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申請模式以及早申優劣勢介紹

果你有心儀(yi) 的夢校,或者是想早點結束申請,同時又對自己的申請材料有信心,而且願意放棄其他學校,那麽(me) 早申是不錯的選擇!

EA和ED這兩(liang) 類早申的區別在於(yu) 約束力,如果申請ED,你需要簽署一份入學約束協議,一旦被錄取,你就隻能去這所學校;EA則沒有約束力。如果在11月還不能下定決(jue) 心申請ED,你也可以考慮1月截止的ED II,很多學校,尤其是文理學院,都設有ED II。

不同的學校早申的政策有所區別,有的學校沒有EA,有的學校有兩(liang) 輪ED,還有的學校完全不設置早申。要判斷早申對你是否有幫助,大家需要仔細對比早申的優(you) 劣勢。因此,機構顧問將在文中向大家介紹不同類型的申請模式以及早申的優(you) 劣勢。

申請輪次的區別

在深入了解早申之前,大家首先要清楚自己能選擇的申請模式。

Early Action(EA)

不具有約束力,截止日期早於(yu) 常規申請,一般在11月。學生會(hui) 在12月收到申請結果,如果被錄取,也不一定要去該校就讀。設有EA的學校舉(ju) 例:芝加哥大學、密歇根大學、弗吉尼亞(ya) 大學。

Early decision I (ED I)

具有約束力,截止日期早於(yu) 常規申請,通常在11月。學生會(hui) 在12月收到申請結果,一旦被錄取,就必須入學。設有ED I的學校舉(ju) 例:哥大、康奈爾、威廉姆斯學院。

Early Decision II(ED II)

具有約束力,截止日期在1月,和常規申請接近。學生會(hui) 在2月中旬收到申請結果,如果被錄取,就必須入學。設有ED II的學校舉(ju) 例:芝大、韋爾斯利學院、科爾比學院。

Restrictive early action (REA)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

這兩(liang) 個(ge) 其實指的是同一類早申,名字說法不同而已。這類早申的約束力比EA強,但又比ED弱。如果選擇一所學校的REA,那麽(me) 申請者就不能在早申階段申請其他學校了,公立大學或海外大學不具有約束力的項目除外。學生需要在11月申請,12月會(hui) 收到通知。如果被錄取,不一定要入學。設有REA的學校舉(ju) 例:哈佛、耶魯、斯坦福。

常規申請

大部分學生都會(hui) 參加常規申請。大部分常規申請截止日期在1月,而學生會(hui) 在3月底或4月初收到結果,如果被錄取,學生不是必須入學。所有大學都設有常規申請輪次,有的學校隻設有這一輪申請,比如加州大學。

以上就是全部的申請模式,接下來我們(men) 將分析早申的優(you) 劣勢。

早申的優(you) 勢

申請者少,錄取率高

要了解早申的優(you) 劣勢,可以先看各項數據。不管是哪所學校,早申的人數都比常規申請少,因此從(cong) 統計學上看,你被錄取的概率更高。當然了,你還是得有出色的成績、標化分數、課外活動和申請文書(shu) ,這樣才能有競爭(zheng) 力。但從(cong) 往年來看,各大頂尖高校的早申錄取率都比常規申請高。

2025屆早申和常規申請錄取率對比(部分學校)

早申優(you) 勢vs.劣勢:你該怎麽(me) 選?

從(cong) 上表可以看出,早申的競爭(zheng) 遠不如常規申請激烈。另外,大學會(hui) 用早申的數據估算下一學年的新生入學率。大學認為(wei) ,早申的學生更有可能會(hui) 來這所學校就讀,所以更傾(qing) 向於(yu) 錄取他們(men) 。EA和ED的錄取數據中其實也包括了校友子女和體(ti) 育生,不過體(ti) 育生的招生流程和普通申請不一樣,他們(men) 一般是和大學的教練對接,然後教練會(hui) 把申請信息遞送給招生辦。

早申很適合對申請有信心的學生

雖然早申的錄取率更高,但是你的申請材料也不能馬虎。大部分早申的學生都做了充足的準備,他們(men) 的學習(xi) 成績、標化分數和課外活動都十分優(you) 秀。假如你申的是EA,你的材料又平平無奇,招生官會(hui) 覺得你不夠出色,還會(hui) 認為(wei) 你隻是隨手一申,即便拿了offer也不會(hui) 入學。假如你申的是ED,也不要指望奇跡出現,倉(cang) 促準備的申請是不會(hui) 帶來錄取通知的。

如果你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材料也完備了,同時你非常確信自己想去哪所大學,這時ED就是很好的選擇。如果你有心儀(yi) 的文理學院,但11月的時候材料還沒準備好,那可以考慮ED II。

早申請早解脫

早申的另一個(ge) 好處是,一旦被錄取,就不用再管常規申請了。不過結果出來之前,還是要認真準備常規申請的,這樣才能確保萬(wan) 無一失。但如果早申順利,你的壓力會(hui) 減輕不少,而且也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和申請費用。

早申的劣勢

ED有約束力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早申,因為(wei) 它也有壞處。比如ED是有約束力的,如果你被錄取,就不能去別的學校了,也不會(hui) 知道其他學校是不是獎學金更多。如果你在思想和經濟上都沒有100%準備好去某所大學,那就不要選擇ED。

早申需要更早準備

和常規申請相比,你需要提前兩(liang) 個(ge) 月準備好早申材料。如果12年級秋季學期的成績能給你的申請加分,或者你在1月前會(hui) 取得重大成就,那早申也許可以緩緩。

有的學校同時設有ED和EA,並且更看重ED

EA沒有約束力,看似是對申請者更有利的選擇,但它是有劣勢的。芝大、科羅拉多學院、裏士滿大學等高校同時設有ED和EA,這樣的情況下,招生官往往更加重視ED申請。如果申請EA,招生官可能會(hui) 覺得你即使被錄取了也不會(hui) 入學。

選校時這種萬(wan) 裏挑一的感覺挺可怕的,但如果大家足夠了解各大高校的院係和專(zhuan) 業(ye) 設置、學生情況、校園設施等信息,也許能夠找到與(yu) 自己完美契合的學校。在這樣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考慮早申。大家可以從(cong) 現在開始了解ED和EA的優(you) 劣勢,並且規劃選校,準備申請材料。一旦早申取得了理想的結果,整個(ge) 12年級就不用再擔心失學了。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Niche公布最合適年輕人生活的十大城市

下一篇

什麽是REA?實行REA的學校有哪些?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