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list 不是終點!美國大學最新轉正數據大公開 轉機在此

今年進入候補名單(Waitlist)的學生數量異常多,像卡內(nei) 基梅隆大學、凱斯西儲(chu) 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加州大學聖地亞(ya) 哥分校等學校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對於(yu) 申請者來說,進入候補名單無疑是一種令人糾結的狀態。它既不是明確的錄取,也不是直接的拒絕,而是讓申請者處於(yu) 一種“命運懸而未決(jue) ”的尷尬境地。這種感覺就像是在追求心儀(yi) 對象時,對方偶爾回應你,卻始終不明確表態,讓人既抱有希望又忐忑不安,仿佛成了“備胎”。

名詞解釋

Waitlist通常出現在常規申請階段。當招生官審核完申請材料後,認為(wei) 申請者雖然滿足學校的基本要求,但並非學校心目中的“最優(you) 選擇”。學校會(hui) 在錄取完“最優(you) ”申請者後,根據實際入學情況,再決(jue) 定是否從(cong) 候補名單中錄取申請者。

Deferred則通常出現在早申請階段。學校會(hui) 將申請者的申請推遲到常規申請季再做決(jue) 策,以便進一步了解申請者是否有更優(you) 秀的材料可以補充。這種方式讓學校與(yu) 申請者之間保持著一種“曖昧不明”的關(guan) 係。

“美國大學為(wei) 什麽(me) 喜歡設置候補名單?”

候補名單的出現與(yu) 入學率(Yield Rate)密切相關(guan) 。例如,一所大學發出了100份錄取通知書(shu) ,最終有80名學生選擇接受,那麽(me) 該校的入學率就是80%。入學率是招生辦公室的重要考核指標之一,他們(men) 需要精準預估有多少學生會(hui) 入學。

如果發放的錄取通知書(shu) 過多,可能會(hui) 導致師資和宿舍資源緊張;如果發放過少,不僅(jin) 會(hui) 受到學校財務部門的質疑,還可能影響學校的排名。為(wei) 了實現“精準預估”,候補名單就像一個(ge) “保險栓”。

學校先發放一部分錄取通知書(shu) ,觀察有多少人接受,然後再根據預計的招生規模,從(cong) 候補名單中選擇性地錄取學生。此外,候補名單也是學校觀察申請者的一個(ge) “窗口”,學校擔心申請者也會(hui) 同時申請其他學校,最終選擇其他學校的錄取通知書(shu) 。

舉(ju) 個(ge) 例子,哈佛大學2026屆入學率隻有83%,即假如1000個(ge) 人收到offer,最後隻有830人入學。如果學校原計劃要招850人,那麽(me) 剩餘(yu) 的20個(ge) 名額就在Waitlist名單。

Waitlist 不是終點!美國大學最新轉正數據大公開,轉機在此

八大藤校30年入學率變化即便強如藤校,也達不到100%的入學率

根據Common App發布的申請報告顯示,2025年秋季入學的美本申請人數突破139萬(wan) ,人均申請6.14所院校。但無論申請者拿到幾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shu) ,最終隻能選擇一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申請者進入候補名單,可以通過一些策略向學校表達自己非常想去的意願,爭(zheng) 取被正式錄取的機會(hui) 。

如果想爭(zheng) 取從(cong) 候補名單轉正,可以嚐試以下方法:

1)發送一封表達熱忱的信件:如果大學沒有明確說明他們(men) 的需求,建議發送一封電子郵件,重申自己對學校的濃厚興(xing) 趣。這封信一定要有禮貌且有吸引力,闡述自己應該被考慮錄取的理由。

2)提供最新信息,增加籌碼:如果有任何新的進展或信息,一定要第一時間告知學校,這能讓申請更具競爭(zheng) 力。例如,如果標準化考試成績有了更新,或者最近獲得了某個(ge) 獎項、榮譽,或者有了新的AP成績,這些都是增加錄取機會(hui) 的砝碼。但要注意,不要提供與(yu) 申請專(zhuan) 業(ye) 無關(guan) 的瑣碎材料,比如申請工程專(zhuan) 業(ye) ,更新水彩畫或打油詩對轉正沒有任何幫助。

“何時才能擺脫候補名單的困境?”

候補名單的錄取情況非常難以捉摸,每年的錄取率也各不相同,甚至許多大學並不公布候補名單的數據。因此,進入候補名單的學生常常擔心自己是否有機會(hui) 被正式錄取,夜不能寐。為(wei) 了緩解這種焦慮,可以參考一些美國大學公布的候補數據,但這些數據僅(jin) 供參考。

麵對現實也很重要:要明白,候補名單上的大多數人最終都不會(hui) 被錄取。據統計,隻有大約10%的候補學生最終能夠被正式錄取。因此,建議盡快找一個(ge) 保底學校,或者申請還未截止的其他大學。

“為(wei) 什麽(me) 你會(hui) 被放入候補名單?”

有人收到錄取通知書(shu) ,有人被放入候補名單,也有人收到拒信。很多同學會(hui) 疑惑為(wei) 什麽(me) 自己會(hui) 被候補或被拒,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標化成績與(yu) 目標學校不匹配:盡管有人認為(wei) 在激烈的競爭(zheng) 下,高標化成績的競爭(zheng) 力在下降,但這並不意味著標準化成績不重要。申請美國名校,標準化考試成績仍然是基礎的敲門磚。美國名校雖然標榜多元化錄取,但大多數仍然要求標準化成績,且要求並不低。

2)學校&專(zhuan) 業(ye) 與(yu) 申請人不匹配:有些大學或專(zhuan) 業(ye) 對申請者有特定的錄取偏好,例如要求必須有4年數學課程,或者對工程和STEM學科感興(xing) 趣的學生要求學習(xi) 微積分等。有些同學申請工程專(zhuan) 業(ye) ,但沒有相關(guan) 競賽或科研經曆,缺乏差異化競爭(zheng) 力。此外,沒有製定合理的學校申請清單也是一個(ge) 問題。盲目追求高排名學校,將所有申請都集中在TOP20,這種策略風險很大。或者當申請者的條件遠遠超過學校的最高水平時,學校可能會(hui) 出於(yu) “塔夫茨綜合征”(即傾(qing) 向於(yu) 選擇更符合要求且更具確定性的申請者),而將錄取機會(hui) 讓給其他申請者。

因此,申請者需要深入了解自己申請的學校和專(zhuan) 業(ye) 的錄取偏好,做到知己知彼,準確定位,使自己的背景與(yu) 學校完美匹配。

最後,祝福每一位還在苦苦掙紮的孩子,在5月獲得遲來的喜訊!

以下是Top30美國綜合性大學waitlist轉正數據,來自學校公布的common data set或官網信息,僅(jin) 供參考:

Waitlist 不是終點!美國大學最新轉正數據大公開,轉機在此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留學城市、大學排名、財政狀況...多維度對比哪所英國大學性價比最高?

下一篇

1-8年級小學生都在參加的amc8競賽題目到底什麽樣?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