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國際文憑課程憑借先進的理念和在全球日益增強的社會(hui) 影響力,被公認為(wei) “成熟的國際化素質教育”和“國際教育的領跑者”,其教育的理念和實施案例為(wei) 未來教育和全人培養(yang) 提供了一個(ge) 新的模型。
根據IBO官網數據,截至目前,中國共有393所IB世界學校。其中,在中國大陸共有301所IB世界學校,上海、北京、廣州、杭州、深圳、蘇州、成都七座城市的IB世界學校數量均超過10所。自1981年至2024年,這40餘(yu) 年來,中國的IB授權學校數量快速增長,整體(ti) 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
與(yu) 此同時,IB課程也在持續地進行改革與(yu) 創新。在課程設計、考核目標、考查形式、選擇範圍等方麵,IBO不斷進行新的調整和優(you) 化,以拓寬課程的廣度和深度,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培養(yang) 出能夠應對未來挑戰的創新型人才。在過去的2024年,IB進行了一係列重大變革,而這些變革舉(ju) 措也將在2025年持續進行深化。
本文將深入分析IB課程的發展曆程、特點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men) 將探討IB課程自創立以來經曆了怎樣的發展過程?近年來呈現出哪些新的發展特點?以及IB課程在未來將如何繼續引領國際教育的發展潮流,在全球教育版圖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IB發展曆程:
創新的教育模式,推動社會(hui) 發展
Winter Paralympic Games
想要探知IB曆次改革的前因後果,先一同縱觀回溯IB的發展曆程。
新課程和新教學模式的出現,往往能夠打破時代的局限,為(wei) 社會(hui) 的發展注入動力。IB課程正是誕生於(yu) 一個(ge) 充滿限製的時代,然而,它成功地突破了這些束縛,推動了國際化教育的蓬勃發展。這種跨越了學科、文化和國界界限的教育模式,逐漸在全球範圍內(nei) 流行開來。
1962-1967年
IB課程誕生於(yu) 以教師為(wei) 中心的死記硬背的時代
學生被動吸收知識,不用過多思考。這種教育方式在20世紀中期的課堂上占據了主導地位,一些教育家發現了這種教育方式很難培育出全麵發展的人才,因此1962年,國際學校協會(hui) (ISA),國際學校社會(hui) 研究教師,在日內(nei) 瓦召開了一次會(hui) 議。這些教育工作者提倡一種以學生為(wei) 中心的全球化教育。
在會(hui) 議期間,ISA首次提出了“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國際文憑)”一詞。他們(men) 為(wei) 基於(yu) “更廣泛的教育,包括一定程度的專(zhuan) 業(ye) 化、科學倫(lun) 理、‘數學之美’、批判性分析和學會(hui) 學習(xi) (而不是通過記憶積累百科全書(shu) 式的知識和學習(xi) )”的教育計劃奠定了框架。
1968-1975
IB被確認為(wei) 官方組織,逐漸建立基礎
1968年,由12個(ge) 不同國家的12所學校作為(wei) 試點項目的IB文憑課程初步建成。試點項目包括稱為(wei) 知識理論(TOK)的哲學課程,以探索不同知識分支之間的聯係。此外,創意、行動和服務(CAS)的原則也被納入了該計劃。TOK和CAS至今仍然存在,在IB課程中仍然很重要。六年的IB試驗期取得了巨大成功,正式的IB文憑於(yu) 1975年建立。同年,IB在北美(IBNA)成立,促進該計劃在美國各地的擴展。
1975年及以後
IBO逐漸成長與(yu) 發展起來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
IB課程擴展到歐洲和美國的學校之外
1980年亞(ya) 洲文化和教育被納入IB課程
1982年IB文憑課程全球化改革
西班牙語版IB課程誕生。
1994年推出“中學課程”
1997年推行“小學課程”
1997年IB Learner Profile引入
................
