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yu) 大家分享的嘉賓是2024-25申請季剛剛斬獲牛津大學 實驗心理學專(zhuan) 業(ye) offer的潘同學,他說:“心懷宇宙,腳踏實地,夢想自會(hui) 照進現實”。
01、從(cong) 小就對心理學感興(xing) 趣 將牛津實驗心理學作為(wei) 目標
我從(cong) 小就對心理學有興(xing) 趣,因為(wei) 當時學心理學的母親(qin) 時不時會(hui) 跟我分享一些心理學小知識。但那時隻是覺得這個(ge) 學科有點意思,這種興(xing) 趣還遠遠沒有到想讓它成為(wei) 我大學專(zhuan) 業(ye) 的程度。
真正全麵了解到心理學這門學科,是在我高一的時候。當時報名了HOSA CCE的心理學科目,需要自學一本大學入門教材的內(nei) 容。通過這段學習(xi) 經曆,我對心理學及其各個(ge) 分支有了更加全麵的認識,發現自己不僅(jin) 對這些知識感興(xing) 趣,也確實想要更深入地去學習(xi) 。我常常忍不住去搜課本上的概念拓展知識,尤其是對於(yu) 認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領域,那些深奧的理論和前沿的研究成果,如同磁石般吸引著我。
在明確了自己想要申請的專(zhuan) 業(ye) 方向後,我開始著手去了解牛劍G5以及其他幾所大學心理學相關(guan) 的信息,最後整理成了一張表格,以便對比分析。在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之間權衡時,覺得牛津的課程設置可能會(hui) 更適合像我這樣以後想做研究的學生,而且牛津大學和神經科學相關(guan) 的研究所有合作,就讀期間有機會(hui) 參與(yu) 一些臨(lin) 床試驗。對比之下,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成為(wei) 了我的第一誌願。
圖片來源 牛津大學官網
02、將學術與(yu) 實踐經曆融入文書(shu) 表達對專(zhuan) 業(ye) 的熱愛和探索過程
先給大家展示一下我的PS文書(shu) 大致由哪些部分構成。開篇主要描述了我對心理學產(chan) 生興(xing) 趣的契機,提及了和母親(qin) 討論心理學知識的經曆。隨後,講述了自己因參加HOSA而閱讀了入門級心理學教材的收獲,了解到心理學不同分支的研究內(nei) 容,從(cong) 而發現了自己對認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方麵的熱情。
第二部分我寫(xie) 了參加2023 John Locke論文學術活動的經曆。在這次活動中,我選擇了探討“Are Beliefs Voluntary”這一主題。我當時認為(wei) 想法是由有意識的思考所產(chan) 生的,既受到有意識思考的影響,也受到無意識因素的作用,這表明它們(men) 是由自主的認知係統與(yu) 非自主的認知過程共同作用的結果。為(wei) 了證明自己的論點,我還特別在文中簡單羅列了一些曾經做過的相關(guan) 研究。
在後續內(nei) 容中,我提到了自己對這段活動經曆的反思。在深入學習(xi) 了決(jue) 定論與(yu) 自由意誌的相關(guan) 內(nei) 容後,我認識到自己之前過於(yu) 草率地將自主行為(wei) 等同於(yu) 有意識行為(wei) ,忽略了背後的複雜機製。雖然這次我沒有入圍,但這段經曆讓我明白:在構建論題時,應該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仔細推敲和完善論題本身,而不是急於(yu) 尋找論據。
