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碩士留學申請季,在選擇留學目的地前,很多家庭會(hui) 先考慮出國讀碩士到底值不值?綜合權衡付出的所有留學費用在畢業(ye) 後多久才能賺回來,也就是“留學性價(jia) 比”。
要想得到答案,本文先為(wei) 大家簡單介紹部分留學目的地的授課類型與(yu) 學製,以及大致的學費、生活費供參考。文末附關(guan) 於(yu) “留學性價(jia) 比”一事的參考解答。類型與(yu) 學製
美國:一般包括但不限於(yu) 以下幾種類型:理學碩士(MSc)、文學碩士(MA)、藝術碩士(MFA)、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法學碩士(LLM)、工程學專(zhuan) 業(ye) 碩士(MEng)、公共衛生碩士(MPH)、教育學碩士(MEd,MSEd,MIT,MAEd,MAT)等。這些碩士項目的學製通常為(wei) 1-2年。此外,美國也開設建築學碩士(M.Arch)項目,學製一般是2-3年。
加拿大:一般分為(wei) 授課型碩士、研究型碩士兩(liang) 類。授課型碩士主要以就業(ye) 為(wei) 主,側(ce) 重專(zhuan) 業(ye) 實踐學習(xi) ,學製一般為(wei) 1-2年;研究型碩士則側(ce) 重於(yu) 對某項課題的研究,以培養(yang) 科研學術人才為(wei) 主,學製一般為(wei) 2年。
英國:大多數選擇英國留學的學生會(hui) 選擇一年製的授課型碩士,當然也有被稱為(wei) “博士跳板”的研究型碩士課程,學製一般為(wei) 1-2年。
澳大利亞(ya) 、新西蘭(lan) :學製一般為(wei) 1-2年不等,視學生的學術背景而有所差異。一年製碩士一般需要相關(guan) 背景且有相關(guan) 工作經驗,具體(ti) 需以學校審理為(wei) 準。
新加坡:碩士為(wei) 1-2年的授課型碩士和2-3年的研究型碩士。
日本:一般為(wei) 2年的學製。
馬來西亞(ya) :一般為(wei) 1-2年的學製。
法國:綜合性大學碩士學製一般為(wei) 2年,高商碩士學製為(wei) 1-2年。
意大利:一般為(wei) 2年的學製。
西班牙:一般為(wei) 1-2年的學製。
波蘭(lan) 、匈牙利:一般為(wei) 2年的學製。無論選擇就業(ye) 導向的授課型碩士,還是學術導向的研究型碩士,需依據學生的職業(ye) 規劃而定:
- 若碩士畢業後想立刻工作,學製短的授課型碩士會更適合,畢業考查方式以作業、考試和小論文等方式為主,相對比較容易適應,也是大多數中國學生的選擇。
- 若計劃深入探索某門學科,甚至有讀博意向,則選擇研究型碩士更合適,雖然學製較長,但能在某個細分領域更加深入、專項地進行研究,掌握基礎的研究方法和工作方式,為未來可能進行的博士階段學習做好準備。
而且,即使是一年製碩士,在順利畢業(ye) 後一般也可享受留學生應得的福利(具體(ti) 信息參考相關(guan) 官網),如:留學生落戶政策、留學生購買(mai) 免稅車政策、留學生回國創業(ye) 優(you) 惠政策等。
學費與(yu) 生活費
對於(yu) 留學家庭來說,留學資金是永遠繞不開的話題,不同的地區和城市,豐(feng) 儉(jian) 由人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匯率的差異和變動,留學費用也會(hui) 隨之變動。因此,每個(ge) 家庭需要準備的留學資金、實際支出的留學費用並不是具體(ti) 明確的,以下為(wei) 一般情況下的費用羅列:
美國:學費約25-60萬(wan) 人民幣/年,生活費約15-20萬(wan) 人民幣/年。
加拿大:學費約20-50萬(wan) 人民幣/年,生活費約10-15萬(wan) 人民幣/年。
英國:學費約16-40萬(wan) 人民幣/年,生活費約10-15萬(wan) 人民幣/年。
澳大利亞(ya) :學費約16-25萬(wan) 人民幣/年,生活費約10-12萬(wan) 人民幣/年。
新西蘭(lan) :學費約12-20萬(wan) 人民幣/年,生活費約8-12萬(wan) 人民幣/年。
新加坡:學費約10-20萬(wan) 人民幣/年,生活費約8-11萬(wan) 人民幣/年。
日本:國公立大學約2.7萬(wan) 人民幣/年;私立大學文科專(zhuan) 業(ye) 約4-7.5萬(wan) 人民幣/年,理工科約5-7.8萬(wan) 人民幣/年。生活費約10-15萬(wan) 人民幣/年。
馬來西亞(ya) :公立大學約5-6萬(wan) 人民幣/年,私立大學約8-10萬(wan) 人民幣/年。生活費約4-5萬(wan) 人民幣/年。
法國:公立院校免學費,注冊(ce) 費約2770-3770歐元/年(約合2.2-2.9萬(wan) 人民幣/年);私立工科學校、商業(ye) 或管理學校的學費則約為(wei) 3-24萬(wan) 人民幣/年不等。生活費約6-8萬(wan) 人民幣/年。
意大利:公立院校免學費,注冊(ce) 費約1000-3000歐元/年(約合0.8-2.3萬(wan) 人民幣/年);私立院校學費約為(wei) 12-20萬(wan) 人民幣/年。生活費約8-10萬(wan) 人民幣/年。
西班牙:注冊(ce) 費一般約1000-7000歐元/年(約合0.8-5.4萬(wan) 人民幣/年),生活費約8-10萬(wan) 人民幣/年。
波蘭(lan) 、匈牙利:公立院校約2-3萬(wan) 人民幣/年;私立院校約為(wei) 4-6萬(wan) 人民幣/年;部分專(zhuan) 業(ye) (如醫學專(zhuan) 業(ye) )學費略貴約12萬(wan) 人民幣/年。生活費約6-8萬(wan) 人民幣/年。
各院校/專(zhuan) 業(ye) 每年可能會(hui) 調整學費及費用相關(guan) 政策,所以具體(ti) 還需以申請時的官方公布為(wei) 準。而且,生活費的支出也是豐(feng) 儉(jian) 由人,以上僅(jin) 供參考。
付出的所有留學費用,畢業(ye) 後多久才能賺回來?
其實很多家庭都會(hui) 關(guan) 心“留學性價(jia) 比”,比如“留學某某國家,一共要花多少錢,以後是否好就業(ye) ”等。其實這個(ge) 問題的背後,反映出家長和學生也在衡量“以自身的學習(xi) 背景、職業(ye) 發展規劃,花上一大筆錢去國外學習(xi) 是否值得”?其實是否值得,不能僅(jin) 以金錢來衡量。我們(men) 更願意將留學看作一場“價(jia) 值的投資”,而未來的回報高或低,則取決(jue) 於(yu) 投資人是否充分把握住了機遇。
在出國學習(xi) 的過程中,有的人充分利用了這寶貴的學習(xi) 機會(hui) ,提升了學曆,充實了背景,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語言,這雖然不是可以用金錢衡量的回報,但可以讓他們(men) 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有更加深入的洞察力、觀察力、創新能力,擁有更多的上升空間,這也是自身擁有的一種資本。
如果留學是一場投資,其中的回報應該用價(jia) 值來衡量,而不是剛畢業(ye) 時的薪資水平,而是要放眼整個(ge) 人生長度,甚至是對下一代都可能產(chan) 生的深遠影響。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