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比爾老師
原載:https: //billteacher.com
報考美國大學的普通錄取階段(RD)與(yu) 提前錄取階段(ED,EA)相比在程序內(nei) 容上大同小異,最主要的不同是在普通錄取階段考生可以遞交申請的大學數量沒有什麽(me) 硬性限製(Common App 限製考生最多申請二十所大學,但是考生仍然可以用各大學自己的申請表來申請更多大學)。與(yu) 中國全國統一的高考不同,每所美國大學都是以自己的標準獨立招生,絕大多數情況下互不幹涉。因此考生的每份大學申請都相當於(yu) 一次獨立的高考。
不過在美國隻要學生願意上大學就肯定有大學可上(當地社區大學學費低廉並且根本不需要申請)。美國擁有的幾千所大學數量雖多,但絕大多數都是濫竽充數門可羅雀唯恐考生不來申請的東(dong) 郭先生,並不需考生多勞。考生費力申請大學錄取的原因不是因為(wei) 害怕無學可上,而是因為(wei) 想考上心儀(yi) 的高質量大學。其實也就有最好的一兩(liang) 百所優(you) 秀大學需要考生努力競爭(zheng) 。然而要拿到最優(you) 秀學府的入場卷卻非常不容易。幸好即使考生被某所大學拒絕,結果也不會(hui) 影響任何其他大學的錄取決(jue) 定。因此從(cong) 理論上說每個(ge) 考生都可以用增加申請優(you) 秀大學的數量來增加被獨立考量的機會(hui) 。近年來美國大學申請改為(wei) 網上操作並且不斷簡化統一,促使考生在普通錄取階段申請的大學數量一路飆升,從(cong) 多年前的七到八所,到現在的十五六所,有些考生更是廣種薄收,同時申請二三十所大學。
然而盲目地毯式轟炸的辦法除了多交申請費之外並不見得會(hui) 取得更好申學效果。因為(wei) 優(you) 秀的美國大學其生活環境教育理念各不相同,所期望的新生群體(ti) 特點也大不相同,有些像廣東(dong) 飯館和四川餐廳各自招募廚師。絕大多數考生不會(hui) 真的有二三十所喜歡的大學,更不可能有如此多合適的大學,完全沒有必要去浪費精力申請一些自己根本不想去的學校。事實上,由於(yu) 每一個(ge) 考生精力有限,申請大學過多必然造成申請材料粗製濫造,很可能反而降低自己的競爭(zheng) 實力。
那麽(me) 普通錄取階段應當申請多少大學比較合理呢?這主要取決(jue) 於(yu) 考生自身的實力特質興(xing) 趣以及精力和時間的支出能力。要想比較滿意地了解一所大學,除了閱覽大學網站上的如山資訊以及各種獨立網站上的學生家長評論,考生還常常需要動身親(qin) 自訪問大學進行實地考察。多數優(you) 秀大學都要求考生在Common App文書(shu) 之外再另寫(xie) 一到數封文書(shu) 或回答與(yu) 本大學有關(guan) 的問題。然而考生畢竟大多還在高中努力攻讀,並不能全職對付大學申請。一般來說要做好高質量申請,八到十所大學就已經比較吃力,十幾所大學更是考生力所能及的上限了。
然而對考生最重要的還是如何選取對自己比較合適的心儀(yi) 大學。雖然所有的名校都可以提供非常優(you) 秀的教育,但是不同名校之間在坐落地點(市內(nei) ,郊區,農(nong) 村),有無校園,學生人數,專(zhuan) 業(ye) 設置,校友分布,校園文化,和學生群體(ti) 各個(ge) 方麵都有很多獨特之處,必須靜下心來一一考慮。考生將在大學裏建立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圈,也很可能遇到相伴一生的伴侶(lv) ,因此一所大學的學生群體(ti) 是否與(yu) 考生的性格誌向相配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考生訪問大學時要注意觀察校園裏來往的學生,並且到大學食堂和學生中心去體(ti) 驗一下,看看周圍的學生是不是考生喜歡為(wei) 伍相伴的人群。畢竟考生將要在一所大學裏生活至少四年,因此大學的吃住生活設施及周邊社區環境非常重要。
很多考生在高中時期已經擁有很明確的專(zhuan) 業(ye) 誌向,很可能傾(qing) 向於(yu) 報考在其專(zhuan) 業(ye) 方向上單項拔尖的大學。然而無論在高中時期的專(zhuan) 業(ye) 誌向如何堅定,在大學期間決(jue) 定改換專(zhuan) 業(ye) 的學生仍然不計其數。因此,比較好的選擇應該是報考一所在專(zhuan) 業(ye) 方向上很強,但是其他專(zhuan) 業(ye) 方向也不弱的大學。
著名的投資大神巴菲特曾經說,他的投資秘訣是把所有的蛋都放在同一個(ge) 籃子裏,然後一天到晚仔仔細細地嗬護。凡人無此神通,隻好把幾隻蛋分散多放幾個(ge) 籃子,以免不幸落得全軍(jun) 覆沒。不管考生有多強的實力,申請名校也仍然有如足球比賽,是個(ge) 幾分人力幾分天命的過程。雖然比盲目抽簽靠譜得多,但是考生被具體(ti) 哪所大學錄取的確具有相當的隨機成分。正因為(wei) 如此,每年都有超級學霸被眾(zhong) 名校拒之門外的事例。對付這種不確定性比較好的辦法是選取上中下三類大學同時申請:
保底(safe school):考生對申請這類大學有十足把握。由於(yu) 私立大學或明或暗運用很多軟指標篩選錄取學生,因此私立大學並不能安心用做保底學校。另外私立大學的學費比州立大學貴很多,是否值得作為(wei) 保底大學去讀很成問題。但是州立大學(尤其是本州州立大學)幾乎完全以考生成績論英雄,沒有多少捉摸不定的軟標尺,即使有特殊規定其透明度也比較高。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GPA以及標準考試(SAT,ACT)成績衡量錄取機會(hui) ,有相當的把握。因此如有可能,考生應該挑選一到兩(liang) 所自己可以接受並且非常有把握的州立大學作為(wei) 保底學校。
由於(yu) 勝卷在握,考生完全沒有必要過多報考保底學校,更不應報考自己根本不想去讀的保底大學。需要注意的是州立大學內(nei) 部各學院的招生標準相差甚遠,一些熱門學院,專(zhuan) 業(ye) ,或榮譽學院的錄取競爭(zheng) 非常激烈,不見得是能夠保底的地方。州立大學近年風行的榮譽學院(honor college)其錄取學生的考量方式與(yu) 優(you) 秀私立大學更為(wei) 接近。這種精英學院常常單獨錄取學生,需要與(yu) 其所屬州立大學分開考量。
目標(target school):這是考生最心儀(yi) 並感覺有相當強競爭(zheng) 力的一組大學(包括某些大學的熱門學院或專(zhuan) 業(ye) 以及榮譽學院),是考生盡心竭力爭(zheng) 取錄取成功的大學。最好的資源以及主要的時間精力都應當花在這幾個(ge) 大學的申請上麵。考生要盡早和自己高中的康色拉(counselor)溝通,讓康色拉和寫(xie) 推薦信的老師了解並重視自己主攻的這幾個(ge) 大學。如有可能考生應盡量親(qin) 自訪問大學,比較自信的考生可以主動與(yu) 招生官交流。文書(shu) 要精心創作修改。為(wei) 了降低風險,應考慮申請至少五所目標大學。如有精力時間也可以申請七八所。但是過多申請目標大學常常會(hui) 導致申請材料水平下滑,所以考生一定要量力而行。
遙望(reach school):這是一組在社會(hui) 上名聲如雷貫耳並且競爭(zheng) 白熱化的名校。考生心向往之但自忖實力不足,然而並非完全沒有希望。很多時候考生報考此類大學更多的是為(wei) 了照顧其在同學朋友中的麵子。明知希望不大,考生如果有財力交付申請費並且有時間和精力遞交高水平申請,不妨申請幾所。但是絕對不要因為(wei) 申請遙望大學而忽略了目標大學的申請質量。
有些考生自認為(wei) 實力超強而把所有頂尖名校都作為(wei) 目標大學對待。殊不知頂尖名校因為(wei) 考生太多,哪種學生被錄取的不確定性極高。這是有些超級學霸慘遭滑鐵盧的主要原因。可以說一個(ge) 上下平衡的報考大學陣容是考生普通錄取階段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真實的相對實力呢?
目前大多數高中都開通了一個(ge) 免費的叫“naviance”的網站。這個(ge) 網站存有本校學生過去幾年的大學錄取記錄(匿名)以及他們(men) 的各項成績指標。對照自己前輩同學的實力和錄取情況,考生可以很快對號入座了解到自身的相對位置。
有高中孩子考美國大學的父母大概都知道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or US News for most people)。這家雜誌的奇葩之處在於(yu) 它既不是以新聞出眾(zhong) 也不是因為(wei) 報道有名,最為(wei) 人矚目的是每年一度的美國大學排名。多年來很多專(zhuan) 家學者詬病這個(ge) 大學排名的山寨之處,包括許多讓統計師含羞忍辱的數據處理方式,但是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的大學排名卻仍然是對美國大學實力以及競爭(zheng) 強度的一個(ge) 相對靠譜的一孔之見。雖然這個(ge) 大學排名可以免費到該雜誌網站上查找,但是要想得到更全麵更可用的數據及各種比較軟件,考生必須付年費建立一個(ge) 叫做“Compass”的賬號。好在年費不貴,大致是考一所大學申請費的一半,非常物有所值。考生可以有效地結合naviance上本校比較資訊以及US News大學排名來決(jue) 定大學的相對報考難度。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報考大學實際上是一個(ge) 雙向選擇過程。不但考生希望考入適合自己的學府,大學招生官也同樣在處心積慮的挑選適合自己大學的學生。因此,選準合適的大學不僅(jin) 僅(jin) 會(hui) 使考生在今後四年大學生活中如魚得水,也會(hui) 增加考生被大學錄取的可能性。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