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訪談人物:Lily
Lily,在加拿大蘭(lan) 裏胡桃林高中(Walnut Grove Secondary School),以優(you) 異的成績完成了三年學業(ye) ;目前在多倫(lun) 多大學就讀大三,專(zhuan) 業(ye) 是生命科學。
初中畢業(ye) 就前往加拿大的她,獨自在他鄉(xiang) 求學,對自己、對世界都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下麵,我們(men) 邀請了Lily和我們(men) 分享關(guan) 於(yu) “低齡留學”的經曆和她的成長感悟,一起來看一下吧~
PART.01
時間倒退到五六年前,即將要入學的我在家裏俯身收拾行李。對於(yu) 加拿大的高中生活,我的心中懷揣的更多是好奇和憧憬。可能是因為(wei) 第一次去有著父母的陪同吧,所以並沒有什麽(me) 不安和害怕的感覺。
可終究,每個(ge) 人都需要麵對獨自求學的時光。父母回國後的幾周,我感到非常難熬,在學校每每想到他們(men) ,就忍不住掉眼淚。獨自想念國內(nei) ,想念家裏的一切。
除了思念家鄉(xiang) 和親(qin) 人,對我來說,更難的是需要盡快適應這裏的生活。與(yu) 我同一批入學的學生中,隻有我一個(ge) 中國人,所以在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裏,都沒有什麽(me) 中國朋友。
說到這裏,我又想到了剛入學那會(hui) 兒(er) 還發生了一件令人難過的事。我在背書(shu) 包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邊上的一個(ge) 同學,她沒拿穩的手機掉在地上,屏幕碎了。於(yu) 是她特別強勢地大聲斥責我,要求賠手機,而邊上其他同學也都還不是很熟,沒人替我說話解圍。最後我還是賠了那個(ge) 女生500加元。
那時對一個(ge) 高中生來說,這筆錢也不是一個(ge) 小數目,除了心疼,在心理上更是覺得自己孤立無援。隻有在和父母視頻哭訴時,才能得到些許來自遠方的安慰。
這些小事,或許就逐漸搭建起了成長這條必經之路吧。但無論對誰來說,成長都不是一個(ge) 輕鬆的過程。
慢慢的,一切好像沒有當初那麽(me) 艱難了。我也逐漸結識了很多新的朋友,雖然國外高中生和我們(men) 國內(nei) 差別還是很大。尤其是女生,穿著打扮上非常有個(ge) 性,有些會(hui) 穿著很性感,有些會(hui) 燙頭發、染頭發、做指甲等。學校對此也持有開放的態度,不會(hui) 幹涉太多。
剛去那會(hui) 兒(er) ,我也曾覺得,哇,她們(men) 怎麽(me) 會(hui) 穿成這樣子!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也覺得一切都很正常,每個(ge) 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尊重每個(ge) 個(ge) 體(ti) 就好了。當什麽(me) 事情都可以隨心所欲地去做的時候,我反而也就不想去做了,因為(wei) 我覺得保持自己的個(ge) 性就是最個(ge) 性的事情。
小時候,羨慕大人可以隨意把自己打扮成任何一種形象;長大了,可以隨意打扮了,我卻隻想做最真的自己。
PART.02
留學真的不光是學業(ye) 上的事情,因為(wei) 生活中還有太多關(guan) 係需要去維護,我們(men) 不得不逼迫自己快速成長。除了學校的同學,我初來乍到的三年半裏還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和住家家庭(homestay)在一起度過的。
這戶住家離學校不遠,大概10分鍾的車程。他們(men) 是本地人,家裏有五口人,爸爸、媽媽,兩(liang) 個(ge) 8、9歲的兒(er) 子,還有奶奶。
剛開始的半年,雖然和住家也沒有什麽(me) 太大的矛盾,但是的確還是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
比如飲食方麵,學校中午吃飯是需要自己帶便當的,我的住家每天給我準備的都是冷的三明治,就兩(liang) 片麵包中間夾點什麽(me) ,特別簡單。
可能以前在國內(nei) 吃的都是熱乎乎的飯菜吧,這樣吃了半年我就有點受不了了。但是我也不好說什麽(me) ,畢竟,他們(men) 給自己的小孩們(men) 也是這麽(me) 準備的,隻能說飲食習(xi) 慣太不一樣了。
另外,他們(men) 家住的是一棟別墅,我住在一樓,而他們(men) 的起居室、客廳、活動室等都在二樓。到晚上或者周末我開始看書(shu) 做作業(ye) 或是休息的時候,家裏的兩(liang) 個(ge) 孩子就開始在樓上踢球玩耍、蹦跳吵鬧,加上房子隔音效果很差,就感覺整個(ge) 樓板都在震動。那時就會(hui) 覺得整個(ge) 人都不好了。
所以忍了半年,我就和父母提出特別想換個(ge) 中國的住家,這樣生活習(xi) 慣上的矛盾會(hui) 少很多。媽媽特別心疼我,想讓我更換住家,但由於(yu) 爸爸的堅定否決(jue) ,最後還是沒有換成。他認為(wei) 在國外讀書(shu) 卻住在中國人家裏,那和在國內(nei) 也沒有區別;而且這個(ge) 住家是本地教育局指派的監護人,如果自己隨意更換而不是教育局指派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最後還是選擇堅持住下去啦!其實我的住家人都還是不錯的,在後來的生活中,我也學會(hui) 了多去和他們(men) 溝通,表達自己的感受。於(yu) 是,漸漸的,他們(men) 也會(hui) 開始照顧起我這個(ge) 中國學生,偶爾煮米飯做菜吃;孩子在樓上玩耍時,女主人也會(hui) 去提醒他們(men) 不要發出太大聲音,雖然有時還是會(hui) 被吵到,但總不可能事事完美,還是需要互相體(ti) 諒。
