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請的時候參加公益實踐項目有什麽幫助?

就讀於(yu) 南京外國語學校的Aldous,是一位全心全意投入當下的活動,去發現、去體(ti) 驗、去學習(xi) 和收獲的同學。在他眼裏,每一種經曆都有其獨特的意義(yi) 和價(jia) 值,都是他人生的厚度和高度的累積。

本期專(zhuan) 訪,由他來講述自己在項目中真實收獲的經驗?

“老師在整個(ge) 項目期間和我們(men) 接觸更多,在訪談、產(chan) 品設計、誌願服務等等環節中都直接地給了我們(men) 很多建議,在最後一晚也和我們(men) 一起熬到了一兩(liang) 點鍾,完成最終的報告。在項目之外,我印象挺深的有某天關(guan) 於(yu) 宗教、冥想等等的討論,以及在線下結束後幫我聯係到南京本地的孤獨症機構。”

“秦博士討論的孤獨症幹預、各種量表方法,以及神經科學在這個(ge) 領域的情況,對我後續長期做誌願工作和完成當時在寫(xie) 的一篇小文章很有幫助。”

……

優(you) 秀學員 :Aldous

學校:南京外國語學校

標化/GPA:ACT35, GPA92/100左右

錄取專(zhuan) 業(ye) :神經科學

ITCCC活動經曆:

參加2021-2022 公益創投:孤獨症群體(ti) 就業(ye) 促進項目

Q:當初,你參加公益實踐項目的初衷是什麽(me) ?

A:作為(wei) 一個(ge) 學神經科學的學生,我花了太多時間掉書(shu) 袋,準備考試競賽以及research

我在高二的時候開始尋找實踐的機會(hui) ,聯係過本地孤獨症的機構,但一方麵由於(yu) 政策,一方麵自己也缺乏經驗,最終沒有做成。

所以在找到這個(ge) 項目的時候,想的是更多的接觸孤獨症群體(ti) ,為(wei) 後續長期參與(yu) 誌願服務做一些準備,同時也給我當時在寫(xie) 的孤獨症相關(guan) 的文章增添一些內(nei) 容。

Q:這個(ge) 項目讓你對於(yu) 公益實踐有什麽(me) 新的看法?

A:主要是關(guan) 於(yu) 幫助孤獨症群體(ti) 的話題,我在線下期間聽到很有啟發性的一句話是“幫助他們(men) ,減少幫助”

我們(men) 做孤獨症人群的公益實踐並不應出於(yu) 憐憫而一切代勞,而是更多的以教育者的心態。這一點在我後續在南京的誌願工作中越來越突顯。

Q:你覺得各個(ge) 導師對你有什麽(me) 樣的幫助?你和導師溝通中最難忘的回憶是什麽(me) ?

A:秦博士在各個(ge) 方麵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經驗很豐(feng) 富,整個(ge) 項目從(cong) 選題到訪談以及最後的文字產(chan) 出和匯報,都得到了他很多指導

尤其是他長時間和孤獨症兒(er) 童和家長工作的經驗,對我們(men) 對訪談和最終方案的設計起到了很大作用。

對我而言,和秦博士討論的孤獨症幹預、各種量表方法,以及神經科學在這個(ge) 領域的情況,對我後續長期做誌願工作和完成當時在寫(xie) 的一篇小文章很有幫助。

學術老師在訪談、產(chan) 品設計、誌願服務等等環節中都直接地給了我們(men) 很多建議,在最後一晚也和我們(men) 一起熬到了一兩(liang) 點鍾,完成最終的報告。

在項目之外,我印象挺深的有關(guan) 於(yu) 宗教、冥想等等的討論,以及在線下結束後幫我聯係到南京本地的孤獨症機構。

Q:在完成小組方案的過程中,你們(men) 都做了哪些實質性的努力?有怎樣的收獲?

A:具體(ti) 的事情包括對孤獨症患者的家長、機構的老師和一些機構的創辦者進行訪談,圍繞孤獨症就業(ye) 的話題;去到恒星樂(le) 樂(le) 做誌願者工作;線上搜集國內(nei) 外孤獨症就業(ye) 平台的資料;

還有另加的一個(ge) 和藝術療愈機構幾位老師的訪談。這幾項事情,尤其是近距離地進行訪談,是我們(men) 平常很難有機會(hui) 做到的,也了解了很多家長關(guan) 於(yu) 孤獨症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期望,以及各種幹預方法的具體(ti) 實踐情況。

Q:在公益實踐期間,你遇到的最大的挑戰是什麽(me) ?做到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麽(me) ?

A: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應該是訪談了,尤其是對家長的,我本身性格不是很社交型的,加上常常對訪談有些顧慮,會(hui) 不會(hui) 措辭上有問題,或者沒問到點上這樣。這件事對我的挑戰也跟我長期宅家掉書(shu) 袋有關(guan) ,所以在項目中我逼迫自己做了訪談,算是一點小突破吧。

最大的收獲大概就是自己做了音樂(le) 治療的訪談。這部分是我和老師們(men) 討論後在線下活動裏加的,整個(ge) 訪談從(cong) 提綱設計到最終與(yu) 三位老師做了一個(ge) 小時的訪談,以及後麵在我的一篇文章裏用到了一些內(nei) 容,都是我一個(ge) 新手小白自己做的,雖然可能做的不算太好,但也是很有鍛煉了。其實更有成就感的是我在項目線下結束後,一直在本地的機構做誌願者,長期和幾個(ge) 孩子鏈接,直到申請結束後還在做,我逐漸能夠摸清和每個(ge) 孩子相處的辦法,有時控製他們(men) 一些不合適的行為(wei) ,體(ti) 驗到這些變化,感覺真是很好。

Q:在申請的時候,你覺得參加公益實踐項目對你有什麽(me) 幫助?你是如何描述這段經曆?

A:這個(ge) 公益實踐項目,連同在項目線下結束後我在南京本地的一個(ge) 學校長期做的誌願服務,一並寫(xie) 在了activity list裏麵。在這之外,這些事情給我的申請更重要的影響是為(wei) 我的主文書(shu) 提供了很多靈感,最終的一稿中很大一部分來源於(yu) 我和孤獨症孩子相處的經曆。

給大家一個(ge) 小建議,一定要清楚自己在這個(ge) 項目中想要獲得什麽(me) ,有哪些事情需要花更多的力氣去參與(yu) ,包括在線下的一周中去跟老師們(men) 商量可否增加一些行程。這個(ge) 項目的主體(ti) 是做社會(hui) 調查,社會(hui) 倡導這些,但如果自己有其他想法也可以試著利用這個(ge) 項目的資源、平台去實現。

文字 | 基於(yu) ITCCC學員Aldous同學采訪整理

圖片 | Aldous同學授權

獨家版權所有,轉載敬請聯係ITCCC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NLPCC2023: CMIVQA 比賽賽題解析

下一篇

2023芬蘭大學預科項目:新增奧盧大學科學技術、阿爾托大學經濟學方向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