文書(shu) 的第三部分是講述我繼續參加2024 John Locke論文活動的經曆。這次選擇的題目是“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character flaw and psychiatric illness?”。基於(yu) 上次的經驗教訓,我閱讀了心理學、社會(hui) 學、哲學等不同領域關(guan) 於(yu) 精神疾病的文獻,之後借鑒了Wakefield的Harmful Dysfunction理論來構建自己的論點,要將一係列行為(wei) 定義(yi) 為(wei) 精神疾病,必須滿足兩(liang) 個(ge) 條件:一是這些行為(wei) 是由某個(ge) 係統的不正常運行而產(chan) 生的;二是這些行為(wei) 被社會(hui) 普遍認為(wei) 是有害的。
通過這兩(liang) 段學術活動經曆,我更加清晰認識到心理學不能隻從(cong) 客觀的神經層麵去分析事物,就如同賞畫不能隻看顏料的化學成分。
第四部分我著重描述了自己的閱讀經曆。由於(yu) 對"意識是什麽(me) "這個(ge) 問題感興(xing) 趣,閱讀了Daniel Denett的Consciousness Explained。這本書(shu) 提供了另一個(ge) 視角來理解意識現象。在閱讀過程中,我意識到書(shu) 中提及的一些認知心理學知識是我所不熟悉的領域。為(wei) 了彌補知識空白,我又去讀了Eysenck的認知心理學教材。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雖然是牛津實驗心理學專(zhuan) 業(ye) 推薦閱讀的書(shu) 籍之一。但說實話,真的不是很容易讀,書(shu) 裏不僅(jin) 引用很多科學文獻,而且讀起來給人感覺是偏哲學的一本書(shu) 。
如果大家對意識感興(xing) 趣可以選擇去讀,不過不要像我這樣直接硬啃,可以先看一下Blackmore的Consciousness An Introduction,它作為(wei) 一個(ge) 入門書(shu) ,介紹了各種解釋意識的理論和相關(guan) 現象,而且每個(ge) 章節末會(hui) 列出一個(ge) Further Reading書(shu) 單,可以指導後續的reading。
在文書(shu) 的結尾段落,我簡要說明了自己感興(xing) 趣的具體(ti) 研究方向,再次強調了對心理學的滿腔熱忱。總而言之,我的PS文書(shu) 內(nei) 容主要是圍繞心理學相關(guan) 的學術活動經曆來展現自己的學術能力與(yu) 熱情,最後再通過reading的經曆強調自己對心理學持續不斷的追求和探索。文書(shu) 中提到的幾次學術活動經曆對我的學術能力都有不小提升,同時拓寬了眼界。
對我來說,文書(shu) 寫(xie) 作的最大困難就是剛開始不知道從(cong) 何下筆。在網上尋找相關(guan) 視頻時,意外發現了牛津Jesus College的賬號,有一係列講述該如何寫(xie) PS的視頻,比如文書(shu) 應該包含哪些內(nei) 容要點、圍繞哪些經曆展開、用什麽(me) 樣的語言來表達等等,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名字就叫Jesus College Oxofrd。
03、計時做題適應筆試節奏 錯題可按題型分類記錄
我首先在官網閱讀了TSA相關(guan) 的信息,我覺得最值得看的內(nei) 容是Section 2 specimen and past papers一欄中的TSA Question Guide文件,雖然在Section 2下麵,但內(nei) 容有提及Section 1的各種題型和解題思路。
圖片來源 牛津大學官網
熟悉題型後,我就直接開始刷題了,後來才閱讀了官網給的Further Reading。我個(ge) 人覺得先讀書(shu) 單中的第一本Thinking Skills會(hui) 比直接刷題好一些,TSA的題型都有覆蓋,不過有一部分多餘(yu) 的內(nei) 容,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看還是不看。
我刷題一般都是在計時的情況下,一口氣做完一套題,而不是每次隻做幾道題。大家做完題後一定要及時批改,然後按錯題類型記錄每種題型錯幾道題。雖然我是刷完TSA後才繼續去做BMAT的題目,但我覺得可以把兩(liang) 個(ge) 筆試的刷題順序調換一下。兩(liang) 者題型很像,可以用來先適應常見題型。不過在刷BMAT時就不用一次做完一整套了。
