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於藤校錄取的推薦信應該如何準備?

招生官每年要看數以萬(wan) 計的申請材料,他們(men) 想知道的是在材料背後的學生是個(ge) 怎樣的人,又是否能為(wei) 未來校園做出一些貢獻,而推薦信就可以為(wei) 他們(men) 填補其他申請材料的空缺。

推薦信是美本申請過程中的必要的材料,美國頂尖大學通常需要三封推薦信,一封來自你的升學顧問,另外有兩(liang) 封是你的學術老師推薦信。正是這些推薦信,讓大學招生官對申請者有著更清晰地了解。

如果目標學校的在校學生、畢業(ye) 生或教授對你十分了解,那麽(me) 他們(men) 也能在信中說明你為(wei) 什麽(me) 適合這所學校,從(cong) 而使你的申請更有理有據。值得注意的是,真正重要的是推薦信的質量而不是數量。3封入木三分的推薦信遠比6封流於(yu) 表麵的推薦信更有效。

推薦信能成就你,也能毀了你

並不是所有推薦信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每年都有許多學生要求老師和他們(men) 所認識的人為(wei) 他們(men) 寫(xie) 推薦信,卻不知道這些人所寫(xie) 的推薦信實際有可能會(hui) 對他們(men) 的申請產(chan) 生負麵影響。一封很普通得沒有任何特點的推薦信,最低程度的負麵影響是招生官對推薦人的評價(jia) 產(chan) 生質疑。更糟糕的是有時招生官甚至會(hui) 認為(wei) 你連一個(ge) 能為(wei) 自己說好話的人都找不到。

推薦信在整個(ge) 申請材料中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也是構成整個(ge) 申請策略中的重要環節。一封好的推薦信將通過一些具體(ti) 事例,或通過在信中提及與(yu) 申請人資格密切相關(guan) 的一些信息來支持該學生的申請角度(Application Angle )。

推薦信有以下兩(liang) 個(ge) 作用:

① 信息核對:你的推薦信應該能夠支持你在申請中對自己的描述。如果:學生聲稱建立了有影響力的社團,推薦信裏沒體(ti) 現;聲稱自己對學校的校報有巨大貢獻,但英文老師的推薦信裏找不到相關(guan) 信息;聲稱在高中校內(nei) 擔任領導職位,但顧問的推薦信裏甚至沒有提到。這些與(yu) 申請人在活動列表中對自己的描述不一致的推薦信,對申請是有負麵影響的

② 客觀預審:推薦信中所描述的經曆,會(hui) 讓招生官從(cong) 側(ce) 麵看到學生的資質、求學心態甚至一些自己都未曾發覺的閃光點,能夠幫助招生官構建一個(ge) 更立體(ti) 的申請人形象,從(cong) 而更好的了解你是誰,你能為(wei) 大學帶來怎樣的影響。

你該選擇誰作為(wei) 推薦人?

很多申請人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找名人來給自己寫(xie) 推薦信,但對學生不了解的名人往往是不適合作為(wei) 推薦人的。這裏麵最核心的理由是,校外推薦人跟學生認識時間不夠長(最多幾個(ge) 月)、互動不夠多(並非每天在一起相處),不足以足夠了解學生——而推薦信的價(jia) 值恰恰在於(yu) 推薦人對被推薦人的了解。 

招生官更關(guan) 注學生在相同的資源和起點的環境下,誰的成果更突出,所以同校的老師的推薦和點評更能反映學生的能力,也具有更高的含金量。因為(wei) 他們(men) 知曉你的興(xing) 趣,對你的學術能力、課外活動、社區活動,以及社交生活非常了解。他們(men) 了解你的性格、影響力以及其它同齡人。名人的推薦可以作為(wei) 補充,但決(jue) 不是必須的。

大學想要聽到老師對你有對比性的讚美:與(yu) 老師所知道的其他同齡學生相比,申請人的主觀能動力、對他人的關(guan) 心、以及心智是否成熟。推薦信中最有力的評價(jia) 是這樣的:Ta是我X年教學生涯中遇到過最有能力(或前1%)的學生,這個(ge) 學生比我教過95%的中學生/大學生都要成熟。”

什麽(me) 時候開始準備推薦信

招生官更希望推薦的學科老師來自11年級。如果你在11年級盡早開始和老師和輔導顧問進行互相了解,會(hui) 讓申請壓力會(hui) 減輕不少。

①  邀請老師參加每個(ge) 你舉(ju) 辦的活動。他們(men) 將見證你所在社團發展過程,了解你付出的時間、經曆和努力。他們(men) 看到過你在課上與(yu) 他人互動的情況,也能認可你對學校和群體(ti) 作出的貢獻,積累的互動將有助於(yu) 形成老師們(men) 對你的好印象。學生在校外的研究項目,也要確保老師知道,這樣你在申請中的活動列表會(hui) 得到更好支持,有助於(yu) 你打造更好的申請故事。