發展至今,IB麵向全世界3至19歲的兒(er) 童和青少年提供四個(ge) 國際文憑教育項目:國際文憑小學項目(IB Primary Years Programme,簡稱PYP)、國際文憑中學項目(IB Middle Years Programme,簡稱MYP)、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IB Diploma Programme,簡稱DP)、國際文憑職業(ye) 先修項目(IB Career-related Programme,簡稱CP)。
其中,IBDP課程體(ti) 係包括6大學科組,主打3大課程核心。課程覆蓋語言文學、第二語言習(xi) 得、人文與(yu) 社會(hui) 、實驗科學、數學與(yu) 計算機、藝術與(yu) 選修六大領域。文理兼修,注重學生整體(ti) 能力的培養(yang) ,引導學生獲得全麵、綜合性發展。
二、IB發展特點:多元包容,全球發展
Winter Paralympic Games
從(cong) 1968年到2024年,IB的國際教育之路已經走過了半個(ge) 多世紀。在誕生之初,IB就希望用新的思維方式,讓教育具有將世界變得更和平、更美好的巨大力量;今天,不斷與(yu) 時俱進的IB依然是教育領域的開拓者,也依然在努力通過教育將世界聯結為(wei) 一個(ge) 和而不同的社區。遍布在全世界160個(ge) 國家的5000餘(yu) 所IB世界學校,見證著IB國際教育理想的逐步實現。
從(cong) 最初歐洲的7所學校到如今全球的5680多所學校,IB依靠幾項關(guan) 鍵的措施拓展了自身規模,讓IB世界學校的大家庭不斷發展壯大。
01
首先,IB通過語言為(wei) 學生打開了廣闊世界,並讓世界能夠緊密相連。建立之初,立足於(yu) 歐洲的IB以英語和法語為(wei) 官方語言;1983年,西班牙語成為(wei) IB的第三種官方語言,這使IB能夠更便利地邁入美洲地區;1997年,中文也成為(wei) 了IB認可的教學語言,為(wei) 更多的中國學校加入IB課程體(ti) 係奠定了基礎。在IB DP的六大學科組中,與(yu) 語言相關(guan) 的學科就占了兩(liang) 項,足見IB對於(yu) 語言學習(xi) 的重視。
今天,IB DP語言A課程包含了55個(ge) 語種,語言B也有23種語言可供學生選擇。以語言為(wei) 橋梁,學生在掌握本民族語言文學的同時,也能在IB獨特的課程設置中深入了解其他文化,以更包容的心態走向世界。
02
其次,IB通過提出使命宣言(IB Mission)和學習(xi) 者培養(yang) 目標(IB Learner Profile)來完善理論建設。IB的使命宣言於(yu) 1996年被正式提出,宣言中除了培養(yang) 目標,也強調了尊重差異、理解不同的重要性。
IB對國際教育內(nei) 涵及意義(yi) 的深刻理解,使其在世界範圍內(nei) 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和接受——IB世界學校不僅(jin) 在數量上不斷增長,而且每一年都有來自新的國家和地區的學校加入其中。
IB使命宣言
圖源:ibo.org
2006年,IB提出了學習(xi) 者培養(yang) 目標,用十個(ge) 關(guan) 鍵詞概括了對IB學子的期望:積極探究、知識淵博、勤於(yu) 思考、善於(yu) 交流、堅持原則、胸襟開闊、懂得關(guan) 愛、勇於(yu) 嚐試、全麵發展、及時反思。在這些培養(yang) 目標的引導下,IB課程體(ti) 係中的每一位參與(yu) 者都有了明確的努力方向,而更多認同這種育人理念的學校也會(hui) 樂(le) 於(yu) 加入IB世界學校的行列。
03
第三,IB通過設立全球中心、舉(ju) 辦全球會(hui) 議等方式,為(wei) 各地的IB世界學校提供了交流與(yu) 學習(xi) 的平台,也讓IB能夠在每一年保持發展、不斷進取。
目前,除了日內(nei) 瓦總部和卡迪夫評估中心外,IB還在美國、荷蘭(lan) 和新加坡設有三個(ge) 全球中心,管理全球各地區的IB相關(guan) 事務。IB將全球劃分為(wei) 三大地區,分別為(wei) 非洲、歐洲與(yu) 中東(dong) 地區,亞(ya) 太地區,以及美洲地區。
IB世界學校分別由各自區域內(nei) 的IB全球中心進行授權、評估,並且每一年各個(ge) 地區都會(hui) 舉(ju) 行區域性IB全球會(hui) 議,與(yu) 會(hui) 者分享教育經驗,並商討IB的未來發展方向。通過IB全球中心和IB全球會(hui) 議,分布在160個(ge) 國家的5500多所IB世界學校能夠有序地被納入監督、管理與(yu) 服務。
IB全球三大地區示意圖
圖源:IB世界學校年鑒
三、近三年IB的改革:與(yu) 時代發展共鳴,持續探索未來人才培養(yang) 方案
