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的小說一般遇到的是兩(liang) 個(ge) 極端,覺得容易的同學,會(hui) 很穩定的保持高的正確率,並且會(hui) 讀的很快;覺得難的同學,正確率長期處在50%,甚至更低。
這批覺得容易的同學往往有個(ge) 特點,平時有閱讀小說的習(xi) 慣:有的是學校的任務裏麵就有大量的小說閱讀要求;有的是自己額外也愛讀小說。
覺得小說難的同學也有共性:1. 不習(xi) 慣讀這種故事性的東(dong) 西,相比於(yu) 社科 social science 或者科學類 science 的文章,覺得小說沒有一個(ge) 態度輸出,有點不知所謂 2. 詞匯量有點跟不上,特別是修飾類的詞匯,導致人物態度把握不好。
所以對於(yu) 覺得小說難的同學來說,第一步可以看一下是不是文本理解甚至題目選項部分有單詞是自己陌生的,導致做錯。
如果詞的問題解決(jue) 了,但還是覺得小說相比於(yu) science 這種態度類的比較難讀,那可以注意下一個(ge) 基本的不同:小說的目的不是輸出觀點,就是給你介紹一個(ge) 人,一件事
比如2022.8 Asia 給我們(men) 講了船上的幾個(ge) 人吃飯的一件事情
2022.5 NA 說的是作者從(cong) 浦東(dong) 搬到浦西搬家的事情,以及到浦東(dong) 後遇到的一個(ge) 可能是自己的“桃花”的鄰居
2022.5. Asia 說的是一對夫妻關(guan) 於(yu) 島上生活的不同理解的事情
...
所以,不要期待有什麽(me) 態度。小說的目的不是給你講一個(ge) 明確的道理,是希望你從(cong) 不同人物身上找到共鳴,這是為(wei) 什麽(me) 有個(ge) 說法說“讀小說可以提高一個(ge) 人的共情能力”的原因;也是有些作者為(wei) 了讓自己的小說有更大的閱讀人群,刻意設置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原因(方便不同背景的讀者都可以找到自己共鳴的角色);也是出題的時候會(hui) 比較常考人物態度的原因(因為(wei) 小說的靈魂就是人物);也是我們(men) 閱讀的時候每個(ge) 人物出現需要特別注意的原因。
而如果我們(men) 詞匯等語言關(guan) 過了,想了解考試小說的結構的時候,還是有些內(nei) 容可以總結下的。
大體(ti) 上我們(men) 可以把SAT 的小說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類型(很表麵的分類)
- 對話比較多的。特點很明顯:文章裏麵有很多的對話,而故事情節或者人物關係的推進往往依托的就是這些對話比如2022年5月的NA 和 Asia 都是用對話來推進劇情的NA 的題目裏麵有和算命的對話;和新的鄰居的對話
Asia 的是兩(liang) 夫妻的對話
- 沒有對話的。這種一般使用獨白者或者某個(ge) 角色的內(nei) 心活動來推進劇情,特點上因為(wei) 少了對話,所以段落的長度會(hui) 比較長。比如2022年8月的Asia 就是這種非對話類型的,前麵是從(cong) 獨白者的角度,後麵是從(cong) Flask 的角度2022年4月的School Day 也是無對話的結構,用的是從(cong) Little Chandler 的內(nei) 心戲的方式推進劇情。
而我們(men) 再去觀察下這兩(liang) 類文本的出題特點會(hui) 發現,第二種(無對話)的內(nei) 容一般會(hui) 出一個(ge) 結構題,就是類似問你文章的內(nei) 容從(cong) XX shifts 到XX。這個(ge) 類型的文本可以問這種結構題的原因是段落足夠的有內(nei) 容差異,比較容易看出討論內(nei) 容的改變(雖然對話多的也能分出來不同的場景,但是畢竟對話還是會(hui) 讓整個(ge) 文本的模塊感沒那麽(me) 強)。
比如2022年8月的結構題
2022年3月NA 也是一個(ge) 沒有對話的小說,說的是一個(ge) 斯裏蘭(lan) 卡的文青去英國教書(shu) 的故事 ,第一題也是結構題
2021年12月的NA 也是無對話的小說,講了一個(ge) 女孩子去外婆家和當地的幾個(ge) 小夥(huo) 伴的互動。同時第一題也是一個(ge) 結構題
不再枚舉(ju) ...
總的來說這種類型的結構題還是比較容易做的,因為(wei) 這種沒有對話的小說不同層次間的分界線還是比較明顯的。但選項一般是對於(yu) 文本內(nei) 容的籠統概括:比如劇情裏說的是“小明”,答案就不會(hui) 說“小明”了,可能說的是“有個(ge) 男生”,也可能說的是“有個(ge) 人”,就是類似這樣的籠統化的過程。
所以做類似的題目的時候,先一定從(cong) 文本裏麵明確找到層次的改變了(從(cong) 題目的出題方式看,因為(wei) 隻有一個(ge) shfit,所以找到一個(ge) 層次的改變就好),再用排除法去確定答案。
總結
要讀明白小說,第一個(ge) 大的前提當然語言關(guan) 要過;
另外一個(ge) 比較好的技巧是“走進去” 劇情,如果是對話多的,就假設自己在對話當場;如果是無對話的內(nei) 容,就走入敘事者的內(nei) 心。
往大了說,如果science 或者social science 讀完是接收一個(ge) 觀點的話,小說就是讀完以後,結識一個(ge) 人。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