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講了 Paper 1 的 10 分題的答題結構 👉超多 IBers 問爆的經濟 Paper 1 10分題答題模板!。今天來講 15 分題,其實就是多了一個(ge) evaluation。
第一步,大家需要去定義(yi) 題目裏麵出現的術語。
第二步,我們(men) 需要去給一個(ge) real life example。這其實也是大家很會(hui) 覺得奇怪的一個(ge) 地方:IB 經濟考試需要大家去背特別多的例子,比起經濟考試更像是曆史考試。所以基本上我對所有學生的要求都是,針對在複習(xi) 課上提到的最高頻的考點、政策,每一個(ge) 政策都去準備好一個(ge) 例子,然後記住例子的寫(xie) 作的格式。
IB 的 real life example 有它的要求,比如說年份、時間、政策的決(jue) 定者、政策的數據細節、政策作用的市場或者國家。這些也有記憶的技巧,還有現場寫(xie) 作的技巧,我也會(hui) 在複習(xi) 班上告訴大家。
下一步就是 evaluation ,也是大家會(hui) 覺得比較難的地方。它為(wei) 什麽(me) 難?
第一,很多學生會(hui) 直接把所有的 evaluation 像在老師的 PPT 裏看到的 bullet points 一樣,一串寫(xie) 下來,比如優(you) 點寫(xie) 5 個(ge) ,缺點寫(xie) 5 個(ge) ,結果隻拿到 10 分。為(wei) 什麽(me) 被扣這麽(me) 多分?因為(wei) 你的每一個(ge) evaluation 的 point 都需要被解釋的,它們(men) 需要被展開。每一個(ge) 優(you) 缺點其實都相當於(yu) 是你的 topic sentence 段落主題句,你是需要對這個(ge) 段落的主題去進行展開和證明的,你是在論證自己的觀點。
所有的 IB 的 Paper 1 的 10 分題, 15 分題,它的文體(ti) 本質是議論文,但它是 argumentative essay,一個(ge) 表達觀點性的議論文,你隻需要去論證自己的論點是正確的就可以了。所以在 evaluation 的部分一定要把優(you) 點和缺點都說到位,而且你要保持一定的 balanced。
最後的部分是結尾 conclusion 。把你的 evaluation 的 points 全部總結出來,最後給一個(ge) conclusion。有些學校老師會(hui) 要求學生最後一定要“站邊”。但是,IB 的高分的答案是不一定要去站邊的。
15分題的題型
第一種類型是宏觀比較多,SL 的學生也會(hui) 遇到的政策效率題。這種問題的問法非常直接,針對這種題型,大家可以直接去著手評估這個(ge) 政策。但是要注意,你要評估的是這個(ge) 政策在實現這個(ge) 目標上的優(you) 缺點,和這個(ge) 目標無關(guan) 的優(you) 缺點是不適合在答案裏麵出現的,因為(wei) 寫(xie) 了不會(hui) 得分,但是寫(xie) 錯了就會(hui) 被扣分。
第二種題型就是政策結果題,Discuss the consequences of xxx policy。在微觀裏麵比較多,一般就會(hui) 直接 stakeholder analysis,寫(xie) 滿就差不多了。這種題一般會(hui) 在 SL 的卷子裏出現,如果出現了就很幸運,因為(wei) 這屬於(yu) 最簡單的一種 Paper 1 的 15 分題。
第三種題型就是絕對性的表達。在經濟學這種沒有什麽(me) 公理性的學科裏麵,你是沒有辦法證明一個(ge) 政策是最好的,所以我們(men) 一般都隻能說 a 相對 b 會(hui) 好一點。這一類的題目有一個(ge) 能夠讓你上大分的技巧,就是在你的 evaluation 的最後一個(ge) 段落裏麵去寫(xie) 一個(ge) alternative policy 替代政策。隻要是絕對性表達題,你就寫(xie) 一個(ge) 替代政策。
第四種類型的題目就是觀點的討論。很多同學會(hui) 掉到一個(ge) 陷阱裏麵,就是站邊。可能是因為(wei) 大家在 DP 階段都經曆過托福和雅思的折磨了,一看到觀點出現,就下意識地想要站邊。但題目是讓你 discuss the view,不是讓你 agree or disagree,所以我們(men) 隻要寫(xie) 兩(liang) 個(ge) sections,一個(ge) 是支持這個(ge) 觀點的,一個(ge) 是反駁這個(ge) 觀點,這樣就可以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