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也稱為(wei) 世界大學生數學建模,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是一項麵向大學本科層次的一個(ge) 國際性比賽,題目類型有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MCM)和The 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ICM)兩(liang) 種。
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MCM),俗稱數學建模競賽,有三道題:problem A , problem B 和problem C。A題是連續型的題,B題是離散型的題,C題是數據處理的題,大都是會(hui) 給出大量的表格數據進行數據處理。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 (ICM):俗稱交叉學科競賽,有三道題:problem D, problem E, problem F。與(yu) mcm不同的是,題目上會(hui) 給你一些參考的數據,方便你盡快找到查數據的方向。problem D是運籌學和網絡科學等類型的題目,problem E近幾年都是關(guan) 於(yu) 環境方麵的綜合題目,problem F是政策的題目。
MCM 偏自然、理工,而 ICM 偏社科、人文。MCM對數學,計算機要求相對高,而 ICM 對邏輯,寫(xie) 作要求相對高。
適合對象
全球大學生及數學、計算機領域特別優(you) 秀想要挑戰自我的高中生們(men) 。
學生以小組形式參賽,每組最多 3 人 (可以隻含2名學生,甚至是1名學生),每名學生隻能參加一個(ge) 小組。
競賽時間
注冊(ce) 截止日期:美國東(dong) 部時間 2023 年 2 月 16 日 星期四 下午 3:00 之前
比賽開始:美國東(dong) 部時間 2023 年 2 月 16 日 星期四 下午 5:00——2023 年 2 月 20 日 星期一 晚上 8:00
解決(jue) 方案報告截止日期:美國東(dong) 部時間 2023 年 2 月 23 日 星期一 晚上 9:00
比賽結果:結果將於(yu) 2023 年 5 月 31 日或之前公布
比賽形式
競賽要求每組隊員在四天時間內(nei) ,就指定的問題完成從(cong) 建立模型、求解、驗證到論文撰寫(xie) 的全部工作,體(ti) 現了參賽選手研究問題、解決(jue) 方案的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為(wei) 現今各類數學建模競賽之鼻祖。
競賽內(nei) 容
MCM/ICM 非常重視解決(jue) 方案的原創性、團隊合作與(yu) 交流以及結果的合理性。由專(zhuan) 家組成的評閱組進行評閱,評出優(you) 秀論文。
每個(ge) 團隊可以選擇六個(ge) 問題選項中的任何一個(ge) ,並且應該隻提交一個(ge) 問題的解決(jue) 方案。
MCM 問題 A
MCM 問題 B
MCM 問題 C
ICM 問題 D
ICM 問題 E
ICM 問題 F
比賽建議
MCM是ABC三題,ICM是DEF三題。對6道題目類型的描述,不是嚴(yan) 格的劃分,角度和依據都不相同,其中,有一些關(guan) 鍵詞就能表現出該道題的特點。A題continuous和B題discrete是指模型的類型,C題data insights是指問題數據的特征,D題operations research/network science和E題environmental science是指問題涉及到的學科,而environmental science和F題 policy又是指問題本身的背景。這不是按照同一標準對題目進行劃分,之間有重疊。最顯然的,如果認為(wei) continuous和discrete是互補的,那麽(me) 其他4道題目應該可以分別歸入其中某一類。
其次,這些一兩(liang) 個(ge) 詞的描述過於(yu) 籠統、寬泛,無法體(ti) 現題目的具體(ti) 特征,特別是A、B、F題的描述,提供的信息非常少,說了幾乎等於(yu) 沒說。continuous、discrete把所有的模型全包括了。policy範圍也太廣,人類主宰世界,方方麵麵都可能涉及政策問題。而且F題也是2016年新增加的,隻有2016年一年的題目(難民問題),暫時還看不出來什麽(me) 規律。
而C題和D題的特征相對具體(ti) 一些。比如,針對2016年起MCM新增加的C題,COMAP(Consortium for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專(zhuan) 門發布了一份 文檔 ( 中文簡介 )說明其特征。概括起來,MCM的C題與(yu) 數據有關(guan) ,雖然稱不上大數據,但壓縮包也在100MB以上,與(yu) MCM/ICM其他題目相比,數據量算是大的(實際上以往MCM/ICM的題目很少給數據),這就要求選這一題的參賽隊要熟悉數據處理的基本方法,包括預處理、後處理等,並掌握相應的編程技能或是相關(guan) 軟件的使用方法。模型、方法方麵,可能主要集中在統計、模式識別等方向。再比如D題如果是網絡科學的問題的話,所用到模型、算法、軟件比較集中,有章可循。近幾年網絡科學是一個(ge) 熱門研究領域,算法、軟件包括可視化的軟件都很多,如果對這一領域的相關(guan) 知識和軟件都比較熟悉,選題時可以重點關(guan) 注D題。
E題環境科學,大體(ti) 上會(hui) 集中在環境汙染、資源短缺、可持續發展、生態保護等幾個(ge) 方麵。對問題的背景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是範圍仍然很廣,模型、方法沒有明顯的特征。
所以,無法僅(jin) 僅(jin) 根據這些提示就進行選題,至多是,排除某個(ge) 題目不考慮(如,計算能力差的隊可以不選C題)。如果僅(jin) 從(cong) 選題的角度出發,搞清楚MCM競賽與(yu) ICM競賽的區別,可能更有幫助。
往年賽題
MCM Problem A: Fungi
MCM PROBLEM B: Fighting Wildfires
MCM PROBLEM C: A Confirming the Buzz about Hornets
ICM PROBLEM D: The Influence of Music
ICM PROBLEM E: Re-Optimizing Food Systems
ICM Problem E: Re-Optimizing Food Systems
ICM PROBLEM F: Checking the Pulse and Temper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