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招生流程說明:大學如何選擇錄取的學生?

2014 年,SFFA - 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公平錄取學生組織,分別對哈佛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UNC 提起訴訟:

因招生過程不透明,哈佛等大學以學生群體(ti) 多元化為(wei) 由,采用基於(yu) 族裔的平權措施,壓低亞(ya) 裔入學比率,涉嫌歧視亞(ya) 裔。

該訴訟曾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分別被兩(liang) 個(ge) 下級法院裁定,SFFA 敗訴,哈佛等學校在招生時,考慮種族,是實現學生群體(ti) 多元化的合法努力。SFFA 接著上訴到最高法院。

今年,2022年1月24日,最高法院宣布,同意受理。將於(yu) 10月開始聽取庭審口頭辯論。很可能在明年,2023年6月,做出裁決(jue) 。

從(cong) 提交大學申請到得到大學的最終決(jue) 定之間的等待期對於(yu) 高中生來說可能是一個(ge) 焦慮的時期。對於(yu) 滾動錄取的學校,錄取決(jue) 定的平均周轉時間是四到六周,而常規的決(jue) 定過程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美國大學本科的招生工作總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麵紗。

招生官到底是一群什麽(me) 人?是一群躲在狹小擁擠的辦公室裏莫得感情、拒人為(wei) 樂(le) 的職員?還是為(wei) 自己中意的候選人一站到底、和其他招生官爭(zheng) 得麵紅耳赤的認真仔?或是一眼就能辨別出學生高下故事真假、通過申請材料直擊你的靈魂本質的老神仙?又或是自動從(cong) 你的申請中抓取信息並放進算法裏麵、看到不達標的分數就會(hui) 把你無情刷掉的機器人?…

而手握錄取大權的招生委員會(hui) 又究竟是何方神聖?麵對上成千上萬(wan) 份申請,他們(men) 到底是如何操作的?曆經8年的哈佛歧視亞(ya) 裔訴訟案最後披露出了怎樣的評估方法?...

今天,就來探秘一下美國大學的招生流程吧!

什麽(me) 是招生委員會(hui) ?

首先,絕大多數大學的招生委員會(hui) 裏麵是一群活人他們(men) 會(hui) 閱讀你的申請並決(jue) 定你是否適合他們(men) 的學校。他們(men) 的目標很簡單,就是為(wei) 學校招收最適合學校的入學新生。(注意,是“最適合”,而不是“最好”,“好”往往隻是“適合”的重要條件之一)

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會(hui) 有多個(ge) 人來閱讀同一份申請,並一起來決(jue) 定是否錄取。

大部分競爭(zheng) 激烈的頂尖院校對於(yu) 他們(men) 的招生過程都含糊其詞、秘而不宣。相對的,有些相對寬鬆的學校可以確保某些符合標準的學生入學,也會(hui) 為(wei) 申請人提供成績分數線和GPA的具體(ti) 信息。

有誰讀了我的申請材料?

你的大學申請一般都會(hui) 有至少兩(liang) 組人審閱: 負責某塊區域的招生工作人員、以及負責統籌全局的招生官(一般由學院院長、教職工、甚至在校生組成)。

地區招生官主要關(guan) 注某個(ge) 特定的地理區域。通常他們(men) 會(hui) 前往你所在地區的大學進行宣講展示,還會(hui) 組織麵試。如果你參加宣講會(hui) 或者大學展會(hui) 的話,講不定就會(hui) 遇到地區招生官。他們(men) 對於(yu) 自己負責區域的學校的學術水平、學校特色等,還是相當了解的。

給任意一個(ge) 美國大學的招生官看上海的X中、Y中、Z中的成績單,他又如何能分辨學生分數含金量的多少、學術水平的高下?就算同樣都是90分,也許在學術難度非常高的X中算是非常優(you) 秀的分數,在打分相對寬鬆導致高分遍地的Y中可能隻能算是中等水平。隻有某一塊區域的學校有深入了解的地區招生官,才能夠給出比較準確的評估,國際招生工作尤其如此。

(不要小看,也不要質疑地區招生官的專(zhuan) 業(ye) 程度,他們(men) 對於(yu) 你所在地區絕大多數高中的質量了如指掌,即使碰到生源盲區,他們(men) 也有足夠的資源可以進一步獲取信息。因此,這其中基本不會(hui) 存在因為(wei) 高中的評分標準或個(ge) 體(ti) 風格有差異,從(cong) 而導致對你個(ge) 人的錄取產(chan) 生影響。地區招生官還是會(hui) 給出非常客觀的評價(jia) 。)

