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AP小夥(huo) 伴們(men) 好呀~2022年5月5日進行的AP人文地理考試已經結束,本場考試為(wei) 線下紙筆考試,CB官網已更新了2022AP人文地理北美FRQ真題。
Set1 整體(ti) 難度和知識點
此次FRQ的綜合難度一般,考察的是常見話題包括發達國家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特點、勞動力短缺問題、轉基因作物的擔憂,以及城市化現象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不同表現、歐洲殖民非洲的影響。在平時學習(xi) 中如果能夠掌握基本概念和典型實例,這三道題目對大家來說應該不難應對。
Set1 FRQ逐題分析
FRQ 1
主要考察發達國家商品化農(nong) 業(ye) 的特點、勞動力結構、轉基因作物的影響。
(a)考察發達國家農(nong) 業(ye) 食品加工設施地理位置與(yu) 勞動力成本之間的關(guan) 係。Food processing屬於(yu) 第二產(chan) 業(ye) 加工業(ye) ,並不屬於(yu) 發達國家的主要產(chan) 業(ye) ,所以會(hui) 集中在勞動力相對便宜的地區或者海外工廠。
(b)考察的是commercial agriculture的生產(chan) 模式,large-scale commercial agriculture一般都是monoculture,提高產(chan) 量的方式是通過機械化操作、使用人工農(nong) 藥化肥,同時也能夠節約勞動力成本,mechanized agriculturalpractices在美國和加拿大很普遍。
(c)考察agglomeration的具體(ti) 表現。聚集效應的出現一般都是為(wei) 了降低成本,共享資源,或者提高競爭(zheng) 力。商品化農(nong) 業(ye) 的加工都會(hui) 在土地價(jia) 格相對便宜的城鎮或者鄉(xiang) 村,因此可以解釋食品加工設備在此地集中的原因。
(d)考察agribusiness的commodity chain在具體(ti) 食品生產(chan) 加工中的表現。agribusiness是原材料-加工-運輸-銷售一體(ti) 化的產(chan) 業(ye) 結構,要注意bulk-gaining industry和bulk-reducing industry與(yu) 市場距離之間的關(guan) 係。orange juice是屬於(yu) 前者,雖然保質期比較長,但因為(wei) 運輸成本高,因此要靠近markets以節約成本。hamburger屬於(yu) Perishable goods,也需要靠近市場。
(e)考察人們(men) 對GMO食物的態度,以及small family farms的優(you) 勢。家庭農(nong) 場會(hui) 主打有機食物、非轉基因食物等更健康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chan) 品,因此比大廠在這方麵更具備優(you) 勢。
(f)考察發達國家勞動力短缺的問題。發達國家生育率低,labor force不足,因此需要seasonal agricultural workers補充勞動力。
(g)考察歐盟的申根協議國之間人員流動對勞動力的影響。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比如希臘,可以為(wei) 經濟發達的西歐國家提供勞動力。
FRQ 2
考察城市化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表現。
(a)觀察圖表,用數據表示城市化最差的國家,這裏應該是越南。
(b)對比圖表,解釋澳大利亞(ya) 和孟加拉國在城市化模式中的不同之處,其中safe drinking water, access to electricity,以及squatter settlement的差距都很大,前兩(liang) 項證明在public facility的程度上有差別,後一項證明發達國家在peripery與(yu) 發展中國家的模式不同。根本原因是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有很大差距。
(c)考察squatter settlement的特點。發展中國家的城市邊緣往往充斥著這些poorly equipped的地區,該地區的居民往往經濟收入低、生活設施不足、缺乏政府的統一管理。
(d)考察電力供應對城市人口健康情況的影響。醫療設施、通訊、治安都會(hui) 得到改善。
(e)考察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進程。發展中國家正在經曆工業(ye) 化,factory job opportunities會(hui) 吸引農(nong) 村人口到城市務工,因此目前這些國家的城市化進程是最快的。
(f)考察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對本國經濟的影響。可以從(cong) 產(chan) 業(ye) 結構的調整角度回答,primary sector的勞動力比例會(hui) 相對減少,secondary industry的比例開始升高,GDP或者GNI開始上升。
