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cong) XHS說起。
這上麵有各種各樣的言論,其中不乏有各種心思的人發表的靠譜的不靠譜的言論,就是關(guan) 於(yu) 在加拿大上學的成本問題。也許是因為(wei) 字數限製,也許是有些人故意不想講太明白,就是先把人忽悠過來再說。在此我想說的是,經濟因素對於(yu) 一個(ge) 有想法來加拿大讀書(shu) 的家庭做出決(jue) 策確實影響很大,會(hui) 影響到他們(men) 決(jue) 定怎麽(me) 讀書(shu) 、讀什麽(me) 樣的書(shu) 。
首先說說學費。
考慮問題要按照一個(ge) 標尺,那我們(men) 就先按照走讀來說。
加拿大的公校針對國際生的學費,大約是在每年14000~18000加幣之間。我們(men) 大致就按照16000加幣考慮吧。聽起來貌似不貴。
加拿大的頂級私校的學費相比之下就貴多了,而且不僅(jin) 每年都要漲,每升高一年級學費也要漲一些。大致下來,每年4萬(wan) 多加幣吧。除此之外,還有一次性的注冊(ce) 費、以及一些學校組織的活動的費用。每年幾千?國際學生還要再加收幾千。
即便是這樣,也有一些家長說,這個(ge) ,比某石、樂(le) 某等北京的國際學校的學費也還好。至少,這裏是正宗的“貴族”學校啊!
當然看過我前兩(liang) 篇文章的家長可能已經有點明白了,資源不一樣,價(jia) 格不一樣。家長要為(wei) 孩子在學校的點點滴滴付費,包括巨大的運動場、遊泳館、大草坪、小班教學、教堂以及所組織的各種各樣的活動。
再有一些是所謂的優(you) 質私校,費用上可能比前麵的頂私便宜1/4到1/3,就是3萬(wan) 到4萬(wan) 加幣之間。
還有一類就是華人辦的盈利性私立中學。學費從(cong) 兩(liang) 萬(wan) 多到三萬(wan) 多不等,離散度很大。
學費當然不會(hui) 是全部的留學成本。還有生活費。
對於(yu) 家長不能陪讀的國際生,要選擇寄宿家庭。寄宿家庭的費用據我了解大致上是1800元左右(除去安省和BC,其他地方可能便宜點)。這個(ge) 價(jia) 錢據說是因為(wei) 教育局有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過通過我個(ge) 人對於(yu) 寄宿家庭的了解,對於(yu) 青春期的學生尤其是男生來說,這裏包含的幾百塊錢夥(huo) 食費顯然是不夠用的。除非寄宿家庭的主人不太在乎錢。曾經有家長問過,自己是不是能夠補貼給寄宿家庭,收到中介的答複說是不行。有些中介甚至還在這裏搞賺錢的彎彎繞。那麽(me) 解決(jue) 的辦法隻能是給孩子加錢自購食品以及零花錢出去吃。這個(ge) 算下來,每年得有幾千了。
對於(yu) 家長能夠來陪讀的家庭,花費當然要大一些。那麽(me) 大,是大多少呢?
家長來陪讀肯定沒有了寄宿家庭的費用,那一定要租房吧?在多倫(lun) 多這種地方,租個(ge) 像樣一些的公寓,無論如何也要2000-3000加幣/月吧。這個(ge) 是最大的一筆開銷,之一。如果家長肯去一些稍顯破舊的地方,去租那種合租的分門出入的半地下室,或者到偏遠一點的城鎮去租房上學,甚至每月可以省千把塊錢。不過這個(ge) 時候要想一想,出來留學的意義(yi) 上什麽(me) ,有必要這樣嗎?如果認為(wei) 值得,那就值得吧。還有一些家庭,選擇了比較舒服的條件力圖創造一個(ge) 好的生活環境,那當然就要花錢。比如每月四五千塊錢租一個(ge) house.
除此之外就是日常生活的成本了。剛才說了,住在寄宿家庭的孩子每個(ge) 月總是要有些零花錢的,那麽(me) 一個(ge) 陪讀家長在這裏,就不僅(jin) 是零花錢這麽(me) 簡單了,是整套的生活和日常開銷。我是這樣認為(wei) ,保持一個(ge) 體(ti) 麵的但是又不是太奢華的生活,每年至少需要至少三萬(wan) 加幣。如果是兩(liang) 個(ge) 孩子,或者是兩(liang) 個(ge) 家長都在這裏,可能日常花銷會(hui) 達到四萬(wan) 到五萬(wan) 之間。這裏,沒有考慮女性家長的“臭美”成本(一個(ge) 陪讀媽媽所言),包括上檔次的化妝品和衣物等等;沒有考慮男性家長的興(xing) 趣愛好,比如越野、攝影、劃艇、高爾夫等等。出國陪讀不是苦行僧,家長也有自己的生活。當然,我上麵列的這幾樣,花起錢來是沒有邊的。反而,在這樣一個(ge) 扁平化的社會(hui) ,如果僅(jin) 是日常生活的開銷,其實很多人都差不多。記得在另一個(ge) 家長的微信公眾(zhong) 號裏麵她寫(xie) 道,她終於(yu) 接受了這裏的一種購物方麵的事實,就是買(mai) 衣服和西蘭(lan) 花是在同一個(ge) 地方(Costco)。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所謂零碎的但是必須支出不能省的花銷,比如手機費、上網費、每個(ge) 人的醫療保險費、車輛和房屋租客保險費、水電燃氣費等等。這幾樣加起來估計也要每年一萬(wan) 塊錢了。
此外還有一些一次性支出的項目,比如:
購置車輛的費用(可能是稅的關(guan) 係,這裏幾乎所有的車都比中國便宜一半,特斯拉除外);
一次性購置的家具的費用(加拿大很多地方是空房出租的,帶家具的不是沒有,隻是要加錢)。
再有一個(ge) 大頭,就是課外輔導的費用。這個(ge) 實在是沒邊。我理解一些家長潤出來是不想內(nei) 卷,然而在華人社會(hui) ,不管你承不承認,升學的主要競爭(zheng) 對象還是華人。那麽(me) 就免不了還是有競爭(zheng) 以及應對措施。
比如,
英語完全交給ESL班你就覺得可以了?
