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大MSBA項目的錄取情況這方麵,其實從(cong) 兩(liang) 年前開始,我就發現了一個(ge) 可能有悖於(yu) 我們(men) 通常的設想的趨勢:哥大MSBA的項目,似乎並不喜歡量化背景太強的學生。從(cong) 2023年開始,機構學員拿到MSBA的錄取大多來自經濟專(zhuan) 業(ye) 背景,而今年目前拿到MSBA offer的學員分別來自Economics and Accounting,Economics,Business Administration,和Economics and Math的背景。
這些學生並非像我們(men) 想的那樣,來自數學,數據科學,或者統計這些純粹而量化的背景。相反,他們(men) 都學習(xi) 了經濟學,甚至還有來自純商科的同學背景。這些拿到錄取的同學,除了完成商業(ye) 分析需要的必修課:多元微積分,線性代數,統計和概率論這三門課之外,大部分的同學都沒有選擇修更高階更深入的數學課。
而造成這一趨勢的原因,我想是因為(wei) 哥大MSBA項目的獨特處境。這個(ge) 項目是由工程學院和哥大商學院合辦的,對比那些純粹在商學院或者在工程學院的項目,哥大的項目或許更看重跨學科的能力。因此,學校期待的學生是來自多元的,既有商科基礎,又有一定定量知識的背景,而並非單一的數理背景。
其次,哥大的工程學院下有很多其他的專(zhuan) 業(ye) ,如運籌學,數據科學,金融工程,管理科學與(yu) 工程等。MSBA的獨特招生偏好也是為(wei) 了和其他項目的招生做一些區分。運籌學,數據科學,金融工程這三個(ge) 強量化的專(zhuan) 業(ye) 項目,通常會(hui) 招收更多數學,統計,計算機等量化背景的學生。
因此,MSBA的培養(yang) 目的和招生偏好,自然不會(hui) 再向強量化的學生傾(qing) 斜,而更注重學生的商業(ye) 性和職業(ye) 能力。我們(men) 這些錄取的學院中,大部分也都展現出了很強的professional技能,平均都有三段實習(xi) ,有兩(liang) 位同學甚至有多達五段的實習(xi) 。我認為(wei) 多元的實習(xi) ,也是哥大商學院非常看重的一點。
這樣的招生趨勢更讓我覺得,有時候選擇項目,更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而並非從(cong) 數據顯示更容易的項目。在我們(men) 這幾位拿到哥大Offer的學生中,那位學習(xi) 純Economics專(zhuan) 業(ye) 的同學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實際上,他在學校裏的學的是Economics - 政策的細分,在加入機構之前,他的成績單上幾乎沒有任何數學課,隻是通過他們(men) 學校的certificate program完成了一些數據分析的實踐課程。在了解他想申請BA的意願之後,我們(men) 迅速讓他在申請前的那個(ge) 暑假補充上了統計和線性代數的數學課。但這樣臨(lin) 時的準備也讓學生在選校的同時有一些顧忌。
當時,他通過一些途徑的了解,想要選擇哥大工程學院的運籌學而不是商業(ye) 分析。的確,從(cong) 申請人數來看,運籌學更小眾(zhong) ,申請的人更少,看起來更有機會(hui) 錄取。而商業(ye) 分析是更熱門的專(zhuan) 業(ye) ,申請人數眾(zhong) 多,學生擔心他單薄的幾門數學課無法讓他在申請人中脫穎而出。
但選校時,我們(men) 堅持認為(wei) 運籌學更適合數學統計背景的學生,因此,雖然這個(ge) 項目看起來申請的人少,但對於(yu) 他的背景來說,並不合適,而商業(ye) 分析更有機會(hui) 。他也可以利用他在學校的certificate program完成的people analytics這類特殊的分析應用方向打造屬於(yu) 自己獨特的申請思路。
最後的錄取也再次向我們(men) 證明,選校時更應該根據自己的背景選擇合適自己的項目,而並非通過統一的標準來評判難易。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