我感覺今年的TSA S1部分的難度和近5年真題差不多。近幾年的題目要比最開始那幾年的難度高一些。今年最大的差別其實是答題形式改成了機考,無法直接在普通的紙張上做草稿,而是一個(ge) 塑料本,有很多片塑料,用一個(ge) 類似白板筆的筆書(shu) 寫(xie) 。對筆試答題速度會(hui) 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建議同學們(men) 提前適應。
04、多做模擬麵試熟練英語交流 提前熟悉麵試軟件操作
我剛開始做模擬麵試練習(xi) 時,總體(ti) 表現還好,但會(hui) 有一些小毛病,比如會(hui) 消耗過長的時間去思考,然後一下子輸出很多內(nei) 容,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內(nei) 容都答出來,但每個(ge) 想法卻用了過於(yu) 冗長的話術;在麵試官沒有進行引導的情況下,自己埋頭思考時還喜歡時不時東(dong) 張西望。
我個(ge) 人覺得牛津正式麵試要比模擬麵試更加簡單,全程幾乎沒有什麽(me) 卡頓,表達也比較清晰。我認為(wei) 準備麵試的時候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去額外學習(xi) 什麽(me) 知識,題目涉及到的概念通常會(hui) 在題幹中進行介紹,或者是一些很常見的知識點,比如記憶和注意力。不過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牛津的麵試時間安排很緊張,一場麵試隻有30分左右。
我覺得準備麵試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發現自己不太習(xi) 慣用英語回答問題。雖然夠流暢、內(nei) 容也都會(hui) 表達,但就是有很奇怪的感覺。為(wei) 了解決(jue) 這種陌生感,我會(hui) 在無人的地方練習(xi) 口語表達,慢慢讓自己習(xi) 慣。在這個(ge) 過程中,大家不需要事先構思好問題和回答話術,隻需隨意選定一個(ge) 話題,順著自己的思路自然地表達出來,便能有不錯的效果。
說到麵試心得,雖然大家可能聽過很多遍,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放平心態,尤其是在正式麵試當天。兩(liang) 場麵試當天,我並沒有再去進行額外的準備,麵試前也盡量放平了心態,結果正式麵試要比任何一次模擬麵試的壓力都小。
麵試中可能會(hui) 遇到題目讓你設計一個(ge) study,A Level心理學裏各個(ge) 章節的methods部分會(hui) 提到相關(guan) 的概念和知識點,大家準備麵試時可以重溫一下。正式麵試前一定要提前熟悉麵試軟件,測試好自己的硬件設備。我在第一場麵試中就因為(wei) 麥克風出了問題浪費了2分鍾,導致後麵的節奏被打亂(luan) 。
05、緩解焦慮的關(guan) 鍵是邁出第一步
還記得收到offer當天,我專(zhuan) 門穿了唯一一件紅色衛衣,而且恰好是學校期末考試。寫(xie) 完試卷不能立馬交卷去做其他事轉移注意,所以一天都在想offer的事,特別慌。我一開始以為(wei) 會(hui) 是16:00整發offer,結果一個(ge) 多小時後大家都走了,還沒收到郵件。就這樣和幾個(ge) 朋友一起等,直到17:31,收到一份郵件,當時郵件正文並沒有出現offer這個(ge) 單詞,我點開了附件,等加載時很慌,然後看到是我的offer後跳了起來,把好消息跟老師同學們(men) 分享,也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我媽。突然間如釋重負,緊張轉為(wei) 喜悅。
