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曆史考綱調整 對2024考生來說是利好消息?!

最新資訊!CB官方更新了AP三門曆史(美史、世界史、歐洲史)的評分標準,主要針對的內(nei) 容是材料作文題DBQ和長作文LEQ。

🚀本次改革要點:  

DBQ部分對於(yu) 材料內(nei) 證據、材料的來源性分析和複雜性分析等細節提出了新的要求

LEQ方麵主要變化體(ti) 現在最後一部分analysis and reasoning的得分要求上

此次CB對於(yu) DBQ和LEQ的評分標準調整,並非是“刁難”考生,反而是提供了更多得分機會(hui) ,對2024考生來說是利好消息。

AP美史2023-2024改革

最新!AP曆史考綱調整,對2024考生來說是利好消息?!

AP世界史2023-2024改革

最新!AP曆史考綱調整,對2024考生來說是利好消息?!

AP歐洲史2023-2024改革

最新!AP曆史考綱調整,對2024考生來說是利好消息?!

下麵一起來看看材料作文題(Document-Based Question,簡稱DBQ)和長作文(Long Essay Question,簡稱LEQ)具體(ti) 的變化👇🏻

DBQ部分的變化

最新!AP曆史考綱調整,對2024考生來說是利好消息?!

材料內(nei) 證據

材料內(nei) 證據分(within document evidence)這2分:要拿到完整的這2分,原來要求考生有效地使用7個(ge) 材料中的至少6個(ge) 材料證明總論點(thesis)或者次論點(sub-thesis)或者讓步論點(counter argument)。 從(cong) 2023年秋季課程開始,考生隻需有效使用至少4個(ge) 材料即可。

📕注意:要獲得者2分中的1分的標準未有變化,仍然要求考生正確、有效使用7個(ge) 材料中的3個(ge) 材料去論證論點。可以說,對於(yu) 中分段往高分段的努力的同學而言是很好的消息。

材料來源性分析

材料的來源性分析(sourcing analysis)要拿到完整的1分:

✅原來要求考生

🚩至少對7個(ge) 材料中的3個(ge) 材料進行分析,學生需要分析這三個(ge) 材料的作者立場(perspective)、或者寫(xie) 作的時間背景(historical situation)、或者材料目的(purpose)、或者寫(xie) 作針對的受眾(zhong) (intended audience) 是為(wei) 何或者如何影響到材料的內(nei) 容的。

✅新的標準要求考生

隻需要針對7個(ge) 材料中的2個(ge) 材料進行如上如說的分析即可。

📢注意:盡管sourcing analysis 隻有1分,但是對於(yu) 占比25%的DBQ而言,1分仍然很重要。

📕老師點評:而在以往的教學中,我發現盡管老師做出示範,學生對於(yu) 這1分的獲得是迷茫的,就算是分析形式基本正確,做到了“有模有樣”,但具體(ti) 的分析內(nei) 容邏輯上牽強的居多,分析不中要害,所以需要通過大量指導、練習(xi) 才能過關(guan) 。

因為(wei) ,此次評分標準變化對於(yu) 聯想能力和分析能力弱的同學而言,是一個(ge) 利好消息。

複雜性分析

複雜性分析(analysis of complexity)要拿到完整的這1分:

✅原來要求考生

🚩對影響論點的“多個(ge) 變量” (multiple variables)進行分析

🚩對於(yu) 分析變化程度(extent of change)這種題進行“變化“和“延續性”的雙麵分析

🚩分析因果關(guan) 係(causation)這種題進行多項原因的分析

🚩分析比較題型(comparison)時進行區別和相似性的多重分析

🚩不同時期(across-period)的類似主題進行聯係和討論

🚩不同主題(themes)進行聯係和討論。

✅但新的標準除了保留以上的拿分途徑之外,還明確了其他方法:

🚩考生可將7個(ge) 材料使用作為(wei) 證據支撐論點(而不是僅(jin) 僅(jin) 使用4個(ge) 作為(wei) 證據去拿材料內(nei) 證據分)

🚩考生可對4個(ge) 及以上材料進行來源性分析(而不僅(jin) 僅(jin) 對2個(ge) 材料分析那來源性分析那1分)

🚩使用多個(ge) 材料之外證據(outside evidence)去支撐論點(而不是僅(jin) 僅(jin) 使用1個(ge) 材料之外的證據去拿材料外證據的1分)

  另外,此次新的標準明確複雜性這1分盡管可以融合到論證過程中,但絕對不能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短語(phrase)或是一個(ge) 簡單提及(reference)。

📕老師點評:Complexity 這一分的變化和機構曆史教學中老師的要求是匹配的,本人長期要求同學盡量將基礎知識多掌握多用材料外證據,並且盡可能將7個(ge) 材料進行邏輯分類全部用作證據,延續老師的標準,將幫助高分段考生盡可能在DBQ中獲得滿分。

明確“多個(ge) 變量” (multiple variables)

另外,新的標準對於(yu) 原先的第一種拿分方式中的“多個(ge) 變量”(multiple variables)進行了明確,這裏的“多個(ge) 變量”應理解為(wei) “多個(ge) 主題或者視角”(multiple themes or perspective )。 這也和長期以來本人要求學生在閱讀DBQ材料時將7個(ge) 材料分成2到3類是一致的,這樣可以使得材料的不同角度得以展現,更好地體(ti) 現考生的分析、歸納、聯想能力

LEQ方麵的變化

LEQ方麵的變化,主要不體(ti) 現在證據的數量上,因為(wei) 原來要求的至少2個(ge) 曆史證據已經不算高了。

LEQ的主要變化體(ti) 現在最後一部分analysis and reasoning的得分要求上。

但是這部分的改變和以上所說的DBQ 第三點變化非常像,即增加了拿到這2分的途徑,考生可以通過使用4項曆史證據(而不僅(jin) 僅(jin) 是2項),新的標準也明確了“multiple variables”的含義(yi) 為(wei) “multiple perspective”以幫助考生理解得分方法

機構老師總結

總體(ti) 而言,此次CB對於(yu) DBQ和LEQ的評分標準,並非是“刁難”考生,反而是提供了更多得分機會(hui) 此次變革中,CB實際上對於(yu) “質”的要求提高,降低了對“量”的要求,而對於(yu) 那些兼顧“質”和“量“的考生,高分是一個(ge) 極好的動力和回饋。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留英就業率最低的三所英國大學!

下一篇

2024年THE學科排名發布 英澳港新表現如何?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