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心理認知分析(Cognitive approach)知識點筆記分享

如何記單詞最快?我們(men) 的記憶都是準確的嗎?生活中有哪些認知偏差?別著急,今天的推文就會(hui) 告訴你這些問題的答案!

今天的IB心理幹貨筆記第三彈會(hui) 給大家詳細介紹認知分析模塊重點理論和研究哦~

本套IB心理筆記共覆蓋三個(ge) 板塊:

 社會(hui) 文化分析 Sociocultural approach

生物分析 Biological approach

認知分析 Cognitive approach

從(cong) 現在開始,每天背一個(ge) 推文上的小點,到考試會(hui) 輕鬆許多!

1、圖式理論 Schema theory

A. 理論:

圖式理論與(yu) 記憶形成有關(guan) ,指人類會(hui) 將輸入信息與(yu) 現有知識 (圖式schema) 聯係起來。圖式是一種源於(yu) 之前經驗和知識的心理表征。當我們(men) 處理每天遇到的數百萬(wan) 條信息時,圖式可以幫助我們(men) 節省認知能量(save our cognitive energy)。

生活中我們(men) 很多行動認知都受圖式理論影響。比如足球員將球踢進球門。這種踢腿是長時間練習(xi) 和認知過程結合的結果。球員需要考慮守門員的位置並預測可能的反應,最終決(jue) 定如何踢球。

這些都是基於(yu) 他以前的經驗,這些經驗(圖式)以知識和技能的形式儲(chu) 存在他的記憶中。當遇到突發問題如有人阻攔時,球員會(hui) 用已有的經驗來快速處理這個(ge) 新信息。

認知心理學家將人類的記憶過程分為(wei) 三個(ge) 階段:

編碼階段encoding stage):即將感覺信息轉化為(wei) 記憶;

存儲(chu) 階段storage stage):即在記憶中保留輸入信息;

檢索階段retrieval stage):即使用、調出存儲(chu) 的信息。

現在心理學家普遍認為(wei) 圖示可以在所有階段影響記憶圖示理論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應用。比如,背誦單詞時,可以把單詞與(yu) 自己已知的東(dong) 西聯係起來,或者在腦中想象情景。這樣用到了大腦裏已有的圖示,等於(yu) 在舊知識上增添內(nei) 容,而不是重新學習(xi) 一個(ge) 完全新的知識。

我們(men) 的大腦就會(hui) 被騙到,開開心心地把單詞記住。另外老師在教授新事物時,也可以嚐試激活學生的相關(guan) 圖示,讓學生將新知識與(yu) 他們(men) 已知的知識建立有意義(yi) 的聯係,從(cong) 而更有效地理解。當然,圖示也有弊端。我們(men) 可能會(hui) 不經意間產(chan) 生偏見扭曲事實,用自己以往的思維去認知事物做出評價(jia)

B. 經典研究:

Bartlett(1932

研究類型:laboratory experiment

目標aim):研究一個(ge) 故事的記憶如何受到文化背景的影響。

過程procedure):研究人員給英國參與(yu) 者講述了一個(ge) 美國土著傳(chuan) 說,叫幽靈之戰(The War of the Ghosts)。參與(yu) 者被隨機分配到兩(liang) 組。第一組參與(yu) 者先聽了故事,並在短時間內(nei) 複述了故事。之後在幾天、幾周、幾個(ge) 月或幾年的時間內(nei) 重複這套程序(先聽故事然後馬上複述)。而第二組參與(yu) 者隻聽了一遍傳(chuan) 說,他們(men) 被要求重複回憶起故事,然後把它重複講給另一個(ge) 人聽。

結果Results):結果顯示,兩(liang) 組人回憶故事的方式沒有顯著差異。他們(men) 描述的故事都發生了三種類型的扭曲:首先,內(nei) 容轉變transformation)。

故事變得更加符合參與(yu) 者自己的文化傳(chuan) 統——也就是說,細節被無意識地改變了,以符合英國文化的規範。例如,獨木舟(canoe)變成了船(boat)。第二,遺漏omission)。參與(yu) 者每複述一次,故事就會(hui) 變得更短,因為(wei) 他們(men) 省略了自己認為(wei) 不重要的信息。第三,換位transposition)。

參與(yu) 者傾(qing) 向於(yu) 改變故事的順序以使其更有意義(yi) 。參與(yu) 者總體(ti) 上記住了故事的主題,但改變了不熟悉的元素,以符合他們(men) 自己的文化期望。

C. 可能出現的題目

Potential SAQ:

Explain one study of schema theory.

Potential ERQ:

Evaluate schema theory with reference to two studies.

SAQ解題注意事項:

The theory should be clearly described.

An appropriate study of schema theory should be chosen and outlined.

The aim, procedure and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uld be clearly stated.

The link between the study and the theory should be explicitly made.

