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到AP曆史的三門科目的時候,總是會(hui) 聽到有人說, “申請認可度高”,“含金量高但難度大” ,“5分難”……
這幾乎是一個(ge) 共識:無論是用來抵大學的學分,作為(wei) 申請的佐證,還是提升人文社科方向學生的綜合能力,還是磨練文字論證能力,AP曆史都是一個(ge) 很好的選擇。
但在日常繁重的課業(ye) 和申請壓力下,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裏,梳理龐雜的曆史知識,取得AP曆史的高分,是很多同學的困惑。
七月初,AP大考出分,在今年的AP曆史三門考試中,機構學員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我們(men) 找到了其中的三位同學,他們(men) 分別選擇了AP世界史、AP美國史和AP歐洲史,並且取得了5分的成績。
我們(men) 針對日常學習(xi) 和備考對他們(men) 進行了采訪,關(guan) 於(yu) AP曆史的學習(xi) 回顧和總結,他們(men) 的經驗,也許可以給計劃選課,或者正在備考的同學一些啟發。
AP曆史5分
01、 你為(wei) 什麽(me) 會(hui) 選擇AP曆史 (世界史/美國史/歐洲史)這門課程?
1 、A同學:AP曆史是學校的必修課程,學校安排了考試。
2 、B同學:AP歐洲史是校內(nei) 課程,我本身對曆史比較有興(xing) 趣,希望有老師能幫我做一些對應的輔導,提高我學習(xi) AP曆史的效率。
3 、C同學:它是學校的必修課,我想在維護GPA的同時取得這門課程的高分。
02、 你在備考AP曆史時, 主要采取了哪些學習(xi) 方法和策略?
1 、B同學:首先要重視教科書(shu) ,無論是AMSCO還是Western Civilization,我都反複閱讀過。除此之外,還要利用好校內(nei) 校外的複習(xi) 資料,並且最好在熟讀教科書(shu) 的基礎上去使用,它可以幫助我們(men) 抓重點。當然,我覺得最有效的其實是刷曆年真題,多做題,讓DBQ、LEQ的評分方法爛熟於(yu) 心,多列大綱,考試中可以舉(ju) 一反三。
2、C同學:看機構老師提供的知識點講義(yi) ,然後根據講義(yi) 來做自己的筆記。校內(nei) 教材和課堂上的內(nei) 容相對比較散,所以老師在讓我們(men) 讀教材的時候,我容易抓不住重點,講義(yi) 對我的知識梳理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對於(yu) 曆史學科的詞匯,我會(hui) 自己做詞卡來幫助記憶,寫(xie) 作方麵會(hui) 利用College Board官方提供的曆年寫(xie) 作題目,多寫(xie) 提綱。
學生AP曆史學習(xi) 筆記
03、 你的學校的課程模式是否貼合AP官方要求, 作業(ye) 和考試又是如何安排的?
1 、B同學:我所在的學校是教授AP歐洲曆史的,學校課程比較符合AP官方要求,作業(ye) 多數是閱讀和一些練習(xi) ,考試基本為(wei) 一個(ge) Unit一次,還是有一定的壓力。
2、A同學:我們(men) 學校是一個(ge) 偏理科的學校,對文科要求不高。我們(men) 的曆史老師並沒有按照AP考綱來講解,課堂當中隻是講解寬泛的知識點,且挑選自己感興(xing) 趣的話題重點討論,也沒有在課堂中強調考點或是設置周期性的考試,隻是偶爾做過一些練習(xi) 。我們(men) 隻在APUSH大考前測試了一次DBQ和LEQ,所以整體(ti) 來看,校內(nei) 曆史課程對於(yu) 備考的幫助比較有限。
3 、C同學:我們(men) 學校的課程模式是比較貼合AP官方要求的,而且學校考試和作業(ye) 比AP考試更難,閱讀材料比真題的更難讀。但是也會(hui) 遇到問題,比如因為(wei) 上了一段時間網課,而且學校的複習(xi) 開始得比較晚,所以時間不是很充足,導致 MCQ複習(xi) 得不夠充分。
04 、你從(cong) 什麽(me) 時候開始在機構上課? 你覺得對你最大的幫助是什麽(me) ?
