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men) 為(wei) 大家總結了2025考試季的具體(ti) 時間安排:從(cong) 2025年5月8日開始至6月24日結束,2025GCSE的成績將於(yu) 8 月 21 日發布,A-Level的成績將於(yu) 8 月 14 日發布。
GCSE作為(wei) 低齡階段比較重要的考試之一,很多家長和同學在選課階段慎之又慎。今天我們(men) 就來詳細講一下GCSE。它的選課結果是否會(hui) 影響大學申請?成績不理想要如何處理?
GCSE的評分標準
英國私立學校理事會(hui) (Independent Schools Council)的數據顯示,英國中學生選擇GCSE科目數的平均數字是9.4門。對於(yu) 頂尖大學和課程來說,在6個(ge) 以上的科目中取得A/A*成績比通過11門GCSE考試更重要。
翻看牛津大學的官網可以發現:在申請過程中,GCSE的結果是會(hui) 被考慮在內(nei) 的:
自2018年以來,英國GCSE的評分標準從(cong) 字母變成了數字。現在GCSE的評分標準變為(wei) 9---1。9代表著最高等級,對應1則是最低的等級。新係統中的9分是超過A*的成績,說明拿到9分的學生在相關(guan) 學科的成績十分優(you) 秀;9 ---7分包括A*---A, 6 ~ 4分包括B---C, 3---1分是D---G。U將保持不變。C(4級)被認為(wei) 是通過GCSE。具體(ti) 成績對應參照下圖:
GCSE成績的重要性
● GCSE成績對於(yu) A-Level選課有很大的作用
GCSE成績會(hui) 影響A-Level科目的選擇,有的高中明確表示隻有GCSE相關(guan) 科目達到6或7分,才能學習(xi) 某些A-Level科目。
● GCSE成績和大學申請有重要關(guan) 聯
很多學生和家長都誤以為(wei) GCSE 成績沒有A-Level和 IB成績那麽(me) 重要,這其實是個(ge) 非常嚴(yan) 重的誤區!在申請大學的時候,A Level考試還沒有開始,所以大學在審核申請的時候,GCSE成績就是參考申請人能力的證明之一。
很多名牌大學在錄取學生的時候是需要看孩子GCSE成績的。比如牛津大學就明確表示本科錄取時會(hui) 考慮候選人各科的GCSE成績,而且通常成功的申請者7、8、9分的比例非常高;倫(lun) 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精算科學專(zhuan) 業(ye) 要求GCSE多數科目達到7或者8-9,包括數學成績需達到7;倫(lun) 敦大學學院UCL要求所有專(zhuan) 業(ye) 的申請人GCSE英語和數學成績至少達到5。
● GCSE的成績不理想可以選擇重考麽(me) ?
如果GCSE成績很低,除非選擇重考,否則對將來的大學申請會(hui) 有很大影響。但如果進行重考,大學會(hui) 知道你考了兩(liang) 次GCSE,所以到時需要準備一個(ge) 合理的解釋。CEC的建議是不需要浪費時間重考大學不重視的GCSE科目,利用這段時間在大學希望看到的核心科目上取得一個(ge) 好的成績。
國際生選課要遵守學校要求麽(me) ?
即便你是非英語母語的學生,在GCSE科目選擇上仍然需要遵循學校的要求,許多英國學校會(hui) 要求學生修9門課,學校必須對所有人都遵守同樣的規則。當然,也有許多學校為(wei) 海外學生提供同步課(IGCSE),也就是一年的IG課程,就可以選5-6門課。
我們(men) 來簡單科普一下IGCSE:
從(cong) 字麵上看,IGCSE比GCSE多了一個(ge) I。IGCSE全稱為(wei) 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國際普通中等教育證書(shu) ”,是專(zhuan) 門為(wei) 英國以外的國際生準備的可以銜接A-Level的課程,相當於(yu) 英國Y10---Y11學生所獲得的GCSE資格。
IGCSE學製一般為(wei) 一年,也有學校開設兩(liang) 年,一年製的課程學習(xi) 強度較大,適合基礎較好的學生。
IGCSE的評分標準與(yu) GCSE類似。愛德思考試局的IGCSE與(yu) GCSE的評分標準相同,也是采用9---1的評分標準;而CIE考試局有兩(liang) 個(ge) 評分標準:核心課程的評分標準:C---G,拓展課程的評分標準:A*---E。
IGCSE和GCSE具體(ti) 的區別及優(you) 缺點可參考:GCSE和IGCSE有何區別?越來越多的英國私校將投入IGCSE的“懷抱”?
GCSE科目如何選
根據多年的經驗,CEC建議您在選課的時候可以考慮以下幾個(ge) 問題:
選擇你最喜歡的
選擇你所擅長的
選擇與(yu) 你心目中的未來大學學習(xi) 相關(guan) 的課程
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學校通常要求學生在核心科目的每一個(ge) 分欄裏麵選一門必修,然後可以再額外選2-3門選修課程。選的科目越多,需要上的課越多,作業(ye) 任務也相應增加,占用的時間會(hui) 更多,所以需要足夠的時間管理能力來達成各項科目的平衡。如果所有科目成績都能拿到A或以上,申請牛劍G5,得到offer的機會(hui) 就會(hui) 增加很多。
在GCSE階段,暫時還不需要考慮職業(ye) 規劃,當你真正進入社會(hui) 的時候,你對於(yu) 自己的職業(ye) 規劃可能會(hui) 有改變。所以,不用想太多,喜歡什麽(me) 課就選什麽(me) 課!隻要你選的科目包含各個(ge) 範疇,整體(ti) 來說夠廣闊的話,這樣到了A-Level和大學,你可以做出的選擇便會(hui) 更多。
但不是所有的GCSE科目都是平等的。數學、英語、生物、物理、化學、曆史、地理和一門語言的分數含量會(hui) 遠高於(yu) 商務研究、媒體(ti) 研究或社會(hui) 學。
想要申請大學走學術道路,最好專(zhuan) 注於(yu) 核心的GCSE課程。GCSE選錯科目的代價(jia) 是巨大的,很多學生和家長由於(yu) 缺乏前期規劃,導致後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補救。
比如,想在A -Level讀某一科,卻不知道原來必須先在GCSE程度修讀這一科,才可以在A level選擇,因此被迫在A-Level修讀另一科;又或是選擇的科目太多,令到自己應付不了,整體(ti) 成績下降,反倒得不償(chang) 失;還有選科的時候把自己能夠走的路收窄了很多,導致將來想再轉方向也轉不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