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家長對孩子香港讀書的5個認知誤區千萬別犯!

隨著香港教育的魅力日益顯現,越來越多的內(nei) 地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這裏接受教育。

然而,他們(men) 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個(ge) 選擇背後隱藏著巨大的挑戰。

香港的學額競爭(zheng) 激烈,眾(zhong) 多家庭都在爭(zheng) 奪有限的優(you) 質教育資源。

這種激烈的競爭(zheng) 環境意味著,想要在香港獲得一個(ge) 學位並非易事,家長和孩子們(men) 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這一挑戰。

香港身份升學優(you) 勢?

1. 孩子讀中小學:香港身份選擇更多

孩子在香港讀中小學,必須要有香港身份或外籍身份。

有了香港身份,可以報讀所有香港本地中小學,包括官立、資助和私立學校,隻要符合學校招生要求即可申請。

而且還可以申請多所國際學校。

此外,有香港身份(部分需永居)也可以在內(nei) 地讀國際學校,孩子可以選擇中文教育、英語教育或雙語教學,從(cong) 小培養(yang) 國際化視野。

2. 香港讀大學:香港身份錄取率更高

香港八大高校(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hui) 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錄取學生時,會(hui) 優(you) 先錄取本地生

港籍學生可通過“大學聯招辦法”申請大學,而非港籍生則隻能通過非“大學聯招辦法”申請。

60%的港校本科學位留給本地生,其餘(yu) 40%的學位分給香港非“DSE考試”的學生和非香港本地“DSE考試”學生。

內(nei) 地家長對孩子香港讀書(shu) 的5個(ge) 認知誤區,千萬(wan) 別犯!

3. 海外讀大學:300+學校承認“香港高考”成績

擁有香港身份可以參加“香港高考”(DSE考試)。

DSE考試成績不僅(jin) 受香港本地大學承認,也受內(nei) 地和海外眾(zhong) 多高校承認。

據不完全統計,可以通過DSE考試成績報讀的海外高校超過300所,其中不乏劍橋大學、紐約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

內(nei) 地家長對孩子香港讀書(shu) 的5個(ge) 認知誤區,千萬(wan) 別犯!

4. 內(nei) 地讀大學:港籍生競爭(zheng) 沒那麽(me) 激烈

如果有香港永居身份(需配備回鄉(xiang) 證),可以憑借DSE考試成績報讀內(nei) 地132所高校,包括985、211名校。

DSE考試每年參加人數遠低於(yu) 內(nei) 地高考,競爭(zheng) 壓力小,孩子可以輕鬆報考內(nei) 地名校。

5. 內(nei) 地讀大學:華僑(qiao) 生聯考低分上內(nei) 地名校

華僑(qiao) 生聯考是中國教育部專(zhuan) 門為(wei) 海外華僑(qiao) 和港澳台學生設計的高考。

擁有香港永居身份的孩子通過華僑(qiao) 生聯考報讀內(nei) 地名校,考試難度比內(nei) 地高考低,競爭(zheng) 也小。

華僑(qiao) 生聯考分數要求比高考低很多,300分上一本,400分衝(chong) 刺985/211,約300所高校可選擇。

內(nei) 地家長對孩子香港讀書(shu) 的5個(ge) 認知誤區,千萬(wan) 別犯!

了解了香港身份對孩子教育的優(you) 勢,家長如果想申請香港身份,可以先測評適合的申請途徑,遞交申請時可把孩子作為(wei) 受養(yang) 人一同申請!