雅思隻靠自己刷題就能到7分以上?
想去申美本大學要換學分的不搞幾門AP?
學校的AP課內(nei) 容是否能足以支撐孩子拿到5分?
穀愛淩都去海澱黃莊補習(xi) SAT你家的孩子想怎樣?
學了一門樂(le) 器現在要不要考級?盡管普通的級對升學沒有什麽(me) 用處但是這個(ge) 事情是不是需要一個(ge) 結果?
去參加DECA的商業(ye) 挑戰賽,是不是需要額外的教練?
去參加一些辯論隊,以及公眾(zhong) 演講比賽,自己學校的老師是不是足夠水平?
如果孩子小的時候就在萬(wan) 國擊劍館訓練,出來以後是不是也要找教練繼續?
即使是和其他孩子一起搞機器人比賽有同學的家長提供了自家地下室當訓練場地,高水平的教練不是也得花錢請然後幾個(ge) 人分攤費用?
AMC8、AMC10、AMC12、AIME、CCC、各科奧賽、Euclid、IYPT?
Summer Camp 夏校考慮一下?
Pioneer 、素研或者尤裏卡的科研活動考慮一下?
更不要提其他的花樣翻新的各種獎項和競賽了。。。。。。
如果僅(jin) 從(cong) 計算費用的角度,我們(men) 不妨假設,每周5個(ge) 小時的課外輔導時間(沒敢多說,因為(wei) 還要考慮課外輔導班也會(hui) 有課後作業(ye) 和自我消化的時間 ),一年按照有35周輔導的時間,那就是一年將近200個(ge) 小時。如果按照普通小班授課平均下來每小時35加幣考慮(不同機構、不同班型、不同水平的輔導教師平均考慮),一年就是7000加幣。這個(ge) 事情,可以說從(cong) 5000~10000加幣都屬於(yu) 正常。對於(yu) 課外資源需求比較大的家庭,再往上突破翻倍也非常可能。如果在上麵列出的後麵幾項就是各種競賽獎項科研活動等有特別的考慮的話費用自然更要上去。這裏隻是大致給出一個(ge) 數量級的概念,再精確了就不好說了。如果考慮體(ti) 育類特長還要個(ge) 性化地考慮裝備費用和訓練費用以及參賽費用,這個(ge) 就更不好說了。
還有一種模式,就是孩子自己來寄宿。有一些頂級私校和優(you) 質私校是有國際生寄宿名額的,掰著這手指算下來整個(ge) 安省這樣的學校能夠給中國留學生的名額每年可能也就一兩(liang) 百人。學費和寄宿費不便宜,最貴的一年會(hui) 達到85000加幣以上。如果遠離都市區可能會(hui) 便宜百分之二十。這裏包括了夥(huo) 食和住宿費,但是不含校服和各種學習(xi) 用品。還有一個(ge) 事情是中國家長比較抓狂的,加拿大幾乎每月都有的短假期裏學校是關(guan) 閉的,住宿生有可能需要另外付費去找別的住處。(即使有些學校能提供短假期中的服務也是需要另外付費的)。而且自己來寄宿孩子,在正課之外總還是要有些活動內(nei) 容的,也是要花錢的。
我還沒有提及關(guan) 於(yu) 對學校的讚助和捐款。
我也沒有計算假期往返中國加拿大的飛機票以及其他成本。特殊時期實在不好計算。
前麵所列舉(ju) 的各種花費,其實是可以任意組合的。比如說可以假定上一所安省的公校,家長帶著孩子在旁邊的高層公寓中陪讀,究竟能花多少錢。當然不太可能有這樣的組合,就是孩子來上頂私,然後找一個(ge) 特別偏僻的地方居住(甚至租地下室)或者找 homestay,然後各種其他費用一分都不花。有心的家長完全可以自己加一加,看看如果需要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海外教育水準需要花多少錢,而且是至少4年的錢。反正,有人說一年二十萬(wan) 就能包住我是絕對不信的。大致算下來,稍微搞一搞,四五十萬(wan) 人民幣是肯定的。
這種費用,其實不是四年,是八年。意思是要考慮上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大學期間的費用我在這裏就不仔細算了,隻是提供一個(ge) 參考。多倫(lun) 多大學目前最熱門專(zhuan) 業(ye) 的國際生學費已經達到5-6萬(wan) 加幣了,而美國大學公校的學費對國際生來說也是5萬(wan) 多美元。
算下來,真的是一線城市一套房。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