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劍橋優(you) 秀畢業(ye) 生訪談
在光劍的時光裏,吳紫荊給老師和同學留下的印象是“心態穩”、“淡然卻又不失堅韌”。她將生活的熱情傾(qing) 注於(yu) 攝影、觀鳥、網球、國畫、揚琴等多種愛好,更在廚房裏用烹飪治愈身心。對生活的熱愛與(yu) 學業(ye) 的專(zhuan) 注,最終讓她在不疾不徐的節奏中收獲了豐(feng) 碩的果實。今天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吳紫荊的成長故事。
吳紫荊| 光華劍橋三年製學生
Offer:帝國理工學院、倫(lun) 敦大學學院、倫(lun) 敦國王學院、曼徹斯特大學、多倫(lun) 多大學
01在光劍:“卷”並幸福著
吳紫荊坦言,她的高中三年雖然學習(xi) 節奏很快,但並不枯燥,反而很幸福且充實。她認識了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因為(wei) 有朋友的參與(yu) ,快樂(le) 會(hui) 被放大,疲憊也會(hui) 被分擔,這讓她很是感激。吳紫荊還在高中發掘了攝影等新愛好。光劍的春、光劍的秋以及校貓攝影大賽等活動也持續鼓勵著她,讓她頻頻舉(ju) 起相機,用鏡頭捕捉美好瞬間。
每年的獅子音樂(le) 節更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讚歎道,從(cong) 布景到選手實力都讓人眼前一亮:“雖然我並沒有參加到比賽當中,但是做觀眾(zhong) 也非常享受。每一位歌手都非常厲害,而且一個(ge) 在學校舉(ju) 辦的校園歌唱比賽,竟然開出了演唱會(hui) 的架勢,也是非常震撼的事。”
在關(guan) 於(yu) 光華劍橋的回憶中,化學的學科拓展占據了重要位置,對吳紫荊的影響最為(wei) 深遠。吳紫荊甚至笑稱其為(wei) “光華劍橋給自己壓力最大的一個(ge) 挑戰”。這次經曆徹底改變了她的學習(xi) 心態,“之前我的心態真的非常非常好。我覺得升學這件事,申得好也行,申得不好也能接受”。然而,學科拓展班裏同學們(men) “非常非常認真刻苦”的氛圍和具有挑戰性的“pop quiz”讓她逐漸意識到差距,點燃了她的鬥誌,開始“瘋狂”地學習(xi) 化學。
這次高強度的課外拓展,為(wei) 她後續的文書(shu) 積累了很多很多的素材,提升了她的麵試素養(yang) 。更重要的是,她對於(yu) 以後要學習(xi) 的化學方向,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和更堅定的信念。對她而言,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嚐試。
02熱愛生根:從(cong) 生活中激發興(xing) 趣,在研究中找到
吳紫荊對化學的興(xing) 趣萌芽於(yu) 生活實踐。在平時,她很喜歡搗鼓一些香水,漸漸地,她發現不隻是香水,生活中有很多的事物都是和化學相關(guan) 的,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化學學科賦予她的親(qin) 近感以及生活中的連接,讓她對化學學習(xi) 的興(xing) 趣越來越高。她的EPQ項目便是從(cong) 生活入手,以“關(guan) 於(yu) 咖啡衝(chong) 泡以及產(chan) 地的相關(guan) 研究”做了具體(ti) 調查。
因為(wei) 很早就確定了申請化學專(zhuan) 業(ye) 的意願,為(wei) 了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興(xing) 趣以及之後的申請,吳紫荊做了許多努力。她認為(wei) 關(guan) 鍵在課堂主動吸收的知識點,然後主動深入研究相關(guan) 資料、書(shu) 籍或視頻。這種由點到線,由線及麵的研究,可以將知識係統地消化,“這樣你研究的越多,知識麵越廣,認識到整個(ge) 學科運行起來是很有趣的,久而久之你就被這門學科給俘獲了。”
除了主動學習(xi) ,吳紫荊認為(wei) ,適合自己的學習(xi) 方法更是提高成績的關(guan) 鍵助力。尤其是A2年級的時候,麵試前學習(xi) 需要大量背誦有機化學的知識點。吳紫荊並不是依靠死記硬背來把知識點刻進大腦,而是在掌握後嚐試把已消化的內(nei) 容講給別人聽。她解釋道:“因為(wei) 講授是需要建立在你對知識點完全熟悉的基礎上進行的。在講的過程中,聽的人會(hui) 向你發出提問,這樣就可以通過他人的視角去補充一些你可能會(hui) 忽略掉的點。這就是一個(ge) 發現問題,再解決(jue) 問題的過程。”
此外,吳紫荊說,化學競賽對她的學習(xi) 和申請也起到了很大幫助。但獲得獎項並不是核心,重點是探索知識的經曆和過程。競賽的知識麵很廣,內(nei) 容也非常多元,覆蓋了A-level課程之外的知識點,甚至與(yu) 大學課程內(nei) 容相連接。這些知識幫助她學習(xi) 了化學反應背後的“機理”,有助於(yu) 她更好地連接和更加透徹地理解課堂知識。
作為(wei) 過來人,吳紫荊還熱情推薦了對她幫助極大的化學學習(xi) 資源:
《Chemical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James Keeler|Peter Wothers):因為(wei) 曾有幸在劍橋化學營聆聽Peter Wothers博士的課,我深受其啟發。他講課總是在問“為(wei) 什麽(me) 是這樣子工作的”,幫助你去鏈接每一個(ge) 小的部分,引導你去理解它最淺層的表現。我認為(wei) “理解淺層邏輯”是學好所有學科的必經之路。
《Chemistry³》:這是一本有一點專(zhuan) 業(ye) 深度的化學書(shu) ,囊括了無機、有機和物理化學三大部分,在麵試中起到連接知識點和查漏補缺的作用,其專(zhuan) 業(ye) 話術也便於(yu) 麵試運用。
《Why Chemical Reactions Happen》:來自眾(zhong) 多化學人的推薦,是一本很適合作為(wei) 化學興(xing) 趣入門看的書(shu) 。
03麵對壓力:鬧中取靜,自成天地
高中階段,壓力在所難免。不過,吳紫荊有自己在喧囂中尋找寧靜的應對之道。有時她喜歡喊幾個(ge) 朋友一起去散步,無論是鬱悶還是壓力,一邊聊天一邊散步,好像煩惱就會(hui) 悄悄溜走。有時,她也喜歡一個(ge) 人呆著,在陽台吹吹風。陽台的一扇門分割出兩(liang) 個(ge) 世界,門裏是嘈雜的說話聲,門外的自己擁抱著一整塊有星星有月亮的靜謐夜空。“那一刻就會(hui) 感覺不是很真實,形成了你的一個(ge) 獨立的小空間,那種感覺就很治愈。”這份於(yu) 方寸間構建自我世界的能力,是她保持平穩心態的秘訣。
當然充分的休息也是少不了的。吳紫荊認為(wei) 休息的核心方法之一就是“睡覺”。“平時要睡夠,這樣才有一個(ge) 清爽的腦子,活力滿滿地去麵對第二天的各種各樣的學習(xi) 任務。”她強調充足的休息是高效學習(xi) 的基礎。
吳紫荊通常會(hui) 在周中盡量完成學習(xi) 任務,周末她則會(hui) 徹底放鬆下來。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裏,她也“閑”不了一點。觀鳥、打網球,或者烹飪,都能讓她在放鬆精神的同時填滿內(nei) 心。即使偶爾做出“黑暗料理”也欣然接受。吳紫荊說:“感覺自己做飯有一種也是在治愈自己,讓自己更加放鬆的感覺。”她也建議學弟學妹們(men) 周末多出去走走,開闊視野,避免陷入懶散的狀態。
尾記:
在忙碌“幸福交織的光劍故事裏,吳紫荊於(yu) 化學的微觀世界中發現宏大的連接。在觀鳥的鏡頭下、烹飪的煙火氣裏、散步的清風明月中,尋得心靈的平衡與(yu) 治愈。她相信“凡事不是絕對的”,總有退路與(yu) 轉機。未來充滿無限可能,仰望星空,前路自明。這份從(cong) 容且踏實的努力,淡然卻不懈怠的人生態度,將讓她在探索化學奧秘的道路上步履堅定。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