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美國學校申請要求的理解逐漸深入,能夠展現申請者軟實力的課外活動已經逐步受到了重視。但是,很多人在規劃和參與(yu) 課外活動時並沒有章法,也談不上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外活動。
這背後體(ti) 現的是「對什麽(me) 是優(you) 質課外活動的標準理解有偏差」。
下麵,機構老師就結合在美國學校做谘詢和輔導的經曆,站在美國大學招生官的角度,給大家講一下申請中不同活動在招生官眼中的價(jia) 值。
你填寫(xie) 的課外活動,招生官心中都會(hui) 有很多疑問
首先,美國本科申請最常用的係統(Common Application)會(hui) 特別設置兩(liang) 個(ge) 頁麵給學生填寫(xie) 最多5個(ge) 獎項和10個(ge) 活動。其他的申請係統也會(hui) 有相似的頁麵。也就是說,美國招生官在判斷學生能力的時候,一定會(hui) 看這兩(liang) 個(ge) 頁麵。 其次,招生官會(hui) 通過活動的參與(yu) 時間、學生的參與(yu) 角色和負責內(nei) 容來評判這個(ge) 學生的能力。比如同學A,他的第一項活動寫(xie) 的是文學社社長,做了兩(liang) 年,主要帶領同學們(men) 欣賞文學作品,時間是每周兩(liang) 小時。招生官看到這裏就會(hui) 特別留意,這個(ge) 學生有沒有投過稿,獲得過文學類獎項?通過這些來考察學生在文學上的成績。如果他既是社長,並且在刊物上登過文章,還是校報主編,那招生官就有理由相信這個(ge) 學生在文學上的造詣不錯。
再看A的第二項活動,寫(xie) 的是老人院探訪,每周4小時,也堅持了兩(liang) 年,內(nei) 容是陪伴老人散步、舉(ju) 辦節日活動、創辦了老人&幼兒(er) 關(guan) 懷項目。這展現的是一個(ge) 非常有愛心和領導力的學生,不僅(jin) 長期堅持做老人院探訪,而且會(hui) 花時間安排節日活動,更重要的是他在陪伴中會(hui) 思考問題,成立了一個(ge) 老人&幼兒(er) 關(guan) 懷項目。不管這個(ge) 項目的成效如何,在整個(ge) 活動過程中,學生如果缺乏耐心、恒心、創新能力和領導力,是完不成的。
相較而言,這個(ge) 活動就很出彩。 除此之外,招生官也會(hui) 從(cong) 學生的整個(ge) 列表來觀察。比如,一個(ge) 學生有3-4個(ge) 項目都是作為(wei) 領導者的,每個(ge) 活動花的時間還都不少。招生官看到這裏就會(hui) 想,這個(ge) 學生哪裏來的這麽(me) 多時間來做這些事情,會(hui) 懷疑其造假;同時又會(hui) 覺得如果都是真的,他會(hui) 非常欣賞該學生突出的領導力。招生官不會(hui) 立刻做判斷,他會(hui) 心存疑問,要在接下來的文書(shu) 、推薦信或麵試中了解一下。
哪些活動在招生官眼中是有價(jia) 值的
1. 級別和難度:國際項目>國家級項目>省級>市級
美國學校招生官會(hui) 從(cong) 比賽的級別和難度來評判某個(ge) 獎項或活動的含金量。跟國內(nei) 大家的理解一樣,他們(men) 也認為(wei) 國際、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的難度是逐步遞減的。而同級別的比賽,哪個(ge) 更難,哪個(ge) 更易獲獎,則要從(cong) 主持機構、參賽者平均水平、頒獎範圍、活動評判標準等等來分析。
