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IB音樂並在大考中獲得高分

了解IBDP課程的同學和家長應該知道IB在選課上有六個(ge) 大方向,音樂(le) 就是包含在Group 6 — The Arts中的一個(ge) 選項。在官方的選課規則裏,Group 6是可以用Group 2, Group 3或Group 4來替換的,在學生不想學習(xi) 藝術有關(guan) 的課程時,可以多學一門科學,語言或是人文社科來替代。由於(yu) 不是必選項,藝術類課程的關(guan) 注度普遍低於(yu) 其他幾類。

IBDP官網上關(guan) 於(yu) 音樂(le) 課的介紹——

Through the music course students develop their knowledge and potential as musicians, both personally and collaboratively.

通過學習(xi) 音樂(le) 課程,學生們(men) 會(hui) 從(cong) 個(ge) 人和合作的角度來學習(xi) 知識和開發作為(wei) 音樂(le) 家的潛能

在學習(xi) IB音樂(le) 的過程裏,學生會(hui) 學習(xi) 包括西方音樂(le) 史、世界音樂(le) 、樂(le) 理、作曲、演奏等多方麵的知識和技能,涉獵非常廣,可以對世界音樂(le) 的發展建立一個(ge) 基本的世界觀。

準備學習(xi) IB音樂(le)

含學前基礎(樂(le) 理,樂(le) 器)

在學習(xi) IB音樂(le) 之前,建議學生有一些樂(le) 理或音樂(le) 史的基礎,比如在GCSE階段學過音樂(le) 或是英皇樂(le) 理考過五級及以上,無基礎的話在理論部分可能會(hui) 稍稍有些吃力。在演奏上的要求也會(hui) 比GCSE階段高很多,如果說GCSE階段達到英皇五級就能拿到近乎滿分的成績的話,IB音樂(le) 可能會(hui) 需要英皇七/八級或更高的水平,需要能連貫且富有感情地演奏出多首比較有難度的曲子。

了解每個(ge) 部分

學習(xi) 內(nei) 容

01Music perception 音樂(le) 感知

Study, analysis and examination,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of musical cultures. Compulsory for SL and HL students.

學習(xi) ,分析,研究,比較和區別音樂(le) 文化。這個(ge) section對SL和HL的學生都是必修的。

學生會(hui) 非常細致地學習(xi) 和分析兩(liang) 首交響樂(le) 曲的總譜和作曲家的作曲背景,例如海頓的G大調第94號交響曲,又名《驚愕交響曲》(The Surprise Symphony)。學習(xi) 交響曲的發展,每個(ge) 樂(le) 章的格式和調性的變換,海頓所在時期的音樂(le) 發展和曲子裏用到的各種技巧和作用。

除了分析具體(ti) 的樂(le) 曲,音樂(le) 史的學習(xi) 也是非常廣的,從(cong) 中世紀/文藝複興(xing) 時期到更被熟知的巴洛克/古典/浪漫主義(yi) 時期再到二十世紀的實驗音樂(le) 和當今的流行音樂(le) 都會(hui) 被涉獵。

同時,世界音樂(le) 和各地區的音樂(le) 特色也需要掌握,包括但不限於(yu) 爵士樂(le) 的發展和不同時期的特點,印度音樂(le) 裏獨有的樂(le) 器、非洲音樂(le) 裏鼓的作用、中國音樂(le) 的五聲調式等等。學生需要靠聽就能分辨出音樂(le) 所屬的地區,大概流行的時間,演奏用到的樂(le) 器種類,作曲編曲的音樂(le) 技巧以及音樂(le) 傳(chuan) 達出的含義(yi) 等。

02Creating 創作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skills through exploration, control and development of musical elements. Compulsory for HL and SLC* students only.