除了地區招生官之外,招生委員會(hui) 其他成員的組成會(hui) 因學校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通常,院長或者招生辦的高階成員會(hui) 參與(yu) 你的材料的第二次審閱。

如果你申請的某學校是特定的學術項目(比如藝術專(zhuan) 業(ye) 、建築專(zhuan) 業(ye) ),那麽(me) 了解該學科的教職員也有可能會(hui) 參與(yu) 到錄取與(yu) 否的決(jue) 定當中——畢竟他們(men) 最清楚申請人的學術準備是否充分 。

有些學校的招生委員會(hui) 甚至會(hui) 有在校生,他們(men) 會(hui) 討論申請人是否能夠融入學校的社群。

典型的申請材料審核流程是怎樣的?

很少有學校透露他們(men) 的審閱流程或是提供特定的數據。盡管如此,像哈佛這樣的學校已經公布了招生委員會(hui) 成員在審閱申請材料時會(hui) 問自己的問題。以哈佛大學為(wei) 例:

•  你在學業(ye) 和個(ge) 人方麵都拓展自己了嗎?

•  你是如何利用你的時間?

•  你有主動性嗎?你是一個(ge) 做事積極的人嗎?

•  你是否關(guan) 心其他事物——知識?課外活動?個(ge) 人問題?

•  你對新事物和新朋友的接受能力?

•  你會(hui) 為(wei) 哈佛和你的同學們(men) 做些什麽(me) 嗎?你會(hui) 從(cong) 哈佛的經曆中受益嗎?

雖然具體(ti) 問題因學校而異,但基本要點是一樣的。學校想知道你是否一直在挑戰自己,你將如何為(wei) 學校和課堂做出貢獻…

大多數大學招生委員會(hui) 對申請者至少有兩(liang) 個(ge) 步驟。

首先,由區域招生負責人閱讀申請。這些招生官會(hui) 檢查你的基本申請資格,比如成績、考試分數和課外活動,以確保你符合一般入學學生的標準。

如果這些資格匹配,你的申請將被提交給更高一級的招生委員會(hui) 。該委員會(hui) 再次審閱評估你的材料,一起討論你的申請,並決(jue) 定是否錄取你。

過去幾年裏,由於(yu) 針對哈佛歧視亞(ya) 裔學生的訴訟,人們(men) 得以了解了此前高度保密的哈佛大學招生過程。哈佛大學招生委員會(hui) 評估每個(ge) 學生的成績、考試分數、課外活動、專(zhuan) 業(ye) 、種族和地區背景。其中,“種族”這個(ge) 因素,就是掀起沸沸揚揚爭(zheng) 論的重點。

不過,借由這場訴訟案,我們(men) 也得以了解了一些之前並不為(wei) 人所指的哈佛招生流程細節。現已公開的司法文件表明:

https://docs.justia.com/cases/federal/districtcourts/massachusetts/madce/1:2014cv14176/165519/420

哈佛招生辦第一輪和第二輪的材料審閱過程中,審閱人除了會(hui) 寫(xie) 一篇短文評論總結學生情況之外,更重要的是會(hui) 給以下在六個(ge) 方麵「學術成績、課外活動、體(ti) 育、個(ge) 人、推薦信、麵試評分」給學生打出1-6的分數,其中1分是最高分,而且分數也可以有+和-,就像很多學校有A+、A-的分數一樣。前四項「學術成績、課外活動、體(ti) 育、個(ge) 人」非常重要,而推薦信和校友麵試一般隻是作為(wei) 補充的輔助性的材料。

• Academic  學術成績

基於(yu) 學校成績、標準化考試成績、學術競賽成績、推薦信、以及提交的學術作品,對於(yu) 學生的學術成就和潛能的評估。

大部分得到1分的學生都提交了學術作品(比如學術論文、比如藝術專(zhuan) 業(ye) 申請人的藝術作品集),並通過了哈佛教職工的審閱 。

一般來說,學術評估獲得“2+”這個(ge) 成績的申請人一般都有著完美、或者近乎完美的GPA和標準化考試成績,但是缺少實在的學術研究活動。

• Extracurricular  課外活動

總結了申請人在高中階段參與(yu) 各類活動的情況、為(wei) 哈佛的課外生活做出自己的參與(yu) 和貢獻的可能性。

課外活動的“2”分意味著申請人在校際、甚至地區性的活動中有著顯著的成就:比如該生是學生會(hui) 主席或是校刊的主編,而且還兼具著其他幾個(ge) 重要社團的領導人職位。

