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陳洋洋教授招收全獎博士生

01、學校招生要求

近期,香港科技大學機械與(yu) 航空航天工程係陳洋洋助理教授課題組麵向全球招收2026年入學的全獎博士研究生。該項目提供豐(feng) 厚獎學金,研究環境機構,是有誌於(yu) 力學超材料研究的優(you) 秀學子的理想選擇。

1. 學曆背景

·申請者需持有認可大學的碩士學位或優(you) 秀學士學位(GPA 3.5/4.0以上)

·本科直博申請者需在班級或專(zhuan) 業(ye) 中排名前5%,並具備突出的科研能力

·力學/機械工程、應用物理/數學、土木工程/材料科學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背景優(you) 先

2. 語言能力

·非英語母語或非英語授課院校畢業(ye) 的申請者需提供英語水平證明:

  • 托福(TOEFL)網考(iBT)總分不低於80分
  • 雅思(IELTS)學術模塊總分不低於6.5分,且各單項不低於5.5分

3. 申請材料

·完整的在線申請表格

·學位證書(shu) 和成績單掃描件

·個(ge) 人陳述和研究計劃

·推薦信(至少兩(liang) 封)

·英語水平證明

·研究成果或代表性論文(如有)

4. 獎學金情況

香港科技大學提供兩(liang) 類主要的博士獎學金:

· 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HKPFS):

  • 金額:每年約331,200港幣(約42,460美元)的津貼
  • 外加每年13,800港幣(約1,760美元)的會議及研究相關差旅津貼
  • 期限為三年,競爭激烈,名額有限

· 研究生獎學金(PGS):

  • 基本金額:每月約19,135港幣(2025年9月1日起生效)
  • 通過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後,月津貼提高至19,655港幣
  • 覆蓋正常學製期間,年度審核續發

大多數錄取的博士生都能獲得至少一種獎學金,足以覆蓋在港學習(xi) 和生活費用。

申請通道

1.有意向的申請者請先通過電子郵件與(yu) 陳洋洋教授聯係,詳細說明研究興(xing) 趣和背景

2.申請者需關(guan) 注香港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官網公布的2026年入學申請截止日期

3.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HKPFS)通常在前一年12月1日截止申請

4.入學時間:2026年春季/秋季

02、教授研究方向

陳洋洋助理教授於(yu) 2021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學機械與(yu) 航空航天工程係,此前在美國密蘇裏大學獲得機械與(yu) 航空航天工程博士學位。他的研究團隊專(zhuan) 注於(yu) 以下幾個(ge) 核心方向:

1. 主動超材料設計與(yu) 開發

·研發具有感知、驅動和信息處理能力的智能結構係統

·利用幾何學、力學、主動材料和信息科學的交叉知識創新設計

·開發麵向太空/深海/醫療等極端環境的前沿材料體(ti) 係

2. 非標準力學與(yu) 物理特性研究

·研究極性Willis固體(ti) 中的位移場控製

·探索具有非對稱Willis型粘性的主動線的自振蕩現象

·利用規範變換實現彈性變形行為(wei) 的精確控製

3. 多物理場耦合與(yu) 波動控製

·電-力耦合主動超材料及其彈性波調控

·多共振超材料基於(yu) 自感應壓電和數字電路的寬帶隔離

·主動變形結構在彈性波傳(chuan) 播中的應用

4. 生物啟發設計

·受生物結構啟發的功能性力學係統

·生物醫學領域的力學超材料應用

·仿生智能材料的跨尺度設計

陳教授已在PRL、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多篇高影響力論文,課題組擁有數字圖像相關(guan) (DIC)係統、激光多普勒測振儀(yi) 、多物理場耦合測試裝置等先進實驗平台。

03、創新研究想法

基於(yu) 陳洋洋教授團隊的研究基礎,以下是幾個(ge) 富有前景的創新研究方向:

1. 自適應智能超材料的可編程設計

結合人工智能算法與(yu) 超材料設計,開發具有自主學習(xi) 能力的力學係統,實現對外部刺激的智能響應。該研究可利用機器學習(xi) 優(you) 化超材料幾何結構,賦予材料自適應性能,使其能根據環境變化自動調整力學響應,適用於(yu) 結構健康監測、智能減振以及航空航天結構。

2. 基於(yu) Willis耦合的新型能量收集係統

利用Willis介質中位移-應變場的非對稱耦合特性,開發高效的機械能-電能轉換裝置。通過在Willis型材料中引入壓電層,構建基於(yu) 規範變換的能量收集係統,可大幅提高能量轉換效率,為(wei) 微型設備、可穿戴電子和物聯網傳(chuan) 感器提供持久電源。

3. 極端環境下的多功能超材料設計

針對深空和深海環境,開發耐極端溫度、高壓和輻射的多功能超材料。通過將傳(chuan) 統超材料與(yu) 功能性納米材料複合,實現在惡劣環境中保持穩定結構功能的同時,具備自修複、自診斷能力,解決(jue) 航天器、深海探測設備等麵臨(lin) 的材料失效問題。

4. 生物醫學超材料的精準治療應用

開發具有可控力學性能的生物相容性超材料,用於(yu) 精準醫療和組織工程。通過設計具有定向力學響應的微結構,實現對細胞生長方向的調控,或作為(wei) 藥物遞送載體(ti) ,通過力學刺激控製釋放動力學,為(wei) 骨科植入物、傷(shang) 口敷料和靶向治療提供新思路。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上海領科國際學校排名怎麽樣!

下一篇

加拿大菲莎河穀大學熱門專業碩士課程匯總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