(g)考察表格局限性。urban sustainability對發展中國家而言一般是汙染、人口擁擠、城市化發展不均衡,表格中的發展中國家隻表現出國家的平均值,沒有說明地區具體(ti) 問題。對發達國家而言則是郊區化程度過高、gentrification遺留問題、移民帶來的社會(hui) 問題等。可以從(cong) 這些角度說明表格中沒有突出這些問題。
FRQ 3
主要考察歐洲國家在19世紀殖民非洲後給非洲帶來的影響。
(a)考察boundary類型。從(cong) 圖1中可以看出屬於(yu) 歐洲國家的殖民範圍,因此屬於(yu) superimposed boundary。
(b)考察歐洲殖民版圖和非洲自身文化版圖之間的差異。歐洲列強在殖民非洲時,並沒有考慮非洲各個(ge) 民族部落的特征,而是完全按照自身利益瓜分了非洲。
(c)考察superimposed boundary所產(chan) 生的後果。近代非洲獨立之後民族和國家之間的矛盾紛爭(zheng) 不斷,可以舉(ju) 例盧旺達胡圖族和圖西族的種族屠殺。也可以舉(ju) 例Nigeria南北文化差異和地區分裂主義(yi) 。或者由於(yu) 戰爭(zheng) 所帶來的refugee。
(d)考察ethnocentrism民族中心主義(yi) 的表現。歐洲國家neglec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Africa,並且強行灌輸西方文明,是典型的民族中心主義(yi) 。
(e)考察歐洲殖民非洲對非洲資源的掠奪。可以舉(ju) 例法國占領阿爾及利亞(ya) 奪取天然氣資源,英國占領和掠奪南非黃金鑽石,法國在西非地區發展大量種植園經濟等。
(f)考察歐洲殖民對非洲語言的影響。西非很多國家會(hui) 使用法語作為(wei) 官方語言,南非的官方語言是阿非利卡語和英語,斯瓦希裏語作為(wei) 東(dong) 非國家的通用語。
(g)考察地圖局限性。map2並沒有展現出非洲宗教分布的全貌,其次,該圖隻顯示了非洲的ethnic religion, 沒有表現基督教、伊斯蘭(lan) 教的影響分布,而present-day Africa的本土宗教已經日漸式微,因此該圖並不是非洲宗教的主要特點。
Set2 整體(ti) 難度和知識點
本試卷難度同set1難度接近,考察的知識點也都比較中規中矩。涉及的知識點包括女性地位提升對生育率和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森林砍伐和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影響、以及愛爾蘭(lan) 和北愛爾蘭(lan) 的文化差異。
Set2 FRQ逐題分析
FRQ 1
題目主要考察的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對生育率、人口結構、國家經濟的影響。
(a)考察informal economy的定義(yi) 。非正式經濟分為(wei) 合法和非法兩(liang) 種。但是共同特點是neither taxed nor monitored by any form of government,因此所創造的經濟收入不包含在GDP或者GNP內(nei) 。
(b)考察女性勞動者在formal economy中遇到的困難,可以從(cong) gender discrimination, educational level,professional skills缺失的角度來回答,以及male dominated society不鼓勵女性外出工作,或從(cong) 事具備專(zhuan) 業(ye) 技能的職業(ye) 。一些文化宗教傳(chuan) 統對女性也有束縛。
(c)在發展中國家,女性從(cong) 事的職業(ye) 大多為(wei) subsistence agriculture, informal sectors (比如child-care services, selling food, handicrafts等),這些職業(ye) 所創造的價(jia) 值不計入GNI(國民總收入),因此體(ti) 現不出女性對經濟的貢獻。
(d)考察women empowerment和RNI之間的關(guan) 係。女性在economic empowerment上的進步體(ti) 現在從(cong) 事的職業(ye) 麵擴大,更加專(zhuan) 業(ye) 化,有更多的就業(ye) 選擇,因此經濟地位有提升,從(cong) 而讓女性在生育上有更多的選擇權,也有更多時間職業(ye) 發展,因此生育率TFR會(hui) 下降。也可以回答女性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從(cong) 而讓國家的醫療水平和女性的教育水平有提高,也可以促進生育率的降低。
(e)考察女性教育水平提升,從(cong) 而實現從(cong) 鄉(xiang) 村到城市的移民所帶來的影響。城市移民會(hui) 降低生育率,解釋為(wei) 城市地區的family size會(hui) 縮小,因為(wei) 城市中養(yang) 育孩子的成本高。同時女性教育水平提升也會(hui) 擴大女性就業(ye) 機會(hui) ,從(cong) 而降低生育率。
(f)考察高教育水平的女性在formal economy中可能遇到的障礙。可以回答對女性的生育造成的影響,職業(ye) 女性要平衡家庭和工作,有較少的時間生育和照顧孩子,很多公司的產(chan) 假有限,也會(hui) 限製女性的生育機會(hui) 。
