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填空為什麽越複雜的題目解題順序越重要?

GRE三空題對於(yu) 很多同學來說,都是個(ge) “老大難”。大多數情況下大家會(hui) 以為(wei) 單詞背到位就能夠做對,對GRE更了解的同學明白還需要你對於(yu) 題目的邏輯線路有一個(ge) 清晰的把握。

但是,到底要把握到什麽(me) 程度才能被稱之為(wei) 是“清晰”呢,今天我們(men) 給出一個(ge) 對很多同學來說可能都沒有思考到過的一個(ge) 角度——“做題順序”!

提到“做題順序”,有些同學可能就會(hui) 意識到自己之前做題的時候所遵循的原則要麽(me) 就是“從(cong) 前往後”做,要麽(me) 就是“能做出哪個(ge) 就先做哪個(ge) ”。其實,這兩(liang) 種方法都是不夠高效的、不夠準確的。把握好正確的做題順序,我們(men) 才能在解體(ti) 時高效而準確。那麽(me) ,我們(men) 推薦的做題順序是什麽(me) 呢?不妨來看一道例題:

The amount of water flowing through United States streams has (i)_____ during this century, although without giving rise to more frequent floods,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by the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The country appears to be getting (ii)_____ even as its stream flow becomes less (iii)_____.

A. markedly declined       D. wetter       G. benign

B. steadily increased   E. hotter    H. predictable

C. slowly stabilized        F. drier      I. destructive

首先,我們(men) 提醒大家,盡量避免去翻譯。

理由很簡單,如果這不是一道英語的題目,這是中文的題目,試看翻譯結果: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一項新研究,本世紀流經美國溪流的水量 (i)____,盡管沒有引發更頻繁的洪水。該國似乎正在變得 (ii)____,即使其河流流量變得更不 (iii)____。

A. 顯著下降   D.  更濕   G. 良性的

B. 持續增加   E.  更熱   H. 可預測的

C. 緩慢穩定   F.  更幹    I.  破壞的

這是我們(men) 用Google translate翻譯出的相對精準的譯文,但是稍微仔細一讀就會(hui) 發現一個(ge) 問題,那就是有些地方並不通順。因為(wei) 這都是“直譯”,如果要通順,那就要做出符合原文意思,且符合中文習(xi) 慣的“意譯”。

但問題是,有這個(ge) 必要性嗎?

填空的本質是要選擇符合邏輯、符合文法的單詞,而這一步並不需要以翻譯為(wei) 前提。

能實現這一步有一個(ge) 簡單方法,就是找到邏輯信號詞、通過句子結構分析,把長句子變短,直接找出邏輯上的趨同或對立。

這樣既快且準、避免了翻譯過程中時間上的浪費,也減少了翻譯水平不當造成的對原文意思的割裂或曲解。

挑選邏輯信號詞,拆分句子邏輯

1. The amount of water flowing through United States streams has (i)_____ during this century, although without giving rise to more frequent floods,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by the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a———,although ———b———”。

這樣的句子結構中 A和B取反。

分析:

1)b中有一個(ge) according to … ,和句子邏輯無關(guan) ,所以根本不用看。

2)b 是完整的,a 缺一個(ge) 空,所以由後推前。b是 without giving rise…, 否定了rise。a就應該是肯定rise.

3) 一空應該選一個(ge) 同義(yi) 詞。那就隻有 A 選項。

2. The country appears to be getting (ii)_____ even as its stream flow becomes less (iii)_____.

“———a———,even ———b———”。

這樣的句子結構中 a和b也取反。

但是我們(men) 發現a和b都不完整,那麽(me) 先做哪個(ge) 空就很重要了。

比較分析:

1) 先做二空。因為(wei) 前麵判斷水多了,所以a就需要是getting wetter的意思。正常水多應該是become less benign, even表明取反,所以其實要become less destructive。

2) 先做三空。因為(wei) 前麵判斷水多了,所以b就 become less benign的意思。正常水多(“猛”)應該對應getting wetter的意思,even表明取反,所以其實要getting drier。

這時,我們(men) 會(hui) 發現,不管先做二空還是三空,都能選出符合even邏輯上取反要求的選項。所以這裏先做哪個(ge) 空其實是關(guan) 鍵!

需要對原文中表示相同意思的信息

有足夠的敏感度

也就是說我們(men) 能夠找到題幹中的同義(yi) 詞。而不是盲目的從(cong) 前到後按順序做。

進一步分析會(hui) 發現,前半句a裏麵有一個(ge) appears to be,  後半句裏有一個(ge) stream flow。

這個(ge) stream flow 其實是和原文最前麵的water flowing through streams完全等價(jia) 的。

而appears to be隻是“好像呈現出”某種狀態的意思,在語義(yi) 對應上不夠緊密。所以很明顯,我們(men) 應當先做三空,因為(wei) 其實根據water flowing through streams和stream flow的關(guan) 係,三空是一個(ge) 確定的答案。

三空確定,根據even要求,二空才能確定。而如果先做二空,其實等於(yu) 我們(men) 先選了一個(ge) 不確定的情況默認為(wei) 確定,再根據它來推導三空,那麽(me) 這樣在邏輯上是不夠嚴(yan) 謹的。

通過這個(ge) 例題的解析,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獲,明確在三空題中做題順序的重要性!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下一篇

英國私校生高中都參加哪些競賽?BPhO有哪些級別?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