• Athletic  體(ti) 育

體(ti) 育的評分體(ti) 現了申請人高中時期在體(ti) 育方麵的參與(yu) /成績、以及對於(yu) 哈佛競技體(ti) 育的潛在貢獻。

體(ti) 育方麵的“1”分指該學生已經作為(wei) 運動員被哈佛校隊招募。

• Personal  個(ge) 人

基於(yu) 申請材料的各個(ge) 方麵(包括文書(shu) 、推薦信、麵試報告、個(ge) 人和家庭的經濟生活狀況、以及其他的相關(guan) 信息),總結評估了申請人的個(ge) 人品質。

許多品質都是招生官所重視的:比如領導力、誠信、助人、勇氣、毅力、善良、幽默、敏感性等等。在給出這一項評分過程中,招生官並不會(hui) 將種族這個(ge) 因素考慮在內(nei) 。

• Recommendation letters (2 teachers, counselor)  推薦信

• Alumni (interview) rating   校友麵試評分

在打出小分之後,招生官會(hui) 綜合6個(ge) 小分,得出一個(ge) 1-6範圍內(nei) 的總分(overall score)。需要注意的是,總分並不是取加權平均算出來的。哈佛稱,在打出總分的時候,並不存在所謂的“公式”,而是退一步去關(guan) 注全局,全麵地、綜合地去評估學生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holistic review”)。申請人不需要每項都是高分才能拿到一個(ge) 高的總評,比如你的“學術”分和“課外活動”分都很高的話,一個(ge) 平庸的“體(ti) 育”分並不會(hui) 對你的總評產(chan) 生太多影響。

最終的錄取結果並不是完全按照總分單單一個(ge) 數字來決(jue) 定的,招生委員會(hui) 還有許多討論、很多權衡的過程。不過,你獲得怎樣的總分,在很大程度上,和你的錄取幾率是直接掛鉤的。

申請人能做點什麽(me) ?

考慮到大多數院校會(hui) 對他們(men) 認為(wei) 合適的學生進行至少兩(liang) 遍的審核和評估,你需要在GPA還有標化考試成績上麵達到一定的水平(超過或者出於(yu) 學校錄取學生分數的中等區間),才有可能通過第一輪,轉入第二輪的考慮。同時,你還需要確保你的背景條件也符合要求。

考慮一下招生委員會(hui) 將會(hui) 問你的問題。你的學術成績、課外活動還有你的個(ge) 人經曆是如何展示你的?你需要如何講述你的故事?你能為(wei) 你夢想的大學做出什麽(me) 貢獻?….

哈佛歧視亞(ya) 裔學生的訴訟案揭露出的信息,對於(yu) 我們(men) 來說,也有很多啟示(我們(men) 可以假設很多頂尖私立院校都采用了和哈佛招生類似的流程)。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依然存在也將繼續存在,美國高校多元(diversity)、平權(equality)的大旗也會(hui) 繼續揮舞,這些招生辦法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於(yu) 某些族裔有所“偏好”,給了種族加權分,而置大批優(you) 秀亞(ya) 裔於(yu) 申請劣勢。

我們(men) 顯然不能改變我們(men) 的種族或居住地,但我們(men) 可以掌控申請的其他方麵,在可以改變的地方變得“多元”。比如,在學術、課外活動、體(ti) 育等等方麵,投入盡可能多的努力,跳脫出常規的申請規劃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變得“特別”不意味著在形式上“劍走偏鋒”,而是在內(nei) 容上尋求突破與(yu) 創新。同樣是辯論,每個(ge) 人對於(yu) 辯題的理解和深度挖掘是不同的,同樣是支教,每個(ge) 人對於(yu) 教授內(nei) 容和授課形式的準備也是不同的,同樣是環境保護,每個(ge) 人的出發點,以及所達成的實際社會(hui) 意義(yi) 是不同的。

作為(wei) 個(ge) 體(ti) ,我們(men) 無法改變大的申請環境,隻能做到最好的自己,因此,不要抱怨這些客觀的不足,而是積極陽光的去進行主觀的奮鬥!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數學建模論文怎麽寫?數模論文包括哪些內容?

下一篇

GRE托福送分攻略:GRE托福成績如何送分?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