2、記憶模型 Memory model

A. 理論:

IB心理有兩(liang) 個(ge) 重點的記憶模型:多存儲(chu) 模型multi-store model)和工作記憶模型working memory model)。多存儲(chu) 模型認為(wei) ,我們(men) 每天都受到無數次感官刺激,如聽覺、視覺、嗅覺轟擊等。但隻有少量信息會(hui) 進入到短期記憶 (short-term memory) 裏被存儲(chu) ,直到其他信息取代它。

或者,如果我們(men) 一直思考重複這段信息,它被移到長期記憶 (long-term memory) 裏。當我們(men) 回憶起某件事時,我們(men) 是在將該信息從(cong) 長期記憶轉回短期記憶使用

IB心理筆記|認知分析(Cognitive approach)

工作記憶模型則是一個(ge) 表示短期記憶的模型。它有四個(ge) 組成部分:

1) 中央執行器The Central Executive):負責控製其他三個(ge) 係統

2) 語音循環 (The Phonological Loop):語音循環,即內(nei) 耳(the inner ear),保存著聽覺信息

3) 視覺空間畫板 (The Visuo-Spatial Sketchpad) :即內(nei) 眼(the inner eye),儲(chu) 存視覺和空間信息,負責建立和操縱腦海中的圖

4) 情節緩衝(chong) 器 (The Episodic Buffer):將不同領域的信息連接起來,形成視覺、空間和語言信息的綜合單元,例如對一個(ge) 事件的整體(ti) 記憶

IB心理筆記|認知分析(Cognitive approach)

B. 經典研究:

Glanzer and Cunitz (1966)

研究類型:laboratory experiment

目標aim):研究多存儲(chu) 模型在單詞記憶領域是否有效。

過程procedure):研究人員給參與(yu) 者讀了一份包含15個(ge) 單詞的清單,並要求他們(men) 回憶。參與(yu) 者被隨機分配到三組:第一組被要求立即回憶單詞;第二組被要求延遲10秒後回答;第三組被要求延遲30秒後回答。在延遲期間,參與(yu) 者被要求從(cong) 100開始倒數。

結果Results):研究發現,第一組參與(yu) 者對前5個(ge) 單詞和後3個(ge) 單詞記憶效果最好。這表明,列表上較早的單詞很可能經過了腦中重複,被轉移到了參與(yu) 者的長期記憶中。而列表末尾的單詞仍然處於(yu) 短期記憶中。列表中段的單詞本來處於(yu) 短期記憶中,但被後續的新單詞替代,所以不太能被記住。

然而,第二、三組的參與(yu) 者記住了列表上的前幾個(ge) 單詞,但沒有記住列表後麵的單詞。這表明,通過腦中重複,列表的前幾個(ge) 單詞已經被儲(chu) 存在長期記憶中了。但倒序計數這個(ge) 任務取代了參與(yu) 者短期記憶裏的信息,導致後續單詞無法被記住。這個(ge) 研究證明了多存儲(chu) 模型在單詞記憶方麵是有效的。

C. 可能出現的題目

Potential SAQ:

Explain one model of memory with reference to one study.

Explain the Multi Store Model with reference to one study.

Explain the Working Memory Model with reference to one study.

Potential ERQ:

Contrast two models of memory with reference to research studies.

ERQ解題注意事項:

An explanation of the theory so that it can be linked to the studies.

At least two pieces of research that are then evaluated.

The command term "evaluate" requires that students write about both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theory.

3、情感與(yu) 記憶 Emotion and memory

A. 理論:

閃光燈效應(Flashbulb memory)指人們(men) 對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事件有著詳細而生動的記憶。當重要事件發生時,人們(men) 不僅(jin) 能記住此事件,還能記住與(yu) 此事件不直接相關(guan) 的信息,如當時的自己身處何地、與(yu) 誰在一起、在做什麽(me) 等細節。這些細節十分豐(feng) 富且保持時間非常長。正如閃光燈一樣,我們(men) 不僅(jin) 對閃光燈印象深刻,還能記住閃光燈照亮的區域。

人類大腦裏與(yu) 閃光燈效應有關(guan) 的兩(liang) 個(ge) 部位是海馬體(ti) hippocampus)和杏仁體(ti) amygdala)。一些閃光燈效應的例子有:收到大學錄取的那一刻、第一次分手、重大新聞發生時的情景……

當然,即使是最生動的記憶也可能不像我們(men) 認為(wei) 的那麽(me) 可靠。我們(men) 的大腦總是在我們(men) 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用一些似乎正確的東(dong) 西來填補記憶的空白。所以有時我們(men) 很確信的記憶可能會(hui) 錯得離譜(;′⌒`)