也許很多事情,都止於(yu) 蜻蜓點水,仿佛隻是為(wei) 了體(ti) 驗,而沒有更深了解。嚐試過但失敗了,我們(men) 就想要逃避,並否定自己與(yu) 舒適圈外的世界。而當我下定決(jue) 心走出舒適圈時,才得到了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美好經曆。
時間久了,我們(men) 也變成了彼此生活中的一部分。聖誕節,他們(men) 會(hui) 送我很多禮物,我就和家裏的孩子一起拆禮物;感恩節,他們(men) 會(hui) 帶我吃火雞大餐;周末,我們(men) 會(hui) 全家人一起去公園、沙灘散步玩耍,參加一些集體(ti) 活動。
所以在這高中的3年半時間裏,我自始至終都是在同一戶住家生活著,和他們(men) 的感情也漸漸培養(yang) 起來,這點感覺自己還是很幸運的。因為(wei) 我的很多同學中途都換了好幾次住家,有些甚至換了三四個(ge) 也還是不滿意。
我也從(cong) 朋友那裏聽聞了不少奇葩的住家,比如有同學發著高燒,住家還一定要讓她去刷馬桶,如果不刷就不給她準備中飯;還有同學的住家離學校距離挺遠,每天走路來回需要一個(ge) 半小時,可是住家也從(cong) 不會(hui) 接送她,讓她走路上下學。他們(men) 在自己家也曾是嬌生慣養(yang) ,而到了這裏,卻感覺每天都很憋屈,心理落差特別大。
當然,住在別人家,肯定沒有住自己家那麽(me) 隨性,還是得去盡量適應與(yu) 尊重他們(men) 的生活習(xi) 慣。在互相磨合的過程中,他們(men) 有什麽(me) 讓你特別不適的地方也要提出來,這樣才會(hui) 有改進的可能。
我們(men) 可以很享受和他們(men) 待在一起的時光,體(ti) 驗到不同的文化和習(xi) 俗,但另一方麵,自己的權利還是要維護,不能一味地忍著,千萬(wan) 不要一個(ge) 人生悶氣,而他們(men) 卻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me) ,這樣隔閡就會(hui) 越來越深。
轉眼間,我們(men) 就從(cong) 那個(ge) 任性的孩子變成了大人,也漸漸深諳了在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的落差,欣然地接受成長帶來的變化,然後無所畏懼地長大。
PART.03
在國外生活了很多年,我也深刻體(ti) 會(hui) 到了兩(liang) 個(ge) 國家許多巨大的文化差異。但是讓我印象格外深刻的,是加拿大那邊的人們(men) 有著很重的節日儀(yi) 式感和很強的家庭觀念。
比如母親(qin) 節的時候,住家爸爸就會(hui) 帶著兩(liang) 個(ge) 孩子給母親(qin) 準備驚喜和禮物。而到了父親(qin) 節,媽媽也會(hui) 這麽(me) 做;
比如在複活節,住家爸媽會(hui) 把家布置得特別有節日氣氛,屋子各處放了很多巧克力蛋,讓孩子們(men) 和我一起提籃子找彩蛋,然後錄下歡樂(le) 的家庭視頻;
比如不少孩子們(men) 即使已經長到了10歲,還是會(hui) 相信聖誕老人是真的存在的。聖誕夜,爸媽會(hui) 把薑餅和椰奶放在房門口,第二天孩子們(men) 開門發現椰奶少了薑餅也被咬了幾口,就會(hui) 堅信是聖誕老人來過了。而其實是住家爸爸晚上會(hui) 偷偷地在門外窸窣地吃喝,並在聖誕樹下放置禮物。
比如萬(wan) 聖節的時候,我們(men) 會(hui) 在家裏一起雕刻南瓜,擺在屋裏做節日裝飾,真的和許多電影裏一模一樣。孩子們(men) 都會(hui) 打扮得稀奇古怪去學校,老師也會(hui) 每年裝扮成不同的角色。
比如在大大小小的節日裏,他們(men) 都會(hui) 給家人寫(xie) 好看的卡片,互相贈予;也會(hui) 在家人生日時,送上驚喜。
比如每天下班的時候,住家爸爸剛進門就會(hui) 親(qin) 吻一下媽媽,即使我和倆(lia) 孩子都在場,他們(men) 也不會(hui) 避諱去表達自己的情感。
所有這些生活的點滴,在我看來都承載著滿滿的愛意。或許很多人會(hui) 說,老夫老妻了或是朋友間相識已久了,何必弄得這麽(me) 形式化。
可我認為(wei) ,儀(yi) 式感,就是暗示你必須要認真負責地去對待一件事或是一個(ge) 日子。隻有用莊重和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看似無趣的生活,才能發現很多真正的樂(le) 趣。
而住家爸爸媽媽會(hui) 用這樣的態度去告訴對方和孩子們(men) ,歲月流逝,我依然愛你。
PART.04
這 3 年多的時光裏,我學到了很多,並順利申請上了多倫(lun) 多大學我熱愛的專(zhuan) 業(ye) ,更是收獲了許多真摯的友情。
這 81 張照片,致我這段有點美好有點難熬的高中時光,哭過笑過痛苦過也幸福過。當我離開這個(ge) 地方,我是多麽(me) 懷念這段時光和擦身而過的他們(men) ,但是新的篇章總是會(hui) 打開。
成長,是個(ge) 不可逆的過程。隻要出發了,就沒有人能回到原來的樣子,但我相信未來會(hui) 變得越來越好。
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期待。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