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學校招生要求
香港科技大學(HKUST)作為(wei) 亞(ya) 洲頂尖研究型大學,其計算機科學學科在全球享有盛譽。申請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yu) 工程係的博士項目,需滿足以下條件:
1. 學術背景要求
·擁有認可機構授予的學士學位,且具有優(you) 異的學術表現;或
·擁有一年全日製或兩(liang) 年兼職研究生學習(xi) 經曆,且成績優(you) 秀
·申請者的本科專(zhuan) 業(ye) 背景不作限製,但相關(guan) 學科背景更具優(you) 勢
2. 英語語言能力要求
·托福(TOEFL)不低於(yu) 80分;或
·雅思(IELTS)總分不低於(yu) 6.5分,各單項不低於(yu) 5.5分
·如申請者的母語為(wei) 英語,或在英語為(wei) 教學語言的機構獲得學士學位,可免除英語語言成績要求
3. 申請材料
·完整的在線申請表格
·學術成績單和學位證明
·個(ge) 人陳述(包括研究興(xing) 趣、職業(ye) 規劃等)
·推薦信
·英語語言能力證明(如適用)
·研究計劃或研究提案
4. 獎學金信息
· 常規全獎:每月18,500港幣
· 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HKPFS):每月26,600港幣,同時提供年度差旅補貼13,300港幣及入學獎勵40,000港幣
·所有全日製博士生均可申請住宿補貼
·學費每年約42,100港幣,優(you) 秀學生可獲學費減免
5. 申請時間
· 提前批申請:每年8月15日前
· 常規申請:滾動招生,但建議在前一年12月前提交申請
· 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HKPFS)申請截止時間:每年12月1日
6. 錄取流程
· 初審(材料審核)
· 麵試(通常為(wei) 線上進行)
· 錄取通知(一般在麵試後1-2周內(nei) 發出)
·接受錄取並辦理入學手續
申請者可通過HKUST在線申請係統提交申請,非英語母語國家申請者需特別注意英語語言要求。有意向申請者建議提前與(yu) 導師進行聯係溝通,以增加申請成功率。
02、教授研究方向
陳浩教授現任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yu) 工程係以及化學與(yu) 生物工程係助理教授,同時擔任醫療成像與(yu) 分析中心的副主任。他帶領的SMART Lab專(zhuan) 注於(yu) 可信醫療人工智能研究,在醫學影像分析和醫療AI領域取得了一係列重要成果。
1. 學術成就
· 論文發表:在MICCAI、IEEE-TMI、MIA、CVPR、AAAI、Nature Communications、Lancet Digital Health、JAMA等頂級期刊和會(hui) 議上發表論文200餘(yu) 篇
· 學術影響力:Google Scholar引用超過25,000次,H-index 63
· 學術獲獎:2023年亞(ya) 洲青年科學家獎、2019年MICCAI青年科學家影響力獎、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等多項榮譽
· 學術服務: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等多個(ge) 期刊的副主編,以及MICCAI、ISBI、MIDL等國際會(hui) 議的領域主席
2. 核心研究方向
醫療AI核心技術
· 醫學影像智能分析:開發先進的深度學習(xi) 算法用於(yu) 醫學影像分析,包括CT、MRI、病理切片等多種影像的智能診斷與(yu) 預後評估
· 多模態健康數據融合:研究將影像、臨(lin) 床、基因組學等多源異構數據融合的方法,提高疾病診斷和治療決(jue) 策的準確性
· 可解釋AI決(jue) 策機製:探索醫療AI係統的可解釋性技術,提高醫療AI係統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使AI輔助診斷結果更易被醫生理解和接受
科學AI前沿探索
· 生物分子結構預測:應用深度學習(xi) 方法預測蛋白質等生物分子的結構和功能,為(wei) 藥物研發提供支持
· 藥物發現算法優(you) 化:開發高效的算法加速新藥發現過程,降低藥物研發成本和周期
