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科申請過程中如何了解招生官?

了解招生官

無論是美高、美本、到之後的研究生和博士申請,甚至到了科研階段的經費申請,英美學界都有這麽(me) 一句話:know your audience(知道你的觀眾(zhong) 是誰)。

當然,他們(men) 並不是建議我們(men) 去找到具體(ti) 到底是哪幾個(ge) 人在讀你的申請——這種信息是不可能得到的。每個(ge) 學校的招生官手中拿到的申請人檔案是隨機的,何況還有後麵的第二讀者、招生主任、評審委員會(hui) 等等。你永遠不可能知道具體(ti) 是誰讀了你的申請。

那麽(me) ,know your audience的意義(yi) 在哪兒(er) ?

其實,這句話指的是你要大致知道是什麽(me) 樣的人(學識、背景、目的)在對你進行審核。對於(yu) 博士申請來說,你的讀者就是申請項目的教授。對於(yu) 經費申請來說,有時候可能是不同領域的專(zhuan) 家。而對於(yu) 美本申請,就是學校招生辦的招生官。

美本的招生官畫像是怎樣的呢?大致可以分成兩(liang) 類

第一類:應屆畢業(ye) 生

這些很可能就是這所大學應屆的畢業(ye) 生或者是來自於(yu) 其他大學的、對教育有熱情的畢業(ye) 生,當然,也可能包括了職業(ye) 規劃不明,但是手握一個(ge) 知名大學本科學位的畢業(ye) 生。這一類學生由於(yu) 剛畢業(ye) ,雖然經驗不足,但是他們(men) 對當代的校園文化、校園問題、年輕人的生活都有鮮活的第一手經驗。

他們(men) 往往更有活力、更敢於(yu) 接受“古靈精怪”的申請人。由於(yu) 這些人很多都是名牌大學畢業(ye) ,他們(men) 閱讀能力往往也更高,能夠從(cong) 細節上看出一個(ge) 學生的閃光點和潛力所在。

然而,這個(ge) 群體(ti) 最大的一個(ge) 問題就是,他們(men) 往往不會(hui) 在招生辦做下去。由於(yu) 他們(men) 自身的年齡優(you) 勢、學曆優(you) 勢,很多人都會(hui) 在短時間後轉行或者進入研究生院。其中甚至有不少人就是為(wei) 了考取教育學的碩士博士學位才進入招生辦積累經驗、進行“背景提升”。這些人往往是招生官中占少數的群體(ti) 。

第二類:“固定班底”

這一類招生官普遍在這一領域工作了很多年,他們(men) 可能是教授和職工的伴侶(lv) 、前中學老師、或者其他形形色色經濟文化背景的人。他們(men) 中大部分沒有在常青藤或者頂級大學就讀過。由於(yu) 他們(men) 距離本科生活已經比較遠了,所以在審核申請材料的時候往往會(hui) 更嚴(yan) 格遵守比較條條框框的標準和要求。他們(men) 中大部分都不是學術上的佼佼者,更不會(hui) 是科研出身。

和應屆畢業(ye) 生相比,這個(ge) 群體(ti) 的職業(ye) 留存度比較高,大部分會(hui) 一直在同一所學校、或者至少在招生這個(ge) 領域工作下去。他們(men) 才是招生官中占大多數的群體(ti) 。

這位招生官畢業(ye) 於(yu) 加州的一個(ge) 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

當然,這位招生官對教育、社會(hui) 公平、招生有著非常豐(feng) 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這也是他能夠進入殿堂級的斯坦福大學擔任招生辦的原因。

但是這位負責中國的招生官的學術背景也是一個(ge) 很好的提醒:太多學生在申請的時候犯了一個(ge) 對目標讀者群體(ti) 的認知錯誤——他們(men) 似乎都認為(wei) 招生官是頂級大學的學者出身,這也導致了他們(men) 在申請材料呈現、文書(shu) 寫(xie) 作上出現了嚴(yan) 重的風格錯誤和偏差。

其次,無論是第一類還是第二類招生官,絕大多數都不是來自社會(hui) 經濟上層的人。

一來,占據經濟優(you) 勢的美國中高產(chan) 進入這個(ge) 領域的幾率不是很大。二來,美國大學越來越注重教育的公平性。招生官這個(ge) 把關(guan) 角色的職位,會(hui) 有越來越多從(cong) 條件一般、甚至貧苦的家庭出身、或者少數族裔的人來擔任。

招生官的這些畫像對我們(men) 中國申請人來說有什麽(me) 啟示呢?

第一:切忌晦澀

很多同學為(wei) 了展示自己的學術深度,喜歡在申請文書(shu) 裏長篇累牘地用各種專(zhuan) 業(ye) 術語展示自己的知識儲(chu) 備。中國申請人更常見的一個(ge) 錯誤是嚐試在短短五六百、甚至兩(liang) 三百的文書(shu) 裏討論最複雜的中國古典哲學思辨。可問題是,招生官基本都不是學者出身,這些內(nei) 容並不會(hui) 讓他們(men) 產(chan) 生共鳴,且不論深奧晦澀的話題,原本就不大可能在這麽(me) 短的篇幅裏展開。如果真的碰巧有懂行的招生官,也很可能覺得你解釋得不到位。

其次,因為(wei) 招生官閱讀工作量很大(大部分人隻會(hui) 花5分鍾左右的時間快速瀏覽你的文書(shu) ,不會(hui) 有人精讀),而且其中大部分也不是文學高手或者普利策獲獎者,如果你的文書(shu) 使用諸如意識流等寫(xie) 作方法,把中心思想和你的主要成就用太隱晦的手法寫(xie) 出來,那麽(me) 招生官很可能根本就看不到。

第二:避免炫富

這一點我們(men) 需要非常關(guan) 注。上文已經提到了,越來越多的招生官來自於(yu) 並不優(you) 越的經濟條件和家庭背景。如果你整個(ge) 申請展現出了濃厚的“富二代”氣質,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審核你申請材料的人,可能一開始就對你產(chan) 生了偏見。

他們(men) 會(hui) 因為(wei) 你占據很多的物質資源,而對你的學術和活動要求更高。他們(men) 也會(hui) 更注意你是否在文書(shu) 、老師是否在教師推薦信裏展現出了你性格中和公平、民主、平等等核心價(jia) 值觀不符的行為(wei) 和想法。他們(men) 甚至會(hui) 因為(wei) 你優(you) 越的家庭條件而對你的學術、標化有更高的要求——因為(wei) 和貧困生相比,家庭條件優(you) 越的孩子擁有很多補課的資源,也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為(wei) 家裏的生計而付出勞動力。

以上兩(liang) 點是最重要的。無論你是怎樣的家庭條件,都請多加留意。當然,除此之外,高中課程、活動的挑選和執行等等,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蔡博士之後會(hui) 再為(wei) 大家講解。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Humanities Online Platform for Everyone第九期征稿活動開啟!

下一篇

美國頂尖大學舉辦的官方數學競賽有哪些?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