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請10大誤區觀點分享!

美本申請和錄取的過程是一件很棘手的工作。

裏麵涉及了成績、標化、國際課程、活動、文書(shu) 等非常多的方麵。

每隔一段時間,在留學圈就會(hui) 出現一些誤導性的觀點,讓家長們(men) 分辨不出什麽(me) 是對的,什麽(me) 是不客觀的。

知名外網 collegevine 結合大學招生辦的經驗、以及收集到的各類學生案例,又新匯總出了一批觀點,並指明它們(men) 對申請家庭非常不利。

老師摘出了10個(ge) 跟國際生申請直接相關(guan) 的方麵,以便給大家參考。

關(guan) 於(yu) 大學錄取過程的 10個(ge) 誤區——美本申請的你一定要提前避坑!

誤區一:美本規劃,從(cong) 11年級開始就行

很多家長,即使孩子在初中升高中時,就已經決(jue) 定了出國留學。但她們(men) 仍然會(hui) 等到孩子11年級也就是高二開始,才會(hui) 找機構正式準備留學規劃事宜

還有的甚至會(hui) 等到12年級

有家長可能會(hui) 疑問:9-10年級不是把托福分數刷起來就可以了嗎?

當然不是!

9-11年級也是你通過課外活動和課程學習(xi) ,進行一係列專(zhuan) 業(ye) 和興(xing) 趣探索的寶貴時間。

孩子在這個(ge) 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導,往往讓這些時間沒有進行有效利用

等到高二下學期、高三,正式進入申請季,再想著豐(feng) 富自己的背景,已經來不及,而且這時去做,很可能讓招生官覺得申請者是“功利的

最最危害的一點,就是你在最後的文書(shu) 創作中,會(hui) 缺乏素材、缺乏深度、缺乏真正屬於(yu) 自己的東(dong) 西。

而這,往往就是名校牛娃跟普娃拉開差距根本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申請過來人提到的最後悔的事,都是“沒早點開始準備”。

誤區二:一定要參加盡可能多的AP/IB課程

作為(wei) 能充分證明自己能力的大學先修課程,很多人會(hui) 認為(wei) :選得越多,證明學術興(xing) 趣越廣泛,能力越強

但事實是,美國大部分大學,對於(yu) 我們(men) 到底應該學習(xi) 多少門 AP 或 IB 課程,並沒有什麽(me) 固定的要求。

重質不重量,一直是招生官們(men) 的要求。

他們(men) 看重的是:你學習(xi) 了對於(yu) 你來說相對有挑戰性的課程,而且保持了出色的成績。

同時你參與(yu) 的,應該是跟你個(ge) 人興(xing) 趣和個(ge) 人背景比較相關(guan) 的課程;

例如你將來想學統計專(zhuan) 業(ye) ,那你可以選擇數學、統計或微積分相關(guan) 課程,而不一定非常去學習(xi) 一門美國曆史(大家都知道美國曆史含金量高);

不信你看,這兩(liang) 年的申請,學生3門AP照樣錄名校,也有學生10門AP連環被拒。

不知道的以為(wei) 是“玄學”,其實一切都有跡可循。我們(men) 隻是太過關(guan) 注表象。數量不是決(jue) 勝關(guan) 鍵,選太多反而會(hui) 成為(wei) 你的壓力和累贅,力所能及即可。

誤區三:高中有1-2個(ge) 不好的成績,我完蛋了

有同學在高中就讀期間,可能因為(wei) 一些特殊原因,導致成績單上出現了C,就一直心裏持續焦慮。

成績這麽(me) 差,覺得自己肯定跟Top30無緣了,早早就對自己喪(sang) 失了信心,家長也跟著幹著急,其實大可不必。

雖然我們(men) 最好能保持自己每學期的成績,但如果真的發生了,也是可以彌補的。

對於(yu) 美國招生官來說:

“有特殊情況造成的成績不好是可以理解的,成績單上的 C並不意味著你沒有機會(hui) 進入頂尖大學。”

