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高三同學們(men) 大家好!IB大考正在進行中,不知道大家準備得怎麽(me) 樣了呢?今天我想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備考EB SL的備考經驗。
我現在是維克森林大學的大一生,在去年參加了IB大考。雖然我在最後IO中失利導致最後大考成績隻有6分,並不是很理想,但是我相信還是有許多的備考經驗是可以幫助大家複習(xi) 備考的!
各位作為(wei) 托福雅思的高分選手,EB SL的難度完全不在話下,無論是閱讀,聽力還是寫(xie) 作難度都遠遠低於(yu) 標化,所以我的備考經驗主要會(hui) 圍繞答題格式等為(wei) 主。
由於(yu) 去年疫情原因,我們(men) 的聽力部分被取消了,但是聽力本身也沒有太多的要點需要注意,除了考試形式與(yu) 標化不同外其他都相似,所以我也不過多贅述啦。後麵的文章我會(hui) 分別從(cong) 閱讀和寫(xie) 作部分入手分享一些備考經驗。
閱讀部分
EB SL一共會(hui) 有3篇閱讀,但是閱讀本身難度都不太難,難詞出現的頻率也很小,大家完全可以放心閱讀。
和托福一樣,閱讀的所有答案都是文章paraphrase後得到的,所以每道題隻要回到文中,找到對應的句子再答題,基本就不會(hui) 太大的差錯了。
由於(yu) 題目本身難度不大,而且做題的時間綽綽有餘(yu) ,如果一不小心錯一道題就萬(wan) 分可惜,我比較建議選擇題可以把四個(ge) 選項對應的文章都找到,然後再選擇正確的答案。
其他的題也可以類似,把一道題可能對應的相關(guan) 篇幅都找到,再挑選答案,以免漏看導致題目做錯。 Reading部分我認為(wei) 最可能失分的兩(liang) 個(ge) 部分是justification部分和詞匯對應部分。
Justification部分雖然看起來就是填空題的變種,隻不過加了一個(ge) 判斷題,但是justification答案對所寫(xie) 的篇幅要求非常嚴(yan) 格,抄少會(hui) 漏對應的點導致扣分,抄多了批卷老師會(hui) 認為(wei) 你沒有理解故意抄多也扣分。 一般來說在justify的時候不需要,也不可以抄一整句句子,隻需要把題目中所有的點都提到就可以,可以是一個(ge) phrase也可以是一個(ge) 短句。
如果實在不清楚應該引用多長的話,可以參考之前大考的題目和markscheme。我之前就是因為(wei) 不清楚然後做了幾套以前的卷子,後麵基本就清楚該怎麽(me) 寫(xie) 了。
當然,如果你在一個(ge) 長句和短句中糾結,實在不知道寫(xie) 哪個(ge) 的時候,還是比較推薦寫(xie) 長句子啦。Markscheme基本都會(hui) 有一個(ge) 容錯率,隻要寫(xie) 的不超過這一部分就都可以給分,但是寫(xie) 少了就沒有辦法了。 除了justification,還有一道同義(yi) 轉換的選擇題我覺得會(hui) 比較容易錯。
左邊給到的詞有時候會(hui) 是我們(men) 熟悉的詞,也可能不是,但無論我們(men) 認不認識都不要急著去選答案,而是把詞帶回原文中去看它語境下的意思,再進行選擇。
一般一個(ge) 詞會(hui) 對應一個(ge) 答案和一個(ge) 混淆項(包括example),大家也可以用這個(ge) 方法排除答案。
寫作部分
EB的寫(xie) 作雖然不難,但是在形式上與(yu) 我們(men) 所寫(xie) 的標化有很大的不同。EB的寫(xie) 作本質也是在寫(xie) 文章,但是因為(wei) text type的不同寫(xie) 的格式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作文的內(nei) 容基本根據題意,闡述觀點,描述event就可,對內(nei) 容要求還是比較低的,所以基本都沒問題;主要複習(xi) 重心還是在text type和對應的格式上。
EB會(hui) 考的text type有很多,但是我們(men) 最後隻需要選擇一個(ge) 即可,所以我個(ge) 人認為(wei) 隻要根據個(ge) 人偏好精通4-5個(ge) text type,並熟悉剩下的即可,當然能夠精通所有的text type那是最好的啦!後麵我也會(hui) 講一些我個(ge) 人比較習(xi) 慣用的text type,供大家參考複習(xi) 。
1. Review
Review一般用在看完一部作品或是參加完一個(ge) 活動後對其的總結與(yu) 評價(jia) ,根據不同的audience基本語調是在informal和formal之間。
Review總體(ti) 不難,但是要對自己所review的東(dong) 西盡量了解,以免文章沒法深入分析。文章總體(ti) 分為(wei) 幾個(ge) 部分:
Title:最好直接點明自己review的作品及對它的評價(jia) 如何(好/壞)。