B. 經典研究:
Brown &Kulik (1977)

目標aim):研究人們(men) 形成閃光燈記憶的原因。

過程procedure):研究人員給了參與(yu) 者一係列的9個(ge) 重大曆史事件,並詢問參與(yu) 者是否回憶起第一次聽到這個(ge) 事件的情形。對於(yu) 那些回答“是的”的事件,參與(yu) 者會(hui) 被要求寫(xie) 下他們(men) 的記憶,並根據個(ge) 人重要性對其進行評級。

結果Results):結果顯示,對於(yu) 肯尼迪遇刺等的重大公共事件,參與(yu) 者說他們(men) 非常清楚地記得自己在哪裏、做了什麽(me) 、以及當時的感受。研究者還觀察到,在馬爾科姆·艾克斯(Malcolm X)和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暗殺事件中,白人參與(yu) 者的閃光燈記憶率要比黑人參與(yu) 者低得多。這表明,個(ge) 人重要性事件之間的聯係在創造閃光燈記憶方麵很重要。C. 可能出現的題目

Potential SAQ: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 on one cognitive process.

Discuss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study of emotion and cognition.

Discuss the use of one or more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emotion and cognition.

Potential ERQ:

Discuss the effect of emotion in one cognitive process.

To what extent is one cognitive process reliable?

4、認知偏差 Cognitive bias

A. 理論:

IB心理重點討論了三種認知偏差:心理捷徑heuristic)、錨定偏差 (anchoring bias) 和峰值-終點規則peak-end rule)。1)心理捷徑:指人們(men) 常常用一種直覺的自動的思維捷徑思考問題。捷徑基於(yu) 以前的經驗和圖式(schema),能讓人直觀、快速、輕鬆地做出決(jue) 定。但這種捷徑可能會(hui) 導致認知偏差。

2)錨定偏差:

指人們(men) 在做決(jue) 定時會(hui) 過分依賴接收到的第一個(ge) 信息 () 。例如,一件商品的原價(jia) 是1000美元,但現在降價(jia) 到300美元。人們(men) 會(hui) 傾(qing) 向於(yu) 認為(wei) 這件商品比一直賣300美元的商品更有吸引力。因為(wei) 商品的價(jia) 值是含糊不清的,1000美元的信息有助於(yu) 我們(men) 形成一個(ge) 最初的價(jia) 格錨。當價(jia) 格變低時,我們(men) 會(hui) 覺得自己得到了更好的交易。

IB心理筆記|認知分析(Cognitive approach)

3)峰值-終點規則:

指人們(men) 主要根據他們(men) 在高峰 (即最強烈的點) 和結束時的感覺來判斷一種體(ti) 驗,而不是根據體(ti) 驗每一刻的總和或平均值。想想我們(men) 看的電影:我們(men) 更傾(qing) 向於(yu) 推薦一部開頭一般但結局精彩的電影,而不是開頭精彩但結局一般的電影。這就是終點規則的一個(ge) 應用。

B. 經典研究:

Strack and Mussweiler (1997)

研究類型:laboratory experiment

目標aim):研究錨定偏差 (anchoring bias) 對人們(men) 決(jue) 策的影響。

過程procedure):研究人員利用午餐時間從(cong) 大學食堂招募了69名德國大學生作為(wei) 隨機樣本。參與(yu) 者在電腦屏幕上回答問題。參與(yu) 者首先會(hui) 收到一個(ge) 難以置信的問題:第一組參與(yu) 者收到了一個(ge) 低錨 (low anchor) 問題: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死於(yu) 9歲之前還是9歲之後?第二組參與(yu) 者收到了一個(ge) 高錨 (high anchor) 問題:聖雄甘地死於(yu) 140歲之前還是之後? 接下來參與(yu) 者被要求估計聖雄甘地去世時的年齡 (實際答案是78歲)。

結果Results):高錨條件下參與(yu) 者預估的年齡均值為(wei) 66.7,低錨條件下參與(yu) 者預估的年齡均值為(wei) 50.1。錨顯然影響了最終提供的價(jia) 值。在麵對未知事物時,參與(yu) 者會(hui) 被最近的、看似相關(guan) 的信息“錨定”。

C. 可能出現的題目

Potential SAQ:

Discuss one or more biases in thinking and decision making.

Discuss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study of the reliability of cognitive processes.

Potential ERQ:

Discuss the use of one or more cognitive biases in thinking and decision making.

最後的最後總結

今天我們(men) 學習(xi) 了IB心理的認知分析板塊大家是不是已經滿載而歸了呢!

慢慢來比較快,IB心理沒有捷徑希望大家可以勤學多練閑時多翻翻這幾篇幹貨推文~ 

最後如果喜歡本期分享或對IB心理感興(xing) 趣還想看更多IB學科知識點分享總結的同學們(men) 別忘了關(guan) 注我們(men) 哦!這樣就不會(hui) 落下小編們(men) 精心撰寫(xie) 的每一期幹貨啦!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Level數學難度如何?如何學好A-Level數學?

下一篇

美國律師協會取消美國大學法學院入學申請LSAT成績要求!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