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yu) 初到美國學習(xi) 或工作的人員,在駕車或是步行在道路或公共區域上偶爾會(hui) 遇到被當地警察攔路盤問檢查的情況,難免會(hui) 感到緊張並抱有疑問,為(wei) 什麽(me) 遵守規則好端端地走在路上會(hui) 被警察攔下來?
在美國,由於(yu) 法律體(ti) 係和社會(hui) 環境與(yu) 國內(nei) 有所差異,以及旅美人員對這些差異比較陌生,美國警察在日常執法過程中出於(yu) 對維護社會(hui) 治安、保障交通安全等方麵的考量會(hui) 例行盤問和檢查,隻要潔身自好並正確應對,不必過於(yu) 擔憂緊張。
本文原載於(yu) 《留學》雜誌總第198期
記者_王博
編輯_楊冬妮
設計_劉仕悅
1、Part.1 法律法規賦予的執法權力
美國的憲法和聯邦最高法院判決(jue) 決(jue) 定了美國警察的權力邊界。在憲法的統領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具體(ti) 案件的判決(jue) ,由警察、律師、檢察官和法官們(men) 從(cong) 判決(jue) 中不斷總結具體(ti) 的規則,使其成為(wei) 指導警察執法的基本框架,而美國執法人員的攔截盤問也正是源於(yu) 此。
1963年,克利夫蘭(lan) 市一名警察在執勤時發現名叫特裏(Terry)的人與(yu) 另外兩(liang) 名同夥(huo) 有可疑的徘徊行為(wei) ,警察亮明身份表示詢問,隨後在這些人身上發現了槍支,於(yu) 是將他們(men) 逮捕,這就是當時沸沸揚揚的特裏案(Terry v. Ohio)。因為(wei) 沒有實質性的犯罪行為(wei) 而遭逮捕,該案件一直打到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認為(wei) ,這種攔截搜查是合理的。因為(wei) “美國的犯罪人員有持有武裝實施暴力的悠久傳(chuan) 統,這裏每年也有為(wei) 數眾(zhong) 多的執法者在執行公務時被殺害”,要求執法官員冒著“不必要的危險”執法是不合理的。
通過該案件判決(jue) 可知,警察如果有合理懷疑(reasonable suspicion)是可以合法攔截並對其身體(ti) 進行拍打搜查,以確定是否藏有武器的。而這種合理懷疑在美國聯邦法院日後審理眾(zhong) 多相關(guan) 案件過程中對場景進行了豐(feng) 富,其執行條件就包括:根據警務人員自身經驗、可靠消息、嫌疑人犯罪記錄等。因此,美國的法律層麵給了執法人員相對較為(wei) 寬鬆的指引和賦權。
2、Part.2 過度反應背後的社會(hui) 原因
既然是合法合規的執法行為(wei) ,為(wei) 什麽(me) 近年來在美國被攔截盤查過程中矛盾進一步升級的事件時有發生?人們(men) 又為(wei) 什麽(me) 對這種行為(wei) 有所抵觸和防備?這背後其實是一個(ge) 綜合了社會(hui) 經濟、種族矛盾、警民關(guan) 係等複雜深層次的社會(hui) 問題。
從(cong) 社會(hui) 大環境上來說,近幾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對包括美國在內(nei) 的全球各國社會(hui) 經濟發展都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質量和收入水平紛紛下降,特別是窮人和少數族裔受疫情影響更大,社會(hui) 貧富差距近一步撕裂。由此引發了失業(ye) 率攀升,社會(hui) 安全事件頻發,民眾(zhong) 安全感缺失,紛紛購買(mai) 槍支以求自保等問題。據公開數據,截至2021年5月,美國當年就已經發生了超過200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另據美國政府機構近期發表的報告,僅(jin) 僅(jin) 是在校園中,2020—2021學年共發生93起導致傷(shang) 亡的校園槍擊事件,創下近20年新高。各地區激增的社會(hui) 治安案件也使警務人員在日常執勤的過程中更加敏感小心。