The following options are available: composing, music technology composing, arranging, improvising, stylistic techniques

通過探索,控製和發展音樂(le) 元素來發展創造性技能。對HL的學生和SL選擇這個(ge) section的學生是必修的。

有以下幾個(ge) 可選項:作曲、音樂(le) 技術作曲、改編、即興(xing) 、風格技巧

學習(xi) HL或是選擇了創作的SL學生需要在五個(ge) 類型的創作裏選擇兩(liang) 三個(ge) 自己感興(xing) 趣的進行創作,每首時常需在3-6分鍾之間。Stylistic techniques是指遵循一些古典音樂(le) 裏的風格和樂(le) 理規則來完成創作,例如 Renaissance vocal counterpoint,Bach Chorale和Figured bass in the Baroque style。

如何學好IB音樂(le) 並在大考中獲得高分

03Solo performing 獨奏表演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skills through solo music making. Compulsory for HL and SLS* students only.

通過獨奏音樂(le) 開發表演技能。對HL學生和選擇這個(ge) section的SL學生是必修的。

04Group performing 合奏表演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skills through group music making. Compulsory for SLG* students only.

通過合奏音樂(le) 開發表演技能。對選擇這個(ge) section的SL學生是必修的。

05Music Links Investigation

The musical links investigation requires the student to engage in a sustained investigation that is self-directed.  It is designed to allow the student the opportunity to investigate the mus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pieces from two distinct musical cultures by exploring one (or more) musical piece(s) from each musical culture.

Music Links Investigation要求學生進行自我指導的研究學習(xi) 。 它旨在讓學生有機會(hui) 通過探索一個(ge) (或多個(ge) )音樂(le) 作品來研究來自兩(liang) 種不同文化的作品之間的聯係。

學生需要對比和分析兩(liang) 首或多首來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音樂(le) 作品,比如印度音樂(le) 和西方古典樂(le) ,爵士和中國民樂(le) 。學生需要通過尋找相同和不同進行比較,並找到一些聯係,比如時間背景,創作背景,使用到的一些音樂(le) 表現手法等等,區別可以是傳(chuan) 統調式的使用,樂(le) 器的作用和意義(yi) 等。對樂(le) 曲之間的相似和差異

可以集中在背景,旋律,節奏,調性,結構等方麵進行分析。

文章要求不超過2000字,除了以傳(chuan) 統論文的形式提交,也可以做成雜誌/報紙文章的格式,做成PPT的形式,做成網站或Blog等。區別於(yu) 其他科目的IA論文,MLI更靈活且更具有創造性,但不論以哪種格式提交文章,分析到的音樂(le) 元素需要有例子作為(wei) 支撐並以插圖的形式穿插在文章裏。

如何學好IB音樂(le) 並在大考中獲得高分

例子:https://hfhs-hf233.libguides.com/ld.php?content_id=18120398

In the written media script, the student must cite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s use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must be acknowledged and a consistent format used (for example, Chicago sty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yle used, Internet sources must be accurately and completely cited.  It is not enough to simply cite the web address. Students must cite the author, title of the article or entry, and date of access to the site.

Primary sources must be used and may include live performance and recordings, website streaming, musical notation, interviews and discussion with practitioners in the field. Secondary sources may include textbooks, documentaries and articles.

As the sources must be acknowledged, if the choice of media script does not lend itself to the inclusion of references within the text, footnotes should be used.

在書(shu) 麵寫(xie) 作中,學生必須引用使用的一次和二次文獻。 信息來源必須被標注並使用一致的格式(例如,芝加哥風格)。

根據所使用的風格,必須準確完整地引用互聯網資源。 僅(jin) 僅(jin) 引用網址是不夠的。 學生必須引用作者、文章或條目的標題以及訪問該網站的日期。

必須使用一次文獻,可能包括現場表演和錄音、網站流媒體(ti) 、樂(le) 譜、采訪和與(yu) 該領域從(cong) 業(ye) 者的討論。 二次文獻可能包括教科書(shu) 、紀錄片和文章。

由於(yu) 必須標注來源,如果媒體(ti) 腳本的選擇不適合在文本中包含參考資料,則應使用腳注。

06Listening Paper (written exam)

The listening paper is based on musical perception, reflected through analysis and examination of pieces of music. Section A relates to two prescribed works, of which students study one. Section B relates to music from different times and places, encompassing jazz/pop, western art music and world music。

