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托福考生在準備口語的時候,都聽說 "口語要提升就一定要多練",於(yu) 是也都真的去練了。但有時候就真的很困惑:這個(ge) "多" 到底是多少呢?
"多" 的理解可以是非常個(ge) 人的。
有些考生覺得練習(xi) 了五六套就挺多的了,之前都沒練習(xi) 過的,起碼還有練啊;有些考生覺得練習(xi) 了十幾套分數總該要提了吧;有些考生瘋狂刷六十幾套成績卻沒有什麽(me) 進步。
今天我們(men) 不說應該練多少,我們(men) 就看別人練多少。
· 高分同學的練習(xi) 量?
挑了8位口語 advanced level 的學生來參考下練習(xi) 量:
01、C同學,口語滿分30,國際學校,考前練習(xi) 了29份口語題。
02、M同學,口語28分,國際學校,考前練習(xi) 了25份口語題。
03、J同學,口語第一次考24分,再考一次28分,國際學校,兩(liang) 次備考總共練習(xi) 了132份口語題。
04、C同學,口語28分,國內(nei) 就讀大學,考前練習(xi) 了65份口語題。
05、同學,口語27分,美高,考前練習(xi) 了28份口語題。
06、X同學,口語26分,國際學校,考前練習(xi) 了61份口語題。
07 、Y同學,口語26分,國際學校,考前練習(xi) 了38份口語題。
08、T同學,口語25分,美國大學,考前練習(xi) 了82份口語題。
從(cong) 這些數據,我們(men) 能知道什麽(me) 呢?
一,高分同學的練習(xi) 量,少有 "25份口語題",多有 "132份口語題",跨度很大。
二,就這8位同學來說,拿高分,平均下來練習(xi) 了57份口語題;但樣本不大,做個(ge) 參考。
三,本身基礎能力較好的同學(比如國際學校學生,有口語環境),練習(xi) 30份題左右能夠獲得的口語分數,是缺少英語環境的同學需要60+份題目才能達到的。
四,也有國際學校同學需要練習(xi) 60+ 份題目的,因此學校性質不作為(wei) 唯一判斷,還是要看本身口語基礎表達能力。
也就是說,想要提升口語獲得高分,20 - 30 份口語題是底線。有沒有人隻練了幾套題上去拿了高分的呢?有,但這樣的考生本來口語能力就不錯,而他們(men) 也代表不了80%的托福考生,參考意義(yi) 不大。
· 那是不是多練就有用呢?
聽到 “多練肯定有幫助“,很多人二話不說直接先刷個(ge) 5套口語題。多練肯定有幫助,但這個(ge) 幫助是建立在 “你的練習(xi) 在解決(jue) 問題“ 的基礎上。如果隻是拿到題開口一通說,說完不去回顧不去複盤,就繼續做新題,這樣的練習(xi) 是無效的。
想要進步,要先清楚練習(xi) 的目的。練習(xi) 是為(wei) 了讓你發現自己的問題,並且通過下一次練習(xi) 逐漸改掉這個(ge) 問題;練習(xi) 也是為(wei) 了讓你熟悉不同的話題熟悉不同的類型,所以下次在遇到沒做過的題時,你還可以從(cong) 容應答。
所以再回去想這個(ge) “練習(xi) 量“,其實就很好理解。沒有一定的量,你怎麽(me) 去總結自己常出現的問題呢?如果沒有一定量,你怎麽(me) 有機會(hui) 遇見不同話題和不同類型題目呢?沒有一定練習(xi) 量,到了考試可能說話都會(hui) 緊張,更不用說發揮了。
至於(yu) 練習(xi) 多少,可以先從(cong) 20 - 30 份題開始,再結合自己情況去調整。但至少你有了個(ge) 能開始的數字對吧。
這麽(me) 看來,"多" 的理解確實是非常個(ge) 人的。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