假如你高一時拿了C,在逐漸適應高中生活和學習(xi) 的過程中,高三成績提高了,反而更能體(ti) 現你是在不斷進步的;

也能反映出你堅持不懈的品格,也有自我調節、提高自己的方法。

其實最後實在不行,還可以嚐試著找學校和老師,尋求一下幫助噠。

另外如果在藝術或體(ti) 育等非學術課程中,有比較糟糕的成績,也不用特別擔心。招生官一般不會(hui) 將此類課程成績考慮進錄取中(申藝術和體(ti) 育的除外)。

誤區四:誌願服務,不如科研競賽有含金量

這一點,可能很多中國家長會(hui) 想不通。

首先,社區和誌願服務,在美國大學招生官眼裏,是必不可少的。很多美國高中都要求學生有社區服務時長。

但社群服務門檻低,每個(ge) 人都有,通常不需要額外的才藝或領導技能,大多數學生都隻是參加,淺嚐輒止。

很多人認為(wei) ,大學雖然有要求,但招生官們(men) 並不會(hui) 通過這個(ge) 活動對你印象深刻。有那時間,還不如多做做競賽和科研,畢竟含金量高呀。

但是我想提醒大家,雖然誌願服務在眾(zhong) 多活動中有些“泯然眾(zhong) 人”,但做好了,對你的申請絕對很有價(jia) 值!

它們(men) 不僅(jin) 展示了您的熱情所在,同時也最能體(ti) 現你的社會(hui) 責任感和個(ge) 人品質。大學招生官挑選的就是有獨特品質和獨特能力的人。

我們(men) 要考慮的,不是誌願服務對我們(men) 有無意義(yi) ,而是如何把它做得更持久、更精彩、更有影響力。

誤區五:音樂(le) 和運動類的活動,可以給申請加很多分

剛閉幕的冬奧會(hui) ,大家都看得很燃,特別是滑雪天才少女穀愛淩。

眾(zhong) 所周知,美國大學很重視體(ti) 育,很多申請者的材料上都會(hui) 寫(xie) 自己是:xx樂(le) 團/球隊隊長,雖然有領導力,但是同質化很嚴(yan) 重。

想僅(jin) 通此類活動脫穎而出,不是不可以,但一定是你在這個(ge) 領域非常強勁,僅(jin) 是社團主席,可能也不太行。

當然,如果你在其中一個(ge) 領域很有天賦:一名州級運動員或音樂(le) 家,那就另當別論了。

運動和音樂(le) 不僅(jin) 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訓練,更需要你有持之以恒的興(xing) 趣和毅力。

如果,你僅(jin) 僅(jin) 因為(wei) 它可能對申請更有利,而去選擇它,可能結果會(hui) 與(yu) 你背道而馳。

想通過運動為(wei) 申請加很多分,對不起,除非你是天才。

誤區六:家庭責任不是課外活動

有些學生可能在學習(xi) 之外,還肩負著家庭責任,例如在父母工作時照看弟弟妹妹,或經營家庭雜貨店。

很多學生都覺得這微不足道,但是這對美國大學招生官來說,也是責任感的體(ti) 現。

另外,如果這些活動阻礙了你參加更正式的課外活動或影響你的學業(ye) ,你也可以在申請的附加信息部分進一步說明。

所以,能夠體(ti) 現家庭責任的一些經曆,也是可以作為(wei) 你的課外活動的。

曾經我們(men) 就有學員通過自己照顧二胎妹妹的經曆,得到大學招生官的人認可,錄取進了夢校。

誤區七:夏校不能增加名校錄取機會(hui) ,不上也罷

了解留學領域的家庭應該知道,前幾年的夏校非常火,也不好申請,所以,對於(yu) 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活動。

但是,現在幾乎美本申請者標配夏校,很多夏校,可能都對升學沒有什麽(me) 幫助了。

也使得很多家長認為(wei) “夏校雞肋”含金量不高,還要花那麽(me) 多錢,真的沒有必要...

