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自己的申請材料有信心,願意為(wei) 了一所大學放棄其他學校,想要衝(chong) 擊自己的夢校,或是想早點結束申請,早申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Early action(EA)和Early decision(ED)這兩(liang) 類早申的區別在於(yu) 入學約束力。如果你選擇ED,你需要簽署一份協議,承諾自己在被錄取後一定會(hui) 入學;而EA則沒有入學約束力。如果你沒有準備好在11月完成ED申請,也可以考慮1月份的ED II——很多大學,尤其是文理學院,會(hui) 提供這類項目。
不同高校的早申政策是有區別的。有的高校沒有EA,有的高校設置了兩(liang) 輪ED,還有的高校則完全不設置早申。我們(men) 整理了全美排名前50的綜合性大學及文理學院在2022-23申請季的早申政策、早申趨勢的變化和早申的優(you) 劣勢,希望能對大家的申請有所幫助。
為(wei) 了讓大家更順暢地閱讀本文,下麵先對一些關(guan) 鍵術語進行名詞解釋:
- Early Action (EA):不具備約束力。申請截止日期早於常規申請,通常在12年級的11月。申請人會在12月收到錄取結果,如果被錄取,也可以反悔,不去這所大學。
- Early Decision I (ED I):具備約束力。申請截止日期早於常規申請,通常在12年級的11月。學生在12月收到錄取結果,如果被錄取,必須就讀這所大學。
- Early Decision II (ED II):具備約束力。申請截止日期在1月,非常接近常規申請。學生在2月中旬收到錄取結果,如果被錄取,必須就讀這所大學。
- Restrictive Early Action (REA,限製性早申)或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單選早申):這項政策在不同的大學有不同的名稱。限製性早申或者單選早申比單純的early action約束更多,但又不像early decision那樣具有強製性入學要求。如果學生選擇了一所限製性早申學校,那麽早申階段不能再申請其他學校,公立大學和其他國家無入學約束大學的申請除外。學生在11月份提交申請,12月收到錄取結果,如果被錄取,也可以反悔,不去這所大學入學。
- Regular Decision(常規申請):絕大部分學生都會進行常規申請,截止日期通常在1月,他們會在3月底或者4月初收到結果。在這個階段學生會申請更多的學校,錄取不具備約束力。
全美Top 50綜合性大學早申政策
全美Top 50文理學院早申政策
各大高校早申趨勢
大部分top 50的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都設有早申。加州大學沒有早申,常規申請截止日期為(wei) 11月30日,比大部分高校要早。普林斯頓、哈佛、耶魯和斯坦福實行限製性早申(restrictive early action),雖然沒有入學約束力,但也不允許學生同時參加其他高校的早申,少數特殊情況除外。
值得注意的另一趨勢是,early action往往是綜合性大學的政策,early decision II一般是文理學院的政策。在一流綜合性大學之中,隻有部分大學,例如芝加哥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華盛頓大學、波士頓學院、波士頓大學、埃默裏大學、布蘭(lan) 迪斯大學、凱斯西儲(chu) 大學、倫(lun) 斯勒理工學院和東(dong) 北大學設有ED II。在文理學院當中,西沃恩南方大學、中央學院、科羅拉多學院、美國創價(jia) 大學和裏士滿大學設有EA。造成這一趨勢的原因是,綜合性大學規模更大,申請人數更多;文理學院錄取名額少,對入學意願強烈的學生更感興(xing) 趣,所以才設有兩(liang) 輪ED。
早申的優(you) 勢
從(cong) 統計學上來說,參加早申的人數較少,因此你被錄取的幾率更高。當然了,你還是得擁有出色的學習(xi) 成績、標化分數、課外活動和文書(shu) ,這樣才有競爭(zheng) 力。
高校會(hui) 根據早申的數據預估入學率。早申的學生入學意願往往更強,所以高校更願意錄取他們(men) 。不過,早申錄取率涵蓋了校N代學生和體(ti) 育特長生的錄取數據。體(ti) 育生的招生過程和普通招生不同,體(ti) 育生通常是先和教練聯係,而後教練會(hui) 向招生辦轉交學生的申請信息。
雖然早申階段的錄取率更高,但這並不代表你可以敷衍對待申請。參加早申的學生往往有備而來,他們(men) 擁有出色的成績和課外活動表現。所以,平平無奇的申請材料不會(hui) 為(wei) 你換來錄取通知。假如你選擇的是EA,申請材料又不突出,招生官會(hui) 覺得,你的競爭(zheng) 力一般,而且也沒什麽(me) 入學意願。即使你選擇的是ED,臨(lin) 時抱佛腳也不可取。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申請材料已經準備妥當,並且知道自己最想去的是哪所大學,那麽(me) ED是很好的選擇。如果你有喜歡的文理學院,但11月的時候還沒有準備好申請材料,你還可以考慮ED II。
早申不僅(jin) 可以增加你被錄取的幾率,而且還能幫你省去準備常規申請的麻煩。當然了,在結果出來之前,還是要認真對待常規申請。但收到好消息之後,你就沒有申請壓力了,而且還能節省不少時間和申請費。
早申的缺點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早申。ED具有約束力,如果你被錄取,就不能再考慮其他大學了,有可能會(hui) 錯過更好的獎學金offer。如果你覺得自己在心理上或者經濟上還沒有準備好,那就不要選擇ED。此外,相比常規申請,早申的材料要早兩(liang) 個(ge) 月提交,如果你秋季學期的成績有進步,或者你會(hui) 在秋季學期取得一些重大成就,那麽(me) 常規申請可能更合適。
EA雖然不具有約束力,但也有缺點。舉(ju) 個(ge) 例子,如果一所學校同時設有ED和EA(比如科羅拉多學院和裏士滿大學),那麽(me) 招生官會(hui) 更傾(qing) 向於(yu) 錄取選擇ED的申請人。也許你選擇EA是因為(wei) 希望多考慮幾所大學,但招生官會(hui) 覺得,你入學意願不夠強。
為(wei) 了一所大學放棄其他選擇,這樣的做法聽起來有些嚇人。但如果能做好功課,了解不同學校的專(zhuan) 業(ye) 設置、學生群體(ti) 和教學設施,也許你會(hui) 早早地發現最適合自己的大學,然後進行早申。現在就可以行動起來,去了解心儀(yi) 大學的早申政策,準備相應的申請材料。如果能提前結束申請,12年級剩下的日子就會(hui) 非常輕鬆了。何樂(le) 而不為(wei) 呢?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