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片
上海民辦包玉剛實驗學校是一所具有國際視野的非營利性中國學校,開創國內(nei) 教育先河。包校成立於(yu) 2007年,由包氏家族為(wei) 紀念愛國愛鄉(xiang) 的企業(ye) 家、慈善家,已故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而創辦,既深植於(yu) 中國傳(chuan) 統語言和文化,亦致力於(yu) 培養(yang) 學生成為(wei) 未來社會(hui) 所需的國際化人才。
包校提供創新的雙向沉浸式雙語教育,課程設置融合了中國國家課程及國際先進的教學方法,以達到對學生的培養(yang) 期望。包校倡導全人教育,致力於(yu) 學生在智力、情感、體(ti) 魄、社會(hui) 等各方麵的全麵發展,培養(yang) 學生成為(wei) 熱心、有責任心的21世紀世界公民。
上榜情況
2025年3月18日,京領2025中國國際學校競爭(zheng) 力百強榜正式發布。京領中國國際學校競爭(zheng) 力百強榜根據主流海外本科留學國家以及美英大學本科錄取評估上的差異,分為(wei) 美國和英國兩(liang) 個(ge) 方向。
上海民辦包玉剛實驗學校憑借優(you) 秀的辦學實力,榮登京領2025中國國際學校競爭(zheng) 力百強榜·美國本科方向,獲4A評級。
學校還榮登京領2025中國國際學校科研特色百強校。
雙語雙文化的特色課程體(ti) 係
包校的課程基於(yu) 中國國家課程,並根據教育教學需求,汲取其他先進的課程元素,並將其與(yu) 國際先進的教學方式相結合,以達到對學生的培養(yang) 期望。
包校致力於(yu) 培養(yang) 根植於(yu) 中國文化,又具有國際視野的優(you) 秀人才,在課程設置上踐行包校“仁、義(yi) 、平”的核心價(jia) 值觀,以一種雙語雙文化的視角,讓學生們(men) 形成自己的知識、技能、概念和態度體(ti) 係並付諸於(yu) 實踐。
包校將中國文化課程貫穿1-12年級的學習(xi) ,涵蓋語言與(yu) 文學、哲學與(yu) 宗教、政治、曆史、地理與(yu) 經濟、藝術、體(ti) 育、風景名勝、風俗習(xi) 慣等中國文化的諸多方麵。通過對中國文化課程的深入學習(xi) ,學校希望學生們(men) 能夠認識並欣賞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中華民族的文化智慧,關(guan) 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具有合作、創新、批判的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價(jia) 值觀,成為(wei) 既有中國文化內(nei) 核又具有全球視野的未來人才。
小學課程
包校從(cong) 小學階段就為(wei) 學生構建了獨一無二的浸潤式雙語學習(xi) 環境,讓不管是中文母語還是英文母語的學生都沉浸在兩(liang) 種語言的學習(xi) 環境中,通過雙語學習(xi) 和學生不同的文化背景相融合讓課堂變的更加豐(feng) 富。雙語學習(xi) 環境還延伸到藝術、音樂(le) 、體(ti) 育和信息技術等學科中,讓學生們(men) 在實踐中使用語言,做到真正的沉浸式雙語教學。
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共開設8門學科,包括語文、英語、數學、探索4門核心學科和音樂(le) 、視覺藝術、體(ti) 育、信息技術4門專(zhuan) 業(ye) 學科。同時為(wei) 了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學校在小學階段還特別開設4項聯課活動(CCA),包括個(ge) 性化學習(xi) 、少先隊、課業(ye) 支持和服務學習(xi) 。包校的雙語教育模式突破了傳(chuan) 統語言教學的局限,使學生在掌握雙語能力的過程中,通過多元課堂同步獲得跨文化理解力、藝術表現力和創新思維力,為(wei) 成為(wei) 真正的全球公民奠定堅實基礎。
初中課程