招生官也不是所有的比賽都了解得這麽(me) 透徹,他們(men) 會(hui) 盯著幾個(ge) 組織規劃都特別嚴(yan) 謹的比賽。例如AMC數學競賽、各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等,來挑選最優(you) 秀的學生。美國也有一些皆大歡喜型的比賽,就是準入門檻低,獲獎概率高,超過50%的學生即可獲獎。
另外,國內(nei) 比賽魚龍混雜的情況下,招生官寧可相信那些舉(ju) 辦時間長,由美國相關(guan) 機構協辦或主辦,或者是國內(nei) 競爭(zheng) 難度很高的競賽。因為(wei) 美國比賽相對規則明確,評判標準嚴(yan) 謹,學生憑實力拿獎,但國內(nei) 的情況則很不一樣。獨立機構舉(ju) 辦的競賽,往往評判標準含糊,獎項需要照顧特殊群體(ti) ,影響頒獎的因素非常多,可信度不高。
而且,部分機構隻要是跨兩(liang) 座城市的比賽即自稱是全國性賽事,跟那些從(cong) 各個(ge) 省市角逐優(you) 勝再到全國競賽的比賽難度相比,相距甚遠。比如,以辯論賽為(wei) 例,國內(nei) 主辦機構非常多,各個(ge) 學校的社團聯合舉(ju) 辦的也很多。在招生官來,最低層次的是本市和本校的競賽,中級的是跨區競賽,但全國賽和國際賽他們(men) 隻認美國高中生美式辯論賽。
第三,盡管賽事級別越高越好,學生在選擇賽事時,也不要盲目衝(chong) 高,應該量力而行,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一個(ge) 在全國賽中拿到優(you) 秀獎或三等獎的學生,可能還不及一個(ge) 在地區賽中拿到一二等獎的學生。因為(wei) 在前者的比賽中,學生輸給了一批一二等獎的學生,你很難說清楚他的水平在哪裏。
但是後者拿的是地區賽的前幾名,那招生官就有概念了,這個(ge) 學生的水平在某個(ge) 區域內(nei) 是佼佼者。
機構建議
學生在安排活動的時候,要循序漸進,從(cong) 低到高。先參與(yu) 自己能駕馭的競賽,再考慮衝(chong) 刺難度更高的比賽。有時候會(hui) 出現一些學生從(cong) 未聽說過的比賽,或者沒有學長學姐參加過的比賽,學生無法評判比賽的難度,學生可以下載往屆賽事的題目,自己拿來做一下。看看自己能否在比賽中獲獎,再決(jue) 定是否參加。
2. 持續長度
了解過Common Application申請係統的朋友們(men) 一定知道,活動列表中一定會(hui) 問學生在這個(ge) 活動中參與(yu) 了多長時間,每周花費多少小時。美國高中一般下午3點下課,從(cong) 3點到晚上12點,有整整9個(ge) 小時的時間供學生自由分配。大多學校老師會(hui) 在課後3點—5點之間安排社團活動或體(ti) 育訓練。
假如安排緊湊,學生的課外活動可以一直到晚上10點鍾。這包括特長訓練、課程補習(xi) 和提升,或者學校大型活動籌備等。 即便學生僅(jin) 參加1-2個(ge) 社團,每天參加2個(ge) 小時,一個(ge) 學期下來,每周至少在課外活動上的時間就有10個(ge) 小時,忙碌的學生甚至會(hui) 在課後每天花4小時在課外活動上。
因此,在美國大學看來,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每周花8小時以上是理所應當的。學生能夠在課外活動上一周花費20小時以上則算非常活躍。頂尖院校的申請者,每周課外活動時數可達30小時。這就是美國人對活動持續時間的一個(ge) 理解。
反觀國內(nei) 的情況,普通高中隻能接受學生每天少於(yu) 一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國際高中雖然下課時間早,但是在課外活動的組織上卻缺乏經驗,沒法帶領學生很有效地利用這些時間。學生和家長對於(yu) 課外活動該做什麽(me) 常常像無頭蒼蠅,各種嚐試和跟風。