②  更謹慎地選擇推薦老師。最好的推薦信人選是對你活動感興(xing) 趣,並且曾經幫助你提高水平的老師。比如:學生對經濟學感興(xing) 趣,喜歡觀察北京地鐵是如何運作並影響周圍房產(chan) 的,那麽(me) 你可以與(yu) 老師探討相關(guan) 的課題和見解,老師也許會(hui) 給你更多相關(guan) 資料去學習(xi) 。與(yu) 老師建立的聯係,展現的好奇心在第二年的申請中發揮作用,他將證明你的真正好奇心以及付諸的努力是什麽(me) 。

11年級同學在春季學期開始時,你應該已經和老師建立起了良好關(guan) 係,並且能夠“預請”他們(men) 在秋季為(wei) 你寫(xie) 推薦信了。

如何獲得高質量的推薦信

有的學生以為(wei) 他們(men) 隻需要發出請求就能拿到出色的推薦信,他們(men) 期待推薦人能夠按時提交推薦信,至於(yu) 其餘(yu) 的事都是聽天由命。但這樣自由放任的態度會(hui) 帶來極大風險。

學會(hui) 換位思考,老師們(men) 都很忙,不要毫無準備地去請他們(men) 幫忙。準備一份清晰的推薦信資料包(fact sheet)協助老師讓整個(ge) 過程變得更容易。資料包裏強調自己想突出的學術成就,列出與(yu) 申請角度相關(guan) 的課外活動,以及說明自己的目標學校,以幫助老師們(men) 來措辭。

□ 大學要求那些在學習(xi) 環境中最了解學生的人來寫(xie) 推薦信——高中任課老師或升學顧問。

□ 讓最了解你的老師和最近上過的最具挑戰性課程的老師幫你寫(xie) 推薦信。

□ 讓指導老師了解你,這樣他才能提供更多你的細節,幫助大學更好地了解你。

□ 放棄查看推薦信的權利,這樣可以增加招生官的信任度。

*初次使用Common App的時候會(hui) 簽署一個(ge) 《家庭教育權和隱私權法案》(Family Educational Rights and Privacy Act, FEPRA),大意是確認你要放棄查看推薦信的權限。

□ 查看學校關(guan) 於(yu) 額外推薦信的相關(guan) 政策。

□ 推薦信拿到後,別忘了給推薦人寫(xie) 封感謝信,感謝他們(men) 的支持。

附美國大學招生官對推薦信的看法:

“我們(men) 會(hui) 聯係學生的背景來閱讀推薦信。我們(men) 意識到在升學顧問較多、學生較少的高中裏,升學顧問通常都能特別了解學生。然而在其它一些環境中,比如升學顧問少、學生較多的高中裏,升學顧問就不可能很好地了解學生。我們(men) 不會(hui) 因為(wei) 這個(ge) 原因在錄取中受到負麵的影響,但僅(jin) 僅(jin) 從(cong) 推薦信裏可能沒法得到有關(guan) 學生全麵地、有價(jia) 值的信息,但這不會(hui) 是一個(ge) 負麵因素。

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men) 從(cong) 不同的源頭獲取構成申請信息的每個(ge) 部分(從(cong) 學生、任課老師、升學顧問以及麵試中獲取信息),並將它們(men) 會(hui) 聚在一起拚湊出學生的畫麵,了解其背景、動力、能力、天賦和興(xing) 趣。”

大學招生錄取過程從(cong) 本質上來講就是一個(ge) 學術企業(ye) ,所以我們(men) 要嚐試著考慮學生在我們(men) 課堂上的表現。他們(men) 會(hui) 積極主動嗎?他們(men) 會(hui) 比現在更謙遜一點嗎?課堂上樂(le) 於(yu) 接受信息嗎?這些是我們(men) 閱讀推薦信時腦海裏盤旋的問題。

你應該聽說過一份特別有幫助的推薦信對學生的作用,尤其是當老師在推薦信裏談到這位學生影響了他們(men) 的教學風格。通常,老師會(hui) 在推薦信裏描繪出學生在課堂上如何與(yu) 其他人進行溝通的場景,以及學生在智力層麵的探討上會(hui) 做些什麽(me) ,這就是一份理想的推薦信,這非常感染人,因為(wei) 你真的能感受到學生是個(ge) 怎樣的人,在課堂上會(hui) 有怎樣的表現。這些應該是學生努力要去做的事情。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如何使用你的美國選校調研工具-大未來

下一篇

Conrad Challenge康萊德創新挑戰賽值得參加嗎?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