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各大院校的早申放榜告一段落,從(cong) 數據來看,近年的錄取越來越不容易。
其中一個(ge) 原因就是申請者數量年年攀升,Common App發布的2024-25申請季早申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1日,共有904,860名一年級申請人提交申請,比2023-24年的850,165人增加了6%。另外,從(cong) 近5年的數據來看,申請數量每年都在穩步上升。
但申請數量隻是申請難度增加的其中一個(ge) 原因。老師在上網衝(chong) 浪時發現了一組數據,是1990年的藤校錄取率。
可以看到20年前的藤校錄取率都在10%以上,賓大和康奈爾的錄取率甚至高達35%和29%,也就是說,平均每三名申請者就有一名能進賓大,每四名申請者中就有1名能進康奈爾。
那麽(me) 為(wei) 什麽(me) 30年前的藤校這麽(me) “好進”呢?
申請成本高昂
相比今天便捷的網申係統,20年前的申請流程可以用“原始”來形容。首先,你需要給學校的招生辦公室寄一封信或打電話,請他們(men) 給你寄送申請表,注意,是紙質申請表。7-10天後,你會(hui) 收到學校寄送來的申請表,然後你需要用藍色或黑色的筆填寫(xie) 表格,並附上一張支票(作為(wei) 申請費),再寄送給學校。每申請一所學校,就要重複一次以上步驟。
接著你要去電話聯係高中老師和升學顧問,請他們(men) 幫你給夢校寄送推薦信和成績單。寄送SAT分數的步驟和上麵大致相同,你需要先打電話給College Board請他們(men) 給你一張申請表,等你收到申請表之後在上麵填寫(xie) 你需要寄送分數的學校,然後再寄回去。一來一去,最少也要花2周時間。
那個(ge) 年代申請學校都很“克製”,升學顧問通常會(hui) 建議學生申請3所學校,一所衝(chong) 刺,一所匹配,一所保底,最多申請5所。要是像現在這樣動不動就申請十幾二十所,那麽(me) 以上步驟你需要重複十幾二十遍,想想就心累。
網申係統讓申請流程變得更容易,想多申請一所學校隻要動動手指點幾下就完了,結果就是申請數量年年攀升,錄取難度也越來越大。
州立大學更有性價(jia) 比
30年前,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說,州立大學才是“最好”的大學。在那個(ge) 通訊不發達的年代,互聯網還沒有普及,市麵上也出現了一些關(guan) 於(yu) 大學招生流程和排名的書(shu) 籍,U.S.News排名剛問世不久,收獲了一波關(guan) 注,但很少有人會(hui) 真正對這些東(dong) 西產(chan) 生興(xing) 趣並讀完。
圖:1989年的U.S.News排名
富裕階層的家長和今天一樣十分在意學校的聲望,他們(men) 期待著自己的孩子能進入最有名的學校,但在1990年,隻有非常富有的人才關(guan) 心這個(ge) 問題。大家對藤校和Top20的執念遠不如今天這麽(me) 深。
事實上,對多數普通家庭的學生來說,州立大學(state schools)的確是更有性價(jia) 比的選擇,放在今天一樣適用。州立大學的學費更親(qin) 民,一樣能提供高質量的大學教育,就業(ye) 率高,普通學生隻要做個(ge) 常規的暑期工基本就能掙回小一年的學費了。
但如果要離開家鄉(xiang) ,去外州的學校上學呢?舉(ju) 個(ge) 例子,一個(ge) 住在俄克拉荷馬州的學生要去布朗大學讀書(shu) 的話,意味著他來回一趟就要花費2000-3000美元(按當時的機票價(jia) 格,單程在1000-1500美元左右),而如果他選擇就讀俄克拉荷馬州當地的州立大學,一年的學費也隻需要1500美元。也就是說,往返一趟的成本幾乎趕上州立大學一年的學費。
那時候的選校統統遵行就近原則。還是以布朗大學為(wei) 例,大部分申請布朗大學的學生要麽(me) 來自美國東(dong) 北部,要麽(me) 就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傳(chuan) 承錄取)。很少有聰明有抱負的學生跨州、跨越半個(ge) 美國去一所離家很遠的藤校讀書(shu) ,他們(men) 大多會(hui) 選擇本州最好的大學,比如佐治亞(ya) 州的好學生會(hui) 去埃默裏大學,密蘇裏州和伊利諾伊州的好學生則會(hui) 去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和西北大學,得克薩斯州的好學生會(hui) 去萊斯大學。
三十年前,“Need-Blind”政策還沒有出現在美本錄取中,隻有負擔得起藤校學費的人,才會(hui) 申請藤校,也就是說,很多在經濟上有負擔的學生,從(cong) 一開始就不會(hui) 申請藤校。
更多國際學生加入競爭(zheng)
上世紀末的中國和印度仍然在脫貧致富的初級階段,能夠擁有資源和眼界去“外麵的世界”看一看的人比今天少得多。中國和印度是美國最大的兩(liang) 個(ge) 留學生輸入國,雖然仍被歸類為(wei) 發展中國家,但在這兩(liang) 個(ge) 國家已經湧現出了一大批能負擔起子女海外留學的中產(chan) 階級,為(wei) 了給後代追求更好的教育,都加入到了競爭(zheng) 隊伍中。
11月18日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發布了《2024年度美國國際教育門戶報告》,根據最新數據,2023-24學年在美國留學的國際學生數量達到了1,126,690人,同比增長6.6%,刷新了最高紀錄。
報告數據顯示,印度和中國仍然是美國留學生的最大來源國,共有277,398名中國大陸留學生在美國就讀,來自印度的留學生人數達到了331,602人。
除了以上原因,Reddit上有網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精英大學學習(xi) ,她們(men) 成家之後,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資源,培養(yang) 出了更具競爭(zheng) 力的孩子。
“…如果你在1990年申請哈佛大學,你的媽媽可能已經足夠大了,無論她有多麽(me) 聰明,她都不可能進入哈佛大學。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精英大學相識,或者在高薪工作中成為(wei) 了同事,除了投入大量財政資源準備考試之外,他們(men) 也把自己的智識傳(chuan) 給了孩子。”
倒也不失為(wei) 一個(ge) 有趣的視角。看完以上數據,你有什麽(me) 看法嗎?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