聽力考試以音樂(le) 感知(學習(xi) 到的音樂(le) 史,樂(le) 理,世界音樂(le) 等)為(wei) 基礎,通過分析和檢查反映對音樂(le) 片段的學習(xi) 成果。試卷有A和B兩(liang) 個(ge) 部分,A部分涉及兩(liang) 個(ge) 規定學習(xi) 的作品(一般是交響曲)。B部分則是有關(guan) 世界音樂(le) ,分析來自不同時間和地點的音樂(le) ,包括爵士/流行音樂(le) 、西方藝術音樂(le) 和世界音樂(le) 。

SL的學生需要回答四道題,時常為(wei) 兩(liang) 個(ge) 小時。

HL的學生需要回答五道題,時常為(wei) 兩(liang) 個(ge) 半小時。

這是一張2019年的HL真題卷,SL和HL的區別在題目3,SL不需要作答而HL是必答。

如何學好IB音樂(le) 並在大考中獲得高分

如何學好IB音樂(le) 並在大考中獲得高分

如何學好IB音樂(le) 並在大考中獲得高分

試卷來源:https://pastpapers.papacambridge.com/viewer/ib/ib-past-papers-year-2018-examination-session-november-2018-examination-session-the-arts-music-listening-paper-hl-pdf

評分標準

學附官網課程鏈接

01Standard Level

https://www.ibo.org/globalassets/publications/recognition/music-brief-sl-en.pdf

如何學好IB音樂(le) 並在大考中獲得高分02Higher Levelhttps://www.ibo.org/globalassets/publications/recognition/music-brief-hl-en.pdf如何學好IB音樂(le) 並在大考中獲得高分

經驗&高分tips

高分秘籍

IB音樂(le) 學起來是一個(ge) 痛並快樂(le) 的過程,listening paper上都是20分的大題,這意味著每回答一道題都會(hui) 是一篇小essay,對於(yu) 英語非母語的學生,會(hui) 有一些些吃力,外加上gcse階段顯少遇到完整的論文寫(xie) 作,所以對於(yu) 第一年的學生來說需要很多準備和練習(xi) 。我花了大概一年的時間才把文章寫(xie) 到18/20,雖然我們(men) 這屆的大考因為(wei) 疫情取消了,但在準備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essay writing的技巧,這對其他學科的IA寫(xie) 作也有一定幫助。

教綱裏需要full analyse的兩(liang) 首樂(le) 曲一般都非常長,還是用海頓G大調第94號交響曲《驚愕交響曲》來舉(ju) 例,三個(ge) 樂(le) 章足足有快25分鍾。

和GCSE階段的學習(xi) 不同,IB學習(xi) 的是完整的交響樂(le) ,需要學習(xi) 的內(nei) 容和需要記憶的點是非常多的。

首先,學生會(hui) 學習(xi) 作曲家生平和了解一些曆史背景,比如海頓的出生年月,他在什麽(me) 時期什麽(me) 地方出於(yu) 什麽(me) 原因創作了第94號交響曲,這首曲子為(wei) 什麽(me) 又被稱為(wei) 《驚愕交響曲》,“驚愕”在哪裏。

其次,從(cong) 古典樂(le) 角度出發,需要了解交響樂(le) 團的發展史,樂(le) 器在樂(le) 團裏的使用“規則”,某些樂(le) 器的使用在這首曲子裏是否有一定的特殊意義(yi) 等。

再者,從(cong) 樂(le) 理的角度,需要分樂(le) 章學習(xi) ;作為(wei) 古典交響樂(le) ,它有嚴(yan) 格的結構,三個(ge) 樂(le) 章分別有自己的名字和含義(yi) ,而每個(ge) 獨立樂(le) 章又有需要遵循的結構和調性的變幻,學生會(hui) 從(cong) 不同的musical elements出發去分析整首樂(le) 曲。

剛開始學習(xi) 的時候,建議做一張表格,按照不同的musical elements分類,把三個(ge) 樂(le) 章區分開,逐個(ge) 分析。把相似處和不同處都列出來,這樣有助於(yu) 自己理解,也有助於(yu) 考試可能會(hui) 出現的關(guan) 於(yu) comparison的題目。我曾花了很多時間整理背誦這些知識點並練習(xi) 如何在短時間內(nei) 寫(xie) 完essay,根據考試總時常,平均一下每一道20分的大題應該耗時30分鍾,參考樂(le) 譜,列大綱,時間還是比較緊的。