這樣的結果是,我們(men) 很少看到來自國內(nei) 高中的申請者能夠在申請表上填寫(xie) 每周在某個(ge) 課外活動上堅持超過8小時的投入時間。更常見的是那些暑期連續一周的活動,或者是僅(jin) 一次8小時的單天的活動。
如此一對比,大家很清晰地看出,國內(nei) 學生在課外活動上的深度和廣度都不及美國學生。但是大家不必因此而慌張,因為(wei) 美國學校招收學生時是由專(zhuan) 門的招生官審核中國學生資料的,他們(men) 不會(hui) 拿中國學生跟美國學生對比,而是讓中國學生和中國學生對比。
機構建議
中國學生們(men) 課外活動時間都不多的情況下,一項活動堅持的時間長短就變得非常重要了。也就是說最好能有1-2項活動是能夠堅持1-2年的。因此,機構老師建議國內(nei) 的家長和學生,在課外活動上麵做長線規劃。
3. 學生在活動中扮演的角色
學生在活動中扮演的是什麽(me) 角色也是招生官考察的要素之一,最容易做的是作為(wei) 參與(yu) 者,但參與(yu) 者也分很多種。有些人是袖手旁觀掛個(ge) 名,有些為(wei) 社團做了很多事情但還不能算作是領導者。參與(yu) 者有時也發揮了很大的價(jia) 值。比如,機構有一位學生在社團中屬於(yu) 參與(yu) 者的角色,他為(wei) 學校的元旦晚會(hui) 做燈光調控。
我們(men) 在文書(shu) 中就描寫(xie) 了他的奉獻精神,當晚會(hui) 的聚光燈讓表演者的演出得到眾(zhong) 人的熱烈的掌聲時,是他在舞台後專(zhuan) 注地控製著燈光,確保表演順利進行,從(cong) 而體(ti) 現他的奉獻精神。
其次是領導者。在美國頂尖院校的本科申請者中,超過一半的人是校學生會(hui) 主席,絕大部分人是某一個(ge) 社團的組織者或創辦者。校內(nei) 成為(wei) 領導者的機會(hui) 非常多,隻要學生加入一個(ge) 社團後,能夠主動參與(yu) 到社團的組織領導工作中,換屆選舉(ju) 時往往有機會(hui) 成為(wei) 社團組織者之一。
現在很多國際學校對學生開創社團的態度都比較開放,創辦社團的門檻變低, 申請者中有幾個(ge) 領導者角色的頭銜已經不算稀缺了。那麽(me) ,在領導者角色如此泛濫的情況下,我們(men) 如何讓孩子的領導者角色在申請中發揮作用呢?
機構建議
首先,放手讓學生做有挑戰性的事情,做的事情難度越高越複雜,學生得到的鍛煉越多,成長越快。即使失敗了,在招生官看來,也並不可怕,關(guan) 鍵是學生從(cong) 中得到鍛煉,正是失敗過後深刻的反思總結和成長才是最有價(jia) 值的申請材料。
機構用SMART法和學生一起設定一個(ge) 合理的目標,然後把目標拆成小的步驟,再一步一步地實現他們(men) 。這裏說的目標並不是進入前三十名校這樣含糊的目標,而是一個(ge) 明確的目標。比如說在某刊物上發表論文,在某比賽中獲獎等。我們(men) 把活動目標設定在半年後,從(cong) 現在開始為(wei) 半年後的目標做準備。這種長遠的規劃和堅持,才是招生官對申請者的期望。
課外活動最終是為(wei) 了個(ge) 人成長,而一個(ge) 好的標準,是讓課外活動不至於(yu) 走入歧途的重要條件。 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美國大學的課外活動評價(jia) 指標是合理和科學的標準,因為(wei) 最終它的目的也是指向申請者的個(ge) 人成長。
明白活動評價(jia) 標準隻是第一步。怎樣才能從(cong) 多如牛毛的活動中篩選出讓名校招生官滿意的活動?高中事務多,時間緊,活動規劃分秒必爭(zheng) ,別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猶豫和試錯上。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