如果你是這麽(me) 認為(wei) ,證明你對夏校項目開設的初衷是有很大誤解的。

夏校的初衷,並不是為(wei) 了讓申請者將來能申上一所好大學。而是讓申請者提前更好的理解和適應美國大學學習(xi) 和生活。

同時,也能讓申請者提前接觸一些專(zhuan) 業(ye) 領域,去嚐試找到自己未來的興(xing) 趣方向。

我們(men) 不能把夏校當成“功利性”的一種選擇。

當然,話說回來,一些超級頂級的夏校仍然是具有高含金量的

比如:

Telluride Association Summer Program (TASP)

Research Science Institute (RSI)等

每年的數據都表明,參加了這類夏校的學生,未來的大學去向就是好,而這些夏校項目也不是那麽(me) 好申請的,能申請上的也一定都是“牛娃”。

總之,就算我們(men) 不能去到頂級夏校,隻要自己有興(xing) 趣且經濟允許,上其他的也可以呀!

誤區八:獎學金很容易獲得

雖然有很多學校都有外部組織提供的獎學金,但一般來說國際生很難獲得。

因為(wei) 獎學金大多數要求您達到某些特定的學術門檻,並提交其他材料,例如推薦信或個(ge) 人論文。

而那些沒有嚴(yan) 格要求的人往往競爭(zheng) 激烈,因為(wei) 它們(men) 吸引了很多申請人

老師之前也盤點過一些國際生可以申請的獎學金,還有中國學生專(zhuan) 屬。

誤區九:SATACT,選容易的就對了!

美國大學對於(yu) SAT 和 ACT 成績都是接受的。

首先,你不需要兩(liang) 者都學,因為(wei) 太浪費時間了,而且二者也有不多不同。

另外,很多同學在二選其一時,喜歡用它們(men) 之間的難易程度來定奪。

誤區就在這裏,二者的難和易,對於(yu) 不同學生來說,感受是完全不同。

所以,你千萬(wan) 不要去問一位學長學姐,通過她們(men) 對SAT 和 ACT的難易度描述來選擇。

可能你的學長適合SAT,而你更適合ACT。

那我們(men) 該如何在 SAT 與(yu) ACT 之間做出決(jue) 定呢?

ACT 有科學部分,而 SAT 沒有。如果你在科學方麵表現出色,ACT 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SAT 數學部分的一部分不允許使用計算器,所以如果你認為(wei) 你需要它,請選擇 ACT。

在考試時,ACT 和 SAT 的完成時間大致相同,但 ACT 的問題更多。這意味著你將有更少的時間來回應每一個(ge) 問題——這可能會(hui) 讓你處於(yu) 劣勢。

SAT的論文部分評估的是閱讀理解能力,而ACT論文在一定程度上評估的是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

當然,如果你不確定哪種測試更能發揮你的優(you) 勢,前期都可以嚐試一下,最終拿到高分即可~

誤區十:test-optional =test-blind

對於(yu) 標化可選政策,很多留學家庭可能不太清楚,其實在疫情之前,一些大學就實行了標化可選政策。

而在新冠肆虐期間,許多考場關(guan) 閉、考試被取消,有條件參加考試的學生減少,所以,很多學校都采取了test-optional(標化可選)的政策。

而有些學校是直接采取了test-blind(不考慮標化)政策。

test-optional 與(yu) test-blind 不同,標化可選的學校在學生提交分數時仍然會(hui) 考慮分數,你可以提交,也可以不提交,而test-blind的學校根本不會(hui) 看分數,你提交了也沒什麽(me) 用。

在標化可選的學校,如果兩(liang) 名具有相似檔案的學生正在接受審核,其中一名提交了標化分數而另一名沒有提交,那麽(me) 提交分數的學生可能會(hui) 有更大的幾率被錄取。

各位留學家庭,在標化考試成績的提交上,也要根據學校政策和自身成績去進行評估,是否要進行提交。

好啦,今天,關(guan) 於(yu) 大學規劃和申請誤區的介紹就到這裏。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CB官方放出SAT機考完整版樣題!SAT樣題下載攻略

下一篇

AP樂理基礎知識點有哪些?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