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哲學係學長講述小眾(zhong) 文科到底學些什麽(me) ?
文科一直是中國學生英國本科方向名校申請的小眾(zhong) 領域,哲學專(zhuan) 業(ye) 更是文科中的小眾(zhong) “戰鬥機”,以其對語言的高要求和與(yu) 其他理工科完全不同的思維學習(xi) 方法,讓很多即使對哲學感興(xing) 趣的同學都望而卻步。
但近幾年越來越多有前瞻性的同學能夠在很早的階段就決(jue) 定要學習(xi) 哲學類專(zhuan) 業(ye) ,因此也擁有更多準備時間,使中國學生錄取英國名校哲學專(zhuan) 業(ye) 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今天機構哦就請來了劍橋哲學專(zhuan) 業(ye) 的S老師,聽他講講哲學專(zhuan) 業(ye) 的學習(xi) 與(yu) 申請吧~
哲學專(zhuan) 業(ye) 到底學什麽(me) ?
What you do as a philosopher
在英國學哲學是以問題為(wei) 導向的,對比國內(nei) 或者歐洲大陸的哲學專(zhuan) 業(ye) ,英國的哲學並不是一個(ge) 曆史性學科,比如說你可能會(hui) 認為(wei) 我們(men) 會(hui) 從(cong) 古希臘的哲學家們(men) 的思想開始學習(xi) ,例如蘇格拉底…但英國的哲學學習(xi) 並非如此,我們(men) 會(hui) 提出哲學問題,然後通過閱讀文獻,試圖去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或問題的某一部分。
因此,英國的哲學專(zhuan) 業(ye) 不是按曆史了解每個(ge) 哲學家的思考,而是在試圖解決(jue) 問題的過程中也會(hui) 借鑒前人的智慧。
舉(ju) 一個(ge) 入門的例子,人有沒有自由意誌free will?(雖然這是哲學家最討厭的例子?)我們(men) 會(hui) 先去討論為(wei) 什麽(me) 這是一個(ge) 真正的問題?然後提出哲學上的解決(jue) 方案或回答,當然這裏的“答案”並非一個(ge) 完全“正確”或“錯誤”的答案,而是開放性的,重點是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的探索與(yu) 研究。
向上滑動閱覽
老師為(wei) 什麽(me) 會(hui) 選擇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呢?
其實我的興(xing) 趣很廣泛,有很多感興(xing) 趣的專(zhuan) 業(ye) ,但我對學哲學的好奇心最重。如果不學的話,這些哲學問題會(hui) 持續地在我的腦海裏。因此我覺得不如就學習(xi) 哲學,好好地想一想這些問題。但即使當時選擇不學哲學的話,我依然會(hui) 繼續思考我感興(xing) 趣的哲學問題。
純哲學專(zhuan) 業(ye) vs. 其他哲學交叉專(zhuan) 業(ye)
有很多交叉學科會(hui) 帶有哲學的分支,這些交叉學科與(yu) 純哲學的重點不一樣:純哲學會(hui) 比較理論化,例如關(guan) 注語言,我認為(wei) 這是根本的哲學問題。
舉(ju) 兩(liang) 個(ge) 熱門的帶有哲學的交叉學科,牛津的PPE和劍橋的HSPS。牛津的PPE(政治、哲學與(yu) 經濟)是偏向於(yu) 政治的,因此即使同樣是哲學,PPE的哲學會(hui) 關(guan) 注更實用、更現實的哲學問題。劍橋的HSPS(人類社會(hui) 政治學)覆蓋的內(nei) 容則更側(ce) 重社會(hui) 科學和人類學。
因此如果對理論相關(guan) 更感興(xing) 趣的話可以學純哲學,對政治經濟上的哲學運用更感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選擇PPE,對人文社會(hui) 學科有general interest的可以選擇HSPS。
一個(ge) 哲學學生需要擁有什麽(me) 特質?
好奇心是哲學生最重要的特質,因為(wei) 人類一開始學哲學都是因為(wei) 好奇心?相信任何一個(ge) 想學哲學的同學也是如此。簡單來說就是“I’m bothered by it”,被哲學問題所困擾的人,為(wei) 了得到一個(ge) 滿意的“答案”,才會(hui) 去做哲學。
就從(cong) 我自己和身邊的例子來說,一旦你對某個(ge) 哲學問題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那麽(me) 通常都會(hui) 在這塊兒(er) 學得很好,因為(wei) 你有主動想去探索的意識和動力;但如果你沒有理解為(wei) 什麽(me) 某個(ge) 哲學問題是重要的,那麽(me) 通常就會(hui) 學得比較辛苦。比如說大一時的我沒有對語言哲學產(chan) 生好奇,那麽(me) 無論怎麽(me) 學感覺都是有點不對,但當我意識到了這個(ge) 問題最讓我糾結的地方,理解到了那個(ge) 地方就好學了。
另一個(ge) 重要的特質是Think logically邏輯思考的能力,這也是一個(ge) 通過很艱難不斷練習(xi) 的過程,可以去培養(yang) 達到的。哲學的邏輯思考能力無論對於(yu) 你的思考、或者寫(xie) 論文的邏輯性都非常非常重要。但這不算一個(ge) 學習(xi) 哲學的pre-requisite先決(jue) 條件,如果你對哲學好奇,那麽(me) 通過長時間的練習(xi) ,這種邏輯思考能力是可以培養(yang) 出來的。
哲學專(zhuan) 業(ye) 的申請建議
哲學是一個(ge) 沒辦法靠衝(chong) 刺去申請的專(zhuan) 業(ye) ,所有的準備都是很長線的東(dong) 西。總的來說就是提升自己,比如對某個(ge) 問題感興(xing) 趣了就去讀一點相關(guan) 的書(shu) 或者論文,然後把想法寫(xie) 出來、整理清楚。這種多讀多想的學習(xi) 方法,其實也是現在我們(men) 在劍橋學哲學的方法,單單讀過書(shu) 是不會(hui) 懂的,隻有下筆寫(xie) 下自己的思考,才能培養(yang) 邏輯思考與(yu) 理解的能力。
在劍橋學習(xi) 的過程中,哲學專(zhuan) 業(ye) 最開始吸引你的點改變了嗎?
根源上說沒有改變,就是我還對哲學問題好奇。但是在更具體(ti) 的層麵上有些差別,當時隻是想要一個(ge) 自己滿意的“正確”的答案,我在乎的更多的是有一個(ge) 答案讓我心安、讓我不糾結,屬於(yu) 完全沒有方向的開放式的探索。但現在答案對我是一個(ge) 框架性的東(dong) 西,我想把框架填滿,去填補更多的細節來更具體(ti) 的解決(jue) 問題。
哲學專(zhuan) 業(ye) 的職業(ye) 發展
哲學專(zhuan) 業(ye) 的職業(ye) 發展也是很多人好奇的,常見的當然是做學術。但其他也有,例如谘詢業(ye) ,其實是非常歡迎學習(xi) 哲學的同學的,因為(wei) 學習(xi) 哲學獲得的不是某個(ge) 方麵的specific的能力,而是一種general的分析的能力(analysis, think critically, reflect)。
哲學沒有具體(ti) 的對口專(zhuan) 業(ye) ,但可以對於(yu) 任何其他general的現代工作都是可以勝任的。同樣熱門的職業(ye) 路徑也包括法律方向,因為(wei) 哲學和法律連接很緊密,很多同學會(hui) 從(cong) 哲學或PPE轉法律係,因此這方麵的職業(ye) 規劃也是可以的。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