IB發展壯大,從(cong) 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貼合時代不斷進步的結果。正是上述具有時代意義(yi) 的更新和變革,讓IBO逐漸探尋出了穩定的IB課程模式和評估方式,但時代和教育形勢不是一成不變的,近年來,隨著一些政策的變化以及社會(hui) 因素影響,IB課程和考核方式在不斷做出調整。
2022年:三大科目考試內(nei) 容調整
在疫情背景下,IB官方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備考情況,關(guan) 於(yu) 大考時間,考綱變化以及三大科目的考試內(nei) 容都有調整。其中較為(wei) 重要的便是經濟、音樂(le) 和TOK三個(ge) 科目的變化。
除了科目內(nei) 容的變化外,一些大綱內(nei) 容也有所調整,除了數學組沒有變化外,語言文學組,語言學習(xi) 組、個(ge) 人與(yu) 社會(hui) 組、科學組、藝術組等大綱都有所調整。整體(ti) 上講,調整後更注重寫(xie) 作和表達,去掉了聽力等不太方便的考核方式,許多內(nei) 容都有所刪減,減輕了2022年學子的備考壓力。
2023年:多門科目迎來新一輪改革
2023年升讀IBDP的學生們(men) 迎來IB課程大改革,生物、化學、物理、計算機科學、哲學等科目迎來新一輪改革。新的考綱於(yu) 2023年8月首次授課,2025年5月進行首次考核。
改革後,IBDP的主流科目在學習(xi) 內(nei) 容、評估方式、課時分配、成績占比等方麵都發生了變化,改革的總體(ti) 趨勢則是鼓勵學生以探索科學知識,旨在將概念和事實相結合,更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發展,而非空懂理論的機械記憶。
2024年:持續拓展IB課程的廣度與(yu) 深度
2024年對於(yu) IB課程來說是一個(ge) 改革力度極大的年份,眾(zhong) 多新舉(ju) 措彰顯了IB課程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拓展,以及其靈活應對時代挑戰的能力,引領著教育領域的變革潮流,堅守著其教育使命。
在考試形式上,IB課程逐步推行機考,這一改變充分契合了數字化時代的發展趨勢,彰顯了IB課程的靈活性和與(yu) 時俱進的特質。為(wei) 了確保機考的順利實施,官方還在積極探索一係列在線評估方法,例如虛擬現實評估等,以豐(feng) 富考試形式。同時,IB課程注重保障機考的可操作性和公平公正性,對考試流程和評估時間節點進行了更加規律和嚴(yan) 謹的規劃,確保每位考生都能在公平的環境下展示自己的實力。
在課程內(nei) 容方麵,IB課程進行了諸多調整和優(you) 化。三門課程的調整和深化,旨在緊跟時代步伐,為(wei) 學生提供更加前沿、實用的知識體(ti) 係。“變革領導力”課程的引入,突出了項目製學習(xi) 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自己的領導力。這些變革都體(ti) 現了IB課程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背景下,對於(yu) 未來人才培養(yang) 的深思熟慮。
IB課程始終致力於(yu) 培養(yang) 具備卓越創新精神和綜合素養(yang) 的人才,使其能夠成為(wei) 未來的領袖,為(wei) 創造一個(ge) 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
因此,對於(yu) 2025年及以後參加IB大考的學生們(men) 來說,他們(men) 將麵臨(lin) 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申請、IB大考備考以及IBDP考試等環節都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學生們(men) 需要提前適應這些新的變化,通過模擬考試等方式熟悉新形式,立足自身實際情況做好選擇。同時,充分的準備和規劃也至關(guan) 重要,這將有助於(yu) 他們(men) 順利升讀目標大學,實現自己的學術和職業(ye) 目標。
課程改革
推出3門課程改革
2024年,IBO加快課程改革進程,推出3門IB課程改革,包括Environmental systems and societies、Global politics和Sports, exercise and health science。
6門必修課可選4門
改革前,IB要求從(cong) 六大學科組中選擇6門必修課程,包括3門高階課程(HL)和3門標準課程(SL)。
而改革之後,學生可以僅(jin) 選擇4門必修課程(即3門HL和1門SL)+「變革的領導力」課程。而原有的TOK、EE及CAS這三小門保持不變。這將使IB課程體(ti) 係更加靈活,允許學生根據個(ge) 人興(xing) 趣和優(you) 勢進行選擇。
