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IBDP發布了一則引發熱議的消息:
自允許學生用AI幫助寫(xie) 論文後,高中部分科目將在11月迎來Open Book Exam(OBE)試點改革,即所謂的開卷考。中文、心理、經濟這三大中國學生熱門科目也納入了試點。
■IBO官網。
說實在的,被稱為(wei) 「全人教育」典範的IB課程,在極其強調學術的華人世界裏,呈現出一種全世界絕無僅(jin) 有的「矛盾感」。一方麵,其理念受苦應試已久的中國家庭的歡迎,又受到海外大學的青睞,數量增長迅速。根據 IBO 統計,目前拿到DP授權的中國IB學校共有161所,跟10年前的63所相比,增加了近100所。
■圖源:IBO官網
吊詭的是,這個(ge) 強調過程性評價(jia) 的教育,每年最常被關(guan) 注卻是因為(wei) 直接結果導向的升學成績和大考分數。今年是疫情後第一年IB大考出分,因平均分驟降、滿分人數縮水至去年的70%,引發一片吐槽和哀嚎。
本期就來研究下:
到底IB大考出分情況如何?
哪些學科的滿分率更高?
為(wei) 什麽(me) IB成績不夠,還會(hui) 被撤銷錄取?
回歸IB本質,更具決(jue) 定因素的是什麽(me) ?
均分跌至四年來最低滿分僅(jin) 為(wei) 去年的27%
隨著 IB 越來越熱門,學校越來越多,參加大考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官網數據顯示,自 2018 年期,全球參加IB大考的學生從(cong) 15萬(wan) 穩步增加到17萬(wan) 左右。IB課程覆蓋K12,乃至成人。包括 PYP(3-12歲)、MYP(13-16 歲)、DP(16-19歲)和 CP。一般來說,我們(men) 常說的IB指的就是IBDP,學生在高中的最後兩(liang) 年修讀的課程,成績由平時評估和5月大考分數所構成。DP滿分45分,過了24分就能拿到IB全科文憑證書(shu) ,數據顯示,75%以上的學生都能通過大考。
自疫情後,因為(wei) 大考取消,或預估分或改為(wei) 線上後,DP分數就蹭蹭往上漲,一年比一年高,年年掀起狂歡。數據顯示,對比2022 年,今年全球均分從(cong) 31.98降至30.24,是自 2019 年後的新低,通過率從(cong) 去年的85.6%降為(wei) 今年的 79.35%,降低了6.25個(ge) 百分點。
同時,滿分人數從(cong) 去年640人降為(wei) 今年179人,比例僅(jin) 為(wei) 去年的27%。說個(ge) 題外話,去年不少學生在拿到成績後進行複議申訴,最終滿分人數為(wei) 772人,若用這個(ge) 數字作對比的話,同比下降超過77%。
而跟往年的狂歡相比,今年DP出分後,市場整體(ti) 非常低調。目前還沒留出具體(ti) 數據,隻能從(cong) 縱觀曆年IB出分來做下預估。2019年內(nei) 地IB學校均分超過34分,滿分人數在20人左右,疫情後水漲船高,滿分人數幾乎連年翻了十倍。
而隨著全球滿分人數的回落,內(nei) 地滿分人數或許也回落至不到20餘(yu) 人。
這從(cong) 個(ge) 體(ti) 學校的分數變化,也能感知出來。今年公布分數的 IB 學校並不多,從(cong) 目前已有的20所學校數據來看,滿分人數有所減少,但均分基本都在34分+,遠高於(yu) 全球平均分。如傳(chuan) 統 IB 名校上海平和、世外均分仍在 39分+。A Level強校領科的IB 部也不俗,拿下 37.4 的均分。網傳(chuan) 包校、七德的均分,目前並未官方發布數據,據悉是幾年前的分數。
跟往年比,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分數反倒落差不大。
國內(nei) 另一大IB重鎮就是香港。目前共有12所香港學校公布了官方IB成績,滿分學霸不少,接近三分之一的學生拿到40分。跟去年比,滿分人數也減少了近 70 人!
