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帕森斯早早在本科階段開設設計與(yu) 技術專(zhuan) 業(ye) 、Pratt普瑞特的藝術與(yu) 技術(曾為(wei) 交互藝術),作為(wei) 全美最頂尖的藝術院校,羅德島雖然擁有BFA Sound這樣關(guan) 注聲音作為(wei) 媒介的有趣專(zhuan) 業(ye) ,在本科階段卻始終沒有開設真正意義(yi) 上的交互藝術專(zhuan) 業(ye)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所強調觀察手繪的藝術名校不能支持學生在藝術與(yu) 技術交叉領域的創新。
事實上,在2017年,羅德島藝術學院就設置了一個(ge) 15學分的跨學科concentration—計算,技術與(yu) 文化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CTC),麵向所有本科學生;且早早就開始鼓勵學生探索AI人工智能在藝術與(yu) 設計領域的應用,比如在CTC可以修到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s and Aesthetics與(yu) Machine Learning and the Arts等機器學習(xi) 與(yu) 藝術的課程。
如今,羅德島終於(yu) 正式推出了本科新專(zhuan) 業(ye) :
藝術與(yu) 計算 Art and Computation。
簡單來說,可以把“計算”看作是一種媒介,我們(men) 可以用畫畫來表達,也可以借助“計算”去創作,所有的藝術細分專(zhuan) 業(ye) ,無非都是不同的媒介而已。
該專(zhuan) 業(ye) 非常適合願意探索編程/計算與(yu) 藝術設計交叉領域的同學。
含“碼”量超高的藝術與(yu) 計算本科BFA Art andComputation
羅德島藝術與(yu) 計算本科專(zhuan) 業(ye) 是為(wei) 探索科技與(yu) 藝術交叉領域的學生設計的跨學科項目,課程涵蓋編程、算法設計、數字製造與(yu) 批判性實踐,培養(yang) 兼具技術能力與(yu) 藝術洞察力的創新者。
該專(zhuan) 業(ye) 必修課如下:
圖中CTC Core Studio即是計算,技術與(yu) 文化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CTC)創作實踐課程。學生可以獨立開展個(ge) 人項目,也可以進行跨科係合作,可以探索機器人,AI與(yu) 生成藝術,遊戲與(yu) 沉浸式媒體(ti) ,物理計算physical computing等等。
該專(zhuan) 業(ye) 學生也必修PhysicalComputing、MaterializingCode、Human-MachineInteractions等高濃度含碼量的課程,不願意使用編程的同學可能就很不適合了。
每一年學什麽(me) ?
BFA Art andComputation Curriculum
第一年 | First Year羅德島經典大一基礎課程
Experimental and Foundation Studies
核心課程涵蓋繪畫、設計和批判性分析
大一課程如:觀察與(yu) 概念性繪畫
Drawing I & II: Observational and conceptual drawing
設計原則:空間、材料與(yu) 結構基礎
Design Principles: Spatial, material, and structural fundamentals
第二年 | SophomoreYear藝術與(yu) 計算專(zhuan) 業(ye) 核心入門
開始藝術與(yu) 計算核心工作室課程,將編程與(yu) 實體(ti) 及數字媒介結合大二課程如:
創意編程 Creative Coding I:使用Processing和p5.js創作生成藝術與(yu) 交互係統
算法設計 Algorithmic Design:學習(xi) 參數化建模與(yu) 計算美學
第三年 | Junior Year進階與(yu) 跨學科實踐
專(zhuan) 注於(yu) 數字製造、AI驅動藝術,以及與(yu) 布朗大學計算機科學課程的協作實驗大三課程如:
物理計算 Physical Computing:Arduino、傳(chuan) 感器和機器人技術構建互動裝置
數據作為(wei) 材料Data as Material通過編程將數據集轉化為(wei) 視覺與(yu) 聲音藝術作品
第四年 | Senior Year畢業(ye) 創作與(yu) 職業(ye) 準備
開展為(wei) 期一年的畢業(ye) 設計項目,同時體(ti) 現技術與(yu) 概念深度,由導師指導並公開展覽大四課程如:
畢設創作Thesis Studio I & II:自主研究與(yu) 創作,最終以展覽形式呈現
職業(ye) 實踐Professional Practices:作品集製作、項目提案撰寫(xie) 及科技藝術領域職業(ye) 發展策略
職業(ye) 發展:該專(zhuan) 業(ye) 課程設置使學生掌握將技術融入藝術與(yu) 設計項目的技能和經驗,為(wei) 在電子遊戲、VR/AR、數據可視化、界麵設計、媒體(ti) 理論、社會(hui) 與(yu) 環境實踐、電子技術、純藝術等領域的職業(ye) 發展開辟道路。
學生可將專(zhuan) 業(ye) 知識應用於(yu) 跨領域,搭建技術與(yu) 視覺文化的橋梁,可以參與(yu) 數字戰略開發、探索新興(xing) 技術,並為(wei) 創意與(yu) 跨學科項目帶來全新視角。
從(cong) 專(zhuan) 業(ye) 名稱與(yu) 課程設置中可以看出,羅德島設計學院這一跨學科專(zhuan) 業(ye) 始終緊緊圍繞“computing”計算,與(yu) 在Parsons、Pratt學習(xi) 設計與(yu) 技術、藝術與(yu) 技術相比,媒介有所限定,與(yu) 創意編程有關(guan) 的技術能力培養(yang) 更為(wei) 係統,但對“計算”毫不感冒的同學就不那麽(me) 適合了。
當然,在其他頂尖藝術院校,大家也可以通過選課與(yu) 創作實踐,實現自己在藝術與(yu) 技術領域的創新構想。
其實喜歡畫畫的同學也不用懼怕coding,GPT和deepseek已經非常強大,童鞋們(men) 最重要的是具有解決(jue) 問題的邏輯,就可以應用各種各樣的工具來輔助我們(men) 用coding進行藝術設計表達。
文中全部圖片來源:RISD羅德島設計學院官網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