前manorialism中self-sufficient的經濟背景,學生可以根據上述知識進行作答。
LEQ 3
評估《凡爾賽和約》帶來了什麽(me) 最重要的政治變化。
教師解讀
這一題同樣難度不大。
《凡爾賽和約》應當是學生相當熟悉的內(nei) 容,context部分可以牽扯到工業(ye) 革命、帝國主義(yi) 、第一次世界大戰等。
學生需要回憶《凡爾賽和約》的內(nei) 容,特別是對德國的處置、對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遺留領土的處理等內(nei) 容,涉及到了德國被迫割讓海外殖民地、新國家的出現(如波蘭(lan) 、捷克斯洛伐克)、托管體(ti) 係的興(xing) 起(如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內(nei) 容。
當然,《凡爾賽條約》的其他影響,如威爾遜政治理想主義(yi) 的破滅和納粹德國的興(xing) 起也是不可忽視的內(nei) 容,學生需要選擇自己熟悉的知識點進行作答。
內(nei) 容總結
縱觀2023年AP歐洲史考試的FRQ部分,主要涉及的考點包括了大航海、文藝複興(xing) 、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農(nong) 業(ye) 革命、民族主義(yi)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民權運動等內(nei) 容。
這些考點,在歐洲史裏算是中規中矩,在CB給的考試大綱中也都有明確涉及,整體(ti) 的考試難度算是比較友好。不僅(jin) 如此,今年歐洲史考試中關(guan) 於(yu) 女性角色的問題,甚至出現在了2016年CB官方給的模擬試卷裏。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歐洲史考察的很多內(nei) 容也是在世界史的學習(xi) 中會(hui) 涉及到的,可見,有了世界史的基礎,學習(xi) 歐洲史也會(hui) 更加輕鬆,因此,一定要注意曆史學習(xi) 的連續性。
總結來看,今年歐洲史考試的出題方向再一次表明了考試大綱和模擬試卷在AP學習(xi) 中的重要程度。如果你關(guan) 心自己能考多少分,去翻一下相應單元的考試大綱大概心裏就有了底。
可惜的是,很多國際學校的老師會(hui) 利用各種各樣的資源卻經常對考試大綱重視不夠,甚至很多學生,看了學校和網絡上的各種資料都不知道考試大綱的存在,做模擬題的時候也比較敷衍,就這樣與(yu) 五分遺憾地擦肩而過。
事實上,無論是歐洲史還是世界史,官方的考綱蕞能夠反映和指導考題方向,非常建議大家沿著考綱來搜尋題目,確保看到考點都能心中有數。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