(g)考察在發展中國家給女性的個(ge) 人貸款所帶來的影響。microloan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幫助發展中國家女性擺脫傳(chuan) 統經濟模式和角色、提高女性社會(hui) 地位、增加女性收入的方式。因此對經濟發展有益,能夠增加female labor force對經濟的貢獻。
FRQ 2
本題考察可持續發展中森林覆蓋率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的變化。
(a)forest cover變化的原因可以是industrialization所造成的森林砍伐,熱帶雨林地區slashing And burning也會(hui) 造成森林麵積減少,環境退化和土地沙漠化也會(hui) 造成森林覆蓋麵積減少。
(b)考察deforestation。從(cong) 圖表可以看出發展中國家森林覆蓋率在快速下降,這些國家依靠primary sector比較重,所以森林砍伐的比例會(hui) 更多。同時,發展中國家在經曆工業(ye) 化,也會(hui) 導致森林砍伐破壞植被。而發達國家基本保持不變,產(chan) 業(ye) 結構主要以tertiary industry為(wei) 主,不需要砍伐森林。也會(hui) 更重視環境保護。
(c)global trend變化不大,略有降低。很多國家會(hui) 注重sustainable development,保護森林資源。也有reforestation, 進行人工造林來增加森林覆蓋率。
(d)考察Wallerstein的世界體(ti) 係理論。該理論把世界分為(wei) core-semiperiphery-periphery,發達國家(core)將工廠轉移到海外(outsourcing),利用當地的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以及其它優(you) 惠政策,從(cong) 而達到降低生產(chan) 成本,增加競爭(zheng) 力的目的。因此對發展中國家的土地資源消耗會(hui) 加劇,從(cong) 而導致這些國家的森林資源會(hui) 進一步減少。
(e)發展中國家的能源來源。發展中國家森林覆蓋率下降,因此可以得出結論,這些國家能源資源有相當一部分是常規能源中的木材資源,而非常規能源中的石油天然氣礦物燃料,或者其它清潔能源。
(f)棕櫚油的最大產(chan) 國是馬來西亞(ya) 和印尼,這些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在大大減少,原因是要開發更多土地種植棕櫚樹,來滿足世界市場的需求。大豆的主要出口國是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等,大豆種植一般不是在熱帶地區,而且這些國家不需要砍伐森林森林來增加種植麵積,對森林覆蓋率影響並不大。
大豆也有對土壤固氮的作用。牛肉屬於(yu) 畜牧業(ye) ,一般植被以草原為(wei) 主,比如美國的Great Plains。但是畜牧業(ye) 是extensive agriculture, 占地麵積大,對beef需求的增加也會(hui) 導致開發更多的牧場來滿足市場的需要。
(g)發達國家的森林覆蓋率相對穩定,但是要維持可持續發展,還要進一步保證發展中國家減少森林砍伐,在global economy中要加強環境保護,實施fair trade standard。
FRQ 3
考察愛爾蘭(lan) 和北愛爾蘭(lan) 的文化差異。
(a)考察貝爾法斯特的文化差異。中間的peace lines是用來隔絕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
(b)考察multinational state的概念。UK包括的民族有英格蘭(lan) 人、威爾士人、蘇格蘭(lan) 人和愛爾蘭(lan) 人,本身是多民族國家;其次英國政府授予北愛爾蘭(lan) 一定程度的自主權,包括regional parliament,因此是multinational state.
(c)北愛爾蘭(lan) 與(yu) 大不列顛之間存在地域差異和文化差異,devolution能夠讓北愛爾蘭(lan) 更好地處理當地問題,更高效地實施當地政策,也能夠尊重北愛爾蘭(lan) 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
(d)religious division是貝爾法斯特的centrifugal force。愛爾蘭(lan) 主要信奉天主教,但是北愛爾蘭(lan) 主要信奉新教,但是貝爾法斯特的天主教區則是北愛爾蘭(lan) 文化差異的表現,容易產(chan) 生因為(wei) 宗教信仰差異造成的離心力。
(e)考察sector model的應用。map 2中的CBD作為(wei) 經濟中心,urban areas可以被劃分為(wei) several sectors.
(f)考察intraregional migration的因素。影響區域間人口移民的原因一般包括經濟原因,郊區化或者其它社會(hui) 因素。peace lines本來是為(wei) 了區分不同教派,但是貝爾法斯特本身北愛爾蘭(lan) 的首府,作為(wei) 政治中心,同時也有港口和cbd,作為(wei) 經濟中心,core area本身就是吸引人口的原因。commuting從(cong) 城市到郊區,或者從(cong) 郊區到城市,都需要跨過barrier.
(g)考察地圖局限性。map1中沒有體(ti) 現愛爾蘭(lan) 和北愛爾蘭(lan) 的文化或者政治差異性。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