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就讀於(yu) 西北地區一所普高學校國際部的賽同學,在2022年的“物理碗”(PhysicsBowl)中取得了全國金獎,並且與(yu) 全球前100以一分的距離失之交臂(這也是老師心裏的一個(ge) 小小遺憾/(ㄒoㄒ)/)。為(wei) 了讓同學們(men) 在短期內(nei) 高效備考物理碗,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不留下像老師這樣的遺憾,我為(wei) 大家分享了物理碗的備考經驗!
注:《生活大爆炸》S1 P13 美國人也愛的物理競賽
為(wei) 什麽(me) 參加物理碗?
相信很多同學都是因為(wei) 自己會(hui) 學習(xi) 理科相關(guan) 或者僅(jin) 僅(jin) 是聽聞這門競賽比較火爆、含金量較高,因此在老師/機構/同學的推薦下草草報了名,卻不了解這門競賽的考察形式以及究竟該如何準備。
而我之所以參加物理碗,是因為(wei) 我也是以物理和工程作為(wei) 未來專(zhuan) 業(ye) 目標的一名學生,在物理碗和其他物理競賽對比中,我發現物理碗是更適合物理競賽“初體(ti) 驗”的選手上手,並為(wei) 大學學習(xi) 生活打基礎的一門物理競賽。認可度和知名度也是非常高。在著名美劇《生活大爆炸》中,劇裏的學霸們(men) 也不斷提及這門競賽。
對於(yu) 物理學、機械工程、材料學、航空航天工程等專(zhuan) 業(ye) 的同學來說,參加比賽拿到好成績是很強的加分項。比賽的含金量、認可度和難度在所有大家熟知的物理競賽裏,性價(jia) 比都是最高的。
注:物理碗和其他物理競賽的對比
競賽規則與(yu) 獎項
競賽語言
英文
競賽方式
個(ge) 人參與(yu) ,試卷筆試,沒有實驗
競賽內(nei) 容
40道選擇題,持續45分鍾。
考試允許使用計算器,提供公式和常數表
計分方式:答對得1分,答錯或不答得0分
競賽獲獎率
Global top 100-Global Individual Award;National top 10%-Gold;top 25%-Silver;top 35%-Bronze.知識點範圍包括力學,電磁學,熱力學,光學,原子物理等。
競賽難度
題目分為(wei) 兩(liang) 套,高一學生(IB10年級,GCSE的G1年級部分優(you) 秀學生和G2年級)建議選擇Division1考題,高二、高三學生(IB11-12年級,A-Level AS和A2年級)建議選擇Division2考題。
Division1涉及概念物理學和AP物理學中的內(nei) 容。Division2在廣度和深度方麵均超過Division1。Division1的簡單題、中等題難度相當於(yu) AP物理1/2,難題的難度則高於(yu) 後者。
Division2的平均難度略高於(yu) AP物理C,且覆蓋知識點範圍更全麵、比後者更廣。不論是Division1還是Division2,30分以上的同學所占比例都非常小。
在絕大多數賽區取得30分以上的成績就可以進入賽區前10乃至全球前100名。所以如果想拿到賽區前10、全球前100,基本上要確保拿到30分以上。
而如果想拿到較高的獎項,如全國金獎(排名前10%)一般需要25分以上的成績,全國銀獎(排名前25%)一般需要20分以上的成績。
注:物理碗涉及的知識點
備賽要點和經驗
就像上一個(ge) 部分和圖片總結的一樣,物理碗的大部分知識點和四門AP物理是大部分重合的,我作為(wei) 一名物理專(zhuan) 業(ye) 的學生,之前在備戰物理碗的同時,也同時備考著4門AP物理。
雖然辛苦,但不得不說學習(xi) 難度真的減少了很多。在正常的學習(xi) 生活中突然殺入一門物理碗倒也沒打得我措手不及。所以,建議高二已經有物理基礎的同學參加這門競賽,畢竟每年的考試距離報名截止隻有一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
在這一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學習(xi) 知識點或者梳理你已經在自己平常的課程體(ti) 係中學過的,和物理碗有重合的知識點。
物理碗競賽考察內(nei) 容包括力學、 熱學、電磁學、光學和現代物理。其中:
力學包括:測量學基礎、運動學習(xi) 計算、牛頓三定律、動量、動能、角動量等。
電磁學包括:庫侖(lun) 定律、電場 電勢、電勢能、電容等。
熱學包括:分子運動、內(nei) 能與(yu) 熱機等。
光學包括:反射、折射、幹涉等。
現代物理包括:原子結構、量子力學、波粒二象性等。
D1部分 (1-40題)對於(yu) D1部分(1-40題)來說,力學是考察的重點,占比超過了50%好在難度不高,知識點也並不複雜,如果物理1能輕鬆拿下,那這些題目也不會(hui) 有問題。