不過為(wei) 了保證學習(xi) 和研究的質量和深度,官方也明確選課必須遵循以下幾點:
·至少選一門語言文學研究或語言習(xi) 得科目。
·語言和文學及語言習(xi) 得科目組中的科目總數不超過兩(liang) 門。
·至少選一門來自科學或數學科目組的科目。
·任意科目組中的科目總數不超過兩(liang) 門。
新的試點課程:變革領導力
2024年8月,大西洋聯合世界學院(UWC Atlantic)推出新的試點課程(IB Systems transformation),名為(wei) “IB係統轉型:變革領導力”,目的是加強學生的學習(xi) 與(yu) 現實世界的聯係,通過項目引導學生解決(jue) 問題、培養(yang) 技能。同時,位於(yu) 新加坡的東(dong) 南亞(ya) 聯合世界學院(UWCSEA)也一起加入了本次改革試點探索。改革將於(yu) 2030年正式在全球鋪開。
在新的課程中,學生將有機會(hui) 深入研究與(yu) 使命相關(guan) 領域的實際項目。通過基於(yu) 項目的學習(xi) (PBL),學生將探索如何聯係和領導他人;如何理解和駕馭複雜的係統;以及如何在麵對挑戰和失敗時保持堅韌和適應能力。課程將教授和評估五個(ge) 不同的技能和能力領域:
項目式學習(xi)
基於(yu) 項目的學習(xi) (PBL) 被定義(yi) 為(wei) “一種教學方法,學生通過長時間研究和回答真實、有趣且複雜的問題、難題或挑戰來獲得知識和技能。”學生將在可持續性、跨文化理解、和平建設三個(ge) 重點領域中選擇一個(ge) 項目,通過沉浸式、動手操作和好奇心驅動的項目進行學習(xi) 。
例如,如果學生對編碼、體(ti) 育、藝術、曆史、生物或設計感興(xing) 趣,他們(men) 將能夠從(cong) 事與(yu) 所選方向相關(guan) 的項目。這種學習(xi) 方法可以培養(yang) 學生的自主性,並加深對複雜問題、現實世界問題及其解決(jue) 方法的理解。
選擇此課程作為(wei) IB課程一部分的UWCSEA學生將享受更加定製化、相關(guan) 且靈活的IB課程,該課程支持他們(men) 的個(ge) 人抱負並培養(yang) 他們(men) 在五個(ge) 課程方麵的能力。
評估方法
新的課程體(ti) 係采用課程作業(ye) 的形式,對為(wei) 期兩(liang) 年的項目式學習(xi) 成果進行評估。IB課程的最終評估目標與(yu) 五大課程主題密切相關(guan) ,貫穿在整個(ge) 兩(liang) 年的學習(xi) 過程中。評估是通過項目裏程碑和成果的方式編織到課程中的,而不是傳(chuan) 統的 “課程結束後考試”。
課程設計者精心構思了切實可行的高水平評估方法,旨在讓學生有機會(hui) 充分展示其複雜的思維能力和對關(guan) 鍵技能的熟練掌握。盡管IB課程的總分保持為(wei) 45分,但改革後新增的項目占據了14分的比重,並從(cong) 四個(ge) 不同的維度進行綜合評估。
考試形式提供機考
根據IBO官方通知,IB考試將為(wei) 文憑課程 (DP) 和職業(ye) 相關(guan) 課程 (CP) 提供數字化考試(機考)。
少數選定的學校將參加2026年5月的第一次機考考試。從(cong) 2026年11月開始,所有學校都可以參加機考考試,其中選定的科目將有機考和紙筆考試選項。
具體(ti) 的機考改革流程如下:
圖源:IBO官網
過渡階段:2025年5月
為(wei) 確保可以順利從(cong) 紙質考試過渡到機考形式,2025年5月,IB將提供部分機考樣本,機考是可選項。
試點階段:2026年5月
2026年5月,IB官方會(hui) 挑選少數學校作為(wei) 試點,科目集中在“語言和文學研究及語言習(xi) 得”。
普及階段:2026年11月
到2026年11月,所有學校都可以選擇是否參與(yu) 線上考試。
結語
自IBO(國際文憑組織)創立,直至如今順應時代潮流不斷推進發展與(yu) 改革,其始終將學生利益放在首位,深入洞察時代脈搏,竭盡全力為(wei) 學校、家長及學生打造盡可能公平公正的考查與(yu) 評估體(ti) 係。這一舉(ju) 措為(wei) 懷揣國際夢想的學子們(men) 搭建起一座通往全球各地的堅實橋梁,助力他們(men) 追逐夢想、拓展視野。
IB課程致力於(yu) 鍛造學生卓越的創新思維與(yu) 全麵的綜合素養(yang) ,旨在塑造一批批未來領袖,賦予他們(men) 引領時代潮流、推動社會(hui) 進步的能力。展望未來,相信IB課程將秉持創新精神,持續優(you) 化升級,為(wei) 培育全球頂尖人才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與(yu) 活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