值得注意的是,IB考生人數在迅速下降,從(cong) 2022 年的4850人減少了一半,今年考試人數僅(jin) 為(wei) 2275 人。對比看看其他熱門家長想移居的地區和國家,學術強國新加坡IB 學生不多,但考的分數也非常高,近一半的學生考到了40分以上。
英國雖然以A-Level為(wei) 主,但是IB學校這些年也越來越受歡迎,學生通過率也很高,當然跟猛搞學術的華人沒法比,40分以上比例驟降至15%以上。還有個(ge) 移居重鎮泰國,IB學生人數很少,同時分數和高分比例也不高,想要移居的家長可以關(guan) 注下。
不同國家和地區2023年IB出分情況
名校錄取成泡影什麽(me) 科目容易拿高分?
為(wei) 什麽(me) 會(hui) 出現驟降的情況呢?這與(yu) 近幾年IB成績評估方式變化有關(guan) 。前幾年因為(wei) 無法大考,取而代之的是「課程作業(ye) +教師評估+學校背景」等方式給出。一般來說,課程作業(ye) 占比20%-40%,教師預估分占比60%-80%,那麽(me) ,非筆試路徑下的最終成績的確會(hui) 高於(yu) 筆試得出的成績。
今年首次全國啟動線下大考,整體(ti) 出分自然回歸到疫情前。加之IB學科難度增加,比如Chinese、Art、Econ等,導致分數驟降。
分數下降,最受影響的就是用IB申請英國大學的申請者。在申請英國大學時,學生憑借預估分拿到的是有條件錄取offer(conditional offer),最終成績達標可拿到正式錄取。如果未達標,即最終成績和預估分相差太大,offer將被撤銷。而如果用 IB 申請英國大學,分數要求非常高,一分就定成敗。
尤以G5院校對學生IB成績要求最高,劍橋皆要求40分以上,牛津也在38-40之間,不同專(zhuan) 業(ye) 也對HL科目有成績要求。所以若成績不理想,將直接導致手上名校錄取成為(wei) 泡影,一片哀嚎。
有學生去申訴,有學生去補錄學校,有學生轉戰其他國家。數據也顯示,每年大概有 20%左右的同學,在最終成績出爐後隻能含淚與(yu) 拿到預錄取的名校說再見。
其他國家則相對沒那麽(me) 嚴(yan) 格。美國大學隻要分數差距不是特別大,都沒有問題。加拿大、澳洲頂尖大學的要求相對沒那麽(me) 高,如多大不低於(yu) 27分,麥吉爾不低於(yu) 30分。
那麽(me) 這就涉及到一個(ge) 問題:到底要選什麽(me) 科目拿到高分呢?
這不僅(jin) 涉及選課學問,也得用點巧勁——看看曆年7分率。IB學生朋友圈有一張流傳(chuan) 很廣的圖,劃分了不同IB科目的難易程度:
當然上圖僅(jin) 供娛樂(le) 。如圖將IB曆史歸為(wei) 「無聊」一欄,恰恰掩蓋了IB曆史的地獄級別難度。從(cong) 曆年出分情況,IB曆史是社科組裏中當之無愧的7分率最低。2022年5月大考數據顯示,IB曆史HL的7分比例隻有3.7%,SL也僅(jin) 僅(jin) 5.8%。
相比較而言,中國學生最擅長科學組的IB物理、化學和生物,三大課程占比該組總考試人數的80%以上。同樣以2022年5月大考為(wei) 參考,IB物理HL的7分率為(wei) 20.2%,6分率更是達到21.4%,平均分為(wei) 5.09。
這也與(yu) 上圖有很大出入。同時,不管是7分率還是均分,物理都要高出化學、生物一截。而同樣列入「非常難」這一檔的IB心理,參考2022年全球成績來看,7分率在10%左右,均分在4-5之間,難度不低。
我們(men) 也將官方發布的最新高分率找來了,可以收藏?
■數據來源:IBO官方報告《The IB Diploma Programme and Career-Related Programme Final Statistical Bulletin -May 2022 Assessment Session》
AI+開卷考後怎麽(me) 選擇合適的學校?