赴港插班5個(ge) 認知誤區

1. 誤區:以為(wei) 孩子想去就去,不需要香港身份

不少內(nei) 地家長不了解香港教育製度的優(you) 勢後,想讓孩子到香港讀書(shu) ,卻不知道到香港讀幼稚園、中小學都需要有香港身份。

因為(wei) 香港學校收生要求之一是要港籍或外籍身份。

這是因為(wei) 香港的教育體(ti) 係希望培養(yang) 出能夠適應全球化挑戰的人才。

對於(yu) 那些希望孩子在這裏接受教育的內(nei) 地家長來說,他們(men) 需要了解如何為(wei) 孩子申請香港身份。

如果想幫孩子申請香港身份,可通過優(you) 才、高才通、專(zhuan) 才、留學、投資等方式

2. 誤區:以為(wei) 香港教育製度和內(nei) 地差不多

有些家長拿到香港身份後,迫切想讓孩子到香港讀書(shu) ,但卻沒有提前了解香港教育製度和內(nei) 地的區別。

香港沒有中考,初中和高中知識在中三選科時銜接

小學畢業(ye) 直接分派初中,學校的選擇與(yu) 小學表現和呈分試成績排名息息相關(guan) 。

家長一定要提前了解這些具體(ti) 情況。

3. 誤區:以為(wei) 遞交申請就能有書(shu) 讀

香港的教育製度因其獨特的國際化和多元文化背景而備受推崇。

對於(yu) 內(nei) 地家長而言,了解香港的教育優(you) 勢、學校類型、上課環境、語言要求、收生準則以及租房問題,是為(wei) 孩子規劃香港教育旅程的重要一步。

①學校類型

香港的學校主要分為(wei) 官立學校、資助學校、直資學校和私立學校

官立和資助學校提供免費教育,而直資和私立學校則收取學費。

官立學校由教育局管理,而資助學校雖然接受政府資助,但由獨立的校董會(hui) 管理。

直資學校按學生人數接受政府補貼,但可收取學費,通常有較高的課程自主權。

私立學校則完全自資經營,學費較高。

②上課環境與(yu) 語言

香港學校的教學語言通常是中文和英文。

部分學校采用中英文雙語教學,也有學校采用普通話和粵語進行教學。

學校上課環境開放,注重學生的全麵發展,鼓勵學生參與(yu) 課外活動,培養(yang) 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③收生準則

香港學校的收生準則通常包括學業(ye) 成績、麵試表現、操行、課外活動參與(yu) 情況等多個(ge) 方麵。

一些學校會(hui) 優(you) 先考慮有特定技能或才藝的學生,如音樂(le) 和體(ti) 育。家長應至少提前一年了解目標學校的收生準則和申請流程。

④租房問題

對於(yu) 非香港本地家庭,租房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香港的房租價(jia) 格受地區、房屋類型和設施等因素影響。

家長和學生應提前規劃,考慮學校位置、交通便利性和生活成本。

⑤經濟情況

家長需要根據家庭經濟狀況選擇合適的學校類型。

官立和資助學校由於(yu) 提供免費教育,對家庭經濟負擔較輕。

而直資和私立學校則需要考慮學費和相關(guan) 費用。

總之,內(nei) 地家長在考慮讓孩子到香港讀書(shu) 時,需要全麵考慮上述因素,並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以確保孩子能夠順利適應香港的教育環境。

4. 誤區:以為(wei) 拿到身份隨時可以插班

雖然獲得受養(yang) 人簽證後可以到香港讀書(shu) ,但仍需要注意學校的招生期。

香港幼兒(er) 園會(hui) 在每年9月到次年2月開始下一學年的招生。

香港本地中小學學校分為(wei) 春季和秋季插班,春季申請一般在11-12月,秋季申請一般在4-6月。

香港小一申請一般在9-10月,一些直資小學3-6月就要申請了。

中一申請也有固定時間線,一般是10-12月,也有很多直資學校更早申請,一般會(hui) 公布插班年級和時間。

最好提前了解插班時間和規定,特別是私立和國際學校的全年招生情況。

5. 誤區:以為(wei) 成績好就能入讀好學校

家長應給孩子做全麵評估,不僅(jin) 看學習(xi) 成績,還要看操行、課外活動和獲獎情況。

有些家長會(hui) 主觀認為(wei) 孩子成績好很容易申請到香港Top前100的小學,或者band1中學,去遞交申請的時候卻沒有通過學校篩選。

專(zhuan) 業(ye) 的學術評估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綜合表現,確定合適的擇校定位,提高申請成功率。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錄取要求及獎學金申請(附詳細時間規劃)

下一篇

袋鼠競賽線上考試作弊判定條件說明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