· 工業(ye) 級醫療AI係統開發:研究醫療AI係統從(cong) 實驗室到臨(lin) 床應用的轉化途徑,構建符合醫療法規的AI係統
3. 研究成果亮點
·成功研發四大AI醫學大模型,能夠協助全科及專(zhuan) 科醫生診斷多達30種癌症及疾病
·部分模型的診斷準確度可與(yu) 擁有5年以上經驗的專(zhuan) 業(ye) 醫療人員媲美
·帶領團隊獲得15項以上國際醫學圖像分析挑戰賽冠軍(jun)
·擁有十餘(yu) 項人工智能和醫學影像分析專(zhuan) 利
03、創新研究想法
基於(yu) 陳浩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方向,以下提出幾個(ge) 具有前景的創新研究想法:
1. 麵向資源受限環境的輕量級醫療AI係統
研究背景:全球很多地區醫療資源匱乏,無法部署計算密集型的AI模型。
研究內(nei) 容:
·開發能在普通智能手機上運行的輕量級醫學影像分析模型
·研究模型壓縮和知識蒸餾技術,在保持高準確率的同時大幅減小模型體(ti) 積
·設計適應性強的神經網絡架構,可根據設備計算能力自動調整推理精度
·構建端到端的輕量級醫療AI係統,包括圖像采集、預處理、分析和結果展示
創新點:將先進的醫療AI技術擴展到資源受限環境,解決(jue) 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特別適用於(yu) 農(nong) 村地區和發展中國家。
2. 多模態醫療大模型的不確定性量化與(yu) 可靠性保障
研究背景:醫療AI係統在臨(lin) 床應用中必須保證高可靠性,錯誤診斷可能導致嚴(yan) 重後果。
研究內(nei) 容:
·開發適用於(yu) 醫療場景的不確定性量化方法,評估AI模型預測結果的可信度
·研究多模態醫療數據(影像、臨(lin) 床記錄、基因組學數據等)的不確定性傳(chuan) 播機製
·構建具有自我校準能力的醫療AI係統,能夠識別超出其能力範圍的案例並主動請求人類專(zhuan) 家介入
·設計醫療AI係統的安全機製,防止係統在高不確定性情況下做出錯誤決(jue) 策
創新點:為(wei) 醫療AI係統增加可靠性保障層,使AI輔助診斷更加安全可靠,加速臨(lin) 床應用推廣。
3. 數字孿生技術驅動的個(ge) 性化醫療AI係統
研究背景:每個(ge) 患者的生理狀況和疾病進展各不相同,通用AI模型難以滿足個(ge) 性化醫療需求。
研究內(nei) 容:
·構建患者的數字孿生模型,整合多源醫療數據創建患者的虛擬表示
·開發動態更新的個(ge) 性化AI模型,能夠隨著患者狀況變化而自適應調整
·研究基於(yu) 數字孿生的疾病進展預測和治療效果模擬方法
·設計麵向臨(lin) 床醫生的交互式係統,支持醫生探索不同治療方案的可能結果
創新點:將數字孿生技術與(yu) 醫療AI結合,實現真正的個(ge) 性化精準醫療,提高治療效果並減少副作用。
4. 基於(yu) 聯邦學習(xi) 的跨機構醫療AI協作平台
研究背景:醫療數據隱私保護要求嚴(yan) 格,不同醫療機構難以直接共享數據,限製了AI模型的訓練規模。
研究內(nei) 容:
·開發針對醫療場景優(you) 化的聯邦學習(xi) 框架,支持多家醫療機構在保護數據隱私的前提下協作訓練AI模型
·研究異構醫療數據環境下的聯邦學習(xi) 算法,解決(jue) 數據分布不均衡和異質性問題
·設計高效的模型聚合和知識遷移機製,加速模型收斂並提高泛化能力
·構建安全可審計的聯邦學習(xi) 平台,滿足醫療數據安全和合規要求
創新點:打破醫療數據孤島,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實現多機構數據價(jia) 值共享,顯著擴大AI模型的訓練數據規模和多樣性。
5. 生成式AI驅動的醫學教育與(yu) 培訓係統
研究背景:醫學教育和專(zhuan) 業(ye) 培訓通常受限於(yu) 案例資源和教學場景。
研究內(nei) 容:
·利用生成式AI技術創建多樣化的虛擬醫學案例和影像,用於(yu) 醫學教育和專(zhuan) 業(ye) 培訓
·開發能夠模擬疾病進展的動態生成模型,支持時間序列醫學數據的生成
·研究醫學影像和臨(lin) 床數據的質量控製方法,確保生成內(nei) 容的醫學準確性
·構建交互式醫學教育平台,支持個(ge) 性化學習(xi) 路徑和能力評估
創新點:通過AI生成的多樣化醫學案例豐(feng) 富教學資源,提高醫學教育和專(zhuan) 業(ye) 培訓的效果和可及性,加速醫療人才培養(yang)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