回顧牛劍G5申請的整個(ge) 過程,我覺得最大的困難是當麵臨(lin) 某些需要做準備的事情時,容易產(chan) 生焦慮。尤其是剛開始,無論是備考A Level、構思PS文書(shu) ,還是第一次模擬麵試,都會(hui) 感到焦慮,甚至有點害怕。因為(wei) 是陌生的事情,在了解到一些信息後會(hui) 覺得還需要做很多事,擔心自己做不到、時間不夠,陷入自我懷疑,結果就是很焦慮,焦慮了就喜歡拖延,導致更焦慮。
慢慢地,我學會(hui) 了怎麽(me) 解決(jue) 這種困境。首先是邁出第一步,通過官方網站或者老師獲取相關(guan) 信息和支持。比如,A Level的話就是Specification,TSA筆試就是牛津官網。一般都能得到有用的資料。以A Level心理學為(wei) 例,spec會(hui) 有resource map的鏈接,resource map有每一個(ge) 知識點對應的教材頁數。如果是教材中沒有的內(nei) 容,則會(hui) 額外給一些有用的網站。
下一步就是去看,大致瀏覽一遍這些資料,了解都會(hui) 講些什麽(me) 內(nei) 容、難度大概如何、量有多大。做完這些事後心裏就會(hui) 有個(ge) 底了。接下來就是行動起來去學習(xi) 。重點在於(yu) 強迫自己邁出第一步。
這裏想給學弟學妹們(men) 分享一些我在牛劍G5申請過程中的心得。有了目標後,一定一定要有清晰的規劃,標化成績需要達到什麽(me) 要求、有哪些活動可以積累PS素材、筆試會(hui) 考察哪些知識點和能力、又該如何提升這些能力、麵試會(hui) 問什麽(me) 類型的問題、自己又該怎麽(me) 準備......總之,對申請季都做些什麽(me) 要有個(ge) 概念,才能合理安排精力。
我高一的時候忙著學習(xi) 和應對考試、參加各種與(yu) 心理學無關(guan) 的學術活動、公益活動、學生會(hui) ,導致沒有多餘(yu) 的精力,結果這些非學術的課外活動對我的申請沒有太大的幫助,覺得浪費了1年,甚至一度想要放棄申請牛津,後來在JT導師的指引下才重拾信心。
在空餘(yu) 的時間可以自主探索心理學這門學科,找到一個(ge) 自己感興(xing) 趣的問題,然後搜索相關(guan) 研究或科普資料。大家可以去StackExchange看看,是一個(ge) 論壇網站,其中有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子論壇,曆史瀏覽量多的幾個(ge) 問題都很有趣。比如,"為(wei) 什麽(me) 思考同一個(ge) 問題,休息一下更容易想到答案","夢持續多久","夢裏主觀體(ti) 驗的時間流失和現實一樣嗎"等等。而且別人寫(xie) 的回複也很詳細,還會(hui) 附上參考文獻。喜歡紀錄片的同學們(men) 可以看Vsauce的Mindfield係列,覆蓋了很多心理學經典實驗和理論的內(nei) 容。
最想感謝的就是我的母親(qin) 。在這一路上,有不少次想過放棄,每次她都會(hui) 坐下來跟我談心,強調無論如何她都支持著我,就算得不到牛津offer也還會(hui) 愛我。
也感謝JT導師提供了各個(ge) 方麵的硬實力支持。最初給出了時間線,幫我梳理了衝(chong) 刺牛劍G5所需要做的準備。然後是John Locke論文活動的指導,如果不是跟著節奏找文獻、想thesis,最後根據導師的建議完成一稿、二稿、三稿......我可能就不會(hui) 得到獎項。文書(shu) 也同樣如此,很多語言組織上的調整建議都提高了PS的整體(ti) 檔次。在填寫(xie) UCAS和去TSA實考的時候,有任何問題,導師也都能第一時間幫我解決(jue) 。
同時也要感謝我的學校——廣西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國際部這一路的支持。從(cong) A Level課程、到給我英協、學生會(hui) 、Logos社這些平台提高綜合實力,總是很配合申請相關(guan) 的請求,許多事情的完成都離不開學校功勞。
*以上內(nei) 容來自個(ge) 人經曆,僅(jin) 用於(yu) 經驗交流分享,無任何商業(ye) 推廣意圖。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