1 、A同學:我覺得機構給我的幫助很大,主要體(ti) 現在知識點的梳理上麵,AP曆史的知識點非常繁雜,我在學校課堂上沒有吸收太多知識,機構的老師會(hui) 幫助我梳理出比較重要的知識點,課程PPT也會(hui) 給重點知識高亮,讓學習(xi) 過程變得非常高效。
此外,機構曆史老師每周會(hui) 布置真題練習(xi) ,並仔細講解MCQ和DBQ的錯誤原因和提升方向,幫我提高答題質量。
2 、B同學:我從(cong) 1月左右開始接受機構的輔導。我覺得對我幫助最大的地方是對考綱的把握,我自己複習(xi) 的時候可能沒有馬上能夠反映出考綱比較模糊的措辭對應的曆史知識是什麽(me) ,老師會(hui) 在課堂上比較明確的整理出來。
除了這個(ge) 以外,還有相應的考綱模擬練習(xi) 題,通過和地圖搭配的方式來詢問考綱的重點,這樣就能比較完善地了解AP歐洲史的重點是什麽(me) 。
當然,除了對考綱的複習(xi) 以外,還有一個(ge) 比較有幫助的就是老師對LEQ、DBQ這類寫(xie) 作題的解題思路,比如如何進行context的寫(xie) 作,怎麽(me) 寫(xie) 一個(ge) double-sided的thesis,如何構建line of reasoning,以及怎麽(me) 樣使用happ分析,以及如何在寫(xie) 作中構建complexity等。
05 、你的備考主要采取了哪些學習(xi) 策略? 有沒有一些特別有效的方法或工具?
1 、A同學:我投入了一個(ge) 半月來進行AP美國曆史備考,看書(shu) 複習(xi) 時間比較緊張,因此我主要使用劃出重點的PPT和網站來進行複習(xi) 。我喜歡的複習(xi) 方法是在一邊閱讀資料一邊在筆記app上按照章節順序記錄知識點,之後在做MCQ的時候再去思考和應用這些知識點。
DBQ並不要求優(you) 美的文筆,正確掌握寫(xie) 作框架即可。我會(hui) 嚐試嚐試不同的行文方法,看哪一種更適合我,最後總結出最適合我的寫(xie) 作策略。
A同學部分學習(xi) 筆記
06 、對於(yu) 希望在AP曆史中獲得高分的同學, 你有什麽(me) 建議嗎?
1 、B同學:AP曆史是一門需要花費時間的課程,建議多花時間反複閱讀教科書(shu) ,在此基礎上多對考綱進行複習(xi) 整理,在知識點整理完畢後多刷主觀題,盡量做到把曆年DBQ/LEQ的大綱都列出來。
2、A同學:一定要提前準備,不要拖到考前一個(ge) 月才開始看書(shu) ,盡量早點把教科書(shu) 讀完。複習(xi) 完成後刷題才是有效的,刷題過程中可以運用知識點,並從(cong) 錯題中檢查漏洞。
3、C同學:要比學校的安排更早地投入複習(xi) 。我是和機構的老師先啟動了複習(xi) 進程,花了比較多時間在寫(xie) 作比分較難拿分的地方,比如LEQ的complexity&analysis,老師幫我做了講解和梳理,這對我成績的提升幫助很大。另外,整理筆記和自己寫(xie) 過的文章,也是很重要的。
曆史學術顧問表示,這些獲得高分的學生,都具備一些共性:會(hui) 在課後梳理知識點,利用真題來練習(xi) 思路,在寫(xie) 作前會(hui) 思考整體(ti) 的框架和邏輯。
無論是高分學員,還是學術顧問,都強調了考綱的重要性,要“根據考綱,逐一攻破”。
“AP曆史作為(wei) 一門含金量高,知識龐雜,難度較高的學科,拿高分並不容易,需要長時間的學習(xi) 和清晰的規劃。在機構課堂上,老師會(hui) 根據考綱製作的講義(yi) 和課件,對知識進行一個(ge) 框架性的梳理,配合課堂練習(xi) 、詞匯表、地圖冊(ce) ……可以在龐雜的知識內(nei) 容中,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學習(xi)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