但隨著IBDP開卷考的步伐臨(lin) 近,這個(ge) 統計或會(hui) 迎來挑戰。目前在開卷考名單內(nei) 的科目,包括英語、西班牙語、中文、心理、經濟。比如以IB經濟為(wei) 例,在以往大考裏,學生得先背上上百條Real Life Examples,考前背完,也得刷題,才能拿到高分。
OBE改革將推翻之前的這個(ge) 備考模式,學生可以帶Booklets,提前記錄兩(liang) 張A4大小real life examples,直接可以參考。同時,今年起,IB也允許學生用AI寫(xie) 論文,這些新的變化,都在推動 IB 成為(wei) 一個(ge) 更與(yu) 時俱進的未來課程。
雖然這也隻是一個(ge) 試點,但也能一窺IBO改革的初衷:
通過使用、利用好工具來節省時間,課程考核才能更側(ce) 重在解決(jue) 問題和批判思維能力的提升上。我們(men) 經常提到,最難體(ti) 現學校功底的就是課程設置,但市麵上大多數機構關(guan) 注的是國際課程的分數,比較哪個(ge) 學校分數更高。這其實是本末倒置。
為(wei) 什麽(me) IB 被稱為(wei) 最全人教育的課程?其由六大學科組(共42分)和三大核心課程(TOP、EE、CAS共3分)的分數相加,每個(ge) 學生必選 至少三門高階課程 HL。
在理念上,這個(ge) 圓圈代表了課程的「廣度」;必選至少 3 門HL課程,是課程的「深度」。同時IB也有diploma和certificate兩(liang) 種文憑設置,不同水平學生都能從(cong) 課程中受益。相較於(yu) 高分,IB更重視的是學生對自我的挑戰。
但現在,為(wei) 了追求高分而對學生進行嚴(yan) 苛的篩選,學生提前補課,刻意避開感興(xing) 趣卻較難出分的科目這完全背離了IB的初心。
隨著 IB 的改革,未來課程本身比分數也更具參考性。每所學校的課程設計體(ti) 現了它在IB課程「廣度」和「深度」,也正是孩子們(men) 在三年內(nei) 能得到的空間。
那麽(me) ,除了IB 分數外,怎麽(me) 評估來選校呢?可以從(cong) 這5個(ge) 維度來研究下:
有沒有自己喜歡的科目?
最強勢科目有哪些?
開設了高階課程的科目有哪些?
授課老師的外教還是中教?
CAS項目有哪些等等?
就以大家常拿來對比的傳(chuan) 統強校平和、包校和世外為(wei) 例,也可以看出學校的差異。
比如對比課表來看,數學各校開設都有 SL 和 HL。
第一和第二科目組:母語、語言習(xi) 得,以A和B區分母語和第二外語,中國學生往往會(hui) 選擇中文A英文B。
不同學校開設英文難度等級不同,比如包玉剛僅(jin) 開設英語B HL。如果不想選擇英文B,可以看學校是否開設其他第二外語課程,比如世外是滬上開設小語種最多的國際學校,包含日德法西語。
第三科目組「個(ge) 人與(yu) 社會(hui) 」中,商業(ye) 管理、經濟學和曆史這三門最常見,基本是標配。除此之外,中國學生很喜歡的心理,包玉剛有開設。近幾年滬上家庭對哲學課程的需求也有明顯上升趨勢,目前平和和包玉剛都有開設,而且包玉剛可以接觸到更高難度(HL)的哲學課程內(nei) 容。
在第四科目組「科學」裏,除了“鐵三角”物理化學生物是不必可少的,還要注意學校提供的額外選項。比如,環境與(yu) 社會(hui) 是一門跨學科課程,融合地理、生物、經濟學和社會(hui) 學的內(nei) 容,既可以算作第三科目組,也可以算作第四科目組,且隻提供SL難度。雖然比較小眾(zhong) ,但平和、包玉剛都有開設。包玉剛還加入了計算機科學、體(ti) 育、鍛煉和健康科學這兩(liang) 門學科,足以體(ti) 現偏好。
在第六科目組「數藝術」裏,都會(hui) 開設視覺藝術,此外世外和平和會(hui) 搭配音樂(le) 或戲劇,而包玉剛則兩(liang) 個(ge) 科目均開設。
除了這三所學校為(wei) 例外,比如知名 IB 學校 UWC、北京鼎石、上海K12雙語學校逐漸有畢業(ye) 生的學校如德閎、惠立、浦東(dong) 萬(wan) 科、華旭雙語、諾達等等,都在逐步走出自己的特色。老牌外籍人員學校如耀中、德威、惠靈頓,上中國際等,常有十餘(yu) 年的老教師坐鎮,特色也越發鮮明。
最後,就像文初提到的「矛盾感」一詞,今年分數的驟降、尋求的改革,是不是IB對自己被曲解成為(wei) 一個(ge) 看重分數的「洋高考」的回應呢?未來的IB求學路,也得要換種方式走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