所以準備工作要在考前做好,盡量背上所有重要的知識點,這樣在考場裏麵對空白的樂(le) 譜也不會(hui) 太緊張,看到題目就知道自己應該寫(xie) 什麽(me) ,分析什麽(me) ,需要分析的細節在樂(le) 譜的什麽(me) 位置,做到這些考試時會(hui) 輕鬆一些。

考前多練多寫(xie) ,多看一些past paper上的題目,雖然每過一段時間教綱裏的樂(le) 曲會(hui) 發生變化,但出題的道理萬(wan) 變不離其宗,可以對照著往年考過的題目列出答題大綱,這也是再一次整理和記憶知識點的過程。

對很多同學來說演奏可能是最簡單也最容易得分的部分,如果在準備英皇七八級或以上等級的考試的同學完全不用擔心,考級曲目可以直接用。可以連續地富有感情的且幾乎不犯錯的演奏三十分鍾,演奏的分基本就可以拿到手啦。

對HL學生來說,作曲創作是不可少的,Bach Chorales是我覺得相對有難度的一部分,學生需要學習(xi) 巴赫的理論知識並完成一個(ge) 16小節的樂(le) 曲,與(yu) 其說是創作,他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填空。Bach Chorales有一套非常嚴(yan) 格的理論,在和弦,音程的使用上有很多不可以違背的規則,他同時也是西方古典樂(le) 的奠基。

用我老師的話來說,Bach Chorales是 “the law of Western Classical music”,想要學好創作以及對古典樂(le) 的作曲有更深的理解,學好Bach Chorales必不可少。對於(yu) 選自由創作或rearrange的同學來說,樂(le) 器的使用、旋律的創作和每一段之間的關(guan) 聯(theme,motif,variation等)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除了好聽和有一定複雜性外,樂(le) 曲的可演奏性也是需要注意的,在寫(xie) 一些自己不太了解的樂(le) 器時需要注意音域、演奏方法等,畢竟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這些作品是需要錄製現場演奏的。

寫(xie) MLI的過程會(hui) 很有趣,但有時也會(hui) 有些難。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挑兩(liang) 個(ge) 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音樂(le) 作品來進行比較,這也是論文評分標準裏的一項。難的地方在於(yu) 如果選擇了一個(ge) 比較“小眾(zhong) ”的文化的音樂(le) ,找資料的過程會(hui) 很漫長,把分析的小節轉化成清晰的帶有annotation的五線譜並做成配圖會(hui) 有些麻煩,但最終寫(xie) 完會(hui) 非常有成就感,對選擇的曲子所對應的背景也會(hui) 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音樂(le) 是一門涉及知識麵非常廣的學科,在學習(xi) 世界音樂(le) 的過程中,每接觸到一個(ge) 不同的文化,都會(hui) 覺得身臨(lin) 其境,感歎不同民族在藝術造詣上大有不同,但又會(hui) 驚異於(yu) 他們(men) 之間的相似之處。

因為(wei) 我從(cong) 小學習(xi) 西方樂(le) 器的緣故,在學習(xi) 西方音樂(le) 史的時候也會(hui) 更有感觸,對曾經演奏過的一些曲子和一些作曲家會(hui) 更有了解,這些知識在演奏時可以讓我更好地理解樂(le) 曲中的情感和表現手法,有益於(yu) 演奏和傾(qing) 聽。

希望這份介紹對還沒有開始學習(xi) IB但對IB music充滿興(xing) 趣的同學以及IB在讀的音樂(le) 學生能有一些幫助,如果能提起同學們(men) 對音樂(le) 的學習(xi) 興(xing) 趣就更好啦!學習(xi) 的過程雖然也會(hui) 覺得辛苦,但享受音樂(le) 帶來的愉悅感是其他學科不能帶來的。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劍橋大學Human,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s專業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