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文書(shu) 設立的目的並不是讓學生現場立人生規劃,畢竟學生被錄取後,學校也不會(hui) 專(zhuan) 門盯著學生看是否按文書(shu) 內(nei) 容去完成。文書(shu) 其實是招生官評估學生是否適合所申請的專(zhuan) 業(ye) ,以及學校是否提供給學生所需求的教育的機會(hui) 。
申請文書(shu) 是在整個(ge) 申請中唯一能讓學生明確表述自己,以及闡述自己對專(zhuan) 業(ye) 領域及未來職業(ye) 目標的地方,因此招生官希望學生能夠利用這個(ge) 渠道,清楚地表明自己自己對此次機會(hui) 的重視,以及認真思考未來的一個(ge) 大方向。因此寫(xie) 一篇好的文書(shu) ,在整個(ge) 申請中起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
不過美國院校比較人性化的一點是,很多院校或專(zhuan) 業(ye) 的老師會(hui) 在自己的社交平台或者學校社交平台上發表一些關(guan) 於(yu) 文書(shu) 寫(xie) 作的要求細節,或者建議經驗等等,所以想要寫(xie) 好文書(shu) 的小夥(huo) 伴們(men) 可以考慮去學校官網或學校社交平台查找一些相關(guan) 文章內(nei) 容,會(hui) 對你的文書(shu) 有很大的幫助。
今天以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SIPA學院老師點評為(wei) 例,聊一聊在申請文書(shu) 中最常見的4類問題,雖然是研究生學院,不過總結的建議也可供本科申請參考。
一. 常見問題
1.文書(shu) 內(nei) 容過於(yu) 模糊空洞
造成這點的原因往往是因為(wei) 學生自己的確對申請院校和專(zhuan) 業(ye) 不夠了解,對申請原因不夠明確,或者是為(wei) 了套模板,反而導致內(nei) 容脫離個(ge) 人現實,顯得不夠明確。學校招生官想看到的是就SIPA而言,隻針對哥大這個(ge) 學院,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文書(shu) 內(nei) 容,而不是套用在其他任何學校都可以成立的文書(shu) 內(nei) 容。比如可以提及感興(xing) 趣的學院教職人員,或者內(nei) 設的研究機構部門等。
2.文書(shu) 內(nei) 容贅述
另一個(ge) 常見問題是文書(shu) 內(nei) 容贅述,這個(ge) 問題體(ti) 現在兩(liang) 方麵。第一個(ge) 表現點是學生在文書(shu) 中會(hui) 聊到自己的成績或者簡曆,然後通過優(you) 秀的成績或者實習(xi) 經驗引出自己喜歡該專(zhuan) 業(ye) 等原因,用這種寫(xie) 作思路其實沒有什麽(me) 大問題,但是如果用過多的篇幅去描繪則顯得贅述,畢竟這些內(nei) 容在申請流程中,會(hui) 以申請材料的方式上傳(chuan) 給學校,招生老師會(hui) 看到,因此沒必要再重複強調。
第二個(ge) 表現點是學生會(hui) 描述一個(ge) 社會(hui) 問題或現象,以此作為(wei) 該專(zhuan) 業(ye) 吸引自己的原因。這類寫(xie) 作思路也沒有錯,但有的學生可能會(hui) 重點不明,將過長篇幅用在對問題的描述上,卻遠離了對自己的表述。要知道,學生指出的社會(hui) 問題,學校的老師都是知道的,甚至比學生了解的更多更深,因此不需要利用文書(shu) 部分來對老師做“科普”。
3.內(nei) 容過於(yu) 理想化
有的學生對所申請的專(zhuan) 業(ye) 的確保有極大的熱情,不過如果過度集中在描述專(zhuan) 業(ye) 帶給自己的快樂(le) ,幸福或者詩意上,而非結合具體(ti) 實際,可能反而會(hui) 讓招生官覺得學生過於(yu) 理想主義(yi) 。因為(wei) 作為(wei) 一個(ge) 領域的長期從(cong) 業(ye) 者了解,對專(zhuan) 業(ye) 的熱情隻是成功的一部分,真正涉足並投身進去時,需要大量艱苦的付出,有的時候甚至時枯燥且乏味的,所以當招生官看到學生為(wei) 所申請的專(zhuan) 業(ye) 寫(xie) 了一首詩時,他們(men) 的確會(hui) 被學生的熱情和創意所打動,但同時也會(hui) 思考,學生是否真的了解未來將麵臨(lin) 的艱辛,以及能否承擔試錯後的結果。
4.寫(xie) 作花裏胡哨
每個(ge) 專(zhuan) 業(ye) 的特點不同,像哥大的SIPA就比較注重學生的寫(xie) 作文筆,除了正常的寫(xie) 作寫(xie) 作問題外,學生最常見的毛病是為(wei) 了證明自己寫(xie) 作功底好,用力過猛,用一些看似“高深”實則“做作”的詞匯堆砌文章,或者過多引用名人名言,沒有自己的思想,最後導致文書(shu) 顯得花裏胡哨,不像正常人說的話。
二. 總結
其實有的時候和同事們(men) 開玩笑,覺得寫(xie) 申請文書(shu) 就像是給心儀(yi) 的“男神”/“女神”寫(xie) 情書(shu) 。這些優(you) 秀的院校雖然就像“男神女神”那樣有眾(zhong) 多的追求者,但也正因為(wei) 如此他們(men) 內(nei) 心才不肯定,你到底是因為(wei) “人氣”,隨波逐流而進行的申請,還是真的喜歡他們(men) ,所以才會(hui) 希望這些申請人能夠證明自己的“忠貞不二”,用自己的“實踐經驗”表示自己是認真的,是做好了準備才選擇和他們(men) 在一起。
所以寫(xie) 一篇好的文書(shu) ,並不是一句“相信我,我真的很熱愛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就可以打動招生官的,要學會(hui) 利用文書(shu) 這個(ge) 機會(hui) ,盡量多展示自己的不同麵,為(wei) 已有的申請材料做額外的補充。更要學會(hui) 結合自己過去的經驗,用實踐向他們(men) 展示自己為(wei) 進入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已經做好了調查,做好了充分的思考和思想準備,完善招生官對自己的整體(ti) 印象,通過自己的經曆向學院證明自己是符合專(zhuan) 業(ye) 要求的學生。
Reference
[1] SIPA, C. (2021, September 20). Admissions director shares the top 3 mistakes in a graduate application personal statement. Columbia SIPA Admissions Blog. Retrieved from https://admissionsblog.sipa.columbia.edu/2021/09/16/admissions-director-shares-the-top-3-mistakes-in-a-graduate-application-personal-statement/
[2] EMILY TAO (2020, October 29 ). A COMMON MISTAKE WITH PERSONAL STATEMENTS: BEING OVERLY ROMANTIC. Retrieved from https://admissionsblog.sipa.columbia.edu/2020/10/29/a-common-mistake-i-see-with-personal-statements-being-overly-romantic/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