由種族主義(yi) 問題引發的暴力執法事件時有發生,並在互聯網社交媒體(ti) 極速發酵。種族主義(yi) 是在美國社會(hui) 係統、持續性存在的問題,有著深厚的曆史根源與(yu) 影響。近幾年美國警務工作人員針對少數族裔群體(ti) 的暴力執法甚至致死事件頻發,根據“警察暴力地圖”網站統計,2020年至今美國警察執法致死人數已達到2563人,其中非洲裔死亡人數達到565人,占比超過22%。從(cong) 幾年前轟動一時的弗洛伊德案到近期的俄亥俄州警察在執法過程中亂(luan) 槍射殺非洲裔男子傑蘭(lan) ·沃克,由個(ge) 別警務人員對種族主義(yi) 等價(jia) 值觀的錯誤導向而釀成的慘劇,在網絡和社交媒體(ti) 上也廣泛傳(chuan) 播引爆輿論,使警民關(guan) 係走向了不信任和撕裂,也使針對警察暴力執法的管控和治理行動更加困難。
2021年3月19日,警察在美國紐約唐人街巡邏。(圖片來源:新華網)
再綜合其他社會(hui) 曆史原因,便有了在遭遇美國警察攔截盤問檢查時,人們(men) 產(chan) 生敏感、抗拒甚至是恐懼的情緒,有時這些情緒也會(hui) 反作用到執法人員身上,讓原本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在言語間激化升級,造成肢體(ti) 衝(chong) 突或者更多不必要的後果。
3、Part.3 留學生如何妥善應對
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駕車或是步行,如遇警察攔截盤問,正常情況下隻要是潔身自好,掌握正確的話術和應對方式並持積極配合的態度,是不必感到過分驚慌的。那麽(me) 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妥善處理呢?
早在2020年,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曾發布《在美國與(yu) 執法人員打交道注意事項2020版》,其中指出,中美兩(liang) 國國情和司法製度不同,執法理念差異較大。美國執法人員在執行公務時防範和自我保護意識強烈。為(wei) 此特別提醒中國公民:注意了解並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學會(hui) 與(yu) 有關(guan) 執法人員打交道的正確方法,在保持冷靜,對執法人員保持尊重和禮貌,配合執法的同時,記住無論你是否有過錯,也無論你是證人還是嫌疑人,都有保持沉默、聘請律師等權利,要有理、有據、依法、合法地維護自身權益。
除了全麵了解使領館發布的信息和指南外,綜合現實生活中留學生們(men) 的切身經驗,還須記住:如果是駕車行駛途中,發現警察在向自己釋放閃燈鳴笛停車檢查信號,可以找到安全的停車位置後把車停穩熄火後,不必著急下車,把車窗搖下來等待警察過來。當警察走到麵前時,雙手不要亂(luan) 放或是隨意擺動,注意把雙手放到方向盤或是其他可以確保警察看到的位置,避免產(chan) 生不必要的誤會(hui) 。
配合警察的指令出示駕照、車輛注冊(ce) 證、保險單等有效證件或執行相關(guan) 行動,如遇聽不清或聽不懂的詞匯或對話也不要著急,表明自己英文水平不好並友好詢問可否尋求語言上的幫助。針對警察提出的質疑,特別是主觀上的質疑,比如認為(wei) 超速或是攜帶危險物品等,態度上要做到不卑不亢,同時盡可能地在避免多餘(yu) 套近乎或贅述的基礎上表述清楚自己是正確操作,比如告訴警察自身儀(yi) 表盤顯示車速為(wei) 多少,或是詢問警方是否對此有測速證明。
如果警察提出搜車時,不要恐慌,要知道警察搜車需要出於(yu) 合法正當理由,否則你有權利拒絕搜查。但若是正當理由搜車,則需要你積極配合,並提前告知車輛內(nei) 部是否有藥瓶之類的敏感物品,避免產(chan) 生不必要的誤會(hui) 。在語言上一定要盡可能地保持平靜和淡定,不要有激動的情緒,同時配合警察的進一步檢查。
如果是步行在公共街區盡量遠離危險區域,遭遇攔截盤問的情況,和駕車遇到這類情況類似,態度上保持冷靜,手上不做多餘(yu) 的動作。弄清問話的目的,以確認自己是否為(wei) 執法調查對象,或是在協助執法人員辦案,在問清理由的情況下配合執法人員詢問做出合理合情的解釋說明,如果本人是被懷疑的調查對象,最好選擇不回答;如果是證人,可選擇回答,也可選擇不回答。如遭遇無理恐嚇騷擾,可記住執法人員的姓名、編號,向執法部門投訴,或通過法律程序起訴執法人員,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遭到拘捕並在過程中受傷(shang) ,應主動尋求就醫治療,並要求會(hui) 見律師以及使領館部門官員求助。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