Introduction:大致介紹一下作品(作者,日期,時間等)並且大致的評價(jia) 。
Summary: 對評價(jia) 的作品或時間做一個(ge) 大概的總結,描述事件發生了什麽(me) 或作品講了什麽(me) 。
Evaluation: 對作品的評價(jia) ,這裏最好越詳細越好,針對一些detail進行分析討論,並且列舉(ju) 你認為(wei) 它好/不好的原因。如果review的是event的話,事情細節完全可以瞎編,不用擔心。
Conclusion: 概括自己的觀點,可以對作品給一個(ge) 評分(比如9/10),然後提出一些作品可改進的點。
2. Formal letter/E-mail
這其實是兩(liang) 個(ge) 不同的text type,但是兩(liang) 者格式類似,我就放在一起說啦。Letter和email的本質都是給別人寫(xie) 信,所以基本內(nei) 容不會(hui) 有太大變化,隻會(hui) 在格式上稍有不同。
Formal Letter作為(wei) 商務信件肯定更加formal,在寫(xie) 信時收件人的名字、職務、地址、郵編等都要寫(xie) 到位(頂頭靠右寫(xie) )。全文都需要更加formal,所以不能出現太friendly的詞匯和語言。
另外,如果是求職類信件的話,可以再最後附上自己的名字,電話等聯係信息,並感謝對方讀信。總而言之,全文圍繞著formal的語境展開,表達觀點與(yu) 意願。
E-mail作為(wei) 電子郵件相對來說就informal很多,但同樣需要根據收件人的不同而定formality。
開頭的郵件地址From,To,分別寫(xie) 寄件人和收件人的郵箱地址(瞎編即可),Subject寫(xie) 全文的topic,也可以直接點明郵件來意。
其他的部分其實基本就和formal letter差不多啦。隻要自己掌握好文章的formality,如果是和朋友親(qin) 人就可以informal一些,和教授就需要更加formal,基本也就沒問題了。文章內(nei) 容基本也是闡述+解釋觀點,所以也不過多贅述了。
3. Blog entry
作為(wei) 另外一個(ge) social media,博客更像是一個(ge) online essay,在網上表達自己的觀點。Blog更加地informal,需要和“網友”觀眾(zhong) 產(chan) 生互動,並博取關(guan) 注。其大致格式如下:
Title:盡量直接點明主題,並且可以取一個(ge) 比較博眼球的標題,吸引觀眾(zhong) 關(guan) 注。
Author information:第二行靠右的作者名稱和博客日期。
Body part中間可以多和觀眾(zhong) 產(chan) 生互動,並且可以用“we”等字眼拉進關(guan) 係。
結尾部分可以再次與(yu) 觀眾(zhong) 互動,鼓勵他們(men) 在評論區留言或是看往期文章等。
最後可以模擬一個(ge) 小評論區,並寫(xie) 一兩(liang) 個(ge) 讀者的comments;但是不要太過簡單,像是“cool”這種,盡量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與(yu) 觀點 。
4. Proposal
Proposal是對社會(hui) 或身邊一個(ge) phenomenon的提議,通常帶有強烈的偏向性和建設性。Proposal可以用subtitle來定格式:
Title:點明對什麽(me) 的proposal(Proposal for XXX).
Introduction:描述一下phenomenon,他的問題所在,和需要improve的原因。
以下可以用subtitle分為(wei) 不同的小點,討論不同的解決(jue) 方案。每個(ge) paragraph裏麵都盡量討論到solution的可行性和可能被質疑的地方並進行反駁,完善計劃方案。另外也可以用一些real-life examples來幫助論證。
Conclusion:總結問題,提出方案,呼籲大家可以聽取並實施你的proposal.
最後,無論是什麽(me) text type,一定要在第一部分提到自己文章麵向的audience和寫(xie) 文章的目的,寫(xie) 得越清楚越好。很多批卷老師會(hui) 根據你的context and audience進行評分,在開頭直接點明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作文拿高分。如果覺得加得太生硬了也沒關(guan) 係,畢竟這是考試而不是真正寫(xie) 文章,拿分最重要嘛。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個(ge) 人English B SL的備考經驗啦,雖然比較簡短但是很多地方都依舊需要注意並複習(xi) 。相信大家最後這幾天可以好好複習(xi) ,挺過這一個(ge) 月的大考時期,並且取得一個(ge) 理想的成績的!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