D2部分(11-50題)對於(yu) D2部分(11-50題)來說,力學和運動學是考察的重點,細分知識點包括圓周運動、功率、彈性勢能等。此外,光學考察了幾何光學中關(guan) 於(yu) 透鏡成像和光的折射問題,相對計算複雜,難度大。因此同學們(men) 也要提升自己的計算能力和細心程度。
上麵就是針對物理基礎沒有那麽(me) 完整的同學們(men) 的知識點指南啦,如果大家在check過後發現自己有哪些地方的學習(xi) 還是不到位可以按照這些地方查漏補缺、繼續學習(xi) 。
而對於(yu) 在備戰物理的同時已經有其他AP物理課程基礎的同學,我們(men) 其實不用整那些虛頭八腦的,直接開始刷真題!“哇!這個(ge) 方法聽起來有點超前啊!“
其實呢,物理碗作為(wei) 競賽,實際上沒有我們(men) 想象的那麽(me) 困難。知識點大家其實已經在平常物理課上掌握了不少,隻是需要更深一步地鑽研一些知識點,而答題的底層邏輯都是一樣的。
而且這個(ge) 競賽都是選擇題,和BPhO這種全部是大題,每道題分值高,在不會(hui) 做的時候編都編不出來的競賽,難度算是非常友好的。(選擇題還可以用排除法、演算法、甚至看眼緣法(doge)得到正確答案呢!【悄咪咪】)所以,我們(men) 主打的就是一個(ge) “以考代練”,在刷題、講題、答疑、總結中慢慢補全課內(nei) 物理知識和物理碗競賽知識的差異。而這個(ge) “直接刷真題”,也不是去直接卡時間做題,而是分為(wei) 三步:
- 前十天:完整做完真題套題,了解知識點的分布以及考察的方式。在對照答案改錯後,總結錯題的知識點是哪些自己沒有學習或者掌握的部分,在詢問老師之後,找類似的題目去做和整理。
- 中間段備考時間:知識點全掌握後計時做題,了解自己的做題速度,並且嚐試提高做題速度,找到適合自己的做題方法。
- 考前十天:按照考試要求嚴格卡時間做題,訓練手感,並且重新複習之前的錯題,保證考試時不會“踏入同一條陰溝”。
關(guan) 於(yu) 時間方麵,每周抽出兩(liang) 三天時間,少打點遊戲,每天兩(liang) 個(ge) 小時,每周4-6個(ge) 小時,刷10套真題左右,我認為(wei) 是比較合理的備考計劃,
競賽特點
速度!
物理碗的考試時間非常緊張,大多數同學無法完成考卷,甚至許多同學沒有來得及閱讀後半部分題目。在45分鍾內(nei) 要完成40個(ge) 題目,在時間分配策略上,我們(men) 要嚴(yan) 格控製時間分配。
總體(ti) 而言,每個(ge) 題大約分配1分鍾上下。考試時如果遇到沒有把握的題目,可以先跳過,不要耽誤後麵題目的計算。一定要選出一個(ge) 選項,因為(wei) 不再有回顧重新計算的時間。
英語能力!
物理碗競賽是純英文試題,這些對咱們(men) 國內(nei) 學生來講是一個(ge) 不小的挑戰。所以考生的英語能力一定要過關(guan) ,要不然在考試中很可能就會(hui) 出現考題理解錯誤的問題。多背誦考試知識點的英文詞匯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
物理碗競賽的考察內(nei) 容是包含了高中物理階段的所有內(nei) 容,考察的內(nei) 容非常廣泛,所以備考物理碗需要把基礎知識全部補全,並且牢記物理碗公式、理解物理的基礎定律的含義(yi) 和適用範圍。
備考資源
1.關(guan) 於(yu) 真題方麵,我們(men) 可以谘詢身邊有資源的同學或者學校的物理老師,一般都能拿到曆年的物理碗套題。
2.推薦書(shu) 籍:《Fundamentals of Physics》《Physics for scientist and engineers》是比較基礎性的書(shu) 籍,裏麵大概講了一些物理學的基礎入門知識點介紹,適合備考初期閱讀熟悉。《Thinking Physics》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mechanics》《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屬於(yu) 較為(wei) 進階的書(shu) 目,裏麵的知識點都偏向於(yu) 更深刻的力學和電磁知識點。如果在備考時發現自己願意對物理學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可以繼續進行學習(xi) 和探究。
好啦,以上就是我的備考經驗分享。小小物理碗競賽,對於(yu) 各位優(you) 秀的同學們(men) 來說肯定不用太過緊張!以我的方法作為(wei) 參考,希望大家都能放鬆心態、認真備考,在競賽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