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zhong) 所周知,在申請內(nei) 卷的大趨勢下,想要成功斬獲夢校offer,除了學術表現之外,招生官更期待看到的還有申請者綜合素養(yang) 能力。
今天,我們(men) 就一起來看看既能UCAS加分,又能讓大學降分/優(you) 先錄取的項目——IPQ/EPQ!能收獲名校青睞,IPQ/EPQ魅力究竟在哪裏?
01、IPQ/EPQ介紹及時間
Independent/Extended Project Qualification,簡稱IPQ/EPQ,即獨立研究項目。IPQ/EPQ是英國教育部和高等教育招生服務中心(UCAS)強烈推薦的研究型學習(xi) 項目,也是A-Level以外的獨立研究項目資質證明,英國的幾大A-Level考試委員會(hui) 都會(hui) 提供相應課程。
IPQ和EPQ但在效果上沒有任何區別,主要是考試局不同、時間也不同(AQA考局的IPQ項目一年一次,CAIE的IPQ項目和愛德思的EPQ項目一年兩(liang) 次),其他具體(ti) 區別如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
而要說到IPQ和EPQ的作用,那可就太多啦!
UCAS直接加分,最高加28分?
順利完成項目的學生可獲得UCAS的Tariff Points加分,取得A*的同學可換取28分,取得A的同學可換取24分。
英國大學降分/優(you) 先錄取?
比如曼徹斯特大學就在官網上明確表示:*EPQ(IPQ)的A成績可以替換一門沒有達到A的A-Level成績,以AAB+EPQ/IPQ(A)作為(wei) 替代性申請方案。
助力A-Level學習(xi) ?
AQA官網表示,統計發現,獲得IPQ/EPQ認證的學生在A-Level中拿到A*-B的可能性提高了29%。
不僅(jin) 如此,學習(xi) IPQ/EPQ還能提升綜合學術能力,幫助過渡大學生活…簡直是十項全能,魚與(yu) 熊掌兼得!
02、需要從(cong) 什麽(me) 時候準備?提交什麽(me) ?考察什麽(me) ?
首先,大家最為(wei) 關(guan) 注的就是IPQ/EPQ的報名和提交時間了。
不同考局有區別,這裏我們(men) 以AQA IPQ為(wei) 例,每年的報名截止日期為(wei) 2 月 21 日,成績提交截止日期為(wei) 3 月 31 日。根據官網的介紹,大概需要120小時的學習(xi) ,其中包括30小時的教學和90小時的獨立學習(xi) 。如果你是明年即將申請的學生,現在正值大考結束,距離期末考試也還有一定的時間,正是準備IPQ的最佳時機!
學生需要提交5000字的學術論文+Production Log,並參加答辯,最後由導師給出預估分,並由考試局授予A*-E不等的成績及證書(shu) 。
不同考局的評估標準不完全一致,這裏我們(men) 依然以AQA考試局為(wei) 例,官方評分標準分為(wei) 5個(ge) 模塊:
選題(占比10%):學生能夠確定和選擇一個(ge) 自己感興(xing) 趣的主題,並且能夠設置合理的研究目標與(yu) 選擇學術研究資料來源
項目規劃與(yu) 進展(占比20%):製定合理的研究計劃(包含項目進度表),並能夠進行風險評估和科學管理項目進展
研究技能展示(占比20%):研究、選擇和應用信息&資源的能力,同時能夠有效評估所使用的一手和二手資料來源的可靠性
分析與(yu) 應用研究(占比40%):根據項目進度表實施項目計劃和合理分析研究結果,並將研究成果匯總成一份5000字的學術報告,同時在答辯演示中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
項目與(yu) 自我表現評估(占比10%):合理評估項目過程和最終產(chan) 出存在的優(you) 缺點,並從(cong) 中總結經驗與(yu) 教訓
03、IPQ/EPQ難點
看完IPQ/EPQ簡直360度無死角的功能,同學們(men) 是不是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 在這裏我們(men) 就不得不“潑個(ge) 冷水”了:IPQ/EPQ可不是毫無門檻、人人都能參加,想要順利完成項目並拿到高分,可不是那麽(me) 容易的事!
選題難/沒思路
報名IPQ/EPQ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確定研究主題。而很多同學,都會(hui) 倒在“起跑線”上——因為(wei) 沒有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學術科研論文報告的閱讀量有所欠缺,剛剛上手時很容易陷入“不知道選擇什麽(me) 主題,確定主題後又不知道如何展開、從(cong) 什麽(me) 角度切入來進行分析和研究”的困境。
畢竟選題和閱讀是大學生寫(xie) 學術論文的必備技能,而對高中生來說,確實有些“超前”。
不了解學術論文格式
雖然不少同學在校內(nei) 可能經曆過一些paper作業(ye) ,也算是“接觸”過論文寫(xie) 作,但具體(ti) 的格式要求往往不是非常嚴(yan) 格。在進行IPQ/EPQ學術論文的撰寫(xie) 時,常常會(hui) 因為(wei) 沒有正確引用、格式不規範而沒有拿到心儀(yi) 的分數。
實際上,一篇正式的學術論文需要包括introduction、literature review、mainbody、conclusion等部分,如果涉及引用,需要注明來源並進行paraphrase,論文結尾還需要附上正確格式的bibliography。
圖片來自:AQA官網
缺乏科研項目經驗
為(wei) 了考察學生的項目管理能力,作為(wei) 科研項目,除了必須要提交的production log(科研日誌)以外,考試局還建議參加IPQ/EPQ的學生提交項目進度表、literature table和risk assessment等。而這些別說是對高中生,就算對很多大學生來說都很陌生。
圖片來自:AQA官網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