包校初中的課程是架起小學課程和高中課程之間的橋梁,承載了“學習(xi) 之旅”的理念。在初中階段,包校以培養(yang) 終身學習(xi) 者為(wei) 目標,並圍繞此目標展開雙語言並重的課程項目。學生們(men) 在這個(ge) 階段需要不斷的學習(xi) 知識和技能,能夠熟練使用漢語和英語兩(liang) 種語言,並在學習(xi) 的過程中提升中國優(you) 秀創痛文化素養(yang) 的同時汲取西方教育精華,為(wei) 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文課程在繼承上海標準語文課程的同時,融入了中華文化與(yu) 文學的精粹,讓學生在欣賞漢語言之美的同時,深化對傳(chuan) 統文化的理解與(yu) 傳(chuan) 承;英語課程則以更高的標準引導學生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使他們(men) 不僅(jin) 能自信流利地運用中英兩(liang) 種語言,還能通過係統化的學習(xi) 目標和測評機製,發掘自身潛力。數學課程采用“多線有序並進、螺旋上升”的教學模式,在基礎、拓展及實踐項目之間實現有機融合,為(wei) 學生未來的數學應用打下堅實基礎。同時,綜合科學、人文、音樂(le) 、視覺藝術、戲劇、體(ti) 育與(yu) 健康以及信息技術等課程,延續了從(cong) 小學階段就開始的雙語實踐,並將重心逐漸轉移到英語教學為(wei) 主上去,重點培養(yang) 國際化人才。
高中課程
包校在高中階段引入IGCSE課程及國際IBDP課程的同時開設4門中國課程(語文、地理、政治和曆史),構成了包校高中部獨特的“國際+”課程。為(wei) 了幫助學生們(men) 銜接適應高中的國際課程,包校特別開設了“知匯”項目。該項目指學生於(yu) 九年級上海課程結束後,於(yu) 十年級進入國際課程學習(xi) ,且參加國際普通中等教育(IGCSE)若幹科目考試,為(wei) 將來學習(xi)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做好銜接準備。
包校的學子在10年級即將結束時,將參加由劍橋國際考試委員會(hui) 舉(ju) 行的外部考試,來獲得IGCSE證書(shu) 。在12年級即將結束時,將參加IB全球外部統一考試,達到相關(guan) 要求,並成功完成三門核心課程,獲得IBDP文憑。在這個(ge) 階段,課程設置更加注重培養(yang) 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跨文化溝通能力和自主學習(xi) 能力。無論是核心學科的深入研究,還是選修課和研究型項目的靈活設置,都旨在激發學生對知識的熱情,拓展他們(men) 的國際視野,讓學生們(men) 為(wei) 未來的大學學習(xi) 和社會(hui) 發展做好準備。
升學路徑
為(wei) 保證學生申請順利,衝(chong) 刺世界頂尖名校,學校還特別設立“牛劍申請項目”。該項目多年來整合各學科資源和師資力量,為(wei) 學生提供專(zhuan) 業(ye) 且個(ge) 性化的申請指導。項目啟動時,會(hui) 舉(ju) 行三場信息說明會(hui) ,內(nei) 容涵蓋牛劍申請概述、課程與(yu) 學院選擇、個(ge) 人陳述及相關(guan) 測試等方麵。在學生明確學科興(xing) 趣後,學校會(hui) 安排專(zhuan) 業(ye) 老師進行個(ge) 性化指導,老師們(men) 在研究課題、個(ge) 人陳述以及模擬麵試等環節為(wei) 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幫助,及時解答學生疑問。
學校還特別為(wei) 申請相同專(zhuan) 業(ye) 方向的學生將組成研究小組,定期開展課題討論,他們(men) 清晰表達見解和陳述觀點的能力將會(hui) 得到培養(yang) 。麵試工作坊則幫助學生更自信地應對申請最後階段的線上麵試,其內(nei) 容涵蓋演講與(yu) 麵試技巧、靈活思維以及針對STEAM課程的圖表展示。工作坊中還會(hui) 詳細討論並解答如何緩解麵試緊張、如何應對陌生知識點以及如何與(yu) 麵試官保持有效互動等問題。
包校的體(ti) 係化升學路徑,不僅(jin) 提高了學生在申請過程中應對複雜環節的能力,也幫助他們(men) 展現出獨立思考和清晰表達的優(you) 勢,為(wei) 升學申請、尤其是衝(chong) 刺頂尖高校的錄取提供了有力支持。
今日興(xing) 學,為(wei) 明日中國。 今日興(xing) 教,為(wei) 未來世界。
上海民辦包玉剛實驗學校致力於(yu) 為(wei) 明日中國創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教育標杆,培育兼具健全價(jia) 值觀與(yu) 卓越學術素養(yang) 的新時代棟梁及國際公民。
*文中圖片及信息均來源於(yu) :上海民辦包玉剛實